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第207章 蒸汽機技術突破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涼拌日月 本章︰第207章 蒸汽機技術突破

    陳霄匯報完公務,正側身想退下,腳步剛挪到殿門口,就听弘歷的聲音從身後傳來︰“陳霄,且慢。”

    陳霄連忙回身,躬身垂首︰“臣在。”

    弘歷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銳利如鋒。

    “倭國那邊的動靜,你得給朕盯緊了。不管是幕府的新政,還是各藩的異動,哪怕是街頭巷尾的流言,有半點變化都要立刻報上來,不許遲滯。”

    陳霄沉聲應道︰“臣遵旨,這就傳令密探,日夜監視,不敢有絲毫疏漏。”

    弘歷微微頷首,語氣添了幾分冷意︰“還有那些鑽研西學的倭人,尤其是造船、火炮方面的工匠,絕不能讓他們鬧出什麼名堂。

    該怎麼做,不用朕教你吧?得把他們的火苗掐滅在搖籃里。”

    陳霄心頭一震,忙道︰“臣明白,定不讓倭國在這些要害處有半分長進。”

    “不止于此。”弘歷站起身,踱了兩步,“倭國人口有三千萬,底子不薄,放任下去必成心腹大患。

    你讓在倭國的密探好好學學安南、朝鮮的先例,從根上削弱他們——攪亂他們的民生,挑動他們的內斗,讓他們永遠沒力氣抬頭。

    這是國安局在倭國的頭等要務,必須讓每個人都刻在心上。”

    陳霄跪地叩首,聲音鏗鏘︰“臣領旨!”

    弘歷揮了揮手︰“去吧。”

    陳霄再拜後,才起身輕步退出養心殿。

    數日後,倭國首批賠款的銀元剛運抵京城國庫,養心殿的案上便堆起了荷蘭、西班牙等國公使的抗議函。

    弘歷掃了幾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隨手將函件推到一旁。

    侍立在側的禮部尚書顧廷儀見狀,躬身靜待指示——前幾日楊名時因年事已高、疾病纏身告老還鄉後,由顧廷儀接了這禮部尚書的差事。

    弘歷起身走到輿圖前,指尖在倭國疆域上劃了圈。

    “各國大使倒是消息靈通,不過他們也說了,長崎的商館都完好無損,利益沒受多少損失,這抗議……更像是試探。”

    顧廷儀在旁應道︰“無非是見我大清在倭國獲利豐厚,也想分一杯羹罷了。”

    “既想要,分點殘羹冷炙倒也無妨,省的背地里扶持倭國。”

    弘歷頓了頓,語氣沉穩地吩咐︰“通知海關總署,即日起英吉利、法蘭西、葡萄牙商人在倭國的貿易額不做限制,他們想賣多少就賣多少。”

    顧廷儀正欲應和,卻听弘歷話鋒一轉,看向輿圖上的南洋海域,眼神添了幾分冷意。

    “至于西班牙——他們態度模稜兩可,既想沾好處又不願跟咱們一條心,那就也給他們設些限制,貿易額先降三成,讓他們想清楚到底站在哪邊。”

    “還有荷蘭,”弘歷眼中閃過一絲算計,嘴角撇出幾分冷意,“他們不是跟幕府關系很好嗎?

    不是在倭國的貿易特權多到讓旁人眼紅嗎?那就給他們降一半,讓他們也嘗嘗甜頭少了的滋味。”

    顧廷儀心中了然,皇上這是既要借英吉利、法蘭西等國之力攪動倭國,又要敲打搖擺不定的西班牙與根基深厚的荷蘭,一步步鞏固大清在東亞的主導權。

    顧廷儀跪地叩首︰“臣領旨!”

