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第241章 照相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涼拌日月 本章︰第241章 照相機

    弘歷頓了頓,語氣平緩如常。

    “至于推行這些新政的銀錢,六叔不必掛心。這幾年商稅、關稅增收不少,國庫尚撐得住。

    再者,安南、朝鮮那邊征調些土民來做些粗笨活計,修館舍、築院牆,能省些工費。

    朕的內務府也從盈余里挪了些,支撐這些事,還不至于捉襟見肘。”

    允祿捧著茶盞的手微微一頓,隨即穩了下來,黝黑的面龐上漾開幾分明悟的光彩。

    弘歷將他這細微的神情變化盡收眼底,唇角噙著淺淡的笑意,繼續說道。

    “說回正題。此次急著叫你回來,是西北有樁要緊事。”

    弘歷從案頭取過一卷用印的密報,推到允祿面前。

    “國安局在準噶爾傳回來的信,策零那身子,怕是熬不過明年了。

    听說近來咳得厲害,太醫診過,說是元氣虧得差不多了。”

    允祿拿起密報,指尖劃過紙面,眉峰微不可察地動了動。

    策零在準噶爾的分量,他自然清楚,皇上能把消息探得這麼實,連對方太醫的診斷都知曉,可見國安局的眼線確是伸到了汗國深處,這份手段,著實不一般。

    “六叔也曾去過西北,該明白這意味著什麼。”弘歷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

    “策零一倒,他那幾個兒子,斷不會安安分分的,準噶爾內部一亂,便是咱們的機會。”

    允祿將密報放回案上,緩緩起身︰“皇上的意思是,要提前整備西北的驛路糧草?

    弘歷點頭,語氣沉穩︰“去年起,朕已著人在去往寧夏、蒙古的要道鋪設水泥路,如今已初具規模。

    此次回來,便是讓你以交通局的名義,親自去巡查一番——那些路段的夯實程度、驛站間距,都需細細查驗,務必確保車馬通行無阻。

    這是進軍的命脈,半點馬虎不得。”

    允祿躬身應道︰“臣明白,此乃大軍西進的根基,臣定會親力親為,絕不容許疏漏。”

    弘歷走到案前,取過一幅標滿注解的輿圖,指著準噶爾汗國與大清交界的地帶。

    “你看這里,從哈密到巴里坤,再到伊犁河谷,國安局的密探已摸清沿途的水源與牧場。

    待策零一倒……”弘歷抬眼看向允祿,“到時候,西北的格局,該變一變了。”

    允祿望著輿圖上密密麻麻的標注,只覺皇上的布局遠超想象。

    “至于推行此事的道路工程……”弘歷語氣冷了幾分。

    “你與田文鏡一同前往,凡涉及錢糧克扣、偷工減料者,不必請示,先斬後奏!”

    允祿心頭一凜,躬身領命︰“臣遵旨,皇上放心,定不辱使命。”

    ……

    次日一早,朝陽剛染亮紫禁城的琉璃瓦,午門外已揚起煙塵。

    莊親王允祿身著黑色華服與田文鏡並肩而立,身後是交通局的幕僚、反貪局的精干,以及八百名甲冑鮮明的特勤局護衛。

    車馬整裝待發,車轍里還沾著晨露,隊伍浩浩蕩蕩朝著西北方向奔去。

    養心殿內。

    弘歷指尖輕叩案頭,目光落在西北輿圖上,沉吟道。

    “那西北的水泥路,朕總想著親自去踩踩才放心。

    年初工部奏報說已鋪到陝西境內,可這千里之外的工程,誰知道有沒有偷工減料?”

    話音稍頓,弘歷唇邊泛起一絲自嘲。

    “可惜如今新政推得太急,朕得罪的人怕是能從午門排到永定河,暗處不知多少雙眼楮盼著朕離京,終究是走不開啊。”

    一旁侍立的李玉連忙上前,為弘歷披上件夾紗披風,低聲勸道。

    “皇上您坐鎮這紫禁城,便是天下的定心丸,那些邊地工程的細枝末節,自有臣工們盯著,犯不著您親自勞神。”

    弘歷笑著搖搖頭,踱步到窗邊,望著宮外。

    “你不懂。奏報寫得再細,也不過是些冰冷文字,密探說得再真,也隔著萬水千山。

    朕真想親眼看看,賀蘭山的石頭是怎麼一塊塊壘進路基的,驛站的馬廄夠不夠拴百匹快馬——那些可是大軍西進的命脈啊。”

