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七年過去了。
這七年,對于大洲國而言,是翻天覆地的七年。
在光慶帝的仁政下,大洲國從一個曾經好戰,財政吃緊、發展緩慢的國家,一躍成為舉世矚目的經濟強國、軍事強國,以及教育強國。
如今的寶妞,已不再是那個稚氣未脫的小女孩。
十五歲的她,身高已至光慶帝的肩頭,亭亭玉立,身姿窈窕。
一襲素雅卻不失華貴的皇太女服飾,襯托得她氣質清雅。
她的容貌更是出落得傾國傾城,鵝蛋臉,柳葉眉,星眸璀璨,顧盼生輝。
那雙眸子深邃而靈動,不僅閃爍著少女的純真,更沉澱著歲月賦予的智慧與果決。
行走間,每一步都帶著皇族的從容與自信,舉手投足間,流露出一種超越年齡的沉穩與威儀。
她站在光慶帝身邊,不再是依偎的幼女,而是可以獨當一面的未來儲君,眉宇間盡是自信與睿智。
光慶帝和婉皇後商量,打算今年六月就退位,讓寶妞繼承帝位,他好退休吃喝玩樂。
朝廷大臣們私下各個也都支持。
寶妞的能力他們是清楚的,當初有些質疑寶妞的,如今也都沒話說了。
在寶妞的帶領下,大洲國的“皇家果品行”在全國各地開設了數百家分店。
草莓、隻果、梨等高產作物的推廣,讓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富裕起來。
果干、果醬和草莓酒遠銷海外,與東陵國和蒼狼國、以及東海諸國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大洲國的各類特色商品風靡異域。
零食工坊不斷推出新奇美味的零食,彩票深入民心,琉璃制品精美絕倫……
這些產業猶如聚寶盆,源源不斷地為國庫輸送著滾滾財富。
每年的國庫收入,早已超過了光慶帝當初的預想。
如今的建昌洲的軍工廠,在吳大壯和工匠們的努力下,日夜不停地生產著先進的武器。
這些年,研究出來新的火炮射程更遠,威力更大。
新型的火銃射速更快,裝填更簡便。
甚至還研制出了防護更強的鐵甲艦,可以在海上游弋,守護大洲國的萬里海疆。
大洲國的軍隊,不僅裝備精良,訓練也更加科學。
國家有錢了,在寶妞的提議下,建立的軍校拔地而起,培養出的每一位將士素質過硬。
兵強馬壯,震懾四方,再無國家敢輕易侵犯大洲的邊境。
四鄰國家,無不對大洲國刮目相看。
然而,所有這些成就中,最讓光慶帝引以為傲的,是教育的普及。
七年時間,大洲國的“希望學堂”遍地開花。
無論城鄉村,只要是大洲國的百姓,無論貧富,無論男女,都能免費入學讀書識字。
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各地還根據實際情況,開設了多種類型的學堂。
但男女核心科目——識字、算術,是所有人都要學習的。
老師們不光傳授書本知識,還注重實用技能的培養。
大學院里,各行各業的人才如雨後春筍般涌現,他們不僅是理論知識的掌握者,更是實際操作的能手。
如今的大洲國人才濟濟,日新月異。
而建昌洲軍工廠的工匠們如今並非只是埋頭苦干的匠人。
他們中的佼佼者,也成為了大學院的特聘先生。
他們也許文化不高,但他們有著過硬的制作武器本領。
他們將自己的實踐經驗、最新的研究成果,傾囊相授給學生們。
短短幾年時間就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軍事人才。
大洲國,真正成為了一個知識改變命運的國家。
這些年大洲國的繁榮昌盛,在周邊國家中引起了巨大震動。
其中,與大洲國最是要好的東陵國,更是深受觸動。
東陵國的帝君堯,也就是那位曾經與寶妞有過數面之緣的少年帝王,如今也已是二十出頭了。
他深知大洲國強大的根本在于其先進的教育和技術。
去年秋天,帝君堯親自率領使團,抵達大洲國京城。
御書房內,光慶帝與帝君堯相對而坐。
“皇上,短短幾年時間,大洲國之強大,令人佩服啊。”
帝君堯眼中充滿了敬意,又說︰“貴國日新月異,尤其在教育一道,更是走在了天下前列。”
光慶帝捻須微笑︰“過獎了。此乃大洲舉國上下共同努力的功勞,也有我大洲國皇太女寶妞的先見之明。可不是朕的功勞。”
帝君堯看向一旁的寶妞,她如今已是亭亭玉立的少女,眉宇間盡是自信與睿智。
“皇太女的功績,世人皆知。”
他頓了頓,語氣誠懇地提出請求︰“我們東陵國希望能向大洲學習,尤其是在教育方面。”
“本君與我國幾位重臣商議,並得到他們的同意。想安排東東陵國的一些貴族子弟,以及那些有學習天賦的平民人才,過來大洲國學習深造。不知皇上能否應允?”
