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時期作家
郭璞
小傳︰
郭璞276—324年),字景純,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他博學有高才,注釋過《爾雅》、《山海經》、《楚辭》等書。他又精通陰陽、算歷、天文、卜巫。
西晉滅亡,他隨晉室南渡。後因反對王敦謀反,被殺。他是南渡之際的重要作家之一,詩賦都很有名。詩傳22首,以《游仙詩》14首為代表。
詩篇富于文采,抒情成份較濃,形象也較豐滿生動,不像當時流行的玄言詩那樣平淡寡味。但詩中宣揚的全身遠禍的遁世思想,是有消極影響的。作品有《郭弘農集》輯本二卷。
郭璞的主要著作
《游仙詩》
原文︰
京華游俠窟,山林隱 棲。朱門何足榮,未若托蓬萊。臨源挹清波,陵岡掇丹荑。靈溪可潛盤,安事登雲梯。漆園有傲吏,萊氏有逸妻。進則保龍見,退為觸蕃羝。高蹈風塵外,長揖謝夷齊。
釋義︰
這首詩主要是歌詠自己遠行避世,追劇求隱逸生活,蔑棄富貴榮華的思想,流露出他對現實的不滿。
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人生觀中逃避現實,害怕斗爭的消極因素,應當予以批判。
譯文參考)︰
繁華的京都是游俠活動之處,而山林則是隱士棲居之地。
豪華富貴何足為榮,不如在理想的仙境中隱居。
隱者渴了可以到水源處斟飲清波,餓了可以登上高岡采食靈芝。
靈溪足可以隱居盤桓,何必一定要升天求仙呢?
漆園有不願做官的驕傲的莊子,老萊子因有求安逸的妻子而免官隱去。
進一步遠行便能如龍之見,保中正美德;還居塵俗就要象觸蕃的羊那樣處于困窘的境地。
我要遠行于人間塵世之外,長揖謝別夷、齊。
注釋︰
1、《游仙詩》︰共14首,此為其中一首。一般的游仙詩專寫想象中的仙山靈域,而郭璞的游仙詩往往自敘情懷,辭多慷慨。
詩中歌詠神仙實際上是歌詠隱遁,而歌詠隱遁之處往往見出作者憂生憤世之情。
2、京華︰京都繁華之地。 窟︰原意洞穴,這里是指游俠出沒之所。 隱 ︰隱居避世的人。 棲︰山居曰棲。
3、朱門︰紅漆大門,指豪華富貴之家。 榮︰榮耀。 未若︰不如。 托︰寄身。 蓬萊︰相傳為海中仙山名。這里指隱者居住的地方。
4、源︰…水的源頭。 挹syi意音)︰斟,舀。 掇duo多音)︰拾取。 丹︰丹芝,本名赤芝,菌類。古人相信芝是靈草,吃了可以延年。 荑︰初生之草的通稱。 丹荑︰即初生的靈芝草。
5、靈溪︰水名。 潛盤︰隱居盤桓。 登雲梯︰指登仙。仙人升天因雲而上,所以說雲梯。
6、漆園有傲吏︰這是講莊子的故事。《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莊子嘗為漆園吏,“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周笑謂楚使者曰︰ˋ子亟去,無污我。’ ”莊子不願為官,認為請他為相是沾污了他的人格。
萊氏有逸妻︰講的是老萊子的故事。《列女傳》載老萊子逃世,耕于蒙山之陽,山之南謂之陽)。楚王駕至老萊之門,請他出仕,出去做官),老萊許諾答應)。
“妻曰︰ˋ……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祿,為人所制也。能免于患乎?妾不能為人所制。’ 投其畚而去。老萊乃隨而隱。” 萊氏即老萊子。
逸︰隱。
7、進︰進仕。 保︰保證,保全。 龍見︰《易?乾卦》︰“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這里即用《乾卦》九二之意,謂當為君王所見而得重用。
蕃︰籬笆。羝di低音)︰公羊。 觸藩羝,語出《易?大壯》。意思是觸于籬笆的壯羊,既不能進,又因角被籬笆卡住,不能就退,表示處于窘困之境,即所謂“為人所制”。
8、高蹈︰遠行。 風塵︰指塵世,人間。 揖yi依音)︰作揖。 謝︰辭別。 夷︰齊,伯夷,叔齊,都是商朝孤竹君之子,先是兩人互相推讓王位而逃到西伯昌即周文王)那里;後來武王伐紂,他們不食周粟,逃入首陽山,采薇而食,結果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