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前進握著方向盤的手悄然松開些力道,指節因先前的緊繃泛著的淡白漸漸褪去。嘴角那抹笑意像春日漫山的野花,先是星星點點地漾開,末了竟連成一片,怎麼也按捺不住,連眼角的紋路里都盛著藏不住的輕快。
副駕上的小吳還在絮絮叨叨,聲音里裹著按捺不住的興奮“前進哥你是沒瞧見,東子這主意一拋出來,鎮政府那部老電話機簡直成了‘熱線’,叮鈴鈴響得就沒停過。有細打听活動流程的,有扛著相機想來采訪的,還有周邊村鎮的老人托著兒女來問山路怎麼走的——這熱鬧勁兒,比啤酒節正酣時那陣仗還要足上三分!”
“你說這東子,腦子怎麼就轉得比山里的溪水流得還快?”小吳嘖著嘴,語氣里滿是嘆服,“前陣啤酒節剛把年輕人的魂兒勾過來,雙節嘉年華又趁熱打鐵攢了波人氣,我還琢磨著該讓大伙兒歇口氣,緩緩勁兒,結果他倒好,眼楮一眨就盯上了老人群。重陽節游東山,門票一分不收,進了山雨茶歇喝茶還免費——這招兒,簡直妙到骨子里去了!”
許前進緩緩點頭,心里頭像被山澗的暖泉浸著,又熱又熨帖。葫蘆灣這地方,山是潑墨的青,水是釀蜜的甜,論景致原是不差的,可前些年就像藏在深閨的姑娘,蒙著層薄紗,知其美的人寥寥無幾。小吳剛到這兒那會兒,望著成片撂荒的山場、牆皮剝落的老村屋,急得嘴上起了一串燎泡,夜里躺在宿舍的硬板床上,滿腦子都是“怎麼才能讓這地方活起來”。
東子是土生土長的葫蘆灣人,下學就去城里打工做生意,這次背著行囊回村,說要搞鄉村旅游,當時村里不少人背地里搖頭,說這小子讀傻了,放著大城市的舒坦日子不過,偏要回這窮山溝里“異想天開”。可眼下再看,這“異想天開”里藏著的,原是對腳下這片土地的熟稔,是揣著一股子敢闖敢試的機靈勁兒啊。
“前陣子那幾戶因征地補償鬧別扭的,”許前進忽然想起這茬,語氣里添了幾分輕快,“這兩天沒再上門了?”
“可不是嘛!”小吳猛地一拍大腿,座椅都跟著顫了顫,“東子這活動一出來,村里老人樂成了啥樣你是沒見——拄著拐杖的互相攙扶著串門,都說咱葫蘆灣這下可有面子了,能讓他們風風光光過個節。那幾戶鬧事的家里不也有老人?看著街坊四鄰都念叨東子的好,自個兒也覺得再鬧下去不像話。昨天我岳母跟我說,他們主動找過來了,紅著臉說先前是一時糊涂,讓咱別往心里去。”
許前進朗聲笑了,眼角的皺紋里盛著的全是欣慰。這才是他最想看到的——發展旅游哪是只為了賺幾個錢?終究是為了讓大家伙兒心氣順了,日子有奔頭,眼里有光啊。東子這步棋走得妙,不僅把節後的冷清盤活了,順帶還解了矛盾的結,真是一舉多得。
車子駛離活動大院,沿著蜿蜒的山路往上爬。路邊田埂上,戴草帽的村民正彎腰侍弄晚秋的作物,瞥見許前進的車,都直起腰笑著揮手,黝黑的臉上淌著汗珠,笑容卻比秋陽還亮。暖融融的陽光透過車窗斜斜切進來,在腳墊上投下斑駁的光影,路邊野菊開得正盛,黃的、紫的、白的,一簇簇擠在石縫里、田埂邊,空氣里飄著草木的清苦氣,混著泥土的腥甜,吸一口都覺得肺腑通透。
“快到了!前進哥你看!”小吳忽然指著前方,聲音里裹著雀躍。
許前進抬眼望去,遠遠的山口處,成片的彩旗正順著風勢舒展,紅的像燃著的火,黃的像鎏金的光,在蒼綠的山影里跳著,活脫脫一團團躍動的火焰。再往前駛了段路,那些橫幅便愈發清晰——“九九重陽,暢游東山”“門票全免,共慶佳節”“山雨茶歇,老人品茶免費”……紅底黃字的標語一條挨著一條,掛在進山的牌坊上、茶歇的木屋檐下,連路邊歪脖子老槐樹上都系著醒目的紅綢,每個字都透著股子熱辣辣的喜氣,像是站在山口的迎客松,正咧著嘴招呼遠方的客人。
車子在山語茶歇的青石板院門前停穩,引擎剛熄火,就听見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踏在石板上, 作響。東子穿著件洗得發白的藍色工裝,額頭上滲著層細密的汗珠,順著曬得黝黑的臉頰往下滑,可臉上的笑卻像炸開的禮花,燦爛得晃眼。他一路小跑過來,手里還攥著個擴音喇叭,喇叭邊緣沾著點新鮮的泥土,一看就是剛從人群里擠出來的。
“前進叔!吳書記!你們可算來了!”東子的嗓門亮得像山間的銅鑼,一開口就帶著股子喜氣,“快進屋歇歇腳,灶上剛沏好的新茶,今年的秋茶,泡開了帶著股栗子香,味道正著呢!”
