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皮護鄉山萸肉的濟世故事
清末民初的青石鎮,臥在秦嶺余脈的褶皺里。入秋後的鎮街,總飄著股若有似無的棗香——那是山茱萸果肉晾曬時散的氣,鎮上人都叫它“棗皮”,連鎮名的由來,都沾著這味藥的光。
百草堂的門板剛卸下,王寧就坐在堂前的酸枝木案後診脈。他穿件漿洗得發白的月白長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的手腕上搭著塊墨玉扳指,是他爹傳下的物件。案頭擺著盞青瓷藥碗,碗沿沾著圈褐色藥漬,旁邊攤開的《本草綱目》,書頁上密密麻麻寫滿了批注,都是這些年用山萸肉治病的心得。
“王大夫,您再給看看,這盜汗的毛病都快把我折騰垮了。”堂下坐著個精瘦的漢子,黧黑的臉上泛著虛白,說話時總忍不住往額角抹汗——明明是涼秋,他藏青短打後背卻洇出片濕痕。漢子是鎮上的腳夫,前幾日還扛著百十來斤的貨箱健步如飛,這幾天卻連挑水都覺得腿軟。
王寧指尖搭在他腕上,指腹貼著寸關尺三處細細感受,眉頭慢慢蹙起來。“脈象沉細,舌苔淡白,夜里是不是還總覺得腰桿發空?”見漢子連連點頭,他又問,“最近是不是常熬夜趕工,露水重的時候也在外頭跑?”
“可不是嘛!前陣子忙著把山貨運去縣城,好幾宿沒合眼,有天回來時還淋了場秋露。”漢子急聲道,“您快給開點藥,再這麼下去,家里的活都沒法干了。”
王寧沒急著開方,起身走到藥櫃前。藥櫃是老松木打的,分了百十來個小格子,每個格子上都貼著泛黃的紙簽,“山萸肉”那格就在最顯眼的位置。他拉開抽屜,伸手摸了摸里頭的果肉——往年這時候,抽屜里該堆得滿滿當當,紅紫色的果肉攥在手里軟乎乎的,還能聞到酸甜的藥香。可今天指尖觸到的,只有薄薄一層,底下都露了木板。
“張陽,過來看看。”王寧揚聲喊了句。
里間很快走出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穿件淺灰長衫,衣襟上別著個繡著甘草圖案的錦囊,走路時腳步輕得像怕踩碎藥渣。他是百草堂的藥師,專管藥材炮制,雙手常年跟藥打交道,指腹上結著層薄繭,指甲縫里總嵌著點藥材的碎屑。
“先生,怎麼了?”張陽走到藥櫃前,一看見山萸肉抽屜里的情形,臉色就變了,“這……這才入秋,怎麼就剩這麼點了?往年這個時候,至少還能撐到霜降後新貨下來。”
“我也正納悶。”王寧皺著眉,轉頭對腳夫說,“你這病是肝腎虧虛,得用山萸肉當君藥,配伍熟地、山藥來固攝精氣。可現在藥不夠,我先給你開半劑,你且回去煎服,明日再來看看。”
腳夫拿著藥方,憂心忡忡地走了。王寧剛要讓張陽去後巷的庫房查查存貨,就見妻子張娜端著個木盆從外頭進來。她穿件藍布夾襖,頭發挽成個利落的圓髻,鬢邊別著朵曬干的山茱萸花——那是去年秋天采的,說是能沾點藥氣。
“剛去巷口買針線,听李嬸說,回春堂的孫玉國,前幾天派劉二狗他們去山里的藥農家里,把存的山萸肉都收走了,給的價錢比往常高兩成。”張娜把木盆放在灶房門口,壓低聲音道,“我還看見鄭欽文趕著輛馬車,車上裝的都是封好的藥包,看著像是山萸肉。”
“竟有這事?”王寧的眉頭擰得更緊了。孫玉國的回春堂開在鎮東,總跟百草堂搶生意,之前就背地里說過百草堂的藥材是“陳貨”,沒想到這次居然直接囤貨抬價。
張陽在一旁听得火冒三丈,攥著拳頭道“先生,這孫玉國也太過分了!青石鎮的山萸肉,歷來是各家藥鋪分著收,他這麼一囤,鎮上要是再有人得虛癥,沒藥可怎麼辦?”
