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第240章 固本之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涼拌日月 本章︰第240章 固本之策

    允祿的馬車進入西安城時,正遇上一隊工匠搬著磚塊往街角的院落走去,他撩開窗簾細看,只見院牆上掛著塊嶄新的匾額,上書“中華公共圖書館”幾個大字,門前已有學子模樣的人駐足張望。

    身旁的侍從趙勇低聲道︰“王爺,這匾額的字體瞧著倒像京中御筆。”

    允祿心中微訝,這規制竟與京中那座如出一轍。

    正思忖間,遠處傳來孩童沿街叫賣報紙的聲音︰“賣報賣報,《中華日報》新鮮出爐!”

    趙勇連忙快步上前買了一份,雙手捧著遞到允祿面前。

    “王爺您看,報上說皇上有意將中華公共圖書館往全國推廣,好讓天下學子都能就近閱覽、安心治學。”

    允祿翻著報紙,指尖在“全國推廣”四個字上頓住——去年在金川初聞京城中華公共圖書館開館時,他只當是文人雅事,怎料短短半年竟鋪得如此之廣?

    行至開封,馬車剛過鼓樓,便瞧見臨街新修的紅磚瓦房外立著石碑,刻著“母嬰保育院”。

    幾個抱著嬰兒的婦人正排隊往里走,門口的穩婆笑著接過襁褓,遞上溫熱的米湯。

    允祿抬手示意車夫將馬車停在街角,趙勇連忙上前尋了人打听片刻,轉身躬身回話。

    “王爺,這院里專管產婦臨盆之事,不管是待產的、難產的都收治,還能幫著輔助生產,連襁褓里的嬰孩有個頭疼腦熱也一並診治。”

    允祿眉頭微蹙,指尖無意識摩挲衣袖邊緣——歷來婦人生育、接生助產都是民間穩婆的本分營生,各家自請穩婆料理便是常例,朝廷何時竟要插手這內宅生育瑣事,還辦起這從生產到嬰孩照看的周全去處了?

    到了保定府,更讓允祿心驚的是城邊那座規模頗大的院落,匾額題著“育嬰福利院”,門口的告示上寫著“收留孤苦嬰孩,供給衣食教養”。

    馬車行在保定的水泥官道上,允祿望著窗外掠過的農田,對趙勇嘆道。

    “金川修路耗銀千萬已讓戶部肉痛不已,這圖書館、保育院、福利院遍及全國,耗資怕是難以計數。”

    趙勇低聲道︰“京中來信說,大臣們為此吵了好幾回,可皇上說這是‘固本之策’。”

    允祿摩挲著腰間玉佩,心中愈發不安。

    趙勇見他神色凝重,勸道︰“王爺立下不世之功,皇上定是盼著您回京共商國是。”

    允祿卻望著天邊的晚霞出神——這一路所見的新政,比金川的水泥路面更讓他捉摸不透,皇上急召他回京,恐怕不止論功行賞那麼簡單。

    馬車駛入永定門時,允祿掀簾望去,只覺京城的繁華比他離京時更盛了幾分。

    街面上車水馬龍,載貨的馬車與推車的商販摩肩接踵,更有不少穿著新奇服飾的少年騎著自行車駛過,車鈴叮當作響——正是前年還只在勛貴間流傳的中華自行車,如今竟已尋常可見。

    “王爺您瞧,”趙勇指著街邊的鋪子。

    “那家洋貨鋪從前只賣鐘表,如今連西洋胰子、琉璃鏡都擺上了櫃台,听說尋常百姓也買得起。”

    允祿望去,果然見鋪子里圍著不少顧客,拿起玫瑰油比劃的婦人臉上滿是新奇。

    馬車行至王府井,更讓允祿訝異的是街面的整潔。

    從前常見的流民乞丐不見蹤影,幾個穿著黑色制服的警察正沿街巡邏,見有孩童追逐打鬧,便上前勸導。

    趙勇低聲道︰“听說今年警察局下了狠功夫,不光整治街面,連夜間宵禁都改了時辰,商戶們都說生意好做了。”

    剛到王府門前,老管家承安迎上來請安,遞上一疊近期的《中華日報》。

    允祿隨手翻開,頭版便是“宗室貪腐案審結,十余家涉案府邸查抄”的消息,配圖里熟悉的王府匾額被封條覆蓋。

    允祿心中猛地一震,這些被抄家的宗室不乏當年與他同輩的親眷,皇上竟真能下此狠手?

