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

第188章 我國封建社會∼魏晉時期42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陸坪 本章︰第188章 我國封建社會∼魏晉時期42

    我國魏晉時期出了許多文學家,留下了許多著名的文學著作如前所述),另外還出了一位著名的大書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321—379年),字逸少,東晉瑯邪臨沂人,做過右軍將軍。他出生于東晉門第最高的王氏家族,本人具有深厚的文學藝術修養。

    他集漢魏以來書法之大成,隸、楷、行、草無不擅長,並創造出新的書法風格,被後人尊為“書聖”。

    他七歲開始學習書法,師承多位書法名家,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鐘繇,博采眾長,精研體勢,創造了妍美流便的書法新體。

    王羲之的字具有獨到的功夫,筆勢開放俊朗,富于變化,結構十分嚴謹。他的書法作品很多,都是書法中的精品,其中最為精妙著名的當推《蘭亭集序》。

    這篇用楷體行書寫成的作品,共28行,324字,寫得遒美勁健,自然瀟灑,可謂出神入化、氣象萬千,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王羲之的書法藝術是我國書法史上為人景仰的一座高峰,他的字為歷代學者所宗尚,影響極大。這與他志意專精、勤學苦練密不可分。

    他小時候練習書法時,走路、休息都要揣摩字體的結構、架勢和筆法。心里一邊想著,手上還一邊劃著,天長日久,衣服都被他劃破了。

    他兒子王獻之繼承和發揚了父親的書法成就,被世人並稱為“二王”。之後歷朝歷代涌現了許多書法家,都以二王的真書為正宗,並發展、創新了許許多多的書法藝術新形式、新特點。

    使書法成為中華民族奉獻給人類文化寶庫的一門特有的藝術。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但能將文字的書寫稱為藝術的,只有中國的漢字。

    魏晉南北朝時期在科學技術方面,突出的貢獻是煉丹和化學。在民間煉丹活動盛行,煉丹術得到了極大發展。

    這一時期,戰亂頻繁,社會動蕩,統治者為了尋求精神慰藉或解脫,紛紛求取丹藥,妄想成仙;又由于自身的墮落,為了強身縱欲,也需借助丹藥。

    大批士人隱居山林,縱酒談禪,采藥煉丹。煉丹成為了當時的一種社會時尚。葛洪和陶弘景是當時的兩大著名煉丹家。

    葛洪283—343年)字稚川,自號抱撲子,丹陽句容今江甦句容)人,是早期道教的代表人物。由于家庭的影響,葛洪從小受到正統儒家思想和神仙方術的燻陶;

    13歲時,家道中落,但葛洪自強不息,努力學習,以儒學而知名,後拜從祖葛玄的弟子鄭隱字思遠)為師,學習煉丹術。

    青年時期遭遇“八王之亂”,他產生了出世思想,專注于道學。晚年入羅浮山煉丹修行,並著書立說,直到去世。

    葛洪著述頗豐,有《抱撲子內篇》20卷,《抱撲子外篇》50卷,《神仙傳》10卷,及醫書《玉函方》《肘後備急方》等等。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號華陽真逸,丹陽秣陵今江甦南京)人,是繼葛洪之後的又一大煉丹家。

    他出身名門望族,自幼聰明好學,10歲讀葛洪的《神仙傳》,頗受啟發,專注于道教。19歲時,被齊高帝蕭道成聘為諸王侍讀。這期間他謁僧訪道,學習煉丹術和醫藥學。

    37歲時,厭倦官場,辭官隱居茅山在今江甦句容、金壇之間)。一邊修道煉丹,一邊為人治病、著書,直到逝世。

    他著述多達60多種,現存有《神農本草經集注》及收入《道藏》的《真誥》和《養性延命錄》。

    葛洪和陶弘景都對煉丹化學做出了杰出的貢獻。煉丹活動的盛行和煉丹術的發展,帶來了煉丹化學的巨大進步。

    煉丹家已經能夠制取單質砷。葛洪創造了世界上最早制取單質砷的方法。陶弘景擴大了銅鹽的制作範圍。

    在煉丹活動中,煉丹家對化學物質的特性和化學反應有了深入的認識,他們用汞溶解金屬制作汞齊,用水銀或氫氰酸溶解黃金,用火焰來鑒別鉀鹽等等。

    他們的發現有許多都是首次紀錄,處于世界化學的領先地位。魏晉煉丹家為我國古代化學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第188章 我國封建社會∼魏晉時期4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第188章 我國封建社會∼魏晉時期42並對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