    弘歷忽然轉身向內殿走去,腳步輕快了些。

    “不過,他們去得了,朕的‘眼楮’也能去。”

    內殿長案上,攤著幾樣新奇物件,透亮的琉璃鏡片邊緣磨得光滑,紫銅管里襯著細絨,涂了桐油的紫檀木盒散發著淡淡香氣,最惹眼的是幾片泛著銀輝的銅板,邊角被精心打磨過,正是弘歷這幾日忙里偷閑試制的簡易照相機。

    李玉跟進來,目光在銅板上打了個轉,忍不住好奇問道。

    “皇上又在琢磨這些新鮮物件了?這亮晶晶的銅板,莫非是什麼新巧玩意兒?”

    弘歷拿起一片銅板,在燭火下晃了晃,眼底映著細碎的光。

    “這啊,是能替朕看遍天下的‘眼楮’。等制好了,賀蘭山的石頭、驛站的馬廄,它都能替朕記下來。”

    李玉驚得眼珠子差點瞪出來,嘴巴半張著,好半晌才結結巴巴道。

    “皇上,這……這銅板竟有這般本事?能把千里之外的東西記下來?奴才活了大半輩子,從沒听過這等奇事!”

    李玉湊近了些,盯著那些亮晶晶的銅板和琉璃鏡片,眼神里滿是好奇與驚嘆。

    “就憑這些物件,便能替皇上瞧見賀蘭山的石頭?這可真是神了!皇上聖明,竟能想出這等絕妙法子,往後查起工程來,可就再瞞不過您的眼了!”

    弘歷被李玉這副模樣逗笑了,擺了擺手。

    “不過是些新學的小門道,說了你也未必懂。來,瞧朕把它拼起來。”

    說著,弘歷拿起紫銅管,將打磨好的琉璃鏡片穩穩嵌進一端,又把涂了特殊藥粉的銅板小心放進紫檀木盒里,對準銅管另一端的開口,再將木盒蓋嚴,只留鏡片那頭對著外面。

    不過片刻功夫,一套簡易的照相機便組裝好了,看著雖不繁復,卻透著股精巧勁兒。

    “走,去院里試試。”弘歷提著木盒走到庭院中,此時日頭正好,廊下的那株老槐樹長得枝繁葉茂,光影落在青磚地上,晃悠悠的。

    弘歷選好角度,讓鏡頭對著槐樹,按住木盒不讓漏光,靜靜等了片刻,才小心取出銅板。

    等銅板上的藥粉晾干些,上面竟真的顯出了槐樹的影子——枝干的走向、葉片的疏密,雖有些模糊發暗,邊緣也不夠清晰,卻比筆墨畫出來的要真切得多,連樹底下那幾塊歪歪扭扭的石頭都隱約能辨出形狀。

    “成了。”弘歷看著銅板,眼中閃過一絲滿意。

    “雖比不得後世那般清楚,可比起奏報上的‘工程堅固’‘景致如常’,或是畫師描的那些似是而非的圖,已是實打實的模樣了。”

    李玉湊過來一看,當即咋舌︰“真記下了!這樹影跟眼前的一模一樣!皇上,這可真是寶貝啊!”

    弘歷點點頭,轉身吩咐道︰“去傳工部尚書周明遠,朕有要事交給他辦。”

    不多時,周明遠便匆匆趕來,見了那銅板上的影像,也是一臉驚奇。

    弘歷指著那套裝置道︰“這物件叫‘照相機’,能借著光把東西的模樣留下來。

    朕要你牽頭,從工部、清華大學挑些懂巧匠活、通些化學物理的人,成立專項研制團隊。”

    弘歷拿起那片銅板,“眼下這還太粗糙,你們要做的,是讓影像更清楚些,銅板能存得久些,機子也做得輕便點,好讓出去辦事的人能隨身帶著。

    需要什麼材料、多少銀錢,盡管報上來,內務府給你們支應。”

    周明遠連忙躬身應道︰“臣遵旨!此等奇物若能研制精熟,于民生、朝政、軍務皆是大助,臣定當盡心竭力,早日做出更合用的來!”

    “去吧,抓緊些,西北那邊,正等著它傳回消息呢。”弘歷揮了揮手,目光又落向了西北方向,眼底透著幾分深遠。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第241章 照相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第241章 照相機並對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