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

第446章 沒人,還怎麼談發展?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蝸牛吃螃蟹 本章︰第446章 沒人,還怎麼談發展?

    正月初八。

    宜︰開業,打掃,成服,祭祀,修造,開市,沐浴,合婚,求子。

    忌︰造船,破土,作灶,動土。

    七天長假,轉瞬即逝。

    今日便是上朝之日。

    並且,今日是今年第一個大朝會,任何官員都不得無故缺席。

    所以,各個官員,天還未亮,便把官服穿戴整齊,出了門。

    今年與去年相比,官員的出行有了很大的不同。

    有的,還是坐自家馬車。

    有的,花幾文錢,坐黃包車。

    有的,騎自行車出門。

    還有的,騎的是電動踏板車出門。

    極少的,坐的是電動小車出門。

    這電動小車,跟陛下太子的座駕很像。

    唯一不足的地方,里面空間很小,只有兩個座椅。

    一個座椅是給開車的駕駛人員的,另一個座椅是給乘車人準備的。

    雖然坐進去擁擠了一點,但里面卻有讓人意想不到的功能。

    比如現在,可以開暖氣,讓車里暖洋洋的。

    車前面兩個大燈,把前面的路照得清清楚楚,車子也比馬車跑得還快!

    第二個不足的地方,就是這車操作有點復雜,一般人根本就開不了。

    去年成立涌現好多個什麼駕校。

    百姓上不去,那些有錢的公子哥獵奇,去學的不少。

    這些人,听說國公再招司機,擠破腦袋,跑來應聘,甚至連月錢都不要!

    能給國公當司機,講出去,倍有面子!

    馬車進不了皇宮,其他的車輛自然也進不去。

    大家把車放在皇宮外專門劃的地停好,這才依次,魚貫而入,進了皇宮。

    在奉天殿沒站多久,吳吉祥的聲音便傳到眾人的耳朵。

    “陛下駕到!”

    眾人連忙打起精神,等老朱入座後,全都跪了下去︰“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朱微微抬手︰“眾愛卿,平身!”

    等眾人起身後,老朱準備要安排今年的任務了。

    “諸位愛卿,年節已過,該收心了。今年,我大明有幾件大事要辦!”

    老朱掃了朝臣一眼︰“首當其沖,便是遷移百姓。”

    朝臣聞言,紛紛皺眉。

    這事,怎麼一點風聲都沒收到?

    陛下這樣突兀的提出來,大家都沒搞明白是什麼情況。

    朱標見狀,解釋道︰“那倭奴布政司,面前已是我大明的國土,不過由于當初倭寇,冥頑不靈,不教王化,野蠻殘暴,所以……”

    朱標停頓了一下︰“現在倭奴布政司,除了駐軍,還有一些挖礦的倭奴,幾乎成了一個空島。”

    “如此廣闊的島嶼,空著實屬浪費,孤跟陛下商議後,打算遷移一些百姓過去生活。”

    眾人聞言,把目光投向武將行列,那道還在沾沾自喜的身影上。

    殿下說得這般好听,還不是因為這個殺神把倭國人幾乎殺絕種了!

    听人說,這殺神每攻破一座城池,就要殺盡城中婦孺、男人,只留下妙齡女子,然後拉回大明。

    現在遷移大明百姓過去……

    那倭國離大明還有一定的距離,百姓願意去到那麼遠的地方生活嗎?

    沒等眾人開口,朱標繼續道︰“遷移的省份,便定在山西跟山東兩地!”

    山西?山東?

    山西是人口大省,洪武二年統計,共有四百萬之巨!

    不過自洪武三年開始,朝廷便從從山西的平陽、潞州、澤州、汾州等地,向大明各地進行移民。

    洪武三年到洪武十三年,十年的時間,差不多移走幾十萬的百姓了。

    現在又從山西移民……

    還有,山東?

    山東的百姓……,真的會同意遷移嗎?

    朱標停頓了一下,緩緩道來︰“山西人口相比其他州府的人口要多,遷移人口是也是為了讓大明民生盡快恢復過來。”

    “至于山東。”

    “山東是儒家發家之地,山東的百姓自小就受到儒家文化的燻陶,遷移他們過去,更能在生活、行動、語言上,能快速的通化倭奴僅存的原住民。”

    “當然,朝廷對遷移到倭奴布政司的百姓,不僅有錢糧上的幫扶,並且朝廷會把倭奴定為特區。”

    “大明第一個建設特區。”

    眾人一怔,不明白太子說的建設特區是什麼意思。

    朱標沒怎麼解釋,只說了一句︰“以後大家就會明白建設特區是什麼意思。”

    等朱標說完,老朱這才繼續說道︰“其二,今年把官道換成水泥路,是重中之重。”

    “對了,今年必須修出一條,從雲南到阿瓦國的水泥官道。”

    緬甸對于老朱來說,目前是最重要的地方。

    黃軒在國內弄不到的東西,但是在緬甸能弄到。

    今年,老朱還想跟黃軒去一趟緬甸,再采購一批物資,拿到大明來用。

    這路必須得修!

    對于老朱說的修路,大家沒什麼意見。

    城里的水泥路,他們走了大半年了,的確是方便。

    官道換成水泥路,百姓行路,商賈走車,算得上的惠民政策。

    “其三,便是民生。”

    “大明現在多了倭奴布政司、交趾布政司、以及緬甸布政司。”

    “疆土擴大了這麼多,百姓不夠,怎麼行?”

    “所以,今年各地官員考核核心就是新生兒出生的數量。”

    “咱不管你們用什麼法子,怎麼去做,咱要在年底,看到新生兒的登記有明顯的增多!”

    “當然,違法手段,強迫百姓等等,不能用!”

    老朱也是沒辦法啊!

    大明從戰爭中走出來,也就才十二年的時間。

    盡管現在人口比建國那時候,提升了不少。

    但跟不上大明現在的發展啊。

    大明可不是後世那樣,是機械。

    農業用機械,工廠用機械,就連港口都是機械。

    大明現在還是手工業為主。

    而想要手工業擴大,人口是必須要有的。

    後世十三億十四億人口,大明連其十分之一的人口與數量都沒有。

    沒人,還怎麼談發展?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第446章 沒人,還怎麼談發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第446章 沒人,還怎麼談發展?並對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