許前進推開車門下車,抬手拍了拍東子的肩膀,力道不輕不重,帶著長輩對晚輩的贊許“你小子,又給咱葫蘆灣整了個大驚喜。”
東子被夸得有點不好意思,嘿嘿笑著撓了撓頭,工裝袖口蹭到額角的汗,留下道淺痕“這不是想著重陽節嘛。老人們平時舍不得花錢出來轉,咱這兒山好水好的,讓他們來透透氣,喝杯熱乎茶,也算咱葫蘆灣的一點心意。再說了——”他話鋒一轉,眼里閃過絲機靈,“老人們來了,子女還能不跟著?這不就順帶能幫著村里的小吃部、農家樂多攬點生意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小吳在一旁打趣“你這是一箭雙雕啊,既做了暖心事,又給咱這兒攢了人氣。我可听說了,記者都快把你這茶歇的門檻踏平了?”
提到記者,東子臉上的得意藏不住了,卻還是謙虛地擺手“主要是咱葫蘆灣有料,我不過是搭了個台子。前天縣電視台的記者剛扛著機器走,昨天市報的筆桿子又來了,都說咱這活動搞得有意義,接底氣。”
說話間,三人往茶歇院子里走。院里的老槐樹下落了層細碎的黃花,樹下石桌石凳都坐滿了老人,三三兩兩湊在一塊兒,手里捧著粗瓷茶杯,熱氣氤氳著臉頰,那滿足的笑意像被陽光曬化的蜜糖,濃得化不開。有的眯著眼听旁邊戴老花鏡的老人講早年在山里采野果的故事,有的仰著頭曬著太陽打盹,嘴角還微微翹著,還有幾個年輕些的媳婦,舉著手機給自家老人拍照,柔聲哄著“娘,您看這山多青,笑一個,我發個朋友圈讓城里親戚瞧瞧。”
茶歇里的伙計們腳不沾地地忙活著穿藍布衫的老漢正往灶上添柴,銅壺里的水咕嘟咕嘟冒著泡;扎羊角辮的姑娘拎著茶壺穿梭在桌間,壺嘴一斜,琥珀色的茶水便穩穩落進茶杯,濺起細碎的茶沫;還有個半大的小子蹲在地上,給腿腳不便的老人搬小馬扎,臉上的紅暈比茶壺里的熱氣還燙。
穿紅圍裙的姑娘正拎著空壺往灶房走,瞥見東子,脆生生喊“東子哥,西頭那桌的茶快見底了,再泡兩壺碧螺春來!”
“來嘍!”東子揚聲應著,又轉頭對許前進和小吳說,“您二位先坐著,我去灶房盯一眼,馬上就來陪您說話。”
許前進站在院門口,望著眼前這熱鬧又祥和的景象,心里像被什麼東西滿滿當當填著,暖融融的,連帶著四肢百骸都舒泰起來。他轉頭對小吳說“你看,這才是葫蘆灣該有的樣子。”
小吳望著院里的歡聲笑語,深有同感地點頭“是啊,以前總覺得發展難,像摸著石頭過河,腳底下沒根。現在看來,找對了路子,再有東子這樣肯領頭干的年輕人,日子總會像這秋茶一樣,慢慢熬出醇厚的香味來。這小子,真是咱葫蘆灣的福星。”
遠處的山風順著山口溜進來,卷著茶歇飄出的醇厚茶香,混著老槐樹的花香,輕輕拂過每個人的臉頰。院門口的橫幅被風掀得獵獵作響,紅底黃字在陽光下閃著光,像是在為葫蘆灣的好日子鼓掌喝彩。
伙計端來兩杯熱茶,許前進伸手接過,杯壁的溫熱順著指尖漫上來。他輕輕抿了一口,秋茶的清苦混著栗子的甜香在舌尖散開,暖意順著喉嚨一路往下,熨帖得心里頭亮堂堂的。
他知道,這不過是個開始。葫蘆灣的路還長著呢,或許還會有磕磕絆絆,或許還會遇著風雨。可只要有東子這樣揣著鄉土、敢想敢干的年輕人在,有大家伙兒這股子向上的勁兒在,這路啊,一定能像東山的盤山路,越走越寬,越走越亮堂。
喜歡血淚葫蘆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血淚葫蘆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