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中草藥故事集

第330章 百草堂之枸橘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承道小寫師 本章︰第330章 百草堂之枸橘

    枸橘記小鎮藥鋪的溫性良方

    青溪鎮的秋總裹著水汽,溪面上飄著層薄紗似的霧,把鎮口那棵老樟樹的影子泡得發虛。百草堂的木門“吱呀”一聲被推開時,王寧正蹲在櫃台後翻一本泛黃的《本草備要》,指腹在“枳”字那頁反復摩挲——紙頁邊緣磨出了毛邊,還沾著幾點深褐色的藥漬,那是去年炮制陳皮時濺上的。他今年五十六歲,頭發已半白,用根烏木簪子松松挽在腦後,藏青色的長衫袖口總卷到小臂,露出雙布滿老繭的手。指節粗大,虎口處有道淺疤,是年輕時上山采黃蓮被竹片劃傷的;指甲縫里總嵌著些洗不淨的藥末,湊近了能聞見淡淡的甘草香。

    “王藥師!王藥師!”門外的呼喊撞碎了晨霧,伴隨著急促的腳步聲,村民周大叔扶著他媳婦跌了進來。周大嬸臉色蠟黃,一手按著小腹,一手攥著周大叔的胳膊,額頭上沁著冷汗,說話時氣都喘不勻“早上還好好的,吃了碗稀粥就開始脹,瀉了兩回,肚子倒更疼了……”王寧立刻起身,搬過條長凳讓周大嬸坐下,手指搭在她腕脈上。指腹下的脈象沉而滯,像被什麼東西堵著似的。他又掀開周大嬸的眼皮看了看,舌苔白膩,按了按她的上腹部,周大嬸疼得“嘶”了一聲。“是積滯內停,氣機不暢。”王寧收回手,聲音沉穩,“入秋了,你們是不是還吃著冰鎮的瓜果?”周大叔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昨天孩子從鎮上買了些秋梨,她嫌熱,就冰在井里吃了兩個……”“脾胃本就怕涼,秋氣又收,涼氣裹著食積堵在胃里,自然脹痛。”王寧轉身走向藥櫃,張娜正站在櫃後整理藥包,她穿著淺灰色的布裙,頭發梳得整齊,發間別著支銀簪,是王寧年輕時給她打的。見丈夫過來,她遞過一張藥方紙“剛李伯家的小子也來了,癥狀跟周大嬸一樣,家里的香附、木香都快抓完了。”

    王寧接過藥方,眉頭微蹙。香附、木香都是常用的理氣藥,這陣子鎮上接連來的患者,都是瀉後仍脹、大便不通,顯然是溫性理氣的藥不夠用了。他抬頭望向鋪子後院的方向,隔著窗欞能看見幾株綠意——那是三年前他從山上移栽的枸橘,如今已長到一人多高,枝椏上還掛著些青黃色的小果子。“後院的枸橘該派上用場了。”王寧放下藥方,對張娜說,“枸橘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正好能疏肝和胃、理氣止痛,解這積滯最對癥。”話音剛落,門外傳來一陣輕快的腳步聲,王雪背著個粗布藥簍跑了進來。她才十七歲,梳著雙丫髻,發梢還沾著片草葉,淺藍布衫的衣角沾了些泥點——定是又去後山采藥了。“哥!我采了些柴胡回來,你看夠不夠?”她把藥簍往櫃台上一放,里面的柴胡還帶著露水,“對了,我剛才看見濟世堂的劉二在咱們後院牆外晃悠,鬼鬼祟祟的,不知道要干什麼。”

    王寧心里咯 一下。濟世堂的孫玉國,向來眼熱百草堂的生意,前陣子還故意壓低藥材價格搶客,這次鎮上突發病癥,他指不定又要耍什麼花樣。但眼下救人要緊,他拍了拍王雪的肩膀“別管他,你跟我去後院摘枸橘,張陽,你先給周大嬸熬碗生姜水,暖暖胃。”張陽應了一聲,他穿著件素色的長衫,衣襟上別著個小小的香囊,里面裝著藿香和佩蘭,走哪兒都帶著股清香味。他是王寧的徒弟,跟著學了五年,切藥、熬藥的手藝已經很熟練了。

