一、哀牢靈境 樹孕精魂
哀牢山的霧,是從千年古樹的根須里滲出來的。冬春之交,霧最濃,像化不開的墨,把山坳里的彝寨裹得只剩個模糊的輪廓,唯有寨口那棵老楓樹,枝椏刺破霧層,露出半截焦黑的樹干——那是五十年前山火留下的疤,卻奇跡般地抽出了新枝,綠葉間掛著彝人祭樹的紅布,在霧里飄得像團火。
山深處,比老楓樹更老的,是片樺樹林。最粗的那棵樺樹,要三個彝人才能合抱,樹皮上的紋路深如刀刻,據說每道紋里都藏著個故事。彝人叫它"樹王",說它的根扎到了地心,能听見山神的低語。
樹王的根系深處,沉睡著樹靈阿 。他不是人形,是團流動的綠光,像初春的新葉揉碎了的汁。三百年前,他是樹王年輪里的一縷氣,吸了百年日月精華,凝成"木精",能隨風而動,看遍哀牢山的花開花落;又吸了百年腐葉沃土的靈氣,結出"土魄",能入地而行,感知每寸泥土的呼吸。
阿 最愛做的事,是在月夜順著根須游到地表,看彝人圍著篝火跳舞。他們唱的《樹魂謠》,歌詞他都記得"樺樹高,楓樹壯,樹靈藏在根中央;風來搖,雨來唱,護咱彝人免災殃"每當這時,他就會讓樹根冒出些甜汁,引來山鼠、野兔,讓它們在篝火旁嬉戲,像是給彝人的回應。
可他也有憂愁。每年冬春,哀牢山總有瘴氣,彝人染上了,就會渾身發腫,咳嗽不止。他看見過母親抱著腫得發亮的孩子哭,看見過獵手因為腿腫再也拉不開弓。他想幫忙,卻受著樹靈的規矩——不能直接顯靈,只能借山林之物行事。
那天,阿 在樹王最深的根結處,感受到一股從未有過的暖流。那是他三百年修行的靈力,正慢慢凝結成塊。他知道,這是樹靈的終極饋贈——將自身三成靈力化為"舍利",藏于腐葉之下,遇善者則顯,遇惡者則隱,專治濕毒水腫,是他與人間最隱秘的契約。
他用根須輕輕托著那塊凝結的靈力。它初時是綠的,慢慢變成黑褐,像被腐葉染過的玉;表面長出細密的瘤狀突起,像樹王樹皮的紋路;斷面卻白得像月光,能看見他流動的綠光。"就叫你"樹苓"吧,"阿 對著它低語,"藏好,等那個懂你的人。"
二、舍利初顯 彝人識珍
第一個遇見樹苓的,是彝寨的藥農木呷。他三十多歲,左手缺了根手指——去年為了救掉進陷阱的孩子,被山鼠咬的。他懂草藥,更懂山林的脾氣,采挖時從不多取,總會在原地撒些菜籽,說"給山留口飯"。
那年春天,瘴氣比往年重,寨子里的水腫病人躺了半個竹樓。木呷背著藥簍,在哀牢山轉了三天,采的草藥都不管用,急得他對著樹王磕頭"樹王啊,救救咱寨人吧,再這麼下去,要絕戶了"
磕到第九個頭時,他听見腳下傳來" "的輕響,像是樹根在動。低頭一看,腐葉下竟冒出個黑褐的疙瘩,圓滾滾的,被根須輕輕托著,像樹王遞來的珠子。
木呷的心"怦怦"跳。他認得這東西,老人們說過,樹靈會在災年送出"救命珠",黑如漆,白如玉,能治水腫。他沒敢直接挖,先對著樹王拜了三拜,又從藥簍里掏出塊臘肉——這是他舍不得吃,留著給病中的阿爸的。
他把臘肉埋在樹根下,輕聲說"樹靈,我知道這是你的心意。我只取一顆,救最急的人,日後一定補種三棵樹,還你的情。"
說完,他用竹刀小心地撥開腐葉,順著根須的方向,輕輕一挑,樹苓就出來了。握在手里,涼絲絲的,斷面的白紋里,竟映出點綠光,像螢火蟲的尾。
回到寨里,木呷把樹苓切成薄片,放在銅鍋里,加了些姜片、辣椒,慢慢熬。藥香飄滿了竹樓,聞著就讓人心里敞亮。他先給最危重的孩子喂了半勺,孩子喝完,沒過半個時辰,就尿了一大泡黃尿,腫脹的臉明顯消了些。
"神藥!真是神藥!"寨人圍著木呷,眼里的光比篝火還亮。木呷把剩下的藥湯分給病人,自己一口沒喝,又背著藥簍往樹王的方向去——他要再找些,也想再給樹王磕幾個頭。
這次,樹王周圍的腐葉下,冒出了更多樹苓,大大小小十幾顆,像撒了一地的黑珍珠。木呷按"取一留三"的規矩,只挖了三顆,埋了三塊更大的臘肉,還在樹根旁種了三棵樺樹苗。