正說著,門外忽然傳來陣急促的腳步聲,接著是個清脆的女聲“哥!哥!我回來了!”
只見個穿淺綠布裙的姑娘快步走進來,背上背著個鼓鼓囊囊的粗布包,包口露出半截銅制的藥鋤,頭發上還沾著幾片枯黃的樹葉。她是王寧的妹妹王雪,剛跟著鎮上的老藥農進山認了半個月的藥,今天才回來。
“雪兒,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王寧見妹妹平安回來,臉色稍緩,伸手幫她拿下背包,“累壞了吧?快坐下喝口水。”
王雪卻沒坐下,喘著氣說“哥,我在山里听說,最近鎮上好多人都得了盜汗的毛病,是不是真的?我還看見李爺爺家的孫子,昨天還在巷口跑,今天就沒力氣了。”
王寧點點頭,把山萸肉緊缺的事跟她說了。王雪听完,眼楮一下子亮了“哥,這有什麼難的!我跟劉爺爺進山時,看見林緣那邊長了好多山茱萸樹,現在正是果熟的時候,紅紫色的果子掛在枝上,跟小棗似的,一眼就能認出來。咱們去山里采不就行了?”
張陽愣了愣“可山里的野生山茱萸,大多長在海拔四百米以上的地方,路不好走,而且現在入秋,山里容易起霧,怕是不安全。”
王雪剛想反駁,門外又走進個人。那人穿件素白長衫,腰間系著條黑色的腰帶,背上挎著把長劍,面容清冷,眼神卻很亮。她是林婉兒,三年前在山里遇險,被王寧救了下來,之後就常來百草堂幫忙,懂些山林生存的法子,鎮上人都叫她“護道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我陪她去。”林婉兒開口,聲音清冽如泉水,“山里的路我熟,能辨方向,也能防著野獸。再說,野生山茱萸的藥性比家種的更足,采回來炮制好,正好能救急。”
王寧看著林婉兒,又看看一臉期待的妹妹,心里盤算了片刻。眼下庫存告急,去產地采購一來一回要三天,怕是等不及,進山采藥倒真是個辦法。只是他還是擔心妹妹的安全“雪兒,山里不比鎮上,得听婉兒的話,不能亂跑,知道嗎?”
王雪用力點頭,興奮地拉著林婉兒的手“婉兒姐,太好了!咱們明天一早就去!我還記得劉爺爺說,山茱萸的葉子是對生的,邊緣沒有鋸齒,很好認,肯定不會采錯!”
張陽在一旁補充道“采的時候記得只摘成熟的果子,青的沒藥性。回來後我再去核晾曬,保證不影響藥效。”
王寧看著眼前的幾人,心里的石頭稍稍落地。他走到案前,拿起筆,在紙上畫了幅山茱萸的簡圖,標注出葉片和果實的特征“雪兒,你把這個帶上,萬一記不清,就拿出來看看。明天進山多帶點干糧和水,注意安全。”
夜色漸深,百草堂的燈還亮著。王寧坐在案前,翻著《本草綱目》中關于山萸肉的記載,指尖劃過“補益肝腎,澀精固脫”幾個字,心里暗暗祈禱,明天進山能順利采到藥,也希望鎮上的百姓能早日康復。而他不知道的是,鎮東的回春堂里,孫玉國正拿著賬本,對著劉二狗和鄭欽文冷笑“等著吧,過不了幾天,青石鎮的人就知道,誰才有資格賣藥。”
天還沒亮透,青石鎮外的山路上就起了霧。淡白色的霧氣裹著秋露,沾在王雪的綠布裙角,很快洇出一圈圈濕痕。她背著昨天收拾好的粗布包,里面裝著銅藥鋤、油紙袋和哥哥畫的山茱萸簡圖,腳步輕快地跟在林婉兒身後。
林婉兒穿了雙防滑的布底鞋,走在鋪滿落葉的山路上悄無聲息。她左手提著盞馬燈,昏黃的燈光在霧中散開,照亮前方蜿蜒的小徑,右手時不時扶一下腰間的長劍——這是她每次進山的習慣,防的是突然竄出的野獸。
“婉兒姐,你看前面那棵樹,是不是山茱萸?”走了約莫半個時辰,王雪忽然指著不遠處的一棵灌木,興奮地停下腳步。那樹的枝椏上掛著串串紅色的果子,在霧中看著像極了她印象中的山茱萸。
