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時期的作家—2
2、曹丕
小傳︰
曹丕187—226年),字子桓,曹操次子,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220年曹操死,曹丕廢漢獻帝自立,國號魏,稱魏文帝。他的政治才能遠不如曹操。
他放棄了摧抑豪強的進步政策,立“九品中正法”,使世族門閥的統治開始確立。但性好文學,博聞強識,注重學習民歌,著述也不少。
他開文學批評的風氣,對七言詩體的形成,有一定的貢獻。有《魏文帝集》傳世。
曹丕的主要著作︰
1)《燕歌行》
原文︰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釋義︰
這首詩寫一個婦女在不眠的秋夜里,思念在遠方作客的丈夫的情景。抒情委婉細致,音節和諧流暢,為言情名篇。
此詩也是現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詩。
譯文略)
注釋︰
1、這是一首樂府詩。燕是北方邊地今河北的北部一帶),當時征戍不絕。所以《燕歌行》多寫離別之情。
2、蕭瑟︰樹木被秋風吹拂所發的聲音。
3、搖落︰凋殘。
4、雁︰《樂府詩集》作“鵠”,即天鵝。
5、思斷腸︰!《樂府詩集》作“多思腸”。
6、慊qian欠音)慊︰空虛之感。
7、何為︰《樂府詩集》作“君何”。 淹留︰久留。 佗︰同“他”。連上句設想對方思歸。
8、煢煢sqiong窮音)︰孤獨無依之狀。
9、援︰取。 清商︰樂調名,音節短促。
10、星漢西流︰眾星和銀河都在向西移轉,表示夜已很深。 夜未央︰夜深將半。一說,夜深未盡之時。
11、爾︰指牽牛、織女星。 何辜︰即何故。 河梁︰指銀河上的橋。 限河梁︰是說為銀河所隔,不能會面。
2)《雜詩》
原文︰
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惜哉時不遇,適與飄風會。吹我東南行,行行至吳會。吳會非我鄉,安得久留滯。棄置勿復陳,客子常畏人。
釋義︰
這首詩借浮雲以自比漂泊不定,抒發了久客異鄉的郁結心情。但它不是一般的游子詩。主人公被迫南征,在受人監視的情況下,想念自己的故鄉,情感因遭壓抑而特別強烈。
一說,這是曹丕害怕曹操改立曹植為世子時所作。
譯文參考)︰
浮雲樣的西北游子,像亭亭聳立的車篷一樣無靠無依。
可惜時運不濟,恰好與暴風相遇。
暴風吹著浮雲樣的我,從西北飄向東南,一直行到吳會。今江浙一帶)
吳會不是我的家鄉,怎能久留滯?
把它擱在一邊不要再說了樂府的套語),客子經常把人畏。
注釋︰
1、雜詩二首,都是描寫游子思念故鄉的苦悶情緒。這里選的是第二首。寫的是伐吳的事。
2、西北有浮雲︰系游子自比。
3、亭亭︰聳立無依的樣子。 車蓋︰車篷。
4、適︰正,恰好。 飄風︰暴風。 會︰相遇。
5、吳會gui貴音)︰指吳郡和會郡。秦時有會稽郡,後漢時分吳和會稽兩郡今江甦南部和浙江)。
6、“安能”句︰暗示要不克而還。 安能︰一作“安得”解。
7、陳︰陳說。 復︰再。
喜歡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請大家收藏︰()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