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

第733章 掀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長工絕劍 本章︰第733章 掀桌

    此言一出,太和殿如擲石入潭。

    連清流之中不少人也微有色變。

    王擎重這一問,看似是為明局勢,實則已是當眾逼宮之意。

    若陛下不能即刻舉出一名足以服眾的候選,那便等同于三斥清流人選、卻毫無對策,坐實“獨斷專權、虛耗朝政”的罪名。

    清流眾臣的臉色同時沉了下來。

    霍綱側頭,低聲喃喃︰“他動了真怒。”

    魏瑞冷哼一聲,眸光如霜︰“新黨要翻桌了。”

    而許居正,則眉頭緊鎖,幾乎在第一時間意識到局勢已至臨界。

    他立刻出列,沉聲道︰

    “王大人言重矣。陛下未嘗不納諫,只是兵部之任事關萬軍,確當三思。三薦之人皆為忠直之士,或尚有不足,但絕非無用之才。”

    “若陛下心有所慮,不妨暫授參署之職,待事有定局,再定尚書人選。如此緩之,或得兩全。”

    此言一出,立刻引來清流中數位大臣附議。

    “許公所言甚是。”

    “兵部之任重而不宜輕定,暫授參署亦可行權行責,足以穩局。”

    “請陛下三思,勿使小事成大亂。”

    這些話,既是勸諫,更是護主。

    許居正等人已然意識到︰若今日之事處置不當,兵部人選不過是導火索,真正被點燃的,將是朝堂長久以來積壓的黨爭火線。

    而朝堂之上,王擎重面無表情,看著那一排又一排出聲勸說的清流大臣,只冷然一笑。

    他沒有打斷,卻在袖中笏板上輕輕一點,似是在默數時辰。

    片刻後,他復又開口︰

    “諸位言之有理。只是——三薦三斥,如今又欲緩授參職,倘若再過數日,難道要改薦中書郎、御史、亦或是兵籍小吏?”

    “臣等惶惶,不知朝綱尚在何處,規矩何存。”

    這番話擲地有聲,既批陛下,又揶揄清流,言辭並不算狠,卻比怒罵更毒。

    魏瑞眸光驟冷,已幾欲發作,卻被許居正一手按住。

    “不可。”許居正低聲道,“陛下自己,若真是有定策,便當自解此圍。”

    他語氣雖平,卻明顯已有憂慮之意。

    霍綱也忍不住低聲言道︰“再這般拖下去,新黨怕是就要扯旗而去了。”

    魏瑞冷笑︰“那便去——陛下不答,難道便是理虧不成?”

    許居正卻苦笑一聲,目光卻盯著那高高御階之上的少年帝王,輕聲自語︰

    “只怕,他根本就沒打算給誰留面子。”

    ……

    御座之上,蕭寧面無表情,靜靜看著下方眾人。

    他看著王擎重,也看著許居正,眼神之中沒有絲毫驚慌,更無慍色。

    他緩緩負手起身,目光掃過朝堂每一列人影,一字一句,沉聲道︰

    “傅景修熟軍資,然守舊守倉;邢至清閱兵道,然未統兵操練;至于司馬冀安……心存謹慎,行事周全,但兵部之任,豈可全托于‘謹慎’二字?”

    “列位大臣之意,朕心領。”

    “但此等國政重位,不宜將就。”

    “若只求無過、不求有為,兵部之任,與虛設何異?”

    此番言語,非斥眾臣,而是斥整座朝堂。

    一席話語,便將所有三輪薦人盡數否定,同時也將新黨與清流之意,一並斬斷——不是你們不敬,不是你們不賢,而是,你們,根本不夠!

    王擎重額角青筋微跳。

    他已听出,這不再是單純的不接人選,而是徹底否認朝堂所能提供的一切可能性。

    “他要自舉?”林志遠低聲,“可若舉得不好,豈非自毀威信?”

    “他這是背水一戰!”王擎重低聲咬牙,“他若立得起,就真成了。”

    “可若立不起——那就別怪我翻船!”

