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傳奇

第451章 四皓保儲劉邦駕崩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王鐘亭 本章︰第451章 四皓保儲劉邦駕崩

    卻說漢高祖到了淮南之地,連接兩次喜報,一即是由長沙王吳臣,遣人獻上英布首級,漢高祖看驗屬實,頒詔褒功,將英布尸體分成八份,分交與來使帶回。一是由周勃發來的捷音,乃是已經追擊了陳,至當城破滅陳眾人,將陳刺死,現已悉數平定代郡,及雁門雲中諸地,候詔定奪雲雲。漢高祖劉邦復馳詔于周勃,叫他班師。

    周勃留在代國。惟淮南已封與子劉長,楚王劉交復歸原鎮。當時,荊王劉賈為英布所殺,且無後嗣。漢高祖皇帝劉邦擔心吳地會稽人輕佻強悍,沒有勇猛雄壯的王來鎮服他們不行。而自己的兒子還年幼,因此就立劉濞為吳王,統轄三郡五十三城。

    劉濞是劉仲的兒子,漢高祖劉邦曾立劉仲為代王。但匈奴圍攻代地的時候,劉仲不能堅守,棄國輾轉逃到洛陽,爾後前來歸附劉邦。漢高祖皇帝劉邦不忍動用刑罰,便貶他為合陽侯。而他的兒子劉濞被封為沛侯。

    劉濞年方弱冠,膂力過人,此次英布反叛,漢高祖皇帝劉邦親自率兵前去討伐。二十一歲的劉濞以騎將身份隨從劉邦,擊破英布軍,當時,荊王劉賈為英布所殺,且無後嗣。劉邦擔心吳地會稽人輕佻強悍,沒有勇猛雄壯的王來鎮服他們不行。而自己的兒子還年幼,因此就立劉濞為吳王,統轄三郡五十三城。

    吳王劉濞拜官授印後,漢高祖皇帝劉邦召見他的時候。劉邦留神細細視察,見他面目獷悍,隱帶殺氣,不由的懊悔起來,于是高祖皇帝劉邦對吳王劉濞說︰“你的相貌有造反的氣色。”

    漢高祖皇帝劉邦心里很後悔,但已拜官授印,于是就拍著他的背肩膀說︰“漢朝建立後五十年,東南方向將發生叛亂,難道是你嗎?天下同姓皆為一家,希望你謹慎一點,不要造反。”且五十年後之亂事,漢高祖如何預知?此事或許是因為一些史官之筆好諛媚,故有此事記載,故當知盡信書不如無書,此事情未足深信。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有沒有可能是因為當時的女相師許負曾經和劉邦議論看相的時候,和劉邦說過這個事情。但是這些也只是作者的臆想編造而已,只圖一樂罷了。

    吳王劉濞叩頭說︰“不敢。”在後來漢惠帝、呂雉時,天下剛剛平定,各郡國的諸侯都在各自安撫轄地的百姓。

    漢高祖皇帝乃令他起來,又囑咐數語,才使退出。劉濞即整裝去訖。嗣是子弟分封,共計八國,齊楚代吳趙梁淮陽淮南,除了楚王劉交吳王劉濞外,余皆系高祖親子。漢高祖以為骨肉至親,當無異志,就是吳王濞,已露反相。也不足以影響漢代江山。這且慢表。

    且說漢高祖皇帝自淮南啟程,東行過魯地,派遣官員準備具太牢,前往祭祀孔子。待祭祀完畢復命,改道西行。

    途中高祖劉邦箭創復發,匆匆入關,還居長樂宮,一臥數日。戚姬早夕侍候在側,見高祖劉邦呻吟不輟,格外擔憂,當下覷便陳詞,再四吁請,要高祖皇帝保全母子性命。漢高祖劉邦于是暗想,只有廢立太子一法,尚可保他們母子,因此舊事重提,決議廢立。

    張良為太子劉盈的少傅,義難坐視不顧,于是首先入諫,說了許多言詞,高祖皇帝劉邦只是不理睬。張良自思平日進言,多見信從,此番乃格格而不相入,料難再語,不如退歸,好幾日杜門謝客,托病不出。

