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傳奇

第577章 西域僧人安世高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王鐘亭 本章︰第577章 西域僧人安世高

    話說中國漢桓帝與漢靈帝在位的時期,從西域來到中國的一位高僧,乃是大名鼎鼎的安世高。

    這安世高乃是何人?且讓作者細細道來。

    早在阿育王時代,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佛教僧侶就到安息伊朗高原)傳教。安息王國初期,領土曾東至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的興都庫什山。到安息王密特里達提前123∼前88)時,南侵印度,奪取了印度西北部印度河和契那布河之間的怛叉始羅地方。貴霜王朝建立前後,安息也開始流行佛教。在原安息控制區,今阿富汗西部接近犍陀羅的迦爾拉巴特盆地,出土的金質舍利容器上刻有佛像。安息國在較長時間內主要流行小乘佛教。

    安息國亞洲西部的古國,領土有伊朗高原與兩河流域)有一個王太子,名字叫安世高。

    安世高年幼時以孝行聞名,聰敏好學,深知世間疾苦,並精通各國典籍、七曜五行、鳥獸之聲、醫方異術,無不通達。安世高走在路上,仰頭看見一群飛翔的燕子,忽然轉身告訴同伴說︰“燕子說,等會兒一定有送食物的人來。”不久,他的話果真應驗了,眾人都感到非常奇異,一傳十、十傳百,安世高俊逸的美名,遍傳整個西域。

    安世高的青少年時代,國內政治斗爭尖銳復雜。他對統治集團的奢侈腐化和爾虞我詐深感厭倦,所以蔑棄榮華富貴,服膺佛教,雖然居于王宮,卻自覺地嚴格遵奉佛教戒律,並時常舉行法集宣講佛理,同時盡力向佛寺施舍。

    安世高是在公元113年繼承亞美尼亞國王之位的。

    公元113年,羅馬皇帝圖拉真因帕提亞皇帝奧斯羅斯一世未經自己同意就擅自將阿克西達瑞斯推上了亞美尼亞王位,違背了《郎 戴亞和約》的規定,圖拉真便以此為由出兵攻打帕提亞。在羅馬大軍壓境的情況下,奧斯羅斯一世不得不廢黜了阿克西達瑞斯,另立佷子安世高帕塔馬西里斯)為亞美尼亞國王,以平息圖拉真的不滿。然而圖拉真沒有妥協的打算,他的目的不僅要吞並亞美尼亞,還要滅掉帕提亞。

    安世高帕塔馬西里斯)極力希望羅馬皇帝圖拉真承認自己的亞美尼亞王權。于是給圖拉真寫了兩封信。在第一封信中,他以亞美尼亞國王的身份署名,但在未有任何答復的情況下,他在第二封信中去掉了“王”的稱號。由于一直未得到明確答復,安世高帕塔馬西里斯)決定親自覲見羅馬皇帝。

    據《後漢書•西域傳》和《藝文類聚》“鳥部”卷92所引《東觀漢記》記載,東漢漢和帝在位的十三年101年),安息王滿屈曾經向漢朝獻獅子及條支大鳥。從時代上看,這位安息王“滿屈”與安世高在安息國時的年代非常相近,而他應當就是當時安息王統中的國王。

    公元114年,在亞美尼亞城市埃勒吉亞,圖拉真接見了安世高帕塔馬西里斯)。安世高向圖拉真行禮後,從自己的頭上取下王冠,放在了圖拉真的腳下,然後默默地站在那里等待著圖拉真給他加冕。然而,圖拉真卻將亞美尼亞國王安世高的行為視為向羅馬投降的標志。這時,羅馬士兵歡呼雀躍。

    安世高帕塔馬西里斯)陳述了自己的冤屈,聲稱自己應該像梯利達特國王從尼祿手中接過亞美尼亞王冠那樣得到亞美尼亞王國。圖拉真拒絕了安世高帕塔馬西里斯)的要求,宣布亞美尼亞屬于羅馬帝國,由羅馬人統治。

