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傳奇

第631章 司馬衷繼位登基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王鐘亭 本章︰第631章 司馬衷繼位登基

    話說太康十年後改年號為太熙,在太熙元年290年)三月,晉武帝司馬炎病情加重,整日處于昏迷狀態。當時西晉的開國功臣大都已經去世,朝臣惶恐不安,無計可施。

    楊駿趁機將其左右換上了自己的心腹。當晉武帝司馬炎偶爾清醒過來的時候,發現楊駿弄鬼,楊駿所用之人不當,嚴肅地對楊駿說︰“怎麼能這樣做呢!”下令尚未成行的司馬亮參與輔政。但是詔書卻被楊駿扣押,不為外人所知。

    過了兩天,晉武帝司馬炎病危,楊皇後奏請讓楊駿輔政,晉武帝司馬炎只好點了點頭。

    于是楊皇後便召中書監華訥、中書令何劭,口頭傳達晉武帝的旨意,讓他們作遺詔,詔文為︰

    “昔日伊尹、呂望作輔國大臣,功勛永垂不朽;周勃、霍光受命護國,為古代名臣之冠。侍中、車騎將軍、行太子太保、領前將軍楊駿,德厚而智高,見識明遠,輔翼皇上與太子,以忠貞嚴肅著稱于世,應做朝廷宰輔,比于商代伊尹。現以楊駿為太尉、太子太傅、假節、都督中外諸軍事,侍中、錄尚書、領前將軍如故。設置參軍六人、步兵三千人、騎兵千人,這些人移駐在前衛將軍楊珧的故府。若楊駿在殿中住宿,應有人保衛,可派左右衛三部司馬各二十人、殿中都尉司馬十人供楊駿使用,這些衛士可以持兵器出入宮殿。”

    遺詔寫成後,皇後楊芷與華訥、何劭共同呈給晉武帝,晉武帝司馬炎看了以後不說話。過了兩天,四月二十日5月16日124),晉武帝司馬炎在洛陽含章殿駕崩,享年五十五歲。臨終前,他還在打听︰“汝南王來了沒有。

    晉武帝司馬炎駕崩,楊駿便作為被委以後事的重臣,居住太極殿。將要入殯蓋棺,六宮人員都出來舉行告別儀式,而楊駿卻不下殿,安排一百個武士保衛自己,不恭于朝廷,心懷不軌,從這時就開始顯露了。

    太熙元年290年)四月二十日,晉武帝司馬炎去世,皇太子司馬衷即位,是為晉惠帝,大赦,改年號為永熙。尊繼母皇後楊芷楊艷的堂妹)為皇太後,立妃賈南風為皇後。同年五月十三日,葬晉武帝于峻陽陵今河南省偃師南蔡莊北)。

    五月十八日,晉惠帝司馬衷下令增加天下官位一級,參與晉武帝喪事的增加二級,免除百姓租稅一年,二千石以上的官員都封為關中侯。

    晉惠帝司馬衷即位以後,晉升楊駿為太傅、大都督、假黃鉞,統攝朝政,總領百官。

    楊駿怕皇帝左右的人說自己的壞話,便把他的外甥段廣、張劭安插在晉惠帝周圍作近侍。凡有詔命,晉惠帝司馬衷看後就呈報給太後楊芷審查,然後才能發出,楊駿知道皇後賈南風性情凶悍,難于制服,很害怕她。于是暗中又培植很多親黨,使他們統領禁兵。這樣一來,公卿王室都產生怨恨情緒,天下之人無不憤然。楊駿的弟弟楊珧、楊濟都是有俊才的人,多次勸阻楊駿,楊駿不听,因而被廢家居。

    楊駿不懂古代典章制度,做事動輒違背舊典。武帝死的那一年還未過完,就改了年號,議論的人都認為這違背了《春秋》所載新君在第二年才改元正式即位的規定。朝廷對這種失誤有所醒悟,令史官抹去改元的記載,第二年正月再改年號。