    後院不大,靠牆種著三株枸橘樹。枝葉茂密,葉子呈卵形,邊緣有鋸齒,摸起來有些粗糙,湊近了能聞見股淡淡的辛香。枝頭掛著的枸橘,有青有黃,最大的也只有拳頭大小,果皮上布滿了細小的油胞,輕輕一捏,就能聞到股濃郁的香氣。王寧搬來梯子,爬到樹上摘果子,王雪在下面接著。“哥,這枸橘真能治積滯嗎?”王雪捧著手里的青黃色果子,好奇地問,“我之前只知道它的刺能入藥,還不知道果實也能用。”“它的果實、葉子、刺都能入藥。”王寧摘下一串果子,扔給王雪,“未成熟的果實叫枳實,理氣力強;成熟的叫枳殼,藥性緩和些。咱們現在摘的,半青半黃,正好用。你記住,這藥性溫,要是遇見陰虛火旺的患者,可不能用。”

    王雪點點頭,把果子放進竹籃里,認真地記在心里。她從小就跟著哥哥在藥鋪里轉,看著哥哥治病救人,心里早就想學醫了,只是還沒正式拜師,這次正好能多學些。兩人正摘著果子,忽然听見牆外傳來“ 嚓”一聲響,像是樹枝斷裂的聲音。王寧心里一緊,立刻從梯子上下來,快步走到牆邊,透過牆縫往外看——劉二正貓著腰,手里拿著根斷了的枸橘枝,往巷子里跑,樹枝上還掛著幾個沒成熟的果子。“哥!他把咱們的枸橘枝折斷了!”王雪也看見了,氣得臉都紅了,擼起袖子就要追出去,“我去找他理論!”王寧一把拉住她,臉色雖沉,聲音卻依舊平靜“別去。他就是想讓咱們沒藥可用,咱們不能中了他的計。”他看了看被折斷的枝椏,又看了看樹上的葉子,“還好,他只折斷了幾根枝,枸橘的葉子也能入藥,咱們先摘些葉子應急,我之前跟錢多多訂了一批枸橘果實,他應該這兩天就會送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王雪咬了咬嘴唇,還是有些不甘心,但看著哥哥堅定的眼神,還是點了點頭。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摘下枸橘葉,放進藥簍里。葉子的辛香更濃了,彌漫在小小的後院里,像是在無聲地安慰著這對兄妹。張娜這時走了進來,手里拿著塊布巾,遞給王寧“擦把汗吧,周大嬸喝了生姜水,氣色好多了,正等著用藥呢。”她看見地上的斷枝,也明白了幾分,輕聲說,“孫玉國也太過分了,不過咱們別跟他一般見識,先把患者治好要緊。”王寧接過布巾,擦了擦額頭的汗,看著籃子里的枸橘果和藥簍里的葉子,眼神堅定“放心,有這枸橘在,咱們一定能治好鎮上的患者。”

    夕陽西下時,百草堂的燈還亮著。張陽在灶房里熬著藥,藥香從鍋里飄出來,混著枸橘的辛香,飄出鋪子,飄進青溪鎮的巷子里。王寧坐在櫃台後,一邊給患者診脈,一邊教王雪辨認藥材,張娜則在一旁仔細地抓藥、包藥。沒人注意到,鋪子門外,一個穿著淺紫色衣裙的女子靜靜地站著,她頭發烏黑,用一根玉簪挽著,手里拿著個藥鋤,正是護道者林婉兒。她看著百草堂里忙碌的身影,聞著空氣中的藥香,嘴角微微上揚,轉身消失在夜色里——她知道,明天這里,一定會有一場硬仗要打。

    天還沒亮,青溪鎮就被一陣淅淅瀝瀝的雨聲裹住了。百草堂的藥灶上,藥壺正“咕嘟咕嘟”地冒著熱氣,枸橘果和葉子在鍋里翻滾,辛香混著水汽從壺嘴溢出來,漫過櫃台,鑽進後院的藥圃里。王雪正蹲在地上分揀剛摘的枸橘葉,指尖被葉片邊緣的細鋸齒劃了道小口子,她卻渾然不覺,只盯著葉子上的紋路,默念著哥哥昨天教的話“枸橘葉辛溫,理氣之力雖弱于果實,卻勝在溫和,適合輕癥患者。”

