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第206章 年財政收支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涼拌日月 本章︰第206章 年財政收支

    戶部尚書甦琦手持賬冊,躬身奏道︰“啟奏皇上,過去一年新政推行成效顯著,財政收支態勢向好。”

    甦琦清了清嗓子,朗聲道︰“自蒙古設五省、大小金川平定後,各地民心漸穩。

    因繼續推行免稅政策,田賦收入降低至1400萬銀元。

    然西南、北地貿易逐漸頻繁,加之安南、朝鮮新附之地商路暢通,商稅增至3700萬銀元。

    關稅收入達到2100萬銀元,因新增五口通商口岸,西洋商人往來增多,漲幅明顯。

    受益于人口刺激政策及改革持續推進,鹽政收入1300萬銀元。

    外貿司積極拓展海外貿易航線,創收1600萬銀元。”

    弘歷端坐龍椅,指尖輕叩扶手,靜靜聆听。

    殿內大臣們或垂首侍立,或捻須頷首,臉上多是波瀾不驚——近年新政推動下財政逐年向好,這般增長已在眾人預料之中,唯有幾位新晉官員眼中閃過一絲驚嘆,旋即又恢復了肅然。

    甦琦語氣愈顯昂揚︰“中華銀行戶部分紅700萬、中華交通銀行分紅200萬,合計900萬銀元,兩行新增百余處分行,業務覆蓋擴大。

    舊幣重鑄獲利900萬銀元,因新幣流通率已達九成,預計未來鑄幣收入將會下降。

    礦產改制收入僅有1000萬銀元,較去年大幅下降,因易開采礦場多已轉讓股權。

    金川、蒙古兩地運回白銀8000萬銀元,為平定兩地所獲。

    審計追繳貪腐款項500萬銀元,發行國債收入1.3億銀元,為補充財政主動募集,其他雜項收入300萬銀元。

    經詳細核算,全年財政總收入共計3.4億銀元!”

    話音落定,朝堂依舊靜穆。

    幾位老臣交換了個眼神,嘴角噙著淡淡的了然——數字雖然可觀,但尚不及去年收入。

    弘歷抬手示意,沉聲道︰“支出情況如何?”

    甦琦忙翻出支出賬目︰“歲出方面,官員俸祿4500萬,含蒙古五省、金川地區及土地局新增官員俸祿。

    賑濟各地災荒用銀800萬,官道改造與水利工程耗資4500萬,新增水泥路2000里,其中民間商人承攬路段佔據六成。

    移民事務全年投入4000萬,遷往蒙古、金川、安南、朝鮮及關外的百姓累計達690萬。

    為阻斷天花傳播,組織沿海百姓接種疫苗花費500萬。

    支持土地局購買民間土地,戶部支出1億土地上市募集資金專項用于購地,未計入戶部收入),入股中華交通銀行花費4000萬。

    軍費開支增幅較大,共計1.05億銀元,其中官兵俸祿3900萬,新式戰船建造2000萬,大小金川之役3500萬,蒙古平叛1300萬,琉球海戰400萬,年底與倭國海戰900萬,其他支出500萬。”

    甦琦朗聲總結︰“全年總支出3.77億銀元,超支3700萬。

    疊加去年結余3億,國庫現儲銀2.63億!”

    戶部尚書甦琦奏報完畢,殿內一時鴉雀無聲。

    大臣們對那“超支”二字並無過多異動——畢竟今年大小戰事不斷,國庫尚能有此存銀,已是難能可貴的幸事了。

    兵部尚書傅鼐隨後出列奏道︰“皇上明鑒,大小金川之役、蒙古平叛、琉球海戰等戰事雖耗銀甚巨,卻換得西南、北疆、東海長治,實乃長遠之利。

    如今新軍戰力漸增,火器改良持續推進,來年國力必再添幾分。”

    戶部尚書甦琦亦補充道︰“臣等已著手節流,擬削減不必要開支,優先保障軍餉與民生用度。

    且去年結余尚厚,國庫暫穩,足以支撐新政運轉。”

    內閣首輔張廷玉躬身道︰“皇上,眼下雖有超支,然各項新政已見成效,商路暢通、稅源漸豐,假以時日,財政自會轉好。臣等當協力撙節,不負聖望。”

    弘歷微微頷首,朗聲道︰“既如此,諸位當盡心履職,既要保新政順遂,亦需嚴控開銷。

    傳諭各部門,凡非急務之費,一概從簡,務必守好國庫根基。”

    眾臣齊聲應道︰“臣等遵旨!”

