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在校舍轉了許久,直到弘洋靠在路易莎懷里打哈欠,才散了場。
路易莎帶著孩子回紫禁城,喬治則與顧廷儀等人再次回到內閣衙署議事廳。
顧廷儀將茶盞往喬治面前推了推,沒繞彎子,直截了當開口。
“公使既瞧了那學府,便該知我大清待人的情分,但辦正事,還得論對等。
商船往來缺不了補給,我方已許英商在大清通商口岸按市價補給,那英吉利也得給我國商船同樣便利,貴國開放的補給點,大清商船要用,也得是本國民待遇,這道理不難懂吧?”
喬治端起茶盞抿了口,笑意里多了幾分懇切。
“顧大人這話在理!通商本就講究對等互利,待清英兩國達成協議,我定會就傳信給倫敦,確保貴國商船到港即享便利。”
話落,喬治伸手從公文包里抽出一張折好的關稅清單,推到顧廷儀面前。
“關于關稅,我方仔細琢磨了陛下昨日的意思。書籍、糧食零關稅,英方完全認同。
器械類降三成,我們也無異議,只是有個小請求——如今英國內地天花疫情仍未好轉,雖說從貴國購入的痘苗暫緩了局勢,但每日百余劑的供應量,對蔓延的疫情來說仍是杯水車薪。
更棘手的是,從大清到英吉利航程漫長,海上顛簸、溫度變化難控,痘苗運回去十不存三,真正能用到百姓身上的,更是少得可憐。”
喬治身子微微前傾,雙手交疊放在案上。
“能否將痘苗日供應量提升至千劑?另外,若貴國方便,能否派醫師隨船指導痘苗保存之法?
我方願承擔醫師全部差旅費用,還會額外支付技術咨詢費,只要能讓更多痘苗順利抵達英吉利,緩解疫情,英方願意多做讓步。”
顧廷儀指尖在案上輕輕敲擊,目光與身旁的甦琦短暫交匯後,緩緩開口。
“公使為國民安危奔走的心意,我們豈會不懂。
只是千劑實在難允,不瞞公使說,我方川陝一帶上月剛爆發小規模痘情,雖已控制住,卻也耗了不少儲備,如今痘苗需優先留著防備本土反復,最多只能將日供提至五百劑。
至于隨船醫師,倒不是我方不願通融,實在是痘苗遠途保存的難題,我方至今也未有穩妥妙法。
即便派醫師同去,怕也難改損耗的局面,反倒誤了公使的事,這實在是無能為力,還望體諒。”
喬治指尖蹭了蹭案沿,輕嘆了聲“我懂貴國難處,五百劑已是厚情。
只是想到海上損耗七八成,運回去能救命的才百十來劑……”
喬治按了按眉心,“罷了,先按五百劑來。”
顧廷儀見他神色悵然,抬手虛按了下。
“公使也別太急,這痘苗保存的事,我方醫藥公司還在琢磨新法,若有進展,定先告知貴方。
五百劑雖不算多,但我方會揀最新鮮的交付,再附份海上避損的細致法子,多少能添幾分穩妥。”
話鋒稍轉,顧廷儀語氣沉了沉“說起來,還有樁事想勞煩公使。
我國在貴國求學的學子,先前有幾人遞回消息,說在學府里常遇不公,實驗室不讓進,典籍借閱也受限制。
這些學子是抱著求學心去的,若總受這般委屈,既寒了他們的志,怕也傷了兩國學問往來的情分。
還望公使能多費心關照,讓他們能同貴國學子一般,自在求學才好。”
喬治聞言,眉頭微蹙,隨即直起身道。
“竟有這事?顧大人放心,我回去便即刻傳信給國內學府,嚴令他們不得刁難清國留學生。
學問本無國界,實驗室、典籍這些,該開放的絕不能設限。
這事是我方疏漏了,斷不會再讓學子們受委屈。”
顧廷儀接話道“貴國來大清的十余名學子,在通商口岸書院研習中華傳統文化,從儒家經典到詩詞書法、傳統醫理,皆是主攻方向。
