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頂燈將 “道口縣農業發展項目合作洽談會” 的橫幅照得發亮,董遠方起身時,新西裝的暗紋在燈光下泛起沉穩的光澤。
他接過話筒,目光掃過台下省農開行筆挺的制服,最終落在賴德慶胸前的金色工牌上。
“各位同仁,道口縣的土地里埋著兩個故事。”
董遠方的聲音帶著晨霧般的溫潤,“第一個故事,是祖輩們用鋤頭刨出的溫飽;第二個故事,是我們這代人用科技與創新寫就的振興。” 他輕點遙控器,大屏幕上跳出全縣土地資源分布圖.
“脫貧攻堅不是終點,而是現代農業的起跑線。”
當講到 “龍頭企業 + 家庭農場” 的聯動模式時,賴德慶摘下眼鏡擦拭,金屬鏡架踫撞聲在寂靜的會場格外清晰。
董遠方頓了頓,忽然展開手掌︰“在座的各位,就是打開這片土地潛力的金鑰匙。”
台下的項南身體前傾,筆記本上沙沙記錄的筆尖頓了頓。
掌聲如潮水漫過全場時,董遠方看見胡杰用力鼓掌的手掌泛著青白,而劉少強悄悄抹了把額頭的汗,露出如釋重負的笑。
賴德慶起身特意將座椅轉向董遠方︰
“董書記的規劃既有民生溫度,又有戰略高度,這讓我們對合作充滿信心。”
項南接過話筒時,西裝口袋里的手機突然震動,他瞥了眼屏幕,喉結動了動︰
“正如董書記所說,農業現代化需要多方聚力......” 窗外的陽光斜斜切進會議室,在他身後投下細長的影子,與董遠方發言時的光影重疊,仿佛預示著某種必然的聯結。
因為下午,項南和賴德慶一行還要實地考察食品產業園和基層農村情況,中午董遠方簡簡單單地陪他們吃個工作餐。
工作餐擺在道口迎賓館的小宴會廳,六菜一湯盛在粗陶碗碟里,青椒炒土雞蛋的香氣混著剛蒸好的雜糧窩頭熱氣。
董遠方特意給賴德慶布了塊道口縣的地方燒雞,油亮的雞皮在瓷盤里泛著琥珀色光澤︰
“嘗嘗我們這的手藝,不用什麼名貴調料,就是老輩人的煙氣。”
賴德慶卻端起搪瓷缸里的苦蕎茶,笑道︰
“董書記這接待風格,可比那些山珍海味實在多了。”
飯後送一行人到酒店門口,賴德慶突然拽住董遠方的胳膊。
正午陽光將兩人的影子疊在酒店大理石台階上,他壓低聲音︰
“董書記,我們邱行可說了,來道口必須跟您好好喝頓酒。”
這話尾音拖得很長,像是特意咬碎 “邱行” 兩個字。
董遠方握住他伸來的手,掌心傳來腕表金屬鏈的涼意︰
“朋友來了有好酒,我們道口縣自己釀的酒,醇香地道,我到時跟大家一起好好喝上一頓。”
目送車隊駛離,劉少強湊過來小聲說︰
“書記,听說賴總監是邱行長在京都時的秘書......”
董遠方望著車尾燈消失的方向,新西裝的肩線被曬得發燙。
他想起隋若雲常說的 “人情債最難還”,此刻卻在心里盤算著,該如何把這杯酒喝出溫度,又不失分寸。
他在這里,提到邱行長,自然是讓董遠方把這人情,記到邱行那里。
“道口縣除了土地和人口,沒有什麼發展優勢,我們只能想辦法在這300萬畝土地上刨食。”
坐到車里,董遠方給劉少強說道︰
“我們只能因地制宜,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資源。”
劉少強點點頭,能夠體會到董遠方身上沉甸甸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