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傳奇

第453章 劉肥獻國脫危 冒頓書辱呂後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王鐘亭 本章︰第453章 劉肥獻國脫危 冒頓書辱呂後

    卻說呂太後害死趙王母子,遂將原漢高祖第六子淮南王劉友改封到趙國之地,封為趙王,且把後宮之前對自己有過非議的妃嬪,或錮或黜,一律掃盡,方出了從前的惡氣。

    戚夫人死得悲慘,民間很多地方為紀念戚夫人,眾奉其為“廁神”名曰“戚姑”。每逢上元節、中元節,便在家中廁所外祭祀戚夫人。“司廁女神”掌管天下茅廁,並代卜人事吉凶。明代馮應京《月令廣義》中記載︰“戚姑”今俗稱“七姑”,音近是也。”,焦杰《紫姑“考釋”》、中記載”戚姑“為”紫姑“。

    趙王劉如意被呂太後派人下毒害死之後,靈魂來到地府之中,心中怨恨難平,發誓一定要殺死呂太後報仇雪恨。當時,閻羅王本來囑咐趙王劉如意,讓他過奈何橋去孟婆亭那里喝孟婆煮的遺忘湯,好忘記前生之事情,重新輪回轉世。

    趙王劉如意咬牙切齒說道︰“呂後這個老妖婦,毒死我,又害死了我母親,把我母親做成人彘。我死不瞑目,我一定要殺死她,為我母親報仇,否則的話,我不願意重新投胎。”

    十殿閻王之中的秦廣王說道︰“呂後作惡,自有她的因果報應,你還是放下冤仇,喝了孟婆湯去投胎去吧。本王念你死得淒慘,下輩子投胎到富貴幸福的人家,一生平平安安享受榮華富貴,不是更好。”

    趙王劉如意聞言,說道︰“我沒看見呂太後死,我不投胎,除非讓我現在就殺了她。”

    秦廣王說︰“你現在已經是靈體了,已經是鬼魂了,陰陽不通,你如何去殺她?”

    趙王劉如意說道︰“我不管,哪怕變狗變狼,我也要置呂後死地。”

    秦廣王听了趙王劉如意說的這番話,于是讓判官把生死簿拿了過來,將其翻開,查看呂後的壽命之數。

    過了一會兒,秦廣王對趙王劉如意說道︰“汝執意要報仇,本王可以滿足你的心願。只是你要報仇的話,只能投胎為狗身。當然只是投胎一次狗身,報仇之後,狗命壽終以後,魂魄重新來到地府可以重新投胎做人的。”

    趙王劉如意說道︰“只要能殺死呂後,如意願意投胎為狗身。”

    秦廣王說道︰“呂後還有十幾年壽命。本王現在讓你投胎成一只黑狗,等你長成大狗以後,就去霸上那里生活,到了呂後垂簾听政的第八年的三月,她會去在灞上祭祀的時候,經過軹道,到時候,你趁侍衛不注意就去咬她,令這個毒婦得瘋狗病痛苦而死。”

    秦廣王接著說道︰“本王同情你的遭遇,可以讓你不喝孟婆湯去投胎。好令你得報仇雪恨,報仇以後你可以不吃不喝餓死自己,或者自裁,令魂魄離開狗身,再來地府重新投胎。”

    趙王劉如意听了,向秦廣王天子跪拜行禮表示感謝。秦廣王招了下手,讓牛頭馬面把趙王劉如意帶去皮囊宮殿,領了身狗皮,讓他披在身上,然後到畜生道的位置投胎去了。此後就是呂太後以後的報應了。