夜里,他夢見自己躺在樹王的樹洞里,阿 的綠光圍著他轉,告訴他"樹苓要依著樹根長,靠著腐葉活,傷了根,斷了葉,它就不出來了。"
三、祭樹之儀 取予之道
木呷把樹苓的事告訴了寨老。寨老是個白胡子老頭,背比樹王的樹干還彎,卻記得所有彝人的老規矩。他摸著樹苓的斷面,顫聲說"這是樹靈的舍利啊!老祖宗傳的《寨規》里寫著,采樹苓要祭樹,取一要還三,不然會遭報應。"
他領著全寨人,在樹王前舉行了"采苓祭"。男人們殺了頭黑山羊,把羊血灑在樹根;女人們用繡著樹紋的布,把樹苓包好,放在祭台上;孩子們捧著自己種的樹苗,跪在最前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寨老對著樹王念祭詞"樹王在上,樹靈在旁,彝人木呷,得見舍利。此珠救命,不敢獨享,取一還三,補種青秧。願樹長青,願苓常旺,護我彝寨,歲歲安康。"
念完,木呷帶著年輕人,把樹苗種在樹王周圍,又用石頭圍了圈,防止野獸踩踏。"這圈叫"護靈障","寨老說,"樹苓是樹靈的心頭肉,咱得護著。"
從那以後,彝人采挖樹苓,都嚴格遵守著規矩
——只在冬春之交采,那時樹苓最壯,也最需要它治病;
——只用竹刀挖,不用鐵器,怕傷了樹根;
——挖完必埋臘肉或好酒,那是給樹靈的謝禮;
——走時要默念"取一還三",當年或次年,一定要補種三棵樹。
樹靈阿 看在眼里,心里暖得像被陽光曬過。他讓樹苓長得更旺,不僅在樹王周圍,連附近的老楓樹下、樺樹根旁,都冒出了樹苓的菌絲。有次,木呷的兒子不小心掉進山澗,是阿 讓樹藤突然垂下,纏住了孩子的衣服。
木呷知道是樹靈幫忙,特意把家里最好的蜂蜜,埋在了樹王的根下。那天夜里,樹王的葉子發出"沙沙"的響,像在笑。
樹苓的名聲,慢慢傳到了山外。有個漢族的藥商,听說這東西能治水腫,帶著銀子找到木呷"我出十兩銀子一斤,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木呷搖頭"樹苓是樹靈的,不是我的,不能賣。要治病,我可以分你幾顆,不要錢,但你得答應,挖了要補種三棵樹。"
藥商罵他傻,自己偷偷進山,想找樹苓。可他剛靠近樹王,就被山蛭咬了滿腿,疼得他嗷嗷叫;好不容易看見個黑褐疙瘩,一挖卻是塊石頭,氣得他對著樹王罵了句髒話。
結果,他下山時迷了路,在霧里轉了三天三夜,直到把帶來的銀子都撒在了山里,對著樹的方向磕頭認錯,霧才散了。回去後,他的腿腫得像木桶,用了多少藥都不管用,最後還是托人求到木呷,要了顆樹苓,才慢慢消了腫。
四、犯忌遭懲 靈障顯威
樹苓救了人,也惹來了貪心。鄰寨有個叫拉枯的彝人,好吃懶做,見木呷分樹苓給外寨人,心里不平衡"都是樹王的苓,憑啥他木呷能當好人?"
那年冬天,拉枯趁著大雪,偷偷溜進哀牢山。雪蓋住了護靈障,他以為沒人看見,掄起砍刀就挖——他不用竹刀,嫌慢;他不埋謝禮,覺得浪費;他見樹苓就挖,連剛冒頭的幼苓都沒放過,嘴里還罵"什麼樹靈?就是塊破疙瘩,能換酒喝才是真的!"
他挖了滿滿一背簍,剛要下山,天突然變了。剛才還晴的天,瞬間飄起了黑霧,濃得化不開,伸手不見五指。拉枯慌了,憑著記憶往山下跑,卻總在原地打轉,腳下的雪被他踩得像個迷宮。
"救命啊!"他喊,回應他的是山風的呼嘯,像樹靈在哭。
更可怕的是,黑霧里鑽出許多山蛭,比平時的大兩倍,往他身上撲,咬得他渾身是血。他想甩掉,卻甩不掉,那些山蛭像長了眼楮,專咬他挖樹苓的手。
"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拉枯把背簍里的樹苓往黑霧里扔,"還給你!都還給你!"