林婉兒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眉頭微蹙,提著馬燈走上前。她蹲下身,仔細打量那樹的葉子——葉片呈卵形,邊緣卻帶著細密的鋸齒,用指尖摸上去,還能感覺到一絲粗糙。“不是。”她站起身,搖了搖頭,“山茱萸的葉子是全緣的,摸起來光滑,而且葉脈更清晰。這是野山楂,果子看著像,但藥性完全不一樣,吃了還可能鬧肚子。”
王雪臉一紅,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從包里掏出那張簡圖“我還以為紅果子就是呢,沒想到差這麼多。”她對照著簡圖,再看那野山楂的葉子,果然和圖上畫的山茱萸葉片差了不少。
“山里長得像的果子多,不能只看顏色。”林婉兒拍了拍她的肩膀,語氣溫和,“你哥畫的圖里,特意標了‘葉對生’,你看山茱萸的葉子,都是兩兩相對長在枝上,野山楂卻是互生的,這是最明顯的區別。”
王雪跟著她的話仔細觀察,果然發現野山楂的葉子是順著枝椏錯開長的,而之前在劉爺爺的藥圃里見過的山茱萸,葉子都是一對對的。她把這點記在心里,跟著林婉兒繼續往山上走。
霧氣漸漸變濃,連馬燈的光都只能照到身前幾步遠。林婉兒停下腳步,從懷里掏出個小小的羅盤,看了看指針“前面就是海拔四百米左右的林緣了,山茱萸應該就長在這一帶。你跟緊我,別走遠,這霧里容易迷路。”
王雪點點頭,緊緊跟在她身後。又走了一會兒,林婉兒忽然停下,指著前方一棵半人高的樹“你看那棵。”
王雪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見那樹的枝椏上,掛著串串紅紫色的果子,形狀橢圓,像極了縮小版的棗子。她快步走過去,蹲下身看葉子——葉片對生,邊緣光滑,摸起來軟軟的,和簡圖上畫的一模一樣!
“是山茱萸!真的是山茱萸!”王雪興奮地叫出聲,伸手就要去摘果子。
“等等。”林婉兒連忙拉住她,“先看果子熟沒熟。沒熟的青果藥性不足,摘了也是浪費。”她說著,伸手摘下一顆果子,捏了捏,“你看,成熟的山茱萸果子捏起來有點軟,顏色是紅紫色,要是還發青發硬,就再等等。”
王雪學著她的樣子,摘下一顆果子,捏了捏,果然是軟的。她從包里拿出油紙袋,小心翼翼地把果子摘下來放進袋里,動作輕柔得像怕踫壞了似的。“劉爺爺說,摘山茱萸要連果柄一起摘,這樣果肉不容易破,是吧?”
“對。”林婉兒也拿起一個油紙袋,開始摘果子,“而且不能把樹枝折了,要給樹留著明年結果的機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兩人一邊摘,一邊聊起了從前的事。林婉兒說,她小時候跟著師父進山采藥,第一次認山茱萸時,也把野山楂當成了山茱萸,還差點吃了下去,被師父好一頓說。王雪听著覺得有趣,也說起自己小時候,總跟著哥哥在藥鋪里玩,把山茱萸的果肉當成小棗子吃,甜絲絲的,後來被爹發現了,還笑著說她“饞嘴不認錯藥”。
霧慢慢散了些,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來,照在紅彤彤的山茱萸果子上,像綴了滿樹的小燈籠。王雪的油紙袋很快就滿了,她掂量了掂量,笑著說“婉兒姐,你看這麼多,應該夠藥鋪用一陣子了吧?”
林婉兒剛要回答,忽然听到不遠處傳來一陣腳步聲,還夾雜著說話聲。“誰在那兒?”她立刻站起身,手按在腰間的劍柄上,眼神變得警惕起來。
王雪也停下了動作,緊張地看著聲音傳來的方向。只見兩個穿著短打的漢子從樹林里走出來,一個滿臉橫肉,一個瘦得像根竹竿——正是孫玉國的手下,劉二狗和鄭欽文!