    “雪兒,把灶上的藥倒出來分裝好,李嬸該來了。”王寧的聲音從里屋傳來,他剛把昨夜晾曬的甘草收進藥櫃,袖口沾著些白色的藥粉。話音未落,鋪子的木門就被風吹得“吱呀”響,一個穿著藍布衫的婦人扶著門框站在雨里,褲腳全濕了,懷里緊緊抱著個布包,正是懷孕五個月的李嬸。“王藥師,您快救救我……”李嬸的聲音發顫,一手護著肚子,一手按著胸口,臉色比昨天周大嬸還要蒼白,“昨晚開始腹脹,想上廁所卻解不出來,我不敢亂吃藥,只能來麻煩您了。”

    王寧趕緊扶她到里屋的躺椅上坐下,指尖搭在她的腕脈上。脈象比尋常孕婦要沉滯些,舌苔白膩,和之前的患者癥狀相似,卻是孕中積滯——這就棘手了。他皺著眉起身,走到藥櫃前翻找,張娜端著杯溫水過來,輕聲對李嬸說“先喝口水緩一緩,王藥師會有辦法的。”“哥,用枸橘嗎?”王雪端著分好的藥碗過來,見李嬸的樣子,心里也跟著著急。王寧卻搖了搖頭,指了指藥櫃上貼著的“枳實”標簽“枸橘的幼果制成綠衣枳實,理氣力猛,孕婦用了恐傷胎氣,《福建省中藥材標準》里早有記載,這是禁忌,不能用。”

    這話讓李嬸更慌了,眼淚在眼眶里打轉“那可怎麼辦?總不能一直脹著,要是影響了孩子……”張娜趕緊握住她的手安撫,王寧卻盯著藥簍里的枸橘葉出神——葉子藥性溫和,若是減量搭配其他藥材,或許能行?可孕婦用藥半點馬虎不得,他得再想想穩妥的方子。就在這時,門外傳來“篤篤”的敲門聲,伴隨著清脆的女聲“王藥師在嗎?”王雪跑去開門,只見林婉兒站在雨幕里,身上披著件素色的簑衣,簑衣上還沾著些草屑,手里提著個竹籃,里面裝著些新鮮的紫甦葉。“我听說鎮上有人積滯,想著紫甦能理氣和胃,就采了些送過來。”

    林婉兒走進鋪子,目光掃過桌上的枸橘葉,又看向里屋的李嬸,立刻明白了幾分。她走到王寧身邊,輕聲說“孕中積滯,需溫而不燥、理氣不傷胎。枸橘葉配紫甦葉,再加少量砂仁,砂仁能安胎理氣,三者同用,既能解脹,又能護胎,你覺得如何?”王寧眼楮一亮——他怎麼忘了砂仁!砂仁性溫,歸脾、胃經,既能理氣醒脾,又能安胎,和枸橘葉、紫甦葉搭配,正好契合李嬸的癥狀。他立刻提筆寫藥方,筆尖在紙上劃過,留下清晰的字跡“枸橘葉三錢,紫甦葉二錢,砂仁一錢,水煎服,每日一劑。”

    張陽接過藥方,轉身去灶房抓藥。王雪湊過來看著藥方,小聲問林婉兒“婉兒姐,你怎麼知道這麼多孕婦用藥的講究?”林婉兒笑著摸了摸她的頭,手指上還帶著戶外的涼意“我以前跟著師父走南闖北,見過不少孕中患病的婦人,師父常說,醫者用藥,既要對癥,更要知禁忌,尤其是孕婦,差一分藥量都可能出大事。”李嬸拿著藥方,心里踏實了不少,起身要付錢,王寧卻擺手“先用藥,等好了再說。這藥要溫服,喝完別吹風,要是有不舒服,隨時來告訴我。”張娜還找了塊干布,讓李嬸擦干褲腳,又給她拿了把油紙傘,看著她撐傘走進雨里,才放心地關上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雨越下越大,鋪子里的藥香更濃了。林婉兒幫著王雪整理藥材,忽然想起什麼,對王寧說“我剛才來的時候,看見濟世堂門口圍著不少人,好像是患者喝了他們的藥,腹瀉更嚴重了。孫玉國臉色很難看,劉二在一旁手足無措的。”王寧皺了皺眉——濟世堂用的怕是寒涼的理氣藥,比如枳殼配黃連,雖能理氣,卻會傷了脾胃,尤其患者本就瀉後體虛,哪禁得住寒涼藥的折騰。他正想著,門外忽然傳來馬蹄聲,伴隨著粗啞的呼喊“王藥師!王藥師!”