    卻說晉惠帝以太尉楊駿為太傅,輔佐朝政。八月二十六日,立子廣陵王司馬為皇太子,以中書監何劭為太子太師,吏部尚書王戎為太子太傅,衛將軍楊濟為太子太保。

    楊駿知道自己沒有威望,害怕不能使遠近之人和睦悅服,于是依照魏明帝即位時的例子,大開封賞,以取悅于群臣。楊駿為政嚴苛而瑣碎,剛愎自用,與眾人不合,馮翊太守孫楚平素與楊駿關系較好,勸誡楊駿說︰“公以外戚的身份,居伊尹、霍光那樣的要職,掌握大權,輔助弱主,應當學習古代賢人,做事公正誠實,謙恭和順。前代輔國重臣,在周代有周公、召公,在漢代有朱虛侯、東牟侯,都是皇室同姓,沒有異姓大臣專朝政而能吉慶善終的。當今宗室有被皇帝親信重用的大臣,藩王勢力也在壯盛之時,而公不與他們共同參與朝政,內懷猜忌之心,外樹親私黨羽,災禍不久就會降臨了。”

    楊駿不听。弘訓宮少府蒯欽是楊駿姑母的兒子,少年時親密無間,剛直不阿,多次以直言冒犯楊駿,楊珧、楊濟都為他擔心。

    蒯欽說︰“楊文長雖然昏聵,但也還知道一個人沒有罪不能隨意殺害,他一定會疏遠我,我被疏而遠離他,可以避免和他一起遭禍而死。不然,傾家滅族之災就不會很遠了。”

    殿中中郎孟觀、李肇,平素不被楊駿尊重,暗地羅織楊駿圖謀顛覆社稷的罪名。賈後欲干預政事,因害怕楊駿而沒有達到目的,又不肯以婦道侍奉太後。黃門董猛從晉惠帝做太子時即作寺人監,在東宮侍奉賈後。皇後賈南風圖謀廢太後,秘密與董猛通消息。董猛又與孟觀、李肇相勾結。

    賈後又令李肇通報大司馬、汝南王司馬亮,讓他聯合各藩王軍隊討伐楊駿。

    司馬亮說︰“楊駿的凶暴行為,會使他很快滅亡,不值得憂慮。”李肇又通報楚王司馬瑋,司馬瑋同意這個計劃,于是請求入朝。楊駿平素就怕司馬瑋,早就想把他召回朝中,以預防他搞變亂,因而听任司馬瑋入朝。

    元康元年291年),司馬瑋到京城以後,孟觀、李肇就上奏晉惠帝司馬衷,讓他夜間下詔書,宮內外戒嚴,派使者奉詔書廢黜楊駿,讓他保留侯爵回府第。東安公司馬繇率領殿中衛士四百人討伐楊駿。段廣跪在地上為楊駿求情說︰“楊駿受過先帝厚恩,盡心輔政。而且是個無兒子的孤老頭兒,豈有謀反之理?望陛下詳察。”惠帝沒有回答。當時楊駿住在曹爽的故府,在武庫以南,听到宮中有變,召集眾官商議對策。

    太傅主簿朱振勸楊駿說︰“現在宮中有變,目的可想而知,必是宦官們為賈後設計謀,將不利于公。應放火燒了雲龍門向他們示威,讓他們交出制造事端的首惡分子,打開萬春門,引出東宮及外營兵為援,公親自帶著皇太子,入宮索取奸人,殿中將會震驚,必然斬殺奸人送出首級,這樣才能免于遭難。”楊駿平素就怯弱,此時猶豫不決,卻說︰“雲龍門是魏明帝建造的大工程,怎能一下子燒掉呢!”侍中傅祗夜里告訴楊駿,請他與武茂一起進入雲龍門,以觀察宮中事態。傅祗又對群僚們說︰“宮中不能無人照料。”起身揖拜而去,于是群僚們都走開了。

    接著殿中兵出來,燒了楊駿府邸,又令弓弩手上到閣樓上向楊駿府中射箭,楊駿的衛兵都不能出來。楊駿逃到馬棚里,被士兵用戟殺死。孟觀等受了賈後的密令,誅殺楊駿的親戚黨羽,于是楊珧、楊濟、張劭、李斌、段廣、武茂、散騎常侍楊邈、中書令蔣俊、東夷校尉文鴦都被誅滅三族,被殺的達數千人。賈後又令李肇焚燒楊駿家中的書信文件,不願意讓天下人知道晉武帝給楊駿的顧 命詔書。楊駿被殺後,沒有人敢收尸,只有太傅舍人巴西人閻纂安葬了他。