    朝堂前列已有幾位新黨官員按捺不住,隱隱躁動,似有出列爭辯之意。

    許居正卻按劍沉聲,半步不動。他目光復雜,死死盯著高階之上那年輕天子的背影,心中仿佛翻起巨浪。

    他終于意識到——

    這個天子,不是在演戲。

    不是求和,不是退讓,更不是扮強。

    他是,真要以一己之力,決一朝之勢!

    “他根本不屑接受。”許居正低聲喃喃,“不屑接台階,不屑借勢,甚至……不屑我們這些老臣遞出來的‘忠心’。”

    “他根本就要——自己,走出這一步。”

    “他這是,要把兵部之權,從兩黨之爭里,活生生剝出來,放回他自己手中。”

    霍綱听得頭皮發麻,幾乎不敢置信。

    “可……這也太險了!”

    “險?”魏瑞冷哼一聲,“既然是帝王,那便不能怕險。怕險,還如何立威?”

    許居正卻搖頭︰“不怕險是好事,但此刻若無合適人選,逼得太狠,新黨翻臉,便是群起而攻。清流也未必能再勸得住了。”

    “陛下……已至懸崖。”

    他緊盯著蕭寧,心中仿佛懸著一把刀——

    這一局,已無緩手之法。

    天子,下一步如何走?

    無人知曉。

    而整個朝堂,皆在等那一步——或起風雲,或震四方。

    蕭寧,靜靜負手。

    忽有微風穿過朱柱金瓦,卷起衣袍微響。

    他站于大殿之巔,卻仿佛身在孤峰之上。

    良久,他開口了。

    “兵部尚書一職,朕已有定人。”

    太和殿,瞬息凝固。

    王擎重與林志遠目光凜然,許居正與霍綱屏息凝神,魏瑞雙眸微斂,神色冷峻。

    太和殿中,鴉雀無聲,空氣仿佛凝固于那句“朕已有定人”之後。

    這一刻,所有人的心思都高懸空中,眾臣之眼如潮水般涌向那道墨袍身影。

    有人屏息靜待,有人揣度猜想,有人悄然提防。

    可就在蕭寧似將道出答案前的一息之間,忽有一道身影自新黨陣列中邁步而出,穩穩立于丹墀之下。

    是王擎重。

    他出列之勢,沉穩而有力,似早有預謀,亦似心有所據。

    他拱手施禮,目光卻未如禮節所需般低垂,而是徑直迎上高階之上的天子眼眸,聲音平穩,卻字字含鋒︰

    “啟稟陛下,臣不才,惶恐言諫,然朝政無常,職任不可虛,臣斗膽,再薦一人。”

    此言一出,太和殿中波瀾再起。

    清流一列驟然微震,許居正眼神微斂,霍綱則低聲輕嘆。

    王擎重再薦之舉,既非不敬,也非逾制,但在天子已明言“自有定人”的前提下強行插言,無疑是在當眾質疑天子的判斷,更像是一場有意為之的掣肘之舉。

    而更讓人警覺的,是王擎重那聲“再薦”之後,並未急著報人名,而是稍作停頓,聲音略低,卻更顯清晰︰

    “臣所薦之人,乃刑部左侍郎盧修禮。盧侍郎歷任江北鎮撫,督調三營兵事,久居京府刑政,素精文武,諳熟兵政條陳,既得軍府之法,亦通廟堂之規。”

    “若得其任,或可勝兵部之任,為國分憂。”

    語聲平穩,辭章謹慎,但太和殿上真正引發波動的,卻並非盧修禮其人。

    而是他下一句——

    “只是……盧侍郎今晨偶染風寒,未能入朝。”

    “臣斗膽代為薦舉。”

    頓了頓,王擎重語氣不變,卻又平添一語︰

    “與盧侍郎同樣抱恙之人,還有中書令裴景台、都察院右都御史陳蔭仁,戶部右侍郎顧延平等人,皆未能入朝。”

    話音一落,清流中人臉色一變,連許居正眼底都隱現警色。

    ——他這是在點名!