    眾人抬頭看去,只見藥材商人錢多多披著件黑色的斗篷,騎著匹棗紅馬,冒雨停在鋪子門口。他翻身下馬,斗篷上的雨水“嘩啦啦”地往下掉,手里還提著兩個沉甸甸的布袋子,走進鋪子就喘著粗氣說“可算到了!路上遇到山洪,耽誤了兩天,這是你訂的枸橘果實,還有些枸橘棘刺,雖然功效弱些,湊合用也能救急。”張陽趕緊接過布袋子,打開一看,里面的枸橘果實個個飽滿,青中帶黃,油胞細密。王寧走上前,拿起一個果實聞了聞,辛香濃郁,是上好的藥材。他拍了拍錢多多的肩膀“辛苦你了,冒著這麼大的雨送過來。”

    錢多多擦了擦臉上的雨水,笑著說“咱們都是為了救人,說什麼辛苦。對了,我剛才路過濟世堂,听見孫玉國在罵劉二,說藥材不夠用了,還說要去山里采枸橘,可這雨天,山里路滑,哪那麼好采。”王雪撇了撇嘴“誰讓他之前讓劉二折斷咱們的枸橘枝,這是報應!”王寧卻搖了搖頭,看著窗外的雨簾,若有所思——濟世堂的患者要是得不到對癥的藥,病情只會更重,不管孫玉國之前做過什麼,醫者仁心,總不能見死不救。林婉兒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輕聲說“你想幫他?”王寧點了點頭“先把鎮上的患者治好再說。等雨小些,我讓張陽送些枸橘過去,告訴他用法用量,但願他能听進去。”

    雨還在下,百草堂的燈依舊亮著。張陽在灶房里熬著新的湯藥,枸橘果實的辛香混著砂仁的香氣,飄出鋪子,融進青溪鎮的雨夜里。王雪坐在桌邊,把今天學到的用藥禁忌記在本子上,林婉兒則幫著張娜整理藥櫃,錢多多喝著熱茶,跟王寧聊著各地的藥材行情。沒人知道,此刻濟世堂里,孫玉國正盯著空蕩蕩的藥櫃,臉色陰沉得像窗外的天氣。劉二站在一旁,大氣不敢出,心里卻在琢磨要是百草堂真的肯送藥過來,或許這場危機,還能化解。

    雨絲總算在午後歇了,青溪鎮的石板路還泛著濕光,卻已有人扛著鋤頭出門透氣。百草堂的門敞開著,張陽正蹲在門檻邊曬枸橘棘刺,那些曬干後呈棕褐色的棘刺,頂端帶著尖銳的小鉤,他時不時要撥弄兩下,免得疊在一起曬不透。王雪坐在櫃台後,手里捧著本《本草綱目》,指尖在“枳”的條目上劃著,嘴里還念念有詞“枳實,味苦、辛、酸,溫,無毒……主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除寒熱結,止痢……”

    忽然,巷口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夾雜著劉二粗聲粗氣的嚷嚷“大家快來看啊!百草堂賣假藥坑人!我家掌櫃的好心提醒,他們還不承認!”王寧剛從後院檢查完枸橘樹的新芽,听見聲音皺起眉。只見劉二領著三個村民往鋪子這邊來,那三個村民都是之前在濟世堂抓過藥的,此刻捂著肚子,臉色難看。劉二走在最前面,穿著件洗得發白的短打,袖子挽得老高,一副要討說法的模樣。

    “王寧!你給我出來!”劉二拍著百草堂的櫃台,震得上面的藥包都晃了晃,“我這幾個兄弟,昨天喝了你家的枸橘湯藥,今天肚子更疼了!你是不是用了壞藥材?”王雪“騰”地站起來,手里的書“啪”地拍在櫃台上“你胡說!我哥配的藥都是上好的枸橘,昨天周大叔、李嬸喝了都好轉了,怎麼到你這兒就成假藥了?”周圍很快圍了不少看熱鬧的村民,周大叔正好扛著鋤頭從田里回來,看見這陣仗,趕緊擠進來“劉二,你可別冤枉好人!我昨天喝了百草堂的藥,當天腹脹就消了,今天早上還吃了兩大碗粥呢!”