    當時這件事情惱怒了太子太傅叔孫通,于是他入宮強諫道︰“從前晉獻公寵愛驪姬,廢去太子申生,導致晉國亂了好幾十年,秦始皇遲遲不定扶甦為太子,讓趙高鑽了空子,最後讓胡亥做了皇帝,導致大秦覆滅,自致滅祀,此尤為陛下所親見。今太子仁孝,天下共聞,呂後與陛下,艱苦同嘗,只生太子一人,如何無端背棄?今陛下必欲廢嫡立少,臣情願先死,就用頸血灑地罷。”

    叔孫通說著,即拔出劍來,竟欲自刎。漢高祖劉邦慌忙站起來,伸手阻攔,叫他不必自盡,且與語道︰“我不過偶出戲言,君奈何視作真情?竟來尸諫,幸勿如此誤會!”

    叔孫通方才把劍放下,復答說道︰“太子為天下根本,根本一搖,天下震動,奈何以天下為戲哩?”

    漢高祖皇帝劉邦說道︰“我听君言,不更太子就是了!”叔孫通乃趨退。既而內外群臣,亦多上書固理劇爭,累得高祖皇帝左右兩難,既不便強制違背眾臣子之意,又不好過于拒絕愛姬,只好將此事拖延過去,再另作後來打算。

    既而高祖皇帝劉邦因為瘡病之傷沒有發作,于是置酒宮中,特傳召太子劉盈侍宴。太子劉盈應召入宮,四皓一同進去,俟太子劉盈行過了禮,亦皆上前拜謁高祖。

    大漢高祖皇帝劉邦瞧著,這四人統是須眉似雪,高風道骨之貌,心中驚異得很,便看向太子劉盈,問道︰“這四老乃是何人?”

    太子劉盈尚未答言,四皓已自敘姓名。商山四皓,即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里季吳實和里先生周術,是秦末漢初的四位著名學者。他們因不滿秦始皇的暴政而隱居于商山,長期隱藏不出。

    高祖皇帝劉邦久聞他們的名望,曾多次邀請他們出山為官,但都被拒絕。這四位隱士在漢初具有極高的聲望,劉邦對他們也頗為敬重。

    漢高祖劉邦愕然道︰“公等便是商山四皓麼?我求公已閱數年,公等避我不至,今為何到此,從吾兒游行?”

    四皓齊聲說道︰“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所以違命不來。今聞太子仁孝,恭敬愛士,天下都延頸慕義,願為太子效死。臣等體念輿情,故特遠道來從,敬佐太子。”

    漢高祖皇帝劉邦徐徐說道︰“公等肯來輔佐我兒,還有何言?幸始終保護,毋致失德。”

    四皓唯唯听命,依次奉觴上壽。漢高祖勉強接飲,且使四皓一同坐下,共飲數�。

    約有一兩個時辰,高祖皇帝劉邦總覺郁郁寡歡,于是命太子劉盈退去。

    太子劉盈起座,四皓亦起,隨著太子,一起謝宴而出。

    在漢高祖劉邦欲廢太子劉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的關鍵時刻,商山四皓接受了呂後的邀請,出山輔佐太子劉盈。在這一次宴會上,商山四皓跟隨太子劉盈隆重出場,他們的出現讓高祖皇帝劉邦大吃一驚。高祖劉邦意識到太子劉盈已經有了這樣德高望重的輔佐者,認為太子羽翼已成,難以動搖,因此放棄了廢太子的打算。

    漢高祖劉邦于是急忙傳召戚姬來到自己跟前,指示四皓,且唏噓向戚姬說道︰“我本欲改立太子,奈彼得四人為輔,羽翼已成,勢難再動了。”

    戚姬聞言,立即潸然淚下。婦女徒知下淚,究竟還屬無益。

    漢高祖劉邦說道︰“汝亦何必過悲,須知人生有命,得過且過,汝且為我作楚舞,我為汝作楚歌。”

    戚姬無奈,于是在高祖劉邦的席前飄揚翠袖,輕盈回舞。漢高祖劉邦想了片刻,歌詞已就,隨即高聲唱著道︰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翼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繒繳,尚安所施!

