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柳恭謹說道︰“娘娘,眼下曲婕妤有了身孕,宮里正是多事的時候,您這時候回宮不是好時機。瑾妃娘娘說,讓您安心在行宮住著。
一來等北疆的戰事平息後再作斟酌,二來...也趁著這段時日,把宮里的隱患清一清,到時才能穩穩當當地迎您回宮平安生產。”
“我也明白,如今漸漸顯懷,回宮也是添亂子,到時還要姝兒分心顧著我。”純妃說著嘆道,“在行宮倒還好,梅姑姑和榮秀姑姑將這處偏殿防得嚴嚴實實。只是姝兒沒說要做什麼,我這心里總懸著塊石頭。”
她說著將信紙折好,夢竹上前接過,就著燭火引燃了邊角,看著紙片蜷成灰燼才碾滅在銅盆里。
“真沒想到曲婕妤看著柔柔弱弱,竟有這般陰狠毒辣的心思。”純妃語氣沉了沉︰“你回去告訴姝兒,讓她也離春禧殿遠著些,曲氏雖是一個小小婕妤,但也要防著她因孕生事,到時候別波及到姝兒。
協理六宮是權力,也是陷阱,有多少人折在這上面,就有多少人前赴後繼著爭。皇後這回雖失了權柄,卻也免于受到掣肘。好在府里先前安插進宮的人手不少,姝兒倒也不會發愁無人可用。”
“娘娘安心,我們娘娘說心中有數。她還讓您寬心,往後皇後派人來說的話不必細听,若真有要事,她會提前打發奴婢過來。”
見殿內氣氛有些凝滯,綠柳便依著孟姝的囑托轉了話頭,目光落在殿內兩側的冰盆上,笑道︰“娘娘一向怕熱,眼下懷著身孕,多擺冰盆反倒傷身子。冬瓜想了個法子,听說奴婢要過來,特意讓奴婢跟娘娘說說。”
梅姑姑聞言奇道︰“是什麼好法子?快說來听听。”
蕊珠也道︰“冬瓜總是有稀奇古怪的土方子,姑姑每日都和娘娘為擺多少冰盆吵起來呢。”
綠柳想起那個法子就忍不住笑,迎著主僕幾個的目光,她趕忙道︰“這的確是冬瓜家鄉的土法子,奴婢在津南時也听說過,便是取一個碩大的冬瓜,囫圇個兒洗淨晾干,直接擺在床榻邊,既能吸熱又能散涼,效果極好呢。”
純妃先是一怔,隨即忍俊不禁︰“這法子倒新鮮,用的竟是冬瓜……”
梅姑姑也失笑︰“等會兒奴婢就去問問甄太醫,若妥當,便給娘娘尋個模樣周正的冬瓜來。”
“大皇子寢房里就擺著一個呢。” 綠柳補充道,“冬瓜耐放也不易壞,確實是個好法子。”
這番話果然驅散了先前的沉郁,純妃臉上的愁容淡了不少。梅姑姑沖綠柳微微點頭,送她出門時溫言道︰“瑾妃娘娘孤身在宮里不易,這兒有我們照看,讓她千萬不必過于憂心。行宮有太後娘娘坐鎮,前兩日太後還尋了由頭,接了五小姐和七小姐過來陪了半日呢。”
綠柳遲疑道︰“這會不會太惹眼了?宮里頭都盯著行宮,皇上也三五不時派景內官過來......”
“太後娘娘說,既已接納了我們娘娘在此養胎,也不必太過顧忌了。”梅姑姑嘆了口氣,“其實太後娘娘的身子近日不大好,純妃娘娘私下里也憂心得很。”
兩人又細說了一番體幾話,綠柳才返回皇宮。
......
轉眼到了七月初,暑氣愈盛。
孟姝協理六宮有一月有余,尚服局司衣司也煥然一新。
繡房里的周姑姑那日雖受了牽連,卻因平日謹慎細心,罰過之後很快破格升任掌衣,統管繡房庶務。
此事賞罰分明,六局二十四司的人毫無異議,眾內官宮人還因此受到鼓舞,都打起了精神,行事愈發謹慎,往來文書、物件交割皆有章程可依,再無往日的拖沓推諉。
其中,采蓮因與周姑姑一向交好,周姑姑對她頗為信任,將其收為弟子,還奏請孟姝為她謀劃了個女史的職位。如此一來,采蓮順理成章的在尚衣局站穩了腳跟。
期間後宮里頭倒相安無事。
曲婕妤先後來了兩回靈粹宮,連孟姝的面都沒見著。
慶昭儀似是轉了性子,安安靜靜待在昭慶殿,再沒出來挑過事端。倒是她宮里側殿住著的楊寶林,得了兩回侍寢的恩寵。
皇後則合了皇上的心意,在仁明殿“靜養”,借著身子不適的由頭,傳召了蔣夫人進宮探望過兩回,至于關在殿里說了些什麼,外人不得而知。
皇上幾乎日日都來靈粹宮,或是陪孟姝用頓午膳,或是專門過來探望玉奴兒。
孟姝生產後恢復得極好,面色瑩潤,容色比從前更添了幾分嬌艷。皇上自然想一親芳澤,夜里總想在粹玉堂歇下。
但玉奴兒伸著小手蹬著小腿霸佔著床榻,
他幾次想讓乳母抱回暖閣,小家伙卻像是認床,一離了這榻就哇哇大哭,哭得小臉通紅。可只要放回孟姝身邊,眼淚還掛在睫毛上呢,就先咧開沒牙的小嘴,對著人露出個無齒的笑,皇上瞧著這模樣,再多的心思也沒了脾氣,只能嘆著氣回自己的福寧殿。
他也不是沒想過召孟姝去福寧殿侍寢,只是瞧著她眼底那點子若有似無的疏離,終究沒開這個口。而福寧殿的寢殿,這一個月里也沒傳召過其余嬪妃。
到了七月中旬,京城永昌坊出了樁惹全城注目的新鮮事。
皇上先前借著北疆疫病的由頭,派御林軍將韓光弼的家眷接回了京城。
一行人抵京前夜,何醫正便協同太醫院的崔喚崔太醫,專程趕赴郊外驛館,為韓家上下逐一診脈,確認無人沾染疫病後,禮部與兵部的官員們這才敢放開手腳。
震北侯蔣威帶著親兵出城相迎韓老夫人,一路護送至永昌坊的將軍府。這處府邸原是前朝鎮國將軍的舊宅,皇上特意下旨修繕一新,朱門銅環,飛檐斗拱,氣派非凡。
當日午後,韓老夫人剛歇下不過半個時辰,便顧不得一路上的舟車勞頓,換上簇新的石青色誥命服,帶著孫女韓淑儀乘上宮里派來的馬車,入宮謝恩。
車簾掀開時,能瞧見老夫人鬢邊的銀絲打理得一絲不苟,雖面帶倦色,脊背卻挺得筆直。
身旁的姑娘面容姣好,帶著英氣的一雙眼楮透過車簾縫隙,好奇地打量著京城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