    劉二瞪了周大叔一眼“你懂什麼!說不定你是跟他們串通好的!”“我串通什麼?”周大叔氣得臉通紅,擼起袖子就要跟劉二理論,“我家老婆子也喝了藥,現在正在家喂雞呢!你要是不信,我現在就把她叫來!”這時,王寧走了出來,他依舊穿著那件藏青色長衫,手里還拿著片剛摘的枸橘葉,語氣平靜“劉二,你說我的藥有問題,可有證據?這幾位鄉親,能否讓我把把脈?”

    那三個村民面面相覷,其中一個矮胖的村民猶豫著伸出手“王藥師,不是我們要找事,是孫掌櫃的說,我們這病是喝了你家藥才加重的……”王寧指尖搭在他腕脈上,片刻後皺起眉“你這脈象沉細,舌苔定是黃膩的,而且腹瀉時還帶著黏液,對吧?”矮胖村民愣了愣,點頭如搗蒜“對對對!王藥師你怎麼知道?”“因為你喝的不是我的藥,是寒涼的理氣藥。”王寧收回手,聲音提高了些,讓周圍的村民都能听見,“鎮上的患者都是脾胃虛寒導致的積滯,需用溫性的枸橘來理氣。若是用了黃連、枳殼這類寒涼藥,只會傷了脾胃陽氣,讓腹瀉更嚴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劉二臉色變了變,還想狡辯“你胡說!我明明看見他們在你這兒抓了藥!”“你看見的是他們來問藥,我當時就說了,他們的癥狀不適合單用枸橘,得搭配砂仁、干姜,可他們說濟世堂有現成的藥,就走了。”王雪站出來,指著劉二,“我還記得,你昨天還在我們後院牆外晃悠,是不是想偷我們的枸橘?”周圍的村民議論紛紛,有人小聲說“難怪我家小子在濟世堂抓了藥,喝了也沒好……”還有人說“孫玉國怕是為了省錢,用了便宜的寒涼藥吧?”

    劉二見勢不妙,想偷偷溜走,卻被周大叔一把抓住胳膊“你想跑?把話說清楚!”就在這時,孫玉國匆匆趕來,他穿著件深藍色的綢緞長衫,頭發梳得油亮,卻掩不住臉上的慌亂。他看見圍了這麼多村民,趕緊上前拉住劉二“你在這里鬧什麼!快跟我回去!”“孫掌櫃的,你可算來了!”劉二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他們說你用寒涼藥坑人!”孫玉國的臉瞬間漲成了豬肝色,他瞪了劉二一眼,又看向王寧,語氣帶著幾分生硬“王藥師,是我管教不嚴,讓你見笑了。”

    王寧看著他,嘆了口氣“孫掌櫃的,醫者治病,講究對癥用藥。枸橘性溫,適合鎮上的患者,你用寒涼藥,只會適得其反。”他轉身走進鋪子,拿出一個布包,里面裝著半斤枸橘果實和一些枸橘葉,遞給孫玉國,“這是我家的枸橘,你拿去用。果實三錢配紫甦葉二錢,水煎服;若是輕癥,用葉子五錢煮水喝就行。記住,孕婦慎用幼果制成的枳實。”孫玉國接過布包,手指觸到溫熱的枸橘果實,臉上一陣紅一陣白。他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卻最終只說了句“多謝王藥師。”

    周圍的村民見了,都夸王寧仁心,有人說“還是百草堂的王藥師靠譜!”還有人說“孫掌櫃的,你可得好好學學人家!”孫玉國拉著劉二,狼狽地離開了。周大叔走到王寧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王藥師,你就是太好心了,他之前還讓劉二折你的枸橘枝呢!”王寧笑了笑,指著後院的枸橘樹“樹還能發芽,人也能回頭。只要能治好鎮上的患者,這點小事不算什麼。”