    劉邦歌罷復歌,回環數四,音調淒愴。戚姬本來通文,听著語意,越覺悲從中來,不能成舞,索性掩面痛哭,淚如雨下。高祖皇帝劉邦亦無心再飲,吩咐左右撤下菜肴,自攜戚姬入了內室,無非就是婉言勸告解釋,軟語溫存安慰,但把廢立太子的問題,卻從此擱起,不復再說了。太子劉盈原就不宜廢立,但欲保全戚姬,難道竟無別的方法麼?

    是時蕭何已進位相國,益封五千戶。高祖皇帝意思,實因蕭何謀劃誅殺韓信,所以加封。群僚都向蕭何道賀。

    獨有故秦東陵侯邵平卻單獨去看望蕭何。邵平是秦末漢初歷史人物,秦朝時期被封為東陵侯,負責看護管理始皇帝生母趙姬之陵寢。秦為漢滅,淪為布衣,于長安城東南霸城門外種瓜,瓜味鮮美,皮有五色,世人稱之“東陵瓜”。蕭何入關的時候,听說了邵平的賢名,于是招他為幕僚。

    一天,邵平來見蕭何,對他說︰“你的禍事到了。”他向蕭何解釋說,你都不想想,你在關中後方,有誰會來攻打你,要五百名士兵干什麼用,其實是那位疑心太重的劉邦,怕你與韓信一樣,在後方謀反,所以是讓他們來監視你的行動的。

    蕭何听後,大驚失色,問邵平該怎麼辦?邵平向蕭何獻計說,讓他將所有的封物一一辭掉,並將自己的家私獻出來支援前方,將自己的親屬都送往前線去打仗,這樣高祖皇帝劉邦就會放心了。蕭何于是按照邵平的謀略去辦後,高祖皇帝劉邦果然大喜,褒獎蕭何,從此更加信任蕭何了。

    及高祖皇帝討伐英布的時候,蕭何使人輸運軍糧,高祖皇帝又屢問來使,謂相國近來所作何事。來使答言,無非說他撫恤百姓,措辦糧械等情,高祖皇帝默然。寓有深意。來使返報蕭何,蕭何也未識得高祖皇帝命意。

    高祖皇帝劉邦這一次次派人來詢問蕭何的日常工作情況。蕭何看出了劉邦的心思,決定照搬以往的“成功經驗”,一方面安撫後方百姓,另一方面捐出家產資助軍隊。

    其中一個門客卻看出了其中暗藏的凶險,勸諫蕭何說︰“您滅族的日子不遠了。您現在身居相國,功勞第一,還能繼續升官嗎?您當初進入關中就深得民心,十多年來倍受民眾愛戴,當今皇帝之所以屢次詢問您的工作,是擔心您傾動關中。所以,建議您現在要多買田地,強買強賣來污損名聲,這樣皇帝才能心安。您才能保全你全家族的性命。”

    真是教條主義害死人,蕭何听門口的解說之後,不由得冒冷汗,于是蕭何如法炮制。高祖皇帝劉邦帶兵回來,民眾攔路上書,狀告蕭何低價強買百姓田地房屋。漢高祖皇帝劉邦見狀,暗暗長舒了一口氣,假惺惺地安撫了百姓一番,回到長安養病。

    百姓遮道上書,爭劾蕭何強買民田,高祖劉邦全不在意,安然入宮。

    到蕭何一再問疾,才將謗書示于蕭何看,叫他自己去向當地人民道歉,蕭何乃補給田價,或將田宅仍還原主,謗議自然漸息了。

    過了幾天,蕭何趁機上奏于漢高祖皇帝劉邦,說道︰“長安一帶土地狹窄,上林苑有很多荒蕪廢棄的空地,不如分給百姓耕種。”

    高祖皇帝劉邦勃然大怒說︰“你接受商人的財物,就替他們來謀劃佔領我的上林苑。”于是喊來廷尉,用鐐銬拘禁了蕭何。

    幾天後,一個姓王的衛尉侍奉皇帝劉邦,大著膽子問道︰“相國犯了什麼大罪,陛下把他拘禁得如此嚴酷?”