    弘歷揮了揮手︰“去吧。”

    顧廷儀再拜起身,退到殿外時,抬頭望了眼宮牆上的琉璃瓦,腳步匆匆往禮部衙門趕去——楊大人告老前常叮囑,辦差得揣透聖意,看來今日這部署,又得仔細斟酌措辭了。

    次日,工部傳來消息,弘歷心心念念許久的蒸汽機終于取得突破性進展。

    听聞消息,弘歷當即放下手中奏折,換了一身便裝便匆匆前往工部。

    由于此事保密程度極高,蒸汽機被安置在工部最深處的院落,周圍用一丈高的鐵欄桿嚴密圍擋,每隔十步就有特勤局將士荷槍實彈巡查,氣氛肅然。

    經過多道閘門的查驗,弘歷才正式進入核心區域,只見門匾上題寫著“蒸汽機改良中心”。

    正對著的,便是與之關聯緊密的電報研究院。

    改良後的蒸汽機靜靜矗立在院落中央,相較于最初的樣機,體積縮小了近三成,通體由 亮的鋼材打造,少了幾分笨拙,多了幾分精巧。

    負責研發的梅文鼎正指揮著幾名學徒調試機器的傳動裝置,見弘歷進來,連忙帶領眾人躬身行禮。

    “皇上,這台樣機已連續穩定運轉三日,期間帶動紡紗機、抽水機等設備均未出現故障,且能耗比西洋傳來的蒸汽機還低五成以上。”

    弘歷望著傳動輪不急不緩的轉動,轉速確比預想中慢了些,齒輪嚙合時甚至能看清每一個齒牙的咬合軌跡。

    弘歷沒有面露不悅,反而輕輕“嗯”了一聲︰“轉得是緩了些,看來齒輪配比、蒸汽壓力的調校還得再磨磨。”

    梅文鼎臉上泛起一絲愧色︰“皇上說的是,臣等試過提高鍋爐氣壓,可管道接口總有些吃不住力,只能先降了轉速求穩。”

    “無妨。”弘歷擺了擺手,目光掃過機器周身的零件——有些鑄件邊緣還帶著毛糙的鍛痕,傳動桿的連接處也略顯滯澀。

    “眼下這樣,雖夠不上極致,卻已是從‘無’到‘有’的突破。

    你看這旋轉的力道,雖慢卻穩,能帶動磨盤、能驅動紡車,就不算白費功夫。”

    弘歷抬手輕輕按在傳動輪側面,感受著金屬傳遞來的平穩震動。

    “現有的手藝、材料,也就到這一步了。

    但慢歸慢,路是走通了——從圖紙上的線條,到能實實在在轉起來的鐵家伙,只差最後幾寸打磨。”

    “皇上聖明!”梅文鼎眼中重新燃起勁氣,“臣等這就細化齒輪參數,再換幾種鋼材試試鍋爐,定能讓它轉得又快又穩!”

    弘歷拍了拍梅文鼎肩膀,笑道︰“你也不用太過心急。中華火炮公司那邊,戴梓正帶著人鑽研新的煉鋼法,說是能煉出更堅韌的鋼材。”

    弘歷指尖在機器的鐵制外殼上輕輕劃過。

    “你看這鍋爐,現在用的鋼材承壓有限,蒸汽壓力提不上去,轉速自然快不了。

    等戴梓的新煉鋼法成了,能造出更厚實、更耐壓的鍋爐壁,蒸汽就能加得更足。

    齒輪、活塞桿這些關鍵部件,也能用新鋼來造,耐磨度、精度都會上一個台階。”

    梅文鼎眼楮一亮,忙道︰“若是能有那般好鋼,臣等定能把轉速提升數倍,能耗還能再降!”

    “正是這個理。”弘歷頷首,語氣篤定,“技術這東西,從來都是一環扣一環。

    戴梓那邊有了進展,朕會立刻讓他給你這邊勻出材料。

    到時候,你這蒸汽機不僅能轉得更快,還能更耐用——說不定連續轉上三個月,都不用停下來檢修。”

    弘歷頓了頓,補充說道。

    “你們兩邊多通通氣,煉鋼的要知道機器哪兒最吃勁,造機器的要明白鋼材能扛住多大勁。

    相輔相成,這蒸汽機才能真正派上大用場。”

    梅文鼎躬身應道︰“臣記下了!這就差人去火炮公司催問進度,隨時待命配合調試!”

    弘歷望著眼前機器緩緩運轉的齒輪,目光仿佛已穿透時空,望見了火車馳騁九州的盛景。

    “市場需求是技術精進的原生動力,你按眼下水準,趕制百台樣機,送往礦場、紡織廠信得過的人試用。

    邊用邊改,務必精細,斷不可走漏風聲。”

    梅文鼎躬身垂首,低聲領命︰“臣遵旨!定親自督辦,嚴密封口,保萬無失。”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第207章 蒸汽機技術突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第207章 蒸汽機技術突破並對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