    而趙國國相周昌,听聞到趙王劉如意身死的消息,自恨無法保全,有負漢高祖劉邦的臨終委托,免不得郁郁寡歡,周昌因此也就稱病引退,不再上朝拜見呂後,厭聞外事。

    呂太後亦是對其不管不問,到了漢惠帝三年,周昌竟就病終,賜謚悼侯,命其子周意襲封,這還是報他力爭廢立的功勞。

    呂太後又恐各列諸侯會有叛變的行動,于是增築都城,迭次征發壯丁民夫,數至二三十萬,男子不足,則濟以婦女。這個工程可是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得以建造完成的。周圍計六十五里,城南為南斗形,城北為北斗形,造得非常堅固,當時的人民號為斗城。也就是如今的漢長安城,無非來自民脂民膏。

    漢長安城是以政治目的為主,主導思想是為強化中央集權服務,城內的宮殿、貴族宅第、官署等建築約佔全城面積的三分之二,城內很少有公民公共設施。即使有大型的活動場所,也是為達官貴族和皇室服務的場所。漢代的長安都城的規模很大,宮殿建築都非常的高大豪華。要達到的是“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的目的。

    受到地形特點的制約,漢長安城把宮殿區建在城內的中南部,把居民區和市場設置在城的北部。城內南部的龍首原地勢較高,在原上修建宮殿,既便于控制制高點,觀察城內的一舉一動,又有利于皇宮的安全,同時又通風防潮,使皇宮更加雄偉壯觀。

    長樂宮是漢高祖時期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由于漢朝初期的國力虛弱,于是就利用秦朝的興樂宮加以修繕而成,並改名為長樂宮。長樂宮東西長兩千七百六十 米,南北寬兩千一百二十米,周長約一萬 米,佔地面積約六平方千米,是長安城中佔地面積最大的宮室。自從漢惠帝劉盈移居到未央宮之後,長樂宮在西漢一代就變成了太後的主要宮殿,然而由于西漢時期外戚專權現象嚴重,長樂宮的作用和地位一直不可輕視。漢惠帝劉盈雖然居住在未央宮,但是性格懦弱,經常讓人到長樂宮向呂太後匯報國事。

    城門和宮門的保衛工作非常嚴格。皇宮之宿衛由衛尉、光祿勛、少府三卿負責,加上掌京城警備的執金吾,等于說是由四個部門負責當今皇帝的人身安全。宮廷的門禁更加嚴格,依出入者之身份不同而有不同之手續,案籍齒符,嚴防闌入。有罪之官員,不論其是宮內當差者或朝廷官員,皆禁止入宮。包括太子諸王以下至百官,出入宮門、殿門,皆得下車、馬而步行,否則以不敬論罪。宮門入夜關閉,雖宮內之官員、皇親國戚,無詔不得進出。

    漢惠帝二年前193年),齊王劉肥從城鎮進入京都朝見漢惠帝劉盈。同年冬季十月,漢惠帝劉盈與齊王劉肥在呂太後宮中設宴飲酒,漢惠帝劉盈因為劉肥是自己的長兄,就按照家人的禮節,讓他坐在上首。呂太後對此大怒,準備誅殺齊王劉肥。

    于是呂太後假意說進去內殿更衣,然後暗中讓命宮人倒了兩杯毒酒,擺在齊王劉肥的面前,讓齊王劉肥起身用此酒來為她祝酒。齊王劉肥不知其中的陰謀,便起身敬酒。而漢惠帝劉盈也起身拿起其中的一杯酒,準備與兄長齊王劉肥一同向呂太後祝酒。呂太後害怕毒死自己的兒子,便急忙起身打翻漢惠帝手中的酒杯。劉肥對呂後此舉產生懷疑,因此不敢喝這杯酒,假裝醉酒離去。

    後來齊王劉肥花錢打點宮中之人,問了別人情況,才知道是毒酒,因此齊王劉肥感到害怕,自認為很難從長安脫身,整日感到非常憂慮。齊國內史士得知此事後,向齊王劉肥獻計說︰“呂後只生有漢惠帝和魯元公主,她對自己的兩個孩子無比疼愛。大王,您擁有七十多座城邑的封土,而魯元公主卻只有幾座城邑作為自己的食邑。如果您能夠把一個郡的封地獻給呂後,以此作為魯元公主的湯沐邑,呂後必定很高興,而您也就不會有什麼殺身之禍。”