    高祖劉邦說︰“我听說李斯當秦國丞相時,有了成績歸功于皇上,有了過錯自己擔著。如今蕭何收受商人財物,請求佔用我的上林苑,向民眾討好,所以我拘了他。”

    王衛尉解釋說︰“在職權範圍內且請求有利于百姓的事,這正是丞相的分內之事,陛下怎麼能認定是收受了商人財物呢?這些年來,陛下和楚軍連年作戰,又兩次外出平叛,當時相國留守關中,他只要晃晃腳函谷關以西的地盤就不歸陛下所有了。相國那個時候不趁機謀利,難道現在會稀罕商人們的那點錢財嗎?再說秦始皇正是因為听不到自己的過錯而失去天下,李斯分擔過錯,又哪里值得效法,陛下怎麼能懷疑相國到如此淺薄的地步呢?”

    思來想去,高祖皇帝劉邦當天就赦免了蕭何。蕭何蓬頭垢面,光著腳丫去見皇帝劉邦感謝不殺之恩。

    看著年邁的朋友如此狼狽,漢高祖劉邦臉皮再厚也覺得不好意思了,于是說︰“相國算了吧。相國為民請求上林苑,我不允許,我不過是桀紂那樣的君主,而相國則是賢相。我把你用鐐銬抓起來,是想讓老百姓知道我的過失。”

    蕭何稱謝而退,自是益加恭謹,靜默寡言。高祖劉邦也照常看待,不消細說。

    適逢周勃自代地歸來,入朝復命,且言陳部將,多來歸降,報稱燕王盧綰,與陳曾有通謀情事。高祖與盧綰是鄰居好友,素來親近關愛,覺得盧綰未必至此,不如召他入朝,親自觀察其行為舉止。乃即派使者赴燕地,傳旨召喚盧綰。盧綰卻是心虛,通謀也有實跡,說將起來,仍是由所用非人,致被搖惑,遂累得身名兩敗,貽臭萬年!先是陳造反時,嘗遣部將王黃至匈奴求援,匈奴已與漢和親,一時未肯發兵,事為盧綰所聞,也遣臣屬張勝,前往匈奴,說是陳兵已敗,切勿入援。

    張勝到了匈奴,尚未致命,忽然與故燕王臧荼之子臧衍,在途中相遇。臧衍奔向匈奴時候,兩下敘談,臧衍是欲報父仇,恨不得漢朝危亂,乃用言語誘導張勝道︰“您之所以在燕得到重用,是因為您通曉匈奴的事務。而燕所能夠長久存在的原因,是因為其他諸侯屢屢造反,天下征戰不休。現在您為了燕,想要迅速消滅陳。但陳被消滅以後,下一個就該輪到燕,您和您的主上馬上也要滅亡了。您為何不讓燕暫且放過陳,並且和匈奴聯合呢?如果局勢和緩,燕就能夠長存;即使朝廷逼迫侵削,燕也算有了安全的保障。”

    張勝听了,認為他說的有道理。于是他暗中違反了盧綰的命令,竟然入匈奴勸冒頓單于,助陳敵漢。盧綰待勝不至,且聞匈奴發兵入境,防燕攻,不由的驚詫起來。暗想此次變端,定由張勝暗通匈奴,背我謀反,乃飛快使報聞高祖,要將張勝全家誅戮。使人方發,張勝卻自匈奴回來,盧綰見了張勝,當然要把他斬首,嗣經勝具述情由,說得盧綰亦為心動,乃私赦張勝之罪,掉包了一個獄中的罪犯,綁出市曹,梟去首級,只說他就是張勝。暗中卻遣張勝再往匈奴與他聯合,另派屬吏範齊,前往面見陳,叫他盡力抵御漢軍,不必多慮。偏偏陳不能久持,敗死當城,遂致盧綰計不得逞,悔懼交並。驀地里又來了漢使,宣召入朝,盧綰怎敢貿然赴往?只好托言有病,未便應命。