    林婉兒不知何時站在人群外,她穿著那件淺紫色衣裙,手里拿著個竹籃,里面裝著些新鮮的蒲公英。她看著王寧,眼里帶著贊許“你這步棋走得好,既化解了矛盾,又守住了醫者的本分。”王雪湊過來,小聲說“哥,你就不怕孫掌櫃的以後再找咱們麻煩?”王寧摸了摸她的頭,指著櫃台上的《本草綱目》“醫者仁心,只要咱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手里的藥材,就不怕別人找麻煩。你看這枸橘,既能理氣止痛,又能警醒咱們,用藥要對癥,做人要正直。”

    夕陽西下,金色的余暉灑在百草堂的藥櫃上,映得那些藥包上的標簽都泛著光。張陽把曬好的枸橘棘刺收進布袋子里,王雪繼續捧著書學習,林婉兒幫著張娜整理剛采的蒲公英。遠處,濟世堂的燈也亮了起來,孫玉國正在里面,按照王寧說的方法,小心翼翼地熬著枸橘湯藥,只是他的臉色,依舊有些復雜。

    晨霧還沒散盡,青溪鎮的巷子里就飄著淡淡的藥香。百草堂的灶房里,張陽正用紗布過濾枸橘湯藥,橙黃色的藥液順著紗布滴進陶碗里,辛香混著紫甦的清苦,飄得滿鋪子都是。王雪蹲在櫃台邊,把曬干的枸橘棘刺分成小份,用棉紙包好,紙上還細心地寫著“棘刺三錢,煎服理氣”——這是她昨天跟王寧學的,知道棘刺雖功效弱于果實,卻能在藥材緊缺時救急。

    “雪兒,把那包棘刺給我。”王寧從里屋出來,手里拿著個小藥箱,“李嬸昨天派人來說,腹脹好多了,但還有些食欲不振,我再去給她看看,順便送些開胃的山楂丸。”王雪趕緊遞過棘刺包,又想起什麼,從口袋里掏出個布包“哥,這是我昨天采的野菊花,你帶著,路上要是渴了,泡著喝能清熱。”王寧笑著接過,摸了摸她的頭,轉身走進晨霧里。

    剛走沒幾步,就看見孫玉國從對面的巷子里出來,手里也提著個藥箱,臉色比前幾天平和了不少。兩人踫面,孫玉國愣了一下,隨即拱手道“王藥師早。”王寧也拱手回禮“孫掌櫃早,這是要去給患者送藥?”“是啊,”孫玉國嘆了口氣,語氣帶著幾分愧疚,“之前听了劉二的糊涂話,用了寒涼藥,差點耽誤了患者。多虧你送的枸橘,昨天給那幾個腹瀉的村民喝了藥,今天早上他們來說,腹脹已經消了。”

    王寧笑了笑“都是為了治病救人,過去的事就別再提了。對了,你用枸橘時,記得區分果實和葉子,孕婦可不能用幼果制成的枳實。”“我記著呢,”孫玉國從藥箱里拿出張紙,“我還特意把你的囑咐寫下來了,貼在藥櫃上,免得忘了。”他頓了頓,又說,“之前讓劉二折了你家的枸橘枝,我已經讓他去後山補種了些枸橘苗,等長大了,再移栽到你家後院,算是賠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王寧沒想到他會這麼做,心里一暖“孫掌櫃客氣了,只要咱們以後能互相幫襯,讓鎮上的人都能看好病,比什麼都強。”兩人正說著,忽然听見巷口傳來呼喊“王藥師!孫掌櫃!不好了!”只見村民趙大叔背著個孩子,慌慌張張地跑過來,孩子臉色發白,嘴唇干裂,雙手緊緊捂著肚子,疼得直哭。

    “怎麼了?”王寧趕緊上前,扶住孩子的手腕。脈象急促,孩子又說不出話,只一個勁地指著肚子。孫玉國也湊過來,掀開孩子的衣服一看,肚子脹得鼓鼓的,輕輕一按,孩子就哭得更厲害。“這是急性積滯,怕是吃了不消化的東西。”王寧皺起眉,“我藥箱里只有山楂丸,沒有枸橘果實,怎麼辦?”孫玉國也急了“我藥箱里的枸橘昨天都用完了,濟世堂離這兒還有段路,回去取怕是來不及。”

    就在這時,王雪從鋪子里跑出來,手里舉著個布包“哥!我把棘刺帶來了!你說過,棘刺能理氣,雖然慢些,但能救急!”王寧眼楮一亮,趕緊接過布包,打開取出三錢棘刺,又從藥箱里拿出些生姜和大棗“孫掌櫃,你家藥箱里有砂鍋嗎?咱們找個地方,先把棘刺湯熬上。”孫玉國立刻點頭“前面有家茶館,我去借砂鍋!”