    不僅點出盧修禮未到,還將今日未到朝的其他新黨核心人物,一一列舉在外,雖以“抱恙”為辭,實則分毫未掩其真實意圖。

    這不是單純的告知,而是當眾陳列兵力,炫示實力。

    一句“皆未能入朝”,將整個太和殿外那條空出的朝臣列位,描摹得無比清晰。

    那一列列空缺的位置,今晨在許多朝臣眼中不過尋常偶然,但如今在王擎重之言下,便如一道橫貫朝堂的黑線,突兀而具壓迫。

    “這些人不來,只是未發聲而已。”

    “但他們,都認我為師,以我為先。”

    “即使如此,我自當為他們發聲。”

    王擎重的眼神深處,露出一絲藏不住的鋒芒。

    “陛下,”他語氣不變,繼續說道,“臣等自不敢言擾聖意,只是兵部久懸,眾望所系,若陛下所定之人尚未出列,臣等自當盡臣職,為陛下分憂。”

    “盧修禮雖未能親至,然才具可觀,請陛下——慎思。”

    這一刻,連最遲鈍的朝臣也終于意識到︰王擎重不只是薦人,更不是純粹的“忠諫”。

    這是一次,正式的威懾。

    他並未高聲相逼,亦未張揚狂語,卻用最平靜的語調,暗中亮出最深沉的殺招︰

    ——你若不納我意,便試試看這半個朝堂少了人是何等景象。

    魏瑞冷冷盯著王擎重,面色冰沉如水。

    他咬牙低聲︰“他這是明晃晃地亮牌子了。”

    “再不制止,只怕下一步,就要直言脅政。”

    霍綱亦沉聲道︰“王擎重這算盤打得好啊!不過,他也確實有底氣!”

    許居正卻不動聲色,輕輕一嘆︰“不是底氣,是威脅。”

    “兵部一職,是試探;今日空席,是兵法。”

    “他明知陛下要定人,還要出列薦舉,無非是告訴陛下——你的‘定人’,若不合我意,那朝堂之上,便無人與之共議。”

    “他這是,要逼陛下低頭。”

    朝堂再起輕響,隱隱可見幾位新黨官員眉眼間微動,有人似有意欲出列,卻終未動身,只將目光投向王擎重,顯然是等著他的下一句。

    而王擎重果然沒有停。

    他眼角微挑,聲音漸沉,忽地再進一步,拱手深揖,朗聲道︰

    “陛下,臣所薦之人,今日告病,誠是偶感寒疾。”

    “但臣心憂者,並非一人之病。”

    “若朝中諸臣,皆染寒風,長久不愈,朝堂之上空位日增,政事日繁,屆時——恐怕陛下欲啟議而無可議之人,欲成事而無人可任。”

    “臣斗膽直言——他們今日有病,是一日之病。”

    “但若明日仍病,後日仍缺……”

    他緩緩抬首,語氣已無一絲遮掩︰

    “那只怕,朝堂將現大規模的人員缺失。”

    一言既出,舉殿震動!

    這已不再是旁敲側擊,而是明刀明槍地威脅!

    ——若你蕭寧仍執意其人,我新黨便以“抱恙”為名,集體不朝,抽空政務,令你孤臣獨坐,言而無听,令政事寸步難行!