    齊王劉肥為了保全住性命,听取了內史士的建議,上表于呂太後,說自己願將城陽郡獻與公主,沒多久即得呂太後的褒獎傳詔。齊王劉肥于是申表辭行,偏偏不得批答。急得齊王劉肥驚惶失措,再與內史等商議,續想一法寫入表章,願尊魯元公主為王太後,事以母禮。以同父姊妹為母,不知他從何處想來的方法?不過這篇表文呈遞進去,果然有奇效,才經過一個晚上,便有許多的宮監宮女,攜著美酒佳肴,陸陸續續入其府邸之中,報稱太後皇上,及魯元公主,在後就到,為齊王餞行。

    齊王劉肥听了,心下大喜,慌忙走出府邸恭敬迎接。小頃刻便看見鑾駕到來,由齊王劉肥跪伏在門外,直至鑾輿入門,方敢起身隨入。

    呂太後徐徐下輿,挈著漢惠帝劉盈、魯元公主姐弟兩人,登堂就座。齊王劉肥拜過呂太後,再向魯元公主前,行了母子相見的新禮,引得呂太後笑容可掬。就是魯元公主,與齊王劉肥年齡相類,居然厚著臉皮,自命其為母,戲呼齊王劉肥為兒,一堂笑語,備極歡娛。

    到了入席就坐的時候,呂太後上坐,魯元公主坐左,漢惠帝坐右,齊王劉肥下坐相陪。淺斟低酌,逸興遄飛,再加一班樂工,隨駕同來,笙簧雜奏,雅韻悠揚,呂太後悅目賞心,把前日嫌恨齊王的私意,一齊拋卻,直飲到日落西山,方才散席。

    齊王劉肥送回鑾駕,乘機辭行,連夜備集行裝,待天亮的時候即刻離去,離開了生死關頭,一路奔馳返回齊都,仿佛似死後還魂一般,不勝慶幸了。命中不該枉死,故得生還。

    是年春季正月間,在蘭陵廷東里的溫陵井里出現了兩條龍的影子,像是一只老雌龍和一條小雄龍。這兩條龍,直到乙亥日晚上才離開。沒多久,隴西地區又傳來消息,發生幾天地震。到了夏天,當地又發生了大旱。

    這些種種奇怪的現象事件被當時的學者劉向進行分析,他認為龍代表身份高貴的人,龍被困在井里,預示著諸侯可能有被幽禁的災禍。而水井出現的母龍指的可能就是呂太後一族,可能會有滅族之禍,而小雄龍可能指的就是當今的皇帝漢惠帝劉盈。

    是為新學界中所不道,但我國古史,嘗視為天人相應,故特錄之。

    及夏去秋來,公元前193年,漢惠帝二年,國相蕭何病重,在榻上奄奄一息,漢惠帝劉盈听到這個消息,心情沉重的來到了蕭何的府上。蕭何看到皇帝劉盈來到了自己身邊,本來想掙扎著起來行禮,但漢惠帝劉盈趕緊走了過去,輕聲地對他說道︰“蕭丞相,您別起來了,好好躺著吧。”

    說著,漢惠帝劉盈就握住了蕭何的手,兩人的手握得緊緊的。二人聊了一會兒,互相關心了一下身體情況後,漢惠帝劉盈擦了擦眼角的眼淚,問丞相蕭何說︰“蕭丞相,如果您不在了,我這大漢的江山要和誰一起治理呢?您能給我推薦個人嗎?”