    兩人跟著趙大叔來到茶館,借了個小砂鍋,孫玉國生火,王寧則仔細清洗棘刺,去除上面的雜質。王雪在一旁給孩子喂溫水,輕聲安慰“別怕,喝了藥就不疼了。”很快,砂鍋里的水開了,放入棘刺、生姜和大棗,辛香慢慢飄出來。孩子聞到藥香,雖然還是哭,但情緒平靜了些。趙大叔在一旁搓著手,著急地問“王藥師,這棘刺真的能管用嗎?”“放心吧,”王寧一邊攪拌藥液,一邊說,“枸橘全身都是寶,棘刺雖弱,卻也能理氣止痛,再加上生姜溫胃,大棗補氣血,適合孩子用。”

    半個時辰後,藥液熬好,放溫後,王雪小心翼翼地喂孩子喝下。沒過多久,孩子就說肚子不那麼疼了,臉色也漸漸紅潤起來。趙大叔激動得熱淚盈眶,拉著王寧和孫玉國的手,一個勁地道謝“真是太謝謝你們了!要是沒有你們,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孫玉國看著孩子,心里頗有感觸“以前總想著跟你爭生意,卻忘了醫者的本分。以後咱們兩家藥鋪,要是有什麼緊缺的藥材,就互相調劑,別再讓患者遭罪了。”

    王寧點點頭“好,咱們就這麼說定了。等過些日子,咱們一起去後山看看,找個好地方,多種些枸橘,以後鎮上再遇到積滯的病癥,就不用愁藥材了。”太陽漸漸升高,晨霧散去,青溪鎮的石板路被曬得暖洋洋的。王寧提著藥箱,孫玉國拿著砂鍋,兩人並肩往回走,時不時聊幾句藥材的事,之前的隔閡早已煙消雲散。王雪跟在後面,看著兩人的背影,心里暗暗高興——她知道,以後青溪鎮的藥鋪,再也不會有爭斗了,只有一心為患者的醫者。

    回到百草堂,張娜早已做好了早飯,見王寧回來,笑著說“我就知道你跟孫掌櫃能解開誤會。快吃飯吧,一會兒錢多多該送新的枸橘來了,他昨天派人來說,這次的果實比上次的還要好。”王寧坐下,拿起筷子,心里滿是欣慰。他看向窗外的枸橘樹,枝頭已經冒出了新的嫩芽,綠油油的,充滿了生機。他知道,這不僅是枸橘的新生,也是青溪鎮醫者仁心的新生。

    霜降過後,青溪鎮的風帶了些涼意,卻吹得百草堂後院的枸橘樹愈發精神。那幾株曾被折斷枝椏的枸橘,如今已抽出半尺長的新枝,枝頭還掛著幾顆遲熟的青果,在陽光下泛著油亮的光。王寧正蹲在樹下,給新栽的枸橘苗培土——這些苗是劉二從後山移栽來的,如今已冒出嫩綠的芽,他特意在每株苗旁插了塊小木牌,上面寫著“枸橘溫性理氣,孕婦慎用幼果”。

    “哥,錢大叔來了!”王雪的聲音從鋪子前傳來,帶著雀躍。王寧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只見錢多多背著個大布包,笑容滿面地走進後院,布包里還露著幾串風干的枸橘果。“王藥師,我從南方帶了些枸橘干來,能存更久,以後鎮上再遇到積滯的病癥,就不愁沒藥了。”錢多多說著,把布包遞給王寧,“對了,我還帶了本手抄的《枳用藥錄》,里面記著不少枸橘的偏方,你看看能不能用。”

    王寧接過布包和手抄本,心里一暖。這時,孫玉國也提著個竹籃走進來,籃子里裝著剛熬好的枸橘膏“王藥師,我按照你說的方法,用枸橘果加蜂蜜熬了些膏劑,方便老人和孩子服用,你嘗嘗看,味道怎麼樣。”王雪湊過來,拿起塊枸橘膏嘗了嘗,眼楮一亮“好吃!甜絲絲的,還有股枸橘的清香,比湯藥好喝多了!”