劉二狗看見王雪和林婉兒手里的油紙袋,眼楮一下子就亮了,快步走過來,伸手就要搶“好啊,你們居然敢來采野生山茱萸!這山里的藥材,早就被孫老板包了,你們也敢動?”
鄭欽文也在一旁幫腔“識相的就把果子交出來,不然別怪我們不客氣!”
王雪把油紙袋抱在懷里,往後退了一步“這山里的野生藥材,從來都是誰先采到就是誰的,憑什麼說是你們的?”
劉二狗冷笑一聲,伸手就要去拉王雪的胳膊“小丫頭片子,還敢跟我頂嘴?看我不把你手里的果子搶過來,再把你們趕下山去!”
就在這時,林婉兒忽然上前一步,擋在王雪身前,眼神冷冷地看著劉二狗“住手。想搶藥,先過我這關。”她的手已經握住了劍柄,只要劉二狗再往前一步,她就會拔劍。
劉二狗看著林婉兒的樣子,心里有點發怵——他早就听說過這個女人會武功,之前有個地痞想搶百草堂的藥材,被她三兩下就打跑了。但他轉念一想,自己這邊有兩個人,林婉兒就算再能打,也未必打得過他們。
“怎麼?你還想跟我們動手?”劉二狗硬著頭皮說,“我告訴你,今天這藥,你們必須交出來,不然別想下山!”
林婉兒沒說話,只是慢慢拔出了劍。劍身在陽光下閃著冷光,嚇得劉二狗和鄭欽文往後退了一步。就在這劍拔弩張的時候,遠處忽然傳來一陣鳥鳴聲,接著是一陣風吹過樹葉的聲音。林婉兒眼楮一亮,對著王雪使了個眼色,低聲說“跟我走!”
不等劉二狗反應過來,林婉兒拉著王雪,轉身就往樹林深處跑。劉二狗和鄭欽文愣了一下,連忙追了上去“別跑!把藥留下!”
林婉兒帶著王雪在樹林里穿梭,腳步輕快,很快就把劉二狗和鄭欽文甩在了後面。跑了約莫一盞茶的功夫,她才停下腳步,喘著氣說“應該甩遠了。咱們先找個地方躲起來,等他們走了再下山。”
王雪抱著油紙袋,驚魂未定地說“婉兒姐,幸好有你。不然這藥肯定被他們搶走了。”
林婉兒笑了笑,擦了擦額頭的汗“沒事。咱們先把藥藏好,等天黑點再下山,這樣安全些。”
兩人找了個隱蔽的山洞,把油紙袋藏在山洞深處,又用石頭擋住洞口。王雪靠在山洞壁上,看著手里的山茱萸簡圖,心里暗暗慶幸——幸好自己認對了藥,也幸好有林婉兒在,不然今天這趟進山,怕是要白跑一趟,還可能遇到危險。而她不知道的是,山下的百草堂里,正有更多的患者等著這味藥救命。
夕陽把青石鎮的屋檐染成暖紅色時,林婉兒和王雪終于背著滿袋山茱萸回到了百草堂。王雪剛推開大門,就見張陽守在藥鋪院里的青石台前,手里攥著把亮閃閃的銅刀,腳邊堆著晾曬藥材的竹篩,一見她們回來,立刻迎了上去。
“可算回來了!你們沒事吧?”張陽接過王雪背上的布包,觸手就覺出分量,打開一看,滿袋紅紫色的山茱萸果透著新鮮氣,懸著的心才算落地,“這果子看著品相好,成熟度也夠,正好能炮制。”
王寧和張娜也聞聲出來。王寧伸手捏起一顆山茱萸果,指尖觸到飽滿的果肉,又聞了聞,點頭道“野生的果然不一樣,香氣更濃,藥性肯定足。雪兒,今天辛苦你和婉兒了。”
林婉兒淡淡一笑,把進山遇劉二狗的事簡要說了,末了道“幸好沒讓他們把藥搶走,不然鎮上的患者怕是要等不及。”
張娜听了又氣又急,攥著圍裙道“這孫玉國也太黑心了,連救命的藥都要搶!”