    丞相蕭何心里早就猜到皇上劉盈會這麼問,雖然有點擔心,但還是委婉地回答說︰“皇上,您心里肯定早有數了吧!蕭規曹隨吧。”

    漢惠帝劉盈一听,微笑地說道︰“丞相真是料事如神!我覺得曹參挺合適的。”

    漢惠帝劉盈又安慰了丞相蕭何幾句,然後就離開,返回王宮去了。

    過了數日,蕭何竟就病歿,蒙為文終侯,使蕭何之子蕭祿襲封侯。

    蕭何畢生勤慎,不敢稍縱,購置田宅,必在窮鄉僻壤間,牆屋毀損,不令修治。嘗語家人道︰“後世有賢子孫,當學我儉約,如或不賢,亦省得為豪家所奪了!”後來子孫繼起,世受侯封,有時因過致譴,總不至身家絕滅,這還是蕭相國以儉傳家的好處。留諷後世。

    在政治上,早期追隨漢高祖劉邦的蕭何就不遺余力的支持和擁護劉邦,楚漢戰爭期間,劉邦、項羽在滎陽一線相持二十八個月。這段時間,劉邦將整個關中都交給了蕭何管理上以此專屬任何關中事),這一舉措賦予蕭何極大的權力,當然,蕭何也干得極有成效。漢朝建立後,高祖劉邦把蕭何推舉到丞相的職位,也可以說明蕭何在劉邦心中的地位。

    在法律制定上,蕭何原是沛縣“主吏掾”,熟悉秦帝國的法令制度。劉邦入關後曾頒布過法令︰“約法三章”,廢除了無理的秦朝苛法,而維持社會秩序的法令制度都一律保留。這都是在蕭何的意見下進行的,而後來根據秦律又制定了漢律,從出土“睡虎地秦簡”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秦法基本完整地被沿用于漢法之中。

    《漢書•卷二十三•刑法志第三》︰漢興,高祖初入關,約法三章曰︰“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蠲削煩苛,兆民大說。其後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國蕭何悧摭秦法,取其宜于時者,作律九章。即《九章律》,分別是盜律、賊律、囚律、捕律、雜律、具律、戶律、興律、廄律。

    在保留文化傳承上,當時劉邦率大軍入秦都咸陽,諸將皆忙于分取府庫珍寶財物,他獨取秦國文獻、檔案、律令、圖籍藏之。漢以此而得知天下各地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這對建立西漢王朝有決定性作用。他為丞相,留守關中。轉送糧草,軍需無乏,建國以功第一。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封為侯。蕭何極注重圖書事業的建設,漢初,他主持建造有“石渠閣”、“天祿閣”于未央宮內,“石渠閣”以儲入關所得秦朝書籍以及入咸陽以後所得的圖籍、檔案;“天祿閣”專藏各地所獻秘本珍本和處賢才碩學之士。是為漢代官府主要藏書樓,由此奠定了漢代國家藏書的基礎。

    話回正題,當曹參听到蕭何去世消息後,告訴門客趕快整理行裝,說︰“我將要入朝當相國去了。”過了不久,朝廷派來的人果然來召曹參。

    曹參離開時,囑咐後任齊國丞相說︰“要把齊國的刑獄和集市作為某些人行為的寄托,要慎重對待這些行為,不要輕易干涉。”後任丞相說︰“治理國家沒有比這件事更重要的嗎?”曹參說︰“不是這樣。獄市這些行為,是善惡並容的,如果您嚴加干涉,壞人在哪里容身呢?我因此把這件事擺在前面。”

    曹參遂向齊王告別,隨使入都,謁過漢惠帝母子,接了相印,即日視事。

    曹參入朝成為相國,一切皆遵蕭何之法而無所變更。

    並且從各郡和諸侯國中挑選一些質樸而不善文辭的厚道人,立即召來任命為丞相的屬官。對官吏中那些言語文字苛求細微末節,想一味追求聲譽的人,就斥退攆走他們。

    有幾個朝中僚佐,自負才能,要想入陳謀議,曹參也並不謝絕,但一經見面,便邀同宴飲,一杯未了,又是一杯,務要勸入醉鄉。僚佐談及政治,即被曹參用言截住,不使說下,沒奈何止住了口,一醉乃去。古人有言,上行下效,捷于影響,曹參既喜飲,其屬吏也無不效尤,統在相府後園旁,聚坐飲酒。飲到半酣,或歌或舞,聲達戶外。