    這是明明白白的“朝中離席”。

    王擎重話音甫落,太和殿內宛如陷入一瞬窒息的靜默。

    所有人都望向那高高在上的御座,等著那位年輕的天子出聲。

    可蕭寧,並未立刻回答。

    他只是安坐其位,眼眸低垂,雙手負于膝上,似是在細細咀嚼王擎重方才的每一句話。

    外頭晨光透過殿門,斜斜地灑在他墨色袍角上,映出一道沉靜如鐵的輪廓,周身金輝不動,仿佛雕塑。

    他的面色平靜得近乎冷漠,甚至沒有半點波瀾,眉眼如常,唇角亦不見動靜。

    唯有那一雙眼,雖未抬起,卻仿佛早已看透朝堂中所有人心中所思。

    他在听——但不是在“听勸”。

    他是在听一場威脅的尾音,在听一個老謀深算的臣子,如何一點一點試圖將自己逼入死角。

    時間仿佛在他的沉默中被拖長,王擎重站著,臉上還維持著那副“忠心可感”的神色,但眉眼間的銳氣已隱隱浮現出一絲不耐。

    可蕭寧依舊未動。

    他的指尖輕輕在扶手上敲了敲,很輕,殿中幾不可聞。

    只是這一點節奏的變化,卻讓許多本已屏氣凝神的大臣驀然心頭一跳。

    他終于抬起了頭。

    一雙烏黑冷靜的眼眸,在這一刻緩緩望向王擎重。

    沒有怒,沒有笑,更沒有不安,只有一種叫人莫名發寒的靜定。

    “王卿之言,朕听得明白。”

    他說這句話時,聲音平穩,不急不緩,如水中玉石落地。

    “‘今日有病,是一日之病;若明日仍病,後日仍缺’,此言,著實新穎。”

    他望著王擎重,目光沉靜,卻如刀鋒未出鞘,寒意暗藏。

    ……

    這一刻,清流中人幾乎無不變色。

    不是因為王擎重的威脅太過露骨,而是因為那位高座上的少年帝王,太沉靜了。

    靜得不像話。

    靜得讓人發慌。

    許居正神色凝重,手中的奏板紋絲未動,卻像被千鈞之力壓著。

    他不是沒見過朝堂爭鋒,不是沒見過人言逼宮,更不是沒見過皇帝動怒。

    可唯獨眼前這個年輕天子,他太冷,太靜,太無聲。

    那份靜謐中藏著的情緒,不是退讓,不是克制,更不像是在權衡,而是一種叫人發怵的——預謀。

    魏瑞冷冷盯著王擎重的身影,喉中發出一聲幾不可聞的“哼”,低聲沉道︰“這一手夠狠。”

    “是狠。”許居正嘆息,“狠得不止是逼陛下,更是逼我們。”

    “若陛下真怒,今日朝堂必崩。”

    “新黨絕不會留情,清流也無法全退,我們從前所謀的‘穩’,從今朝起,就再也保不住了。”

    “你可曾想過?”他轉頭看向霍綱,聲音低沉如壓井古鐘,“若陛下此刻發怒,罷斥王擎重,罷林志遠,驅逐新黨,那便等于拔刀斷臂。”

    “清流雖願輔政,但如今新舊對峙,誰都不是鐵桶一塊。”

    “若陛下此刻對新黨開刀,那明日,滿朝皆敵!”

    霍綱神色一變︰“可難道我們要讓他威脅得逞?”

    “當然不能讓。”許居正眸光一厲,“但——更不能亂。”

    “你看看那王擎重,步步為營,言辭不烈,句句有引。”

    “前面說的是薦人,中間提的是缺席,最後一段已然將新黨人名一一道來,末了再以‘空朝’相脅——他是故意壓到這一步。”

    “他太清楚陛下此番所冒之險,也清楚我們心中顧慮。”

    “所以,他敢壓。”

    “壓得穩,壓得準。”

    “陛下若不怒,那便被他牽著鼻子走;可一怒,便如火山噴發,連他許居正、我霍綱、甚至清流舊臣——都保不住這朝堂的格局了。”

    霍綱咬牙,卻不再言語。

    他看得出許居正的顧慮,也明白如今的局勢,遠非劍拔弩張四字能描摹。

    魏瑞此刻卻是冷著臉,嗤然一聲︰

    “那陛下便什麼都不做?就由著王擎重在殿上耀武揚威?讓他逼人到此等地步,還要忍?”

    “忍到哪一天,整個朝堂都成他王擎重的戲台?”

    “許居正,你到底要保誰?”

    這一句帶著火氣,直接點了名。

    許居正眉頭一皺,目光卻未起波瀾︰“我不是在保王擎重,我是在保陛下。”

    他語氣很輕,卻透著一股沉穩的力量︰

    “不是人人都能擔得起一朝之怒。”

    “不是人人都能頂得住一朝之戰。”

    “你以為新黨只有王擎重、林志遠?”

