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

第278章 我國封建社會∼隋唐時代45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陸坪 本章︰第278章 我國封建社會∼隋唐時代45

    韓愈的作品

    2)《師說》—2

    譯文(參考)

    嘿,你知道嗎?古代的學者都得有個老師呢!老師啊,那可是專門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惑的喲!

    人又不是一生下來就啥都懂,誰能沒點疑惑呢?有了疑惑還不去跟老師請教,那這疑惑可就永遠解不開啦!

    那些比我先出生的人,他們懂得道理比我早,那我就跟著他們學;那些比我後出生的人,要是他們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照樣跟他們學。

    我學的是道理,哪管他年紀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所以啊,不管是地位高還是低,不管是年紀大還是小,只要有道理的地方,就有老師在呢!

    哎呀呀!師道已經好久都沒傳下來啦!想要人沒有疑惑,那可太難咯!古代的聖人,他們比普通人可厲害多啦,還都得去跟老師請教呢。

    現在的這些人,比聖人可差得遠啦,卻還覺得跟老師學習是件丟人的事兒。這樣下去,只會越來越笨咯!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會那麼笨,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有些人啊,疼愛自己的孩子,就會找個老師來教他們。可到了自己呢,卻又覺得跟老師學習很羞恥,真是讓人想不通啊!

    那些小孩子的老師,僅僅是教他如何讀書,學習怎樣誦讀書上的字、句,並不是他所講的傳授道理、解決疑難的人。

    一種情況是不知道句讀,另一種情況是有疑難問題不能解除。前者請教老師,後者反而不向老師學習。這是只注重小的方面,卻忽略了大的方面,我可看不出這樣有什麼明智的地方哦!

    那些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都不覺得互相請教是可恥的。士大夫這一類人,聚在一起笑談老師和弟子互相學習的事,

    認為“他與我年齡差不多,知道的道理也差不多,沒必要向他學習”。向地位低下的人學習,有失身份而足以使自己感到羞恥。向地位高的人學習,就覺得是在阿諛奉承。

    哎呀呀!師道再也恢復不了啦,這是明擺著的事兒咯!那些巫醫、樂師、各種工匠,君子們都看不起,可現在他們的智慧反而比不上人家,這可真奇怪啊!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哦!孔子就曾經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這些人學習呢。郯子他們這些人,可沒有孔子那麼賢能。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

    所以說啊,弟子不一定就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就比弟子賢能,懂得道理有先後,學問和技藝各有專長,就是這樣的啦。

    李家有個叫蟠的孩子,才十七歲,就喜歡古代的文章,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地學習了,不受時俗的拘束,來向我學習。

    我贊賞他能遵循古人從師學習的風尚,寫了這篇《師說》送給他。

    注釋

    1、師說說說關于從師的道理。 說是一種論文的體裁,其特點是用敘事、抒情和說理相結合的方法發表議論。

    2、古指兩漢以前。 學者指求學的人。

    3、所以所用以,用他來。 傳道傳授道理。 受同“授”。 解惑解除疑難。

    4、從師跟老師學習。

    5、乎作介詞“于”。 聞道懂得道理。 從跟從。 師之即“以之為師”,以他為老師的意思。

    6、師學習,用作動詞。 庸知豈知,何必知道。

    7、是故因此。 無貴無賤不必分什麼地位高低。

    8、師道從師的風尚。

    9、出人超出一般人。遠指差距很大。

    10、猶且尚且,還。 焉指代老師。

    11、下不及。

    12、恥意動詞,以為……是可恥的。 恥學于師即“以學于師為恥”,以向老師學習為可恥。

    13、聖益聖,愚益愚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蠢。

    14、此指上文的聖人的“從師而問”和眾人“恥學于師”這種情形。

    15、恥師恥于從師。 惑矣真糊涂啊。

    16、習教習。 句句子。 讀(dou逗音)句中讀時略為停頓的地方。 句讀斷句。

    17、小指童子習句讀這樣的小事。 大指“惑之不解”這樣的大事情。 遺放棄。

    18、巫醫用迷信方法為人治病的人。 百工各種手工業工匠。 不恥相師互相請教不認為可恥。

    19、族類。

    101novel.com、相若相似。 道相似道的修養差不多。

    21、位卑指為師者地位低下。 足羞指從師者以為有失身份而足以使自己感到羞恥。 官盛官階高。 近諛(yu魚音)指從師者又認為是近于阿諛奉承。

    22、不復不能恢復。

    23、不齒不屑與之同列,表示鄙視和看不起。

    24、常師固定的老師。

    25、郯(tan談音)子春秋時郯國國君,孔子曾向他請教關于官名的事。 萇(chang長音)弘周敬王時大夫,孔子曾向他請教關于音樂的事。 師襄魯國的樂官,孔子曾向他學彈琴。 老聃(dan丹音)老子,姓李名耳,號聃,楚國人,春秋時的哲學家,孔子曾向他問禮。

    26、郯子之徒郯子那些人。

    27、《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8、李氏子蟠(lpan盤音)李蟠,803年(唐德宗貞元十九年)進士。

    29、古文指先秦兩漢時期的散文130、六藝即六經,指《詩》、《書》、《禮》、《樂》、《易》、《春秋》。 經六經的正文。 傳(zhuan篆音)闡釋六經的文字。

    30、不拘于時不受時俗(指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的限制和束縛。

    31、嘉贊揚。 行實行。 古道指古人從師的正道。

    32、貽(yi宜音)贈送

    喜歡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第278章 我國封建社會∼隋唐時代45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第278章 我國封建社會∼隋唐時代45並對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