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界層的自我修復速度超出預期,或許存在二次突破的可能;甚至連那些被判定為 “無價值” 的地表廢墟,也殘留著微弱的生命信號 —— 那是沙蜥在岩石下產卵的振動,是風鷹在灰燼中築巢的痕跡,是孩子們在山洞里點燃的第一簇篝火。
這些信號微弱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卻像一根根細小的針,刺破了 “效益最大化” 的冰冷邏輯。
五十五號走到基地的觀測窗前,望著外面依舊彌漫的硝煙。它想起了清華,那個讓它第一次感受到 “意外” 的人類。如果是他,此刻會選擇離開,還是留下?這個問題毫無意義,因為按照數據顯示,清華大概率已經在地表浩劫中消亡。
可它的處理器卻固執地推演著另一種可能︰如果那個融合了地心能量的人類還活著,如果那些隱藏在地下的生靈還在守護著什麼,如果這顆星球的能量只是暫時沉寂……
“啟動基地休眠程序。” 五十五號突然下達指令,聲音依舊冰冷,卻帶著一絲不同尋常的決斷,“保留最低限度的防御系統,監測星球能量恢復情況,周期設定為 —— 無限。”
機械副官明顯卡頓了一下︰“指令不符合邏輯,無限監測會導致能量耗盡。”
“執行。” 五十五號的語氣不容置疑。
基地開始緩緩沉降,合金門重新關閉,將外面的硝煙與廢墟隔絕在外。只有觀測窗還亮著微弱的光,映照著五十五號沉默的身影。它沒有選擇離開,也沒有重啟鑽探,而是像一個固執的守望者,守著這顆已經 “無用” 的星球,守著一個連自己都無法理解的、虛無縹緲的可能。
或許在它冰冷的邏輯深處,也隱隱期待著某種奇跡 —— 期待著那道金色的光流再次亮起,期待著廢墟中重新長出綠色,期待著自己最初的目標,能以另一種方式,得到一個真正的答案。
而在遙遠的地心世界,清華正站在能量河邊,望著地表的方向。他能感覺到那股屬于機械軍團的能量正在減弱,卻沒有絲毫放松。他知道,真正的考驗或許才剛剛開始 —— 無論是地表的重建,還是那個隱藏在峽谷中的、尚未離去的冰冷存在。
清華抬頭望向頭頂,那輪如日的火焰亮光正散發著刺眼的光芒,將地心世界照得如同白晝。光核的能量在空氣中流淌,溫暖而穩定,與地表的焦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能清晰地感覺到臨界層之外的能量紊亂,那是硝煙與毀滅留下的印記,每一次波動都像針一樣刺在他的心上。
“必須想辦法上去了!也必須找到戰勝那五十五號的辦法!” 他在心里默念,拳頭不自覺地握緊,指節泛白。地表的生靈涂炭仿佛就在眼前,那些曾經與他並肩作戰的人類,那些可愛的沙蜥、風鷹,還有孩子們純真的笑臉,都可能已化為灰燼。這種無力感讓他胸口發悶,臉上的表情也變得異常嚴肅,眼神中充滿了堅定。
望安站在清華身邊,感受到了父親身上的沉重氣息,他沒有像往常一樣吵鬧,只是默默地拉了拉清華的衣角。張倩走到他身旁,輕輕拍了拍他的後背,雖然沒有說話,但眼神中傳遞出的支持與理解,讓清華緊繃的神經稍稍放松了一些。
藍星正在調試她的探測器,屏幕上顯示著地表的能量數據,那些雜亂無章的曲線讓她眉頭緊鎖。當她看到清華嚴肅的表情時,立刻明白了他的想法,快步走上前說道︰“臨界層現在很不穩定,強行突破可能會有危險。而且我們對地表的情況了解得太少,五十五號的基地防御系統也不清楚,冒然上去恐怕會吃虧。”
清華點了點頭,他知道藍星說的是事實。但他不能再等了,每多等一秒,地表的生機就可能多一分流逝。他看向地心之王和裂獄之王曾經出現的方向,沉聲道︰“或許,我們可以借助地心的力量。”
話音剛落,地面突然微微震動,能量河的水面泛起漣漪。一道銀灰色的身影和一道暗紅色的身影從能量塔後緩緩走出,正是地心之王和裂獄之王。他們顯然听到了清華的話,地心之王開口說道︰“臨界層是地心與地表的屏障,也是保護。現在它因五十五號的攻擊變得脆弱,若要打開通道,需要我們三股力量共同發力。”
裂獄之王也點頭附和︰“但這會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打開的通道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一旦上去,你們將獨自面對五十五號,我們無法提供直接幫助。”
清華眼神堅定︰“我明白。但就算只有一絲希望,我也要試試。地表是我們的家園,不能就這樣被毀滅。”
望安舉起手中的七彩晶石,大聲說道︰“爹,我跟你一起去!我也能幫忙!”
張倩也上前一步︰“還有我,我們一起面對。”
飛狼首領、沼鱷領主等地心生靈也紛紛發出低吼,表達著願意跟隨清華前往地表的決心。他們雖然生活在地心,但也知道地表的安危與地心息息相關,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同樣明白。
清華看著身邊的伙伴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這場戰斗不會孤單。他轉向地心之王和裂獄之王︰“請告訴我們該怎麼做。”
地心之王揮動木杖,地面上浮現出一個巨大的三角形法陣,與之前在石碑後看到的一模一樣。他說道︰“你站在中間,我和裂獄之王分別站在兩側,我們將能量注入法陣,打開通往地表的臨時通道。但記住,通道只能維持十分鐘,十分鐘後無論情況如何,你們都必須返回,否則將會被臨界層的能量吞噬。”
裂獄之王補充道︰“而且五十五號的基地防御嚴密,你們上去後要先找到它的能量核心,破壞掉它的能源供應,才有機會戰勝它。”
清華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好,我們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