    “你以為今天這些缺席之人,僅僅是巧合?”

    “你知道王擎重在等什麼嗎?”

    魏瑞不語,卻眼神冷然。

    許居正低聲道︰“他在等陛下錯手。”

    “只要陛下一言不當,他便可借勢而起,倒打一口,說我皇帝剛愎自用,听不進勸諫,棄賢舉私——”

    “到那時,不是兵部尚書一職之爭,而是整座朝廷的重洗。”

    “他已經布好局了。”

    “就看陛下,願不願跳。”

    ……

    說到此處,清流陣中已然沉默。

    他們都知道許居正說得沒錯。

    王擎重今日站出來,並非為了一個兵部尚書的位子。

    他要的,是試探天子的底線。

    若得寸進尺,便掌權勢于一手;若逼得反彈,便就此脫身,帶人自立,反守為攻。

    而他們這些清流,不管如何自詡忠直、不阿新黨,此刻卻也不得不承認︰

    若陛下此刻當場怒斥,那形勢……極可能失控。

    “唉……”魏瑞忽然苦笑一聲。

    “我總算明白了,許公適才為何再三勸‘暫授參署’,不是為拖延時間,是為留一線回旋之地。”

    “你是怕的不是新黨,而是……這朝局崩壞。”

    “不是怕,而是知其可怕。”許居正聲音低沉,“清流再挺,朝綱若斷,也護不住陛下。”

    “我們是文臣,是朝臣,是輔政者,不是奪權者。”

    “倘若陛下真起怒火,放手一搏,那局便再無歸路可走。”

    魏瑞仍冷著臉,卻也不再爭辯。他的性子本來便直,但並非愚忠。

    而今見許居正已將情勢明言,終是沉聲一句︰“那你說,現在該怎麼辦?”

    許居正微頓,眸光如寒星,凝望御階之上那道年輕的背影。

    “看陛下。”

    “若他真要破局,那我們便看他如何破。”

    “若他……真是那一步已定之人,我們清流,便也該守得住陣腳。”

    “你還信他?”魏瑞挑眉。

    “事到如今,不信又能如何?”許居正輕聲道,“他不是瞎賭,他若真想走這一步,必有他想用之人。”

    “更何況,新黨之缺就算不能全補,我們也能補上一部分,壯士斷腕罷了!”

    “只是我心中擔憂的,不是他選誰,而是——這個人,夠不夠服眾。”

    “能不能,鎮得住這份賭命的怒火。能不能,對的住這三薦三拒!”

    ……

    這時,太和殿中的氣氛愈發沉重。

    王擎重仍立于殿前,低頭不語,袖中笏板卻緩緩滑動,似在無聲地倒計時。

    他在等。

    等那少年皇帝動怒,等他說出一名“自定”之人,等自己可以再次將他攔下,徹底逼出最後一步。

    可他沒想到的是,清流並未落荒,也未隨之躁動。

    他們在等。

    等那個自信斬斷三薦、無視逼宮的天子,到底有無真正的後招。

    蕭寧這邊,卻依舊雲淡風輕。

    他眼神緩緩收回,沉沉氣息中,少年帝王的目光緩緩移開。

    他並未立刻回應王擎重的“薦舉”,更未接著宣布心中所定之人。

    反而微微一頓,唇角揚起一抹淡淡的弧度。

    那笑意不深,似乎還帶著些許隨和與惋惜,可偏偏就這一點不加掩飾的“輕”,卻叫人心頭一緊。

    眾臣心神陡然繃緊,卻不知究竟要發生什麼。

    忽听蕭寧緩緩開口,語調溫和得幾乎讓人以為他已放下方才的暗流︰

    “方才,王卿提到了諸多朝臣,身體抱恙!既然如此,朕倒是想要聊一聊這個問題!”

    “朕以為,人這一生,最重要的,其實不過一事——體魄康健。”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方便以後閱讀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第733章 掀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第733章 掀桌並對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