“先不說這些,抓緊炮制藥材要緊。”王寧轉頭對張陽說,“現在患者多,得盡快把山萸肉制好,明天就能入藥。”
張陽應了聲,立刻把竹篩擺開,將山茱萸果倒進去攤平。他先仔細挑揀了一遍,把青果、壞果都撿出來,又用清水輕輕淘洗——動作輕得像怕踫破果肉,“山茱萸果不能洗太久,不然藥氣會流失,淘洗兩遍去掉浮塵就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王雪湊在一旁看,見張陽淘洗完果子,又把它們倒進大陶盆里,撒上些細鹽,伸手輕輕揉搓。“張陽哥,為什麼要放鹽啊?”她好奇地問。
“這是‘鹽漬法’,能讓果肉更緊實,還能去除澀味,保存得更久。”張陽一邊揉一邊解釋,指腹上的老繭蹭過果肉,留下淡淡的痕跡,“你看,揉到果肉微微發皺,鹽都化了,就可以靜置了。”他把揉好的果子蓋上濕布,“得等半個時辰,讓鹽味滲進去。”
王寧站在一旁,拿起本泛黃的《雷公炮炙論》翻開,指著其中一頁對王雪說“古法炮制山萸肉,有酒蒸、醋泡、鹽漬多種法子,咱們常用鹽漬和酒蒸,鹽漬能固澀,酒蒸能助藥力入肝腎,這次患者多是虛癥,用鹽漬法正好。”
王雪湊過去看書頁,上面用毛筆寫著“山茱萸,須去內核,取肉用。若不去核,反泄精氣”,她恍然大悟“原來去核這麼重要!我之前還以為隨便去掉就行呢。”
“去核可是個細活,半點馬虎不得。”張陽這時掀開濕布,只見山茱萸果已經吸飽了鹽汁,顏色更艷了些。他拿起一把特制的小銅刀——刀頭彎成小鉤狀,是專門用來去核的,“你看,從果柄處下刀,輕輕挑開一個小口,就能把核勾出來,還不能把果肉弄碎。”
他說著演示了一遍左手捏著果子,右手拿刀輕輕一挑,一顆褐色的硬核就被勾了出來,果肉完好無損地留在手里。王雪看得眼熱,也想試試,張陽便遞了把小刀給她,教她握刀的姿勢“手指要穩,力度要輕,不然要麼勾不出核,要麼會把果肉劃破。”
王雪試著捏起一顆果子,剛下刀就手忙腳亂,要麼沒挑到核,要麼把果肉戳破了。張陽耐心地在一旁指導,教她找準核的位置,調整握刀的力度。練了十幾顆,王雪終于能順利去核,雖然速度慢,但果肉都完好。“原來這麼難!”她擦了擦額角的汗,“張陽哥,你練了多久才這麼熟練啊?”
“我爹以前就是藥工,我打小跟著他學,練了五年才敢單獨去核。”張陽笑了笑,手上的動作沒停,很快就把一盆果子的核都去完了,“這山萸肉貴就貴在果肉,去核費功夫,要是果肉碎了,藥效會減,也賣不上價。”
去核後的山茱萸肉,被張陽倒進竹篩里,放在院里的晾架上。此時夕陽還沒完全落下,金色的光灑在果肉上,映得紅紫色的果肉泛著光澤。“得曬三天,每天翻兩次,讓果肉均勻曬干,不能暴曬,不然會把藥氣曬跑。”張陽一邊翻果肉一邊說,“晚上還要收進屋里,要是沾了露水,容易發霉。”
王寧走過來,拿起幾片曬干些的山萸肉,放進嘴里嚼了嚼,點點頭“味酸,帶點咸,正好。等曬干了,再用蜜炙一下,就能入藥了。”
張娜端來兩碗熱水,遞給林婉兒和王雪“快喝點水歇歇,今天跑了一天,肯定累壞了。”
林婉兒接過水,看著院里晾曬的山萸肉,輕聲道“等這些藥制好,鎮上的患者就能得救了。”
王雪喝著水,看著張陽還在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晾架上的山萸肉,忽然覺得這看似普通的果肉里,藏著大大的學問——從進山辨認,到小心采摘,再到細致炮制,每一步都不能錯,少一步,這藥就可能救不了人。她暗暗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好好學認藥、學炮制,像哥哥和張陽一樣,做個能救命的醫者。
而此時的鎮東回春堂,孫玉國正對著空蕩蕩的藥櫃發脾氣。劉二狗和鄭欽文垂著頭站在一旁,不敢吭聲。“廢物!連兩個人都攔不住,還讓她們采回了藥!”孫玉國把手里的算盤往桌上一摔,珠子散落一地,“不行,不能就這麼算了,必須想個法子,讓百草堂的藥賣不出去!”
