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紫芝承露•太子參仙話》 第一卷 春生卷•青帝遺珍救龍體(2)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作者李涌輝 本章︰《紫芝承露•太子參仙話》 第一卷 春生卷•青帝遺珍救龍體(2)

    第三部分 南山隱者踏雲至,青囊藏得靈草根

    暮春時節的午後,鉛灰色的雲層忽然裂開一道縫隙,幾縷金光斜斜漏下,恰好照亮新鄭宮門前的白玉橋。橋洞下的春水本在雨中泛著愁緒,此刻卻被陽光鍍上一層碎金,漣漪間似有萬千星辰閃爍。就在這光影變幻之際,一個身著青衫的老者踏著橋面上的水窪走來,他的木屐踩在石板上,發出清越如叩玉的聲響,與周遭內侍宮女的躡足而行截然不同。

    老者約莫七旬開外,頭戴一頂竹編東坡帽,帽檐壓得很低,遮住了半張臉,只露出一部銀白如雪的長髯,垂在褪色的青衫前。他肩上背著個鼓鼓囊囊的青布囊,邊角已磨得發亮,露出里面隱約的草睫;腰間系著一束不知名的草藥,卵形葉片邊緣微卷,葉脈呈淡紫色,隨著他的步伐輕輕搖曳,竟有幾點露珠從葉尖滾落,摔在青石板上碎成八瓣,散發出一縷極淡的清香,像是松林初醒時混雜著濕土的氣息。

    宮門守衛本欲阻攔,卻在看清老者眼神的剎那怔住了——那雙眼藏在帽檐陰影下,眸光卻如古潭深水,明明是垂暮之年,卻透著一股洞悉世事的清亮,仿佛能看透宮牆內的愁雲。更奇的是,他走過之處,廊下積水竟悄然退去,連檐角滴落的雨珠都似被無形的力量引開,在他周身三尺之內形成一片干燥的地界。守衛對視一眼,竟不由自主地躬身讓行,只覺此老絕非塵世凡人。

    消息傳到偏殿時,鄭國公正對著案頭堆積如山的參類長吁短嘆。听聞有山野老者求見,他本想揮手打發,轉念又想起“百草皆有靈,山野藏高人”的古訓,遂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吩咐道“引至偏殿,且看他有何話說。”

    老者踏入偏殿時,殿中彌漫的濃烈參香竟似被一陣無形的清風吹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淡、更空靈的草木氣息,像春夜山谷中彌漫的霧氣,帶著一絲若有似無的甜。他並未行繁復的君臣之禮,只是略一頷首,聲音如擊磬般清越“老拙聞太子有疾,特來獻上一味草睫,或可解大王之憂。”

    鄭國公抬眼望去,只見老者帽檐下的面容溝壑縱橫,卻不見半分衰頹之氣,尤其是那雙眼楮,在看向殿中太醫時,竟讓須發皆白的李太醫莫名感到一陣心悸,仿佛自己畢生所學在他面前都成了童蒙之見。“先生從何而來?”鄭國公沉聲問道,目光落在他腳邊那個破舊的青囊上。

    “從南山來,”老者微微一笑,伸手摘下腰間的草藥束,“此草生在南山陰坡的青石縫間,得春露秋霜滋養,吸日月精華成形。它不與松柏爭高,不與桃李爭艷,只在春寒料峭時悄然抽芽,夏至時葉茂如傘,秋深時睫枯如絲,冬至時根藏土中——此乃順四時而生的靈物。”

    說罷,他將草藥束放在案上,解下肩上的青囊。那布囊看似破舊,觸手卻異常柔軟,仿佛蘊含著某種生機。老者從囊中取出一束草根,放在掌心托著走向鄭國公。那草根約莫指節長短,粗細如幼筍,色呈黃白,像是羊脂玉浸在晨露中,質地脆嫩,隱約可見細密的紋理,斷面竟透著晶瑩的光澤,幾滴水珠凝在根須上,遲遲不肯滾落,在殿中微光下流轉著七彩光暈。