光慶帝听罷,看向寶妞。
寶妞微微一笑,輕聲道︰“父皇,東陵國乃我大洲友好鄰邦,技藝互通,人才交流,乃是好事。可共同進步。”
光慶帝點點頭,對帝君堯說︰“帝君所請,朕準了!東陵國的學子可與我大洲學子一同學習,共享我大洲的知識。大家共同進步。”
帝君堯大喜過望,連忙拱手道︰“多謝皇上!多謝皇太女!如此一來,吾國之幸,也是兩國友誼的見證!”
很快,一大批東陵國的貴族子弟和優秀學子,懷揣著對知識的渴望,踏上了前往大洲國的求學之路。
他們被安排入大學院,與大洲國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堂听課,共同探討學問。
這不僅加強了兩國文化交流,也為大洲國的知識傳播打開了新的篇章。
在大洲國飛速發展的七年里,寶妞對于女性地位的提升,也從未停止思考。
她發現,在民間,大夫這個職業的女性非常稀少。
許多女性,尤其是遇到婦科疾病時,因為顧忌是男性大夫,遲遲不願就醫,導致病情延誤。
光慶帝五十大壽那日,皇宮內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各地官員紛紛進京賀壽,場面宏大。
壽宴結束後,寶妞特意留下了光慶帝。
“父皇,寶妞有一事相奏。”寶妞站在光慶帝面前,神色認真。
光慶帝慈愛地看著她︰“寶妞,又有什麼新想法了?”
“父皇,您可曾注意到,咱們大洲國的大夫,幾乎都是男子?”寶妞問道。
光慶帝愣了愣,隨即點頭︰“確實如此。行醫者,多為男子。”
“父皇,有些女子,尤其是一些婦人,身患疾病,因羞于被男大夫診治,常常延誤病情。”
寶妞語氣懇切,“兒臣以為,若能培養一批女大夫,可解決此難題。”
光慶帝沉吟片刻,撫了撫胡須︰“女大夫?這倒是個新鮮事。可女子學醫,豈不拋頭露面,有違禮數?”
“父皇,這正是寶妞要改變的觀念。”
寶妞直言不諱,“女子為何不能撐起半邊天?”
“她們有智慧,有耐心,同樣可以習得醫術,懸壺濟世。這並非有違禮數,而是造福百姓!”
“我們可以專門開設女子醫學院,從女子學堂中篩選出那些成績優異、心懷仁善的學生,安排她們學習醫術。教授她們基礎醫理、藥材辨識、診斷技巧,以及如何處理女性特有的疾病。”
“她們學成之後,可以在各地開設醫館,為女子診治。”
“甚至,優秀者還有機會進宮當值,為皇室和後宮嬪妃診治。”寶妞進一步闡述了她的計劃。
光慶帝听著寶妞的描繪,目光漸漸亮了起來。
他想起這些年,寶妞提出的每一個建議,都最終證明是利國利民的大計。
“寶妞所言,甚是有理。”
光慶帝拍了拍桌子,“這女子學醫,乃是惠及天下婦女的大善之舉!”
到了次日早朝,當光慶帝將設立女子醫學院的旨意正式頒布時。
大殿之內,先是一片死寂。
許多老臣面面相覷,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女子醫學院?女子學醫?
這在他們根深蒂固的觀念中,簡直是聞所未聞,甚至有些“有違祖制”的荒唐事。
“皇上,女子拋頭露面……這……”一位保守的老臣顫巍巍地想開口勸諫。
但話到嘴邊,卻被光慶帝凌厲的目光硬生生地瞪了回去。
光慶帝高坐龍椅,掃視群臣。
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朕知各位心中有疑慮。然,此乃皇太女深思熟慮後所奏,旨在解決民間女子就醫之困,惠及天下婦女!有何不可?”
此言一出,殿內竊竊私語聲頓時平息了大半。
原來是皇太女的提議!
七年來,光慶帝與寶妞聯手治理國家,早已將大洲國帶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無論是“皇家果品行”的財富累積,還是軍工廠的軍事革新。
亦或是“希望學堂”的教育普及。
樁樁件件,無不是當年寶妞提出,光慶帝全力支持推行。
而最終的結果,無一例外地證明了寶妞的先見之明和卓越見識。
如今的朝堂,許多官員已是“寶妞新政”的親歷者和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