    眾人都笑了起來,張娜端著剛泡好的枸橘葉茶走過來,給每人遞了一杯“這枸橘葉茶也不錯,既能理氣,又能解渴,以後夏天咱們就多泡些,給來藥鋪的村民喝。”林婉兒不知何時站在後院門口,她穿著件素色的棉裙,手里拿著幅畫,畫上正是百草堂的後院,幾株枸橘樹郁郁蔥蔥,樹下幾個身影談笑風生。“我昨天閑來無事,畫了幅畫,送給你們。”林婉兒把畫遞過來,“以後青溪鎮的枸橘,定會越長越好,你們的仁心,也該被記下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王寧接過畫,仔細看著,眼眶有些濕潤。他想起幾個月前,鎮上突發積滯病癥,藥材告急,孫玉國使絆子,劉二折樹枝,可最終,還是靠著枸橘這味溫性良方,靠著大家的仁心,化解了危機,也解開了心結。“對了,孫掌櫃,”王寧忽然想起什麼,對孫玉國說,“咱們之前說要去後山種枸橘,明天天氣好,咱們就帶著村民一起去,多多種些,以後不僅咱們兩家藥鋪能用,還能給鎮上的村民分些,讓大家都知道枸橘的好處。”孫玉國連連點頭“好!我這就回去準備工具,明天一早就來叫你。”

    第二天一早,青溪鎮的村民們扛著鋤頭,提著水桶,跟著王寧和孫玉國往後山走去。陽光灑在山間,照得漫山的草木都泛著光。大家選了塊向陽的山坡,開始挖坑、栽苗、澆水,孩子們在一旁幫忙遞樹苗,歡聲笑語回蕩在山谷里。王雪一邊栽苗,一邊給村民們講枸橘的藥性“這枸橘性溫,能疏肝和胃、理氣止痛,要是家里有人腹脹、腹瀉,用它的果實或葉子煮水喝,就能緩解,但孕婦可不能用它的幼果哦!”

    村民們听得認真,時不時有人提問,王寧和孫玉國耐心地解答,林婉兒則在一旁記錄,把枸橘的種植方法和用藥禁忌都寫下來,打算以後刻在石碑上,立在後山。日子一天天過去,後山的枸橘苗漸漸長大,青溪鎮的村民們也都學會了用枸橘治病。每當有人腹脹、腹瀉,就會去後山摘些枸橘葉或果實,煮水喝,效果立竿見影。百草堂和濟世堂也成了好搭檔,誰家缺了藥材,就互相調劑,再也沒有了之前的爭斗。

    這年冬天,青溪鎮下了場大雪,覆蓋了整個小鎮。百草堂的爐火燒得正旺,王寧、張娜、王雪、張陽圍坐在爐邊,喝著枸橘葉茶,看著窗外的雪景。林婉兒拿著剛畫好的《青溪枸橘圖》,笑著說“明年春天,後山的枸橘就能開花了,到時候漫山都是白色的花,肯定好看。”王雪點點頭,眼楮里滿是期待“等開花了,咱們就辦個枸橘節,請鎮上的村民都來後山賞花,再教大家怎麼用枸橘做藥膳,讓更多人知道這味溫性良方的好處。”

    王寧看著家人和朋友,心里滿是欣慰。他知道,枸橘不僅是一味藥材,更是連接人心的紐帶,它用自己的溫性,溫暖了青溪鎮的人,也讓醫者仁心的種子,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代代相傳。窗外的雪還在下,鋪子里的枸橘香卻愈發濃郁,伴著歡聲笑語,飄出百草堂,飄進青溪鎮的雪夜里,也飄進了每個人的心里。

    喜歡短篇中草藥故事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短篇中草藥故事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短篇中草藥故事集》,方便以後閱讀短篇中草藥故事集第330章 百草堂之枸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短篇中草藥故事集第330章 百草堂之枸橘並對短篇中草藥故事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