    “這是……”鄭國公伸出手,指尖尚未觸到草根,便感到一股溫潤的涼意,恰似春日清晨推開窗時,那縷帶著朝露的微風,拂過面頰時的舒適感。這股氣息與此前所有參類的霸道或陰寒截然不同,它溫和、清透,帶著一種自然舒展的生機。

    “此草無名,”老者的聲音帶著一絲玄妙,“但它生在春,得木氣之始;色黃白,合土金相生;味甘淡,具中庸之性。它不像人參那樣峻猛如虎,也不似沙參那般陰寒如冰,而是如春日細雨,落地無聲卻能潤透干田;如清晨微風,拂面不寒卻能喚醒萬木。”他說話時,那草根上的露珠竟輕輕顫動,仿佛在應和他的話語。

    殿中太醫們早已圍上前來,李太醫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根草根,放在鼻尖輕嗅,只覺一股清潤之氣直透肺腑,連日來被參香燻得發悶的胸腔瞬間通暢。他又用指甲輕掐草根斷面,只見汁液清亮,片刻後竟凝成一層薄薄的晶膜,恰似天地初開時的甘露。“怪哉!”張仲明太醫失聲驚嘆,“此草性溫而不燥,潤而不膩,觀其形,細長如脈絡,正應人體經氣;察其色,黃白相間,恰合脾肺相生。這……這簡直是為太子之癥量身而長的靈藥!”

    老者撫須而笑,目光掃過殿中堆積的參類“諸位可知為何萬千參藥皆無效驗?因太子之體如破土春芽,需得‘和風細雨’般的調護,而非‘驟雨驕陽’般的強攻。此草生在無人之境,吸自然之正氣,得五行之平和,以它入藥,正如春風拂柳,不需用力,自能讓閉塞的氣機緩緩舒展。”

    話音未落,殿外的雨竟悄然停了,一縷陽光穿透雲層,恰好照在老者掌心的草根上。那黃白色的根睫在陽光下仿佛活了過來,隱隱有青色的脈絡流轉,宛如一條沉睡的小龍,正被春日的陽光喚醒。鄭國公望著這奇景,心中的疑雲頓消,只覺此老定是上天派來的醫仙,手中的草根,便是拯救他孩兒的天賜靈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第四部分 陰陽五行辨藥性,四氣五味定歸經

    殿外殘雨初霽,一縷虹光斜斜穿過雕花窗欞,恰好落在老者掌心的草根上。那黃白色的根睫在光影中流轉著奇異的光澤,細觀之下,竟似有無數細小的脈絡在皮下輕輕搏動,宛如嬰兒腕間隱現的青筋。鄭國公忍不住探身向前,指尖觸到草根的剎那,只覺那溫潤的涼意順著指腹滲入經脈,一路下行至丹田,竟讓連日來因焦慮而淤塞的胸臆陡然一暢,忍不住輕吁出一口濁氣。

    “大王可曾留意此草之色?”老者屈指輕彈草根,那晶瑩的斷面立刻滲出幾點露珠般的汁液,“黃者屬土,白者屬金,土金相生,恰如釜底添薪,火生土而土生金,此乃脾肺相濟之兆。”他說話時,殿中銅爐里的龍腦香忽然變了氣息,原本濃烈的香氣竟化作一縷清潤的甜,如同剛蒸熟的糯米混著野山蜜的味道。

    李太醫湊上前,用銀針挑起一段草根碎屑,放在舌尖輕嘗。起初只覺甘淡如泉水,片刻後舌根竟泛起一絲若有似無的微苦,如春茶過喉,回甘悠長。“怪哉!”他瞳孔微縮,“初甘後苦,甘能補脾,苦可清肺,此乃‘先補後清’之妙,恰合太子脾肺兩虛、虛火上炎之癥。”

    “先生可否詳言此草之‘四氣’?”張仲明太醫撫著胡須追問,目光緊緊鎖住草根上那圈細密的橫環紋,“觀其生于春,當屬溫性?然方才觸感卻帶涼意,莫非是平性?”

