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南風謀害太子見前文374章中詳細說明,故在此不再重復多寫,而是簡單介紹。
元康年間,賈南風專執朝政九年,西晉政治粗略可觀,社會較為穩定,“朝野安靜”、“海內晏然”,出現了西晉後期難得的安定局面,史稱“元康之治”。在此期間,賈南風雖重用親黨,但除了賈謐奢侈無度外,並無其它亂政行為。其所重用之人中,才望高美者大有人在,如外戚中的賈模、裴 ,庶族名士張華,世家大族裴楷、王戎等,這些人才入主中樞,對于元康政治的穩定至關重要。後皇後賈南風被司馬倫偽造詔書被廢,囚禁金庸城被毒殺。
永寧元年301年),趙王司馬倫自立為帝,改元建始,晉惠帝司馬衷退位。同年三月,齊王司馬�瞴@蛹渫跛韭盹J、成都王司馬穎三王聯合常山王司馬�V後封長沙王)伐趙王司馬倫。五月去除趙王司馬倫及其黨羽,晉惠帝復位,齊王司馬�Oㄕ br />
太安元年302年)成都王司馬穎及河間王司馬 派軍討伐齊王司馬�活@ジ懲跛韭 V于京城洛陽響應。最後齊王司馬�ヴ譏攳航橨h ジ懲跛韭 V掌政,成都王司馬穎于鄴遙控。
太安二年303年)成都王司馬穎為了去除駐守京城的長沙王司馬�V,聯合河間王司馬 率軍攻擊洛陽,但被長沙王屢屢擊敗。
永興元年304年)初洛陽城缺糧,東海王司馬越勾結禁軍擒長沙王,開城投降。長沙王被河間王將領張方用火烤死,成都王穎迫惠帝立其為皇太弟,河間王 為太宰,東海王越為尚書令。成都王勝利後,班師返鄴,政治中心北移。而後東海王越集結各方兵力,挾惠帝討伐成都王穎。最後失敗,惠帝被俘,東海王逃至其封國東海今山東郯城北),河間王將領張方佔領洛陽。
但不久東海王的親弟並州刺史東瀛公司馬騰及幽州刺史王浚聯合異族烏丸、羯朱等勢力擊敗成都王。成都王挾晉惠帝逃至洛陽,投靠擁有關中及洛陽的河間王,最後成都王被廢,河間王改立司馬熾為皇太弟。
永興二年305年)東海王司馬越在山東再次起兵,西向進攻關中。
光熙元年306年)東海王司馬越攻入洛陽。河間王司馬 和成都王司馬穎敗走,最後相繼被殺。東海王司馬越迎晉惠帝還洛陽,隨後晉惠帝被毒死,豫章王司馬熾繼位,是為晉懷帝,由東海王司馬越專政。八王之亂至此結束。
八王之亂中,參戰諸王多相繼敗亡,人民被殺害者眾多,社會經濟嚴重破壞,西晉統治集團的力量消耗殆盡,隱伏著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便迅速爆發。
東漢以來,分布在西、北邊疆的少數民族已陸續向內地遷徙。光武帝劉秀打破西漢邊民嚴禁內遷的鐵律後,邊民逐漸內遷,而大量游牧民族因此以各種方式被遷入充實邊郡。
魏晉時期,漢族統治者為了加強對各少數民族的控制和補充內地勞動人手的不足,經常招引和強制他們入居內地。
各少數族人民內遷後,在漢族的長期影響下,逐步地由游牧生活向定居的農業生活過渡。魏晉時,西、北各少數族人民向內地遷徙的活動,更加頻繁,而且種族很多,主要有匈奴、羯、氐、羌以及鮮卑五族,史稱為“五胡”。
當時,在內地不少地方,少數民族人數相當多,如西晉時,關中戶口百萬,其中少數民族佔了一半左右。
到了西晉末年的少數民族勢力可以分為三股︰匈奴是滅亡西晉的策動者,有統治中原的野心。羌、羯、氐屬于第二股。羯族原是匈奴控制的西域民族,隨匈奴人來到中原後由于生活貧困,很多羯人淪為漢族地主的隸農。羌人三度叛亂,叛亂後的羌人又屠殺漢人,接著是官軍的大肆鎮壓。而氐人多是“八王之亂”中與漢人一起逃亡的流民。第三股是鮮卑人,他們由于種種原因多在西晉末年對戰爭持觀望態度。尤其耐人尋味的是後來稱雄北方的慕容氏、拓跋氏都是支持西晉政府的,其首領相繼被封為大都督和代公,是西晉的盟友。
各族內遷以後,與漢人雜處,過著定居的農業生活。魏晉統治者強迫各族人民納租調,服力役,“服事供職,同于編戶”。
西晉佔田制明確規定了他們的租調負擔。漢族的官僚、地主多以少數民族人為奴婢、佃客。殘酷的民族壓迫,使各少數民族對西晉統治者“怨恨之氣,毒于骨髓”,因而反抗不斷地發生。
對西晉首先發難的是氐族——李特流民起義和羯、羌的小規模反抗,然後是匈奴貴族劉淵的起兵。八王之亂中,並州刺史司馬騰與將軍王浚聯合鮮卑貴族進攻司馬穎駐守的鄴城,司馬穎不敵,劉淵獻計說要回匈奴召集騎兵抗衡鮮卑人,司馬潁同意。劉淵得以回到匈奴。
永興元年304年),劉淵返回匈奴控制下的左國城,與匈奴權貴密謀起兵。劉淵的從祖父劉宣發表了起兵宣言,實際是要奪取中原。當時,並州境內的漢人大多因戰禍而遷徙南下,胡漢勢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而並州的官吏們還在熱心內爭。于是,劉淵稱漢王,置百官,打敗司馬騰,招降山東起義的王彌等人,形成了反晉浪潮。
永嘉二年308年)劉淵稱帝,都平陽。他分別于永嘉三年309年)秋冬遣其子大將軍劉聰率石勒、劉曜等進攻洛陽,西晉軍隊頑強抵抗,匈奴敗退。後劉淵死,劉聰殺兄自立,又于永嘉四年310年)冬三攻洛陽。
永嘉五年311年),西晉專政的太傅東海王司馬越病死,匈奴大軍第三次圍攻洛陽,而南方諸州的牧丞或擁兵觀望或象征性的出兵“勤王”。王敦天天召集士族飲酒作樂;王澄帶兵從荊州出發,以極慢的速度到了南陽,一听荊州刺史山簡的軍隊戰敗,就跑回去了。而王衍等人率十幾萬大軍公開逃跑。結果他們被石勒在苦縣全殲。七月,洛陽失守,晉懷帝被俘,接著漢國大將石勒閃擊苟唏,青兗淪陷。
建興元年313年),晉懷帝司馬熾在平陽遇害,年僅三十歲,晉愍帝司馬鄴在長安繼位,下令司馬睿、劉琨等的共七十萬大軍分三路合擊平陽。結果身為此戰主力的司馬睿在士族的鼓動下竟抗命不遵。
建興四年316年)長安失守,同年西晉滅亡。
建興五年317年)十二月二十日318年2月7日),劉聰在平陽將晉愍帝殺害,終年十八歲。
而匈奴控制了幾乎整個中原,長達一百多年的大動亂開始。而後,各族陸續在北方建立國家,史稱“五胡十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