    弘歷對過去一年政績突出的官員論功行賞——或加官或賜金,受賞者叩首謝恩,殿內一時喜氣融融。

    隨後,弘歷宣布散朝,轉身返回養心殿,戶部尚書甦琦捧著賬冊緊隨其後。

    剛進養心殿,甦琦便躬身奏報內務府收支情況︰“皇上,過去一年內務府收入較為可觀。皇家一號旗下皇家御釀、中華香煙等產品創收3500萬銀元。

    中華銀行、交通銀行分紅合計900萬銀元,各地貪腐抄家得銀600萬,雜項收入400萬,全年共進賬5400萬銀元。”

    甦琦頓了頓繼續補充道︰“入股中華交通銀行4000萬銀元,特勤局與國安局支出450萬,新式火槍、火炮及彈藥采購1200萬。

    舉辦華人運動會累計花費200萬剔除收支),建造中華公共圖書館耗資200萬,工部研制經費400萬銀元。

    南洋特別經費200萬,教育專項經費100萬,內務府日常開銷100萬,其他雜項100萬,全年總支出6950萬銀元。”

    甦琦最後道︰“去年內務府結余7550萬,疊加今年收支相抵,現計有結余6000萬銀元。”

    弘歷听後朗聲笑道︰“皇家一號果然沒讓朕失望,真是國之支柱!”

    說著,弘歷看向甦琦吩咐道,“傳朕旨意,賞皇家一號公司總經理盧繼光黃金萬兩,再賜‘國之棟梁’牌匾一塊,以彰其功。”

    稍作停頓,弘歷又補充道︰“另外,皇家一號公司旗下中華各公司的總經理、總工程師,也各賞黃金千兩,賜‘國之基石’匾額,勉勵他們再接再厲,為皇家產業盡心效力。”

    甦琦躬身應道︰“臣遵旨,這就去安排。”

    待甦琦離開,養心殿的靜謐剛沒過片刻,殿外便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國安局局長陳霄一身便服,神色凝重卻難掩興奮地闖了進來,跪地急報。

    “啟奏皇上,大喜!”

    弘歷抬眉︰“何事如此急切?”

    陳霄朗聲道︰“倭國那邊有了突破性進展!我局密探在倭國民間暗中運作,借糧價高漲、物資緊缺之機,煽動各地藩屬百姓對德川幕府的不滿,爆發數百起小規模騷亂,各地藩主們也紛紛向幕府施壓。

    德川吉宗內外交困,終于撐不住了,已于七日前正式簽署條約!眼下,東海水師正押著首期賠款,沿航線返回,不出五日便能抵京!”

    弘歷眼中閃過一絲亮色,指尖在案幾上輕輕一頓。

    “哦?德川吉宗倒是比預想中識趣。”

    此番國內接連戰事,權衡利弊後弘歷只令水師炮轟沿海港口、封鎖東京灣、斷絕商路,原以為至少需要數月,才能逼得他低頭,沒想到這才半月有余,便有了結果。

    陳霄補充道︰“密探傳回消息,倭國諸藩本就對幕府積怨頗深,我軍封鎖令下,各地糧草斷絕、民生凋敝,正好讓不滿情緒徹底爆發。

    德川吉宗若再不簽約,恐怕藩主們就要聯手逼宮了。”

    弘歷頷首,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看來,德川幕府的日子也不好過。

    既無堅船利炮抗衡我水師,又無糧草物資安撫民心,不低頭又能如何?”

    弘歷指尖輕叩御案,目光投向窗外,語氣中帶著幾分篤定︰“這賠款一到,國庫的壓力也能緩一緩了。

    正好可填補今年的超支,余下的還能投到蒙古新軍整編與水師建設上——既揚了國威,又解了燃眉,倒是一舉兩得。”

    稍作停頓,弘歷看向陳霄。

    “傳朕旨意,北海水師、東海水師上下各賞三個月俸祿,國安局參與倭國事務的密探,論功行賞,不可虧待。”

    陳霄躬身應道︰“臣遵旨!”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第206章 年財政收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第206章 年財政收支並對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