    曹參雖有所聞,好似不聞一般,惟有二三親吏,听不過去,錯疑曹參未曾聞知,故意請曹參往游後園。曹參到了後園中,徐玩景色,巧有一陣聲浪,傳遞過來,明明是屬吏宴笑的喧聲,曹參卻不以為意,反使左右之人取入酒肴,就在園中擇地坐下,且飲且歌,與相唱和。這真令人莫名其妙,暗暗的詫為怪事。原是一奇。曹參不但不去禁酒,就是屬吏辦事,稍稍錯誤,亦必替他掩護,不願聲張,屬吏等原是感德,惟朝中大臣,未免稱奇,有時入宮白事,便將曹參平日行為,略略奏聞。

    漢惠帝因母後專政,多不愜意,也就借這杯中之物,房中閨樂,作為消遣,聊解心中的幽悶憂愁。及聞得曹參所為,與己相似,不由的暗笑道︰“相國也來學我,莫非瞧我不起,故作此態。”

    漢惠帝劉盈正在懷疑莫釋的時候,于是招曹參兒子大中大夫曹窟入宮待見。漢惠帝當著曹窟面前顧語道︰“你回家一趟,替朕問問你父親,高祖新棄群臣,皇帝年幼未冠,全依相國輔佐。現在你的父親身為丞相,只知飲酒,無所事事,如何能治理天下?不過,你不要說是朕讓你問的。”

    曹窟回到家中,把漢惠帝所說的話都告訴了父親曹參。曹參听後,勃然大怒,取過戒尺,就打曹窟,而且邊打邊說︰“天下事你知多少?還不快快入宮侍駕!”曹窟被打,心里很是委屈,入宮後向漢惠帝老老實實說了此事。漢惠帝听後,心里更感到疑惑。

    第二天,散朝以後,漢惠帝劉盈故意將曹參留下,問道︰“你為何責打你的兒子曹窟呢?他所說的話都是我的意思。”

    曹參連忙拜伏在地,頓首謝罪,問漢惠帝道︰“陛下英明神武,可比得上高祖?”

    漢惠帝說道︰“朕怎敢與先帝相比?”

    曹參又問道︰“陛下看臣的才能與故丞相蕭何比,誰優誰劣?”

    漢惠帝道︰“恐不及蕭丞相。”

    曹參這才說道︰“陛下聖明,確實如此。從前高祖及蕭丞相定天下,法令、制度都已經很完備了。現在陛下臨朝,臣等能守職奉法,遵前制而不令有失,就已經很不錯了,難道我們還能超過他們嗎?”

    漢惠帝劉盈听了以後,頓時明白了曹參的想法。于是漢惠帝對曹參說道︰“我知道了,君且歸休吧。”

    曹參乃拜謝而出,仍然照常行事。百姓經過大亂,但求小康,朝廷沒有甚麼興革,官府也沒有甚麼征徭,就算做是天下太平,安居樂業,所以曹參為相,兩三年不行一術,卻得了海內謳歌,交相稱頌。當時人民傳誦道︰“蕭何為法,音較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淨,民以寧一。”到了後世史官,亦稱漢初賢相,要算蕭曹,其實蕭何不過恭慎,曹參更且荒怠,內有淫後,外有強胡,兩相不善防閑,終致釀成隱患。