    “承安,這案子詳情如何?”允祿沉聲問道。

    承安嘆道︰“王爺有所不知,前些日子多羅克勤郡王慶明、多羅順承郡王錫保等宗室,不滿傅鼐致仕和宗人府新規削了他們的特權,便串通地方官員,以‘水土不服’‘身染微恙’為由集體遞辭呈要挾朝廷。

    皇上直接準了,派新官一查,竟查出他們不少貪腐勾當,龍顏大怒,不光抄了家產,還革了宗籍。

    如今京中宗室都收斂了,再不敢像從前那般橫行無忌了。”

    允祿听完,眉頭緊鎖,半晌才重重嘆了口氣。

    “祖宗定下的規矩,原是想護著宗室,到頭來反倒成了他們驕縱的由頭。

    皇上這雷霆手段,是疼也是警醒啊……只是這抄家革籍的滋味,終究是自家骨肉嘗了,听著便心頭發沉。”

    允祿走進書房,望著熟悉的陳設,卻覺得這京城既熟悉又陌生。

    商貿的繁盛、新政的普及、吏治的嚴苛,處處透著皇上雷厲風行的手腕。

    趙忠端來熱茶,見允祿望著窗外沉思,輕聲道︰“王爺一路勞頓,要不要先歇息?明日再進宮復命不遲。”

    允祿搖頭,指尖在案上輕叩。

    “備車,我現在就去見皇上。”

    ……

    養心殿。

    允祿掀簾而入時,腳步帶著些微風塵僕僕的沉滯,弘歷抬眼便瞧見他——往日里雖不算白皙,卻也透著宗室親王的體面,此刻臉頰被高原日光曬得黝黑發亮,連眼角的紋路里都像是嵌著洗不淨的沙礫,袖口更是磨得發毛。

    “六叔可算回來了。”弘歷擱下朱筆,語氣里帶出幾分真切的關切,目光在他臉上停留片刻。

    “金川那地方,日頭烈、風如刀,看這模樣,定是沒少遭罪。”

    允祿忙躬身行禮,聲音帶著長途跋涉的微啞︰“為皇上戍邊辦事,是臣的本分,談不上‘遭罪’二字。”

    “坐吧。”弘歷抬手示意他在側首的梨花木椅上落座,又吩咐李玉。

    “給六叔上碗熱參茶,溫著些的。”待茶盞送到允祿手中,弘歷才緩緩道,“這一年多在金川,辛苦你了。”

    允祿捧著溫熱的茶盞,指尖微顫,忙起身辭謝。

    “皆是分內之事,臣不敢當‘辛苦’二字。”

    弘歷看著允祿鬢邊新添的霜白,忽然笑了。

    “六叔這性子,倒是半點沒變。說吧,想要什麼賞賜?是給你那幾個兒子謀個實缺,還是在京里再添處宅院?”

    允祿聞言愈發惶恐,忙垂首道︰“臣所求唯有國泰民安,賞賜之事,全憑皇上聖斷。”

    弘歷收了笑意,語氣沉了幾分。

    “若宗室里多幾個六叔這樣肯實干、知進退的,何至于讓朕動雷霆之怒?”弘歷頓了頓,目光掃過案上堆疊的奏折,“你剛回京,街上的事,該是听說了。”

    允祿心頭一緊,順勢奏道︰“臣確是听聞宗室一案,也瞧見了沿途的圖書館、保育院……只是臣愚鈍,見新政鋪得太廣,耗資定然不菲,而宗室抄家雖解燃眉,恐非長久之計。

    皇上說這是‘固本之策’,臣斗膽想請教,這‘本’究竟要如何固?”

    弘歷起身踱了兩步,窗外的晚風卷著槐花香飄進來,聲音漸緩。

    “六叔在金川這些時日,該懂一個理——地方要穩,先得百姓安。

    百姓要安,得有生路、有指望。可若百姓目不識丁,怎知規矩法理?

    若產婦嬰孩存活率低,人丁凋零,又哪來的生機?

    若孤兒流落街頭,長大了不是為盜便是為匪,國庫還要花錢去剿。”

    弘歷轉回身,目光落在允祿臉上。

    “圖書館是教百姓識字開智,保育院是保母子平安、添丁進口,福利院是給孤兒一條活路、將來能為國出力。

    這些看似在花錢,實則是在給大清攢家底。

    至于宗室……”弘歷語氣冷了幾分,“那些蛀蟲啃食的不光是國庫,更是民心。

    不除他們,這‘本’如何能固?”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第240章 固本之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第240章 固本之策並對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