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移百姓,修水泥路,鼓勵新生兒的出生。
看來今年的任務是發展民生。
也對。
大明現在人口實在是不多。
就拿應天府來說。
別看京城街上人頭攢動的,那是京城把周圍的百姓全都吸收了過來,甚至還有其他州府的百姓。
百姓走了,村子里的土地怎麼辦?
听人說,有的地方,留守的一兩口人,要耕種十多二十畝土地,有地主家,只有幾個幫工,幫忙種植幾十上百畝的土地。
沒人,哪怕那些地主員外把工錢提高兩倍,也招不到長工,只有一些上了年紀,腿腳不利索的來應聘短工。
丟荒,那是萬萬不敢的。
先不說官府要罰錢,嚴重的還要入獄!
朝廷缺糧,給你的土地,你還敢丟荒,不抓你抓誰?
由于實在是沒人,多年不干活的地主,一家老小,親自下地,干得那叫一個歡快。
這還是去年只有京城一個經濟特區的情況下。
而今年不僅有京城這個經濟特區,還新增了廣州府、山東兩大經濟特區。
三大特區,到時候會把周圍多少人給吸納進去?
未來全國放開經濟,勢在必行。
陛下鼓勵生育,完全沒毛病!
“這第四嘛……”
老朱把目光投向武將那邊︰“湯和、徐達、沐英、馮勝,上前听令!”
四人聞言,不敢耽擱,立馬出列︰“臣在!”
“令湯和徐達的主將,沐英馮勝為副將,領軍五萬,追剿殘元,咱希望這一次,爾等能提著脫古思帖木兒的腦袋回來!”
四人聞言一怔,然後大聲保證︰“臣等定不負陛下之命,攜脫古思帖木兒的人頭回來。”
老朱滿意的點了點頭,又道︰“咱派朱棣與諸位隨行,朱棣……,就負責軍需軍備。”
站在最後面的一群二代,詫異的看了朱棣一眼。
眼中盡是幸災樂禍之色。
從京城跑到北方,距離可不短,朱棣這一去一回,估計要六七月份才能回來。
個中辛苦,只有他自己能體會!
只是,沒等他們高興太久,龍椅上的老朱又開始下令︰“朱獁氶@C I 甦潁 杴疤 睿 br />
四人迎上老朱的目光,渾身一哆嗦,立馬出列,跑上前去︰“臣在!”
“令朱獁氶@C 鶻 甦頡 I 苯 煬 逋潁 У宋饔頡く羅 降兀 br />
“咱的意思是,讓這兩地大大小小所有勢力都臣服大明,都願意被咱大明統治!”
“四位,可听清楚了?”
朱猹亢R耍 笆值潰骸俺嫉忍 宄 耍 br />
西域跟吐蕃,怎麼說呢。
一半的一半,屬于大明,剩下的不服大明的管教,自立為王。
這兩地,人煙稀少,土地面積又廣,打不過他們就跑,等你走了他們又回來騷擾。
大明對這兩地的掌控目前來說,是最薄弱的。
還有一點,這兩地地處高原,空氣稀薄,除了他們當地土著,大明士兵適應不了氣候,輕的難受幾天就恢復過來了,嚴重的甚至會丟掉性命。
大明的士兵去了這兩地,還沒打仗,實力便被削減了幾成。
不過,現在有了黃軒這個外掛,這些問題應該不是什麼問題了。
“朱�、馮潮、湯鼎、徐允恭,上前听令!”
四人不敢耽擱,紛紛上前︰“臣在!”
“令朱�,湯鼎為主將,馮潮,徐允恭為副將,領新軍兩萬,福建海軍一萬,合計三萬,沿海路直取高麗!”
高麗?
高麗不是一直都是大明最听話的附屬國嗎?
前幾年高麗王室還隨大明使臣來大明朝拜陛下。
這還沒過幾年啊,陛下就要對高麗動手……
陛下,你現在真的是什麼臉面都不顧了啊。
老朱把目光投向藍玉等人︰“藍玉、李文忠、周德興上前听令!”
三人聞言出列︰“臣在!”
“著令藍玉、李文忠為主將,周德興為副將,領軍十萬,匯合雲南、緬甸五萬大軍,共十五萬,加上傅友德,征討榜葛剌、天竺!”
朝臣面露驚色,不明白陛下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說打殘元,是為了大明正統地位,打西域吐蕃是為了收復、鞏固大明疆土,打高麗……,大家還能找一個給隋唐報仇的借口!
但是搞天竺……
陛下,你是不是飄了啊。
大明剛有興盛的苗頭,您看看您,一口氣安排了幾支大軍?
都快三十萬人了!
三十萬大軍,四線作戰,窮兵黷武,窮兵黷武啊!
大明難道要變成軍權國了?
陛下,你這樣做,會拖垮大明的啊!
安排了這麼多,老朱還沒完,繼續道︰“耿炳文、陸仲亨,上前听令!”
這兩個都是跟湯和徐達等都是大明開國老將。
“責令你二人領軍兩萬,肅清大明境內反叛勢力,誰不服大明的管教,全殺了!”
兩人抱拳道︰“臣準旨!”
最後老朱看向錦衣衛指揮使毛驤,又道︰“毛驤何在!”
毛驤雙眼一凝,立馬跑上前去︰“臣在!”
“讓錦衣衛行使職責,監听天下,保證百姓安穩過日子。”
毛驤大聲應答︰“臣遵旨!”
安排完這一切,老朱才微微松了一口氣。
武將那邊喜笑顏開,神色激動,反觀文官那邊,卻是另一種氛圍了。
如此大規模抽調將領,尤其是許多勛貴二代被委以重任,顯然陛下是在培養他們,按照這樣下去,未來文官也不可能壓武將一頭。
老朱沒理會文官們心中的想法。
現在老朱手上有人有武器,又有黃軒這個外掛,他基本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有什麼事都會拿出來讓大家商議,重議之後,才做決定。
這些人,自身文化水平不低,但眼光局限性太大,他們沒有跳出大明這個框架來看待事情。
找他們商議,還不如去找黃小子。
“好了,武將這邊安排完了,該你們了。”
老朱看了一眼眾人︰“先說經濟特區吧。”
“廣東府很多城市都臨海,並且有現成的港口,商業底子也還行,所以,咱覺得,廣州府這個經濟特區,建立的工坊工廠,只對外。”
見大家不大明白,朱標只好補充道︰“陛下的意思是,廣州府生產出來的商品,只用于海貿,不流入大明本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