    但此事卻被陳的降將告訴了高祖皇帝劉邦。高祖皇帝劉邦于是派使臣召盧綰,盧綰稱病不去。

    漢高祖劉邦又派闢陽侯審食其,御史大夫趙堯召盧綰,並借機調查他的下人。

    盧綰愈加恐懼,閉門謝客。他對他寵信的臣下說︰“現在不是劉姓而稱王的,只有我和長沙王吳芮了。去年春天朝廷族滅了淮陰侯韓信,夏天又誅殺了彭越,都出自呂後的計謀。現在皇上生病,政事都由呂後來決斷,呂後專門想要找借口誅殺異姓諸侯王和大功臣。”于是稱病不往。

    他的手下都逃跑躲藏起來。但這段話終究被泄露到審食其耳中。審食其回來後,詳細向漢高祖劉邦做了稟報,劉邦于是更加生氣。

    漢高祖皇帝劉邦又從匈奴投降的人那里,听到了張勝在匈奴為燕使者的消息,于是說道︰“盧綰果然造反了。”

    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二月,大漢高祖皇帝劉邦以舞陽侯樊噲為將軍,率軍擊燕。後又改以周勃代之。

    漢高祖皇帝劉邦下詔說︰“燕王綰和我是老交情,我關愛他就像關愛我自己的孩子,听人說他和陳私下謀反,我以為不會有,所以派人去迎接他,但盧綰稱病不來,謀反的態度就很明顯了。燕國的官員和民眾並沒有罪,賞賜官員六百石以上的爵位各一級。和盧綰一起的,叛離然後回歸的人,也赦免他們,加爵一級。”

    盧綰知道高祖皇帝劉邦還是顧念舊情,于是他帶著家屬、宮人、親信等數千人馬,在長城下等候,希望劉邦病愈之後,親自入長安謝罪。

    當時漢高祖皇帝劉邦病重,有厭惡樊噲和呂後結黨的人,對劉邦說︰“一旦皇上宴駕,樊噲就要帶兵盡數誅殺戚夫人、趙王劉如意這些人了。”

    漢高祖劉邦听說之後,勃然大怒,說︰“樊噲見我病重,是盼著我死啊。”

    于是漢高祖劉邦命令陳平用車載著絳侯周勃去代替樊噲之將位,並讓他們在軍中立刻把樊噲斬首。

    陳平、周勃當即動身,在途中邊走邊細心合計。陳平說︰“樊噲是皇帝的老部下,勞苦功高。況且他又是呂後的妹夫,可以說是皇親國戚,位高爵顯。眼下,皇帝正在氣頭上,萬一他後悔了,我們怎麼辦?再說皇帝病得這麼厲害,再加上樊噲是呂後的妹夫,她們姐妹二人必然會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時難免會歸罪于咱們兩人。”

    周勃一時沒有了主張,便問︰“難道把樊噲放了?”

    陳平說︰“放是不能放的,咱們不如把他綁上囚車,送到長安,或殺或免,讓皇上自己決定。

    周勃也認為這是個好主意。到了樊噲的軍營前,陳平命人築起一座高台,作為傳旨的地方,另外又派人持節一種信符)去叫樊噲。樊噲得知只有文官陳平一個人前來,認為只是傳達平常的敕令,也沒多想,立即一個人騎馬趕來接詔。

    不料,台後忽然轉出武將周勃,當即將樊噲拿下,釘入囚車。周勃又立即趕到中軍大帳,代替樊噲,由陳平押解囚車返回長安。

    當走到半路的時候,陳平忽然听說高祖劉邦病故。他想︰朝中必然由呂後主持政事,這可糟了。唯一可喜的是,幸虧先前未斬樊噲,還好向呂後交待。可即便如此,也怕夜長夢多,會有人在呂後面前說他的壞話,一定要先趕到長安,把自己的事解釋清楚。他立即策馬趕往長安,路上遇到使者傳詔,讓他屯戍滎陽。