    楊駿被殺,晉惠帝司馬衷下詔書說︰“大司馬、汝南王司馬亮體察聖道中和純正,通曉政理,應當把輔佐的業績在本朝顯現出來,《周南》、《召南》兩種國風流芳于中國,要憑借遠大的謀略,來褒揚王化。任命司馬亮為太宰、錄尚書事,入朝不必趨行,並可佩劍穿鞋上殿,增加隸屬十人,供給一千士兵一百騎士,與太保衛分掌朝政。”

    司馬亮議論獎賞誅戮楊駿之功的過失差錯,想以此博取眾人歡心,因此大失眾人所望。

    同年291年),司馬瑋受皇後賈南風之旨,誣告司馬亮與衛有廢太子的圖謀,假托詔令派長史公孫宏與積弩將軍李肇用軍隊在夜間把他包圍起來。帳下督李龍告訴他說外面有事變,請求抵御,司馬亮不听從。

    一會兒楚王司馬瑋的軍隊登牆呼叫,司馬亮吃驚地說︰“我對朝廷沒有二心,為何到這個地步?如果有詔書,可以給我看一下嗎?”公孫宏等不同意,督促士兵進攻。

    長史劉準對司馬亮說︰“看此情形一定是奸人的計謀,你府中的俊杰之士如林,尚且可以盡力抵抗。”

    司馬亮又不同意,于是被李肇捉住,司馬亮嘆息道︰“我的忠心可以剖開來遍示天下,你們為什麼如此無道,枉殺無罪之人呢?”

    當時天氣十分炎熱,士兵讓司馬亮坐在車下,時人可憐他,替他打扇子。將到中午,沒有人敢殺。

    司馬瑋就下命令說︰“能夠殺司馬亮的人,賞他一千匹布。”

    于是司馬亮被亂兵所殺,他的尸體被扔在北門的牆壁下,頭發耳朵鼻子都被毀壞。不久,司馬瑋被誅殺,朝廷追贈恢復司馬亮的爵位,供給他東園的溫明祭器和棺材,朝服一襲,錢三百萬,布絹三百匹,喪葬之禮如同過去的安平獻王司馬孚一樣,廟內陳設鐘磬之樂。

    元康二年292年)四月,在楊駿死後,被誅滅三族,導致株連而死的共有數千人之多。晉惠帝司馬衷下詔使後軍將軍荀悝將太後楊芷送往永寧宮,特赦免太後楊芷的母親高都君龐氏不死,準許與太後楊芷住在一起。

    皇後賈南風唆使大臣有司向司馬衷上奏說︰“皇太後暗地施展奸謀,企圖顛覆社稷,箭射帛書,邀集將士,同惡相濟,自絕于天,魯莊公與母親文姜斷絕親族關系,是《春秋》所贊許的,意在人君應順承祖宗大業,向天下人表示至公無私。陛下雖有難以遏止的情感,但臣下不能從命,可召集王公們在朝堂議論。”

    晉惠帝司馬衷下詔說︰“這是大事,查清楚再說。”

    有司又上奏說︰“楊駿憑借外戚資歷,居冢宰重任,陛下居喪期間,委以大權,以致圖謀篡逆,安插黨羽。皇太後與楊駿唇齒相依,協同叛逆,陰謀暴露以後,又抗拒詔命,擁兵恃眾,使宮中血刃,而太後又射帛書邀集將士,獎勵凶黨,上有負于祖宗之靈,下使億萬百姓絕望。昔日文姜參與謀亂,《春秋》加以貶斥;呂雉宗族叛亂,呂後宗廟降位,應該廢皇太後為峻陽庶人。”