    老者聞言撫掌而笑,那笑聲清越如鐘磬相和“太醫慧眼!此草正是‘四氣’中的平性——既非大寒大熱,亦非大溫大涼,恰如春分時節的日光,暖而不烈,寒而不僵。”他指向窗外那株新抽嫩芽的梧桐,“您看那春芽,若遇驟暖則枯,遇驟寒則萎,唯得平和之氣方能舒展。此草生于南山陰坡,得春秋平分之氣,夏不遭烈日炙烤,冬不被嚴霜侵襲,故能稟天地中正之性,不偏不倚。”

    說話間,他取過案上的白玉硯台,將一段草根放入其中輕輕研磨。原本脆嫩的根睫立刻化作一汪清液,色如淡金,在硯台中緩緩流轉,竟不散不凝,宛如上好的瓊漿。“諸位再看其形,”老者用銀匙舀起清液,那汁液在匙中拉出細長的絲,“根睫細長而有節,節者如人之關節,細者如人之脈絡,此乃‘形氣相合’——故能通利三焦,導諸氣歸元,使壅滯的脾胃之氣如春水破冰般徐徐下行。”

    鄭國公忽然想起姬昭常說的“肚子里有團氣在打轉”,此刻听來,竟與這草根的“通利三焦”之效暗合。他忍不住拿起另一根草根,對著光細看,只見根睫中心有一條極細的黃線,宛如琴弦貫穿首尾“這中心黃線,可是……”

    “正是‘土氣’之凝聚。”老者頷首,“脾屬土,主運化。此草黃線貫通,恰似土脈相連,故能大補脾虛而不壅滯。更妙在其皮色發白,肺屬金,土能生金,故補脾之余,亦能潤肺燥——太子久咳傷肺,正需此‘培土生金’之法。”

    此時殿中太醫們已紛紛拿出醫案筆錄,張仲明太醫邊記邊喃喃自語“《神農本草經》言‘療虛勞不足,當以甘溫’,然太子之虛,虛中夾熱,尋常甘溫之品反助邪火。此草甘而不溫,苦而不寒,恰如‘中庸之士’,可調和陰陽而不偏亢……”

    “何止于此!”老者忽然從青囊中取出一片曬干的草根切片,置于燈火上烘烤。只見那切片遇熱後漸漸蜷縮,竟散發出一縷類似稻谷成熟的香氣,細聞又夾雜著晨露潤草的清新。“諸位聞此氣,”老者示意眾人靠近,“谷香入脾,草香入肺,此乃‘香能醒脾,清能潤肺’。更奇在其遇火不焦,遇水不腐,恰似君子‘和而不同’之性——補而不峻,滋而不膩,正合小兒‘稚陰稚陽’之體,可久服而無偏勝之弊。”

    話音未落,殿外忽然傳來一陣清脆的鳥鳴,竟是幾只久未在宮中現身的翠鳥,停在窗外梧桐枝上嘰嘰喳喳。鄭國公望著那靈動的鳥兒,又看看手中溫潤的草根,只覺心中一塊巨石轟然落地。這草根的每一寸紋理、每一分氣味,竟都暗合天地五行之理,人體髒腑之機,哪里是尋常草藥,分明是天地化生的靈物,專為調和太子的虛實寒熱而來。

    “先生真乃活神農也!”李太醫忽然深深一揖,花白的胡須幾乎垂到案幾,“方才老臣等還在為‘虛不受補’犯難,如今得見此草,方知天地自有妙藥,只待有緣人識得。此草色、形、氣、味俱合五行生克,四氣五味無偏無倚,當真是‘以平為期’的至藥啊!”

    老者微微一笑,將研磨好的草根清液倒入銀盞,那液體在光線下折射出七彩光暈,宛如承接著天際的露水。“天地生百草,各有偏性,醫者之責,在于以草木之偏,糾人體之偏。”他望向窗外漸晴的天空,“此草不偏不倚,恰如天地間的‘中庸之道’,用之于太子,正如春風拂柳,不需用力,自能讓失衡的陰陽重回正軌。”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方便以後閱讀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紫芝承露•太子參仙話》 第一卷 春生卷•青帝遺珍救龍體(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紫芝承露•太子參仙話》 第一卷 春生卷•青帝遺珍救龍體(2)並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