我方向來叮囑學府待其與本國士子同等,開放藏書樓供借閱珍本,宿儒逐字講解經義,連宣紙徽墨都按最優標準供給。
端午中秋等節日,還邀他們共包粽子、制月餅,沉浸式感受風土。
學問往來講究對等,貴國善待我國赴英學子,我國自然也厚待貴國來清學子。”
喬治聞言,抬手輕叩案面“顧大人所言極是,此事我回去便加急傳信國內,確保盡快落地。”
話鋒微轉,喬治身子稍前傾,語氣帶著幾分試探。
“不過有件事,還想冒昧一提——貴國的水泥修築官道既快又堅固,天花痘苗解了多地疫情,酒精消毒也甚為實用,這些技藝實在精妙,我國學子若能在研習貴國傳統文化之余,旁修這些技藝,既能增廣見聞,也能為兩國技藝交流添份力,還望貴國能通融許可。”
顧廷儀笑容淡了幾分,指尖輕輕按住案沿,語氣懇切卻堅定。
“公使體諒則個,水泥、痘苗、酒精等技藝,皆是我大清關乎國計民生的不傳之秘,沒有皇上旨意誰也不敢松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並非有意駁公使面子,實在是規矩森嚴,還望海涵。”
喬治眼中閃過一絲急切,身子又往前湊了湊,聲音壓得更低。
“若肯通融,英吉利願以最先進的造船技藝相換,從龍骨設計到火炮裝配,所有圖紙與工藝細節,皆可雙手奉上,這般誠意,難道還不夠嗎?”
顧廷儀緩緩搖頭,指尖在案上輕輕劃過。
“公使的誠意,自會如實稟明聖上。但這些技藝牽扯甚廣,關乎我大清根基,縱是百炮戰船技藝,我也不敢擅自應允。”
喬治望著顧廷儀不容置喙的神情,知道再爭也無用,只能無奈嘆口氣,往後靠回椅上。
“既如此,那便不叨擾了,只盼往後有機會,能得中華皇帝開恩。”
見幾番商議已近尾聲,顧廷儀對身旁書吏吩咐。
“將今日議定各款整理成稿,題作《清英友好合作條約》,仔細核對字句,莫出半分差錯。”
書吏應諾退下,不多時便捧來謄抄整齊的文稿。
顧廷儀接過文稿逐頁審視,隨後提筆在末尾添道。
“英吉利王國承認大清對柬埔寨之宗主國地位,承諾不干涉柬埔寨內政事務。”
喬治瞥到那行字,指尖在案沿輕頓,清國先前在關稅、通商等事上的讓步,想來都是為了這句核心訴求。
他沉吟片刻,拿起筆在條款旁補寫。
“大清承諾不干涉緬甸、暹羅內政,尊重英吉利與緬甸、暹羅現行交往秩序。”
顧廷儀看罷,與身旁甦琦對視頷首。
喬治這才在條約末尾簽下姓名與日期,筆尖落紙時,議事廳里只余紙張輕響。
待他放下筆,顧廷儀亦隨之提筆,在條約另一端鄭重簽下自己的名字。
簽罷,顧廷儀拿起兩份條約分遞一份,含笑道。
“公使爽快。此約既定,兩國邦交便又扎實一層,往後通商、交流皆有章程了。”
喬治接過條約,仔細折好後放入公文包,眉宇間難掩一絲釋然,卻仍維持著外交場合的沉穩。
他心中十分清楚,清國已然實際控制柬埔寨,這般局面下,除非英吉利真的派遣遠征軍登陸干預,否則絕無可能迫使清國退出此地。
先前針對柬埔寨問題的種種施壓,本就並非為了爭奪這塊土地,英國在此處利益有限,不過是借這一議題作為談判籌碼,以求從清國方面獲取最大利益罷了。
此番能借著這籌碼換得關稅下降、開放內地市場等權益,往後英國貨物進入清國,成本大減不說,銷路也能拓得更寬,定能極大促進貿易往來,這才是此行最實在的收獲。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