    中書監張華等認為“太後並沒有得罪先帝,與所親結黨,在聖世不能作人母榜樣。應按漢成帝趙皇後的例子,稱為武帝皇後,安置在離宮,使親眷之恩保持始終”。

    尚書令、下邳王司馬晃等議論說︰“皇太後與楊駿陰謀危害社稷,不能奉承宗廟,與先帝相配。應貶皇太後尊號,廢黜居金墉城。”

    于是有司上奏說︰“請听從司馬晃等人的議論,將太後廢為平民。派遣使者以太牢祭禮祭告于宗廟,以承奉祖宗的命令,也符合萬民的願望。

    至于太後被廢後的供養,可根據聖上報恩之願,務必豐厚些。”

    晉惠帝司馬衷下詔不許可,有司們再三請求,晉惠帝司馬衷才同意了。有司們又奏請︰“楊駿作亂,家屬應處死,願陛下頒詔赦免楊駿妻龐氏不死,以安慰太後。今太後廢為平民,請將龐氏交付廷尉行刑。”

    晉惠帝司馬衷下詔說︰“听憑龐氏與被廢太後相隨。”有司們巴結皇後賈南風,按賈南風的意旨再三請求,晉惠帝司馬衷只得听從了。龐氏臨刑前,廢太後楊芷抱住她大哭號叫,到皇後賈南風那里,截斷頭發,叩頭前額觸地,上表稱妾,請求保全母命,賈南風不予理睬。

    龐氏一死,楊芷就被押送回金墉城。皇後賈南風隨後將她的內侍及宮人全部遣散,並不給楊芷食物。

    最後,連續八天沒有進食的楊芷,于元康二年292)二月一日3月6日),楊芷被活活餓死,死時三十四歲,做皇後、皇太後共計十五年。

    皇後賈南風並不因楊芷死而罷休。她听信巫師之言,怕楊芷將事情告訴武帝,于是在楊芷棺材上貼了靈符,並使用些鎮邪的符書藥物。

    八王之亂自此開始。

    元康四年294年),鮮卑族首領慕容蕋遷居“顓頊之墟”的大棘城今遼寧省義縣)。教導百姓從事農桑生產,法制與晉朝相同。慕容部開啟定居的農業生活,逐漸接受漢文化,有力推進了鮮卑慕容氏的封建化。

    元康六年296年),匈奴和其他民族反叛,氐酋齊萬年稱帝,一直到元康九年299年)這次反叛才被消滅。

    當初太熙元年290年),晉惠帝司馬衷即位,立司馬為皇太子。廣泛選用有德望的人為師傅,以何劭為太師,王戎為太傅,楊濟為太保,裴楷為少師,張華為少傅,和嶠為少保。

    到了元康元年291年),出居東宮,又有詔書說︰“司馬年紀還小,現在出住東宮,只應仰仗師傅和各位賢士之訓。他的行止左右,應有正行之人與他周旋,能有所補益。”于是讓太保衛的兒子衛庭、司空司馬泰之子司馬略、太子太傅楊濟之子楊毖、太子少師裴楷之子裴憲、太子少傅張華之子張、尚書令華蒣矷@踴 閿  酉啻Γ 員慊г喔 肌br />
    司馬的母親謝玖原是晉武帝後宮的才人,晉惠帝在做太子時,將要納妃。晉武帝司馬炎擔心太子年紀小,不知道床笫之事,遂遣自己的才人謝玖到東宮侍寢,由此有了身孕。太子妃賈南風善妒,謝玖害怕兒子和自己受害,于是向晉武帝求還西宮之後,生下司馬。

    司馬幼年聰慧,很受祖父晉武帝的喜愛,常在晉武帝身邊。三四歲了,晉惠帝還不知道有這麼個兒子。司馬曾經與其他皇子一起在殿上嬉戲,晉惠帝來听朝,拉著各位皇兒的手,接著臨到司馬,晉武帝說︰“這是你的兒子啊。”

    如今的賈南風當了皇後,對于太子司馬欲除之後快。讀者欲知賈南風如何謀害太子,且看下章節詳細說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濟公傳奇》,方便以後閱讀濟公傳奇第631章 司馬衷繼位登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濟公傳奇第631章 司馬衷繼位登基並對濟公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