    且說匈奴國中冒頓單于,自與漢朝和親以後,總算是按兵不動,好幾年不來侵犯邊境。至漢高祖劉邦駕崩,耗問遙傳,冒頓單于遂遣人入邊偵察,探得漢惠帝仁柔,及呂後淫悍略情,遂即藐視漢室,有意戲弄,于是寫著幾句謔浪笑傲的�剩 弊鞁椋 盍艘桓齬僭保 迨樾兄臉を玻  懷嗜搿br />
    漢惠帝劉盈方縱情于酒色,無心理政,來書上又寫明由漢太後親閱,當然由內侍遞至宮中,交與呂太後。呂太後就展開書信親自閱覽,但見書中寫著︰

    孤僨之君,生于沮澤之中,長于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游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娛,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呂太後看到結末兩語,禁不住火星透頂,把書撕破,擲諸地上。想是只喜審食其,不喜冒頓單于。一面召集文武百官,入宮會議,帶著怒氣說道︰“匈奴來書,甚是無禮,我擬把他來人斬首,發兵往討,未知眾意如何?”

    旁下隊伍有一將士出列,說道︰“臣願得兵十萬,橫行匈奴中!”

    語尚未完,諸將見是舞陽侯樊噲發言,統皆應聲如響,情願從征。忽然听得一人朗語道︰“樊噲大言不慚,應該斬首!”

    這一語不但激怒樊噲,嗔目視著;就是呂太後亦是驚出意外。留神一瞧,乃是中郎將季布。又來出風頭了。季布不待呂太後申問,連忙即繼續說道︰“當年,高皇帝率領四十萬大軍尚且被圍困在平城,如今樊噲怎麼能用十萬人馬就能橫掃匈奴呢?這是當面撒謊!再說秦王朝正因為對匈奴用兵,才引起陳勝等人起義造反。直到現在創傷還沒有治好,而樊噲又當面阿諛逢迎,想要使天下動蕩不安。且夷狄情性,野蠻未化,我邦何必與其計較,他有好言,不足為喜,他有惡言,也不足為怒,臣意以為不宜輕討哩。”

    呂太後被季布這一說,倒把那一腔的盛怒,嚇退到子虛無有國去了,另換了一種懼容。就是樊噲也回憶從前的情景,果然覺得匈奴可怕,不敢與季布力爭。老了,老了,還是與呂�歡聚吧。當下召入大謁者張釋,令他草一復書,語從謙遜,並擬贈他車馬,亦將禮意寫入書中,略雲︰

    單于不忘敝邑,賜之以書,敝邑恐懼,退日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听,不足以自污,敝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

    書既繕就,便將車馬撥交來使,令他帶同復書,反報冒頓單于。冒頓單于見書意謙卑,也覺得自己之前的書信過于唐突,內不自安,乃復遣人入謝,略言僻居塞外,未聞中國禮義,還乞陛下赦免寬宥等語。此外又獻上良馬數匹,另乞和親。大約因呂後復書發白齒落,不願相易,所以另求他女。呂太後乃再取宗室之中的女子,充作公主,出嫁匈奴。冒頓單于自然心感歡喜,于是不復生事。但漢家新造,冠冕堂皇,一位安富尊榮的母後,被外夷如此侮辱戲弄,還要卑詞遜謝,送他車馬,給他宗女,試問與中國朝體,玷辱到如何地步呢!說將起來,無非由呂後行為不正,所以招尤。她卻不知稍微改正自己,仍然與審食其混做一套,比那高祖皇帝在日,恩愛加倍。審食其又恃寵生驕,結連黨羽,勢傾朝野,中外人士,交相訾議。漸漸的傳入漢惠帝劉盈的耳中,漢惠帝劉盈為此又羞又忿,不得不借法示懲,要與這淫奴算帳了。正是︰

    幾經愚孝反成痴,欲罰雄狐已太遲,

    盡有南山堪入詠,問他可讀古齊詩?

    究竟漢惠帝會如何懲處審食其,待至下章回再說明。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濟公傳奇》,方便以後閱讀濟公傳奇第453章 劉肥獻國脫危 冒頓書辱呂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濟公傳奇第453章 劉肥獻國脫危 冒頓書辱呂後並對濟公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