    圖拉真允許安世高帕塔馬西里斯)離開,去任何他喜歡的地方。所以他把安世高和他的帕提亞同伴一起送走了,並派出一支騎兵護送,以確保他們不會與任何人交往,不會發動叛亂;但他命令所有跟隨王子來的亞美尼亞人留在原地,因為他們已經是他的臣民了。

    安世高帕塔馬西里斯)被圖拉真趕出亞美尼亞後,他來到了王兄沃洛吉西斯三世控制的小安息,並雲游了西域諸國。這里與當時佛教盛行的貴霜帝國搭界,故政治上失意的安世高受當地佛教文化的影響,從小安息入貴霜再入漢。

    安世高遠遠地離開了祖國,出家為僧,開始了修道布化的生活。西域僧人安世高游方弘化,遍歷諸國。

    西域僧人安世高來到中國的時間,大致是在漢桓帝147—167)前後,《梁高僧傳》記為“漢桓之初,始到中夏”《安世高傳》)。漢桓帝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和”147—149),安世高在這一時期到達中土洛陽。

    漢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安世高來到中國洛陽,從事佛經翻譯工作。

    相傳,僧人安世高曾在周原發現了19枚佛骨舍利,並將其送到京都洛陽,當時的漢桓帝看見佛骨舍利後,驚喜萬分,命人在全國各地建造寶塔供奉十九枚佛骨舍利,在佛骨舍利發現地周原也建造了寶塔,並在四周修建了寺院,這就是後來的法門寺。

    西域僧人安世高來到洛陽時,佛教的信奉者多把佛教當成是一種神仙方術,因而把佛當成是祭祀的對象,焚香膜拜,祈求長生。僧人安世高認為應當讓人們了解佛教,于是萌發了譯述佛經的宏願。安世高共譯佛經三十五部四十一卷,現存2008年)二十二部,二十六卷,主要是小乘系的佛經。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位譯師,從他開始中國才有佛學。

    安世高“洞曉醫術,妙善針脈,睹色知病,投藥必濟”,是中國出現的第一位僧醫。他不僅精通針脈諸術,還能見色知病,在醫學領域有很深的造詣,還翻譯了大量的佛醫經典,如《人身四百四病經》《人病醫不能治經》《修行道地經》《佛說奈女耆婆經》《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佛說大安般守意經》等,內容涉及了外科、針灸、醫藥、養生保健等,促進了我國佛醫藥學的發展。

    西域僧人安世高在佛教傳入中國內地已有一二百年時間,在宮廷中和社會上都有一些信徒。這些佛教信徒對于佛教的了解,一方面,主要還是把它當作諸般方術的一種,加以祭祀,祈求福佑並希望借以滿足一些現實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與西域交通的頻繁,來華僧人的增多,信徒們也早已得知,域外僧徒實行著一種稱為“禪”的重要修行方法,大家希望自己也能切實地如法修行。

    僧人安世高針對這種狀況,采取了對癥下藥的宣教弘化措施,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博學多才,為人治病、望氣、佔候、推步,以加強人們對佛教的敬信,更主要的卻是全力進行譯經,向人們介紹有關禪數即止觀的種種方法和理論。

    僧人安世高一邊譯經,一邊聚徒開講、傳授。他的翻譯中有一部分就是由他口述解釋,由他人執筆成書,屬于講義體裁。

    安世高所譯的佛經,就思想體系上說多屬小乘佛教,他重點地翻譯了禪數兩方面的學說。

    西域僧人安世高所譯的佛經義理明晰,文字允正,辨而不華,質而不野,給當時初學佛教的人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佛教徒可以通過這些譯典加深對佛教的理解。所以,安世高的翻譯,在佛教史上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濟公傳奇》,方便以後閱讀濟公傳奇第577章 西域僧人安世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濟公傳奇第577章 西域僧人安世高並對濟公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