樹苓一落地,就鑽進雪里不見了。黑霧慢慢淡了些,露出條窄路,路兩旁的樹上,纏著許多毒蛇,吐著信子,卻不攻擊他,只是盯著他,像是在警告。
拉枯連滾帶爬地跑出山林,背簍里的樹苓一顆都沒剩下,身上的血卻流了一路。回到寨里,他的手腫得像熊掌,又癢又疼,用了多少草藥都沒用,最後還是木呷把他領到樹王前,磕了三天頭,埋了十斤臘肉,手才慢慢消腫,卻留下了永遠的疤痕,像樹苓表面的瘤狀突起。
這事傳開後,再沒人敢犯忌。有外寨人想來偷挖樹苓,一靠近"護靈障",就會被黑霧困住,或是被山蛭、毒蛇嚇跑,直到他們認錯求饒,才放他們走。
樹王周圍的樹苓,卻長得更旺了。有人說,在月夜看見樹王的根須上,掛著許多透明的珠,像樹靈的淚,掉在土里,就長出了樹苓。
五、樹苓揚名 契約永續
木呷把樹苓的用法,教給了全寨的人。他說"樹苓性涼,能利水,配著苦蕎吃,不傷脾胃;煮的時候放些辣子,能驅寒,水腫消得更快。"
這些方子,救了許多彝人。有個從山外逃荒來的漢人,得了臌脹病,肚子大得像鼓,木呷給了他兩顆樹苓,讓他配著白術煮水喝。漢人半信半疑,喝了半個月,肚子竟真的小了,他對著樹王磕了三個頭,說"這不是藥,是神!"
他把樹苓的事,告訴了山外的藥鋪。藥鋪掌櫃派人來求購,木呷還是那句話"不賣,但可以送,前提是要守規矩,挖一還三。"
掌櫃的答應了,派來的藥農,都跟著木呷學祭樹,學種樹,回去後果真種出了樹苓,只是藥效,總比哀牢山的差些——他們說,那是因為沒有樹王的靈氣,也沒有彝人的誠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木呷老了,背也駝了,就把采苓的本事,傳給了兒子阿果。阿果比父親更細心,他給每棵長樹苓的樹,都編了號,記在樺樹皮上"3號楓樹下,樹苓5顆,今年采2顆,埋了臘肉,種了3棵杉樹。"
有年春天,樹苓突然長得慢了,像是在鬧脾氣。阿果對著樹王拜了三天,夢見阿 的綠光對著他嘆氣"山外的人,砍了太多樹,燒了太多腐葉,我的根快喘不過氣了"
阿果醒了,趕緊領著寨人,在哀牢山補種了百棵樹,又在腐葉厚的地方,撒了許多蜜環菌的孢子——他听父親說,樹苓喜歡和這種菌作伴。
沒過多久,樹苓果然又旺了起來。阿果對著樹王笑"樹靈,你看,咱守著規矩,你就不會生氣了吧?"
樹王的葉子"沙沙"響,像是在點頭。
上卷終
樹苓的故事,像哀牢山的溪流,在彝人的血脈里流淌了一代又一代。樹王依舊矗立在山深處,樹靈阿 的綠光,藏在每道年輪里,看著彝人祭樹、采苓、種樹,看著樹苓從黑褐的舍利,變成彝人餐桌上的常客,變成藥簍里的希望。
木呷留下的樺樹皮記錄,被阿果小心地收在竹筒里,成了彝寨的"樹苓經",里面寫著"樹苓者,樹靈之舍利,彝人之良藥也。取之有節,還之有禮,方能生生不息。"
有天夜里,阿果看見樹王的樹冠上,亮起一團綠光,像顆星星,慢慢升到空中,對著彝寨的方向閃爍。他知道,那是阿 在笑,笑彝人懂了他的心意,笑這份人與樹靈的契約,還在繼續。
下卷的故事,將從一場突如其來的山火開始——山火燒毀了大片森林,樹王也受了重傷,樹苓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阿果的兒子阿山,為了找回樹苓,踏上了尋找樹靈的旅程,卻意外發現了樹苓與樹靈更深的秘密樹苓不僅是樹靈的舍利,更是連接人與山林精怪的紐帶,要讓它重現,需要的不只是補種樹木,還有所有生靈的和解。
哀牢山的風,還在吹,帶著樹苓的清苦,帶著樹王的清香,也帶著那份藏在腐葉下的約定,等著被續寫。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