    于是,陳平又生一計,跌跌撞撞地跑入宮中,跪倒在漢高祖的靈前,放聲大哭,邊哭邊說︰“您讓我就地斬決樊噲,我不敢輕易處置大臣,現在已經把樊噲押解回來了。”這明明是說給活人听的,是在向呂後表功。呂後姐妹听說樊噲沒死,都松了一口氣。遂釋放了樊噲,並恢復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當時因為漢高祖劉邦一病數月,逐日加重,至十二年春三月中,自知創重無救,不願再行療治,呂後卻遍訪良醫,得了一有名醫士,入宮診視,漢高祖皇帝劉邦問疾可治否?醫士卻還稱可治,漢高祖劉邦�畹潰骸拔乙圓家綠崛囈# 〉錳煜攏 褚徊 鏈耍 穹翹 棵嗽諤歟 褪貢餿抵厴 彩俏摶媯 瓜 趺慈 兀 br />
    說罷,高祖皇帝顧令近侍取金五十斤賜與醫士,令他退去,不使醫治。醫士無功得金,卻發了一注小財。呂後亦無法相勸,只好罷了。高祖劉邦待呂後退出,便召集列侯群臣,一同入宮,囑使宰殺白馬,相率宣誓道︰“此後非劉氏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如違此約,天下共擊之!”

    發誓完畢乃散,大漢高祖劉邦再寄諭陳平,令他由燕回來,不必入報,速往滎陽,與灌嬰同心駐守,免致各國乘喪為亂。布置已畢,再召呂後入宮,囑咐後事,呂後問道︰“陛下百歲後,蕭相國若死,何人可代?”

    漢高祖道︰“莫若曹參。”

    呂後道︰“曹參年亦已將老,此後當屬何人?”

    漢高祖說道︰“王陵可用。但王陵稍愚直,不能獨任,須用陳平為助。陳平智識有余,厚重不足,最好兼任周勃。勃樸實少文,但欲安劉氏,非勃不可,就用為太尉便了。”

    大約是閱歷有得之談。呂後還要再問後人,高祖劉邦道︰“後事恐亦非汝所能知了。”

    呂後乃不復再言。又越數日,已是孟夏四月,漢高祖在長樂宮中,瞑目而崩。享年五十有三。自高祖為漢王後,方才改元,五年稱帝,又閱八年,總計得十有二年。稱帝以五年為始,故合計只十二年。正是︰

    仗劍輕揮滅暴秦,功成垓下壯圖新,

    如何功狗垂烹盡,身後牝雞得主晨。

    漢高帝十二年四月甲辰日前195年6月1日),劉邦在長樂宮病逝,到了第四天,呂雉仍秘不發喪,並和審食其商議將所有將軍全部殺盡並滅族。有人知道後通知給將軍酈商,酈商去見審食其,指出殺光全部將領會導致大臣叛于內,諸侯反于外,天下覆滅。審食其轉述給呂雉,于是呂雉在丁未日前195年6月4日)發喪,大赦天下。

    當時陳平在押送樊噲回朝時听說劉邦去世,途中恰逢呂雉遣使來滎陽傳喚,陳平于是直驅入宮,在靈堂向呂雉哭訴稟奏處理樊噲一事的經過,呂雉憐憫他,說︰“你辛苦了,可以出去休息。”但陳平還是留宿宮中擔當警衛,打消了呂雉的猜忌。呂雉隨即赦免了樊噲。

    丙寅日前195年6月23日),將皇帝劉邦下葬。己巳日前195年6月26日),太子劉盈登基為皇帝,給劉邦上尊號為“高皇帝”,尊呂雉為皇太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濟公傳奇》,方便以後閱讀濟公傳奇第451章 四皓保儲劉邦駕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濟公傳奇第451章 四皓保儲劉邦駕崩並對濟公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