清晨的陽光剛爬上百草堂的窗台,堂前就排起了長隊。王寧坐在案後,面前的青瓷碗里,泡著幾片山萸肉,酸香混著藥氣,飄在空氣中。他一邊給患者診脈,一邊囑咐張陽按方抓藥,指尖劃過處方上“山萸肉三錢”的字樣時,總忍不住多叮囑一句“這藥得用溫水煎,別煮太久,免得藥性散了。”
張陽在藥櫃後忙得腳不沾地,手里的戥子起落間,精準地稱出藥材。王雪也在一旁幫忙,她學著張陽的樣子,把山萸肉裝進紙包,嘴上還不忘跟患者說“這是剛從山里采的野山茱萸,炮制得干淨,您回去按時吃,不出三天,盜汗的毛病就能好。”
就在這時,巷口忽然傳來一陣嘈雜聲。只見劉二狗扶著個穿灰布衫的漢子,跌跌撞撞地走進來,漢子一手捂著肚子,一手指著藥櫃,大聲嚷嚷“就是你們百草堂的藥!我吃了你們用山萸肉開的藥,肚子痛得要命,小便還澀得很!你們這是賣假藥害命!”
排隊的患者一下子炸開了鍋,紛紛議論起來。“不會吧?我昨天剛抓了藥,還沒敢吃呢!”“要是假藥,那可怎麼辦?我們還等著治病呢!”
王寧皺著眉站起身,走到漢子面前“這位兄台,你且冷靜些。你是什麼時候來抓的藥?吃了幾劑?除了肚子痛和小便澀,還有別的癥狀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漢子卻不回答,只是一個勁地喊“我不管!反正我吃了你們的藥就不舒服,你們得給我個說法!不然我就去縣里告你們!”
劉二狗在一旁煽風點火“大家看看!這就是百草堂的藥材!用野果子冒充山萸肉,吃壞了人還想狡辯!我看你們就是為了賺錢,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張娜氣得臉都白了,上前一步道“你胡說!我們的山萸肉都是正經采來炮制的,怎麼會是野果子?你別在這里造謠!”
“是不是造謠,你們說了不算!”劉二狗梗著脖子,“有本事你們讓大家看看,你們的山萸肉是不是真的!”
王寧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里的火氣。他知道,現在跟劉二狗爭辯沒用,得用事實證明。他轉身走進里間,拿出一個瓷盤,從藥櫃里取出些山萸肉放在盤里,又拿出幾顆沒去核的山茱萸果,走到患者面前“大家請看,這是我們用的山萸肉,是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你們看它的顏色,是紅紫色,摸起來質地柔韌,聞著有酸甜的藥香。”
他又拿起沒去核的果子“這是新鮮的山茱萸果,果肉包裹著硬核,我們炮制時會把核去掉,只留果肉。如果是野果子,要麼沒有這麼飽滿的果肉,要麼味道是苦的,根本不能入藥。”
有個年長的患者湊過來,拿起一片山萸肉聞了聞,又捏了捏“這味兒跟我去年在百草堂抓的山萸肉一樣,不像是假的啊。”
劉二狗見狀,連忙說“你們別被他騙了!這肉是真的,但里面加了東西!不然怎麼會吃壞肚子?”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馬蹄聲,接著是個洪亮的聲音“王大夫,我來送藥材了!”
眾人回頭一看,只見藥材商人錢多多牽著一匹馬走進來,馬背上馱著幾個大藥包。錢多多穿件錦緞馬褂,手里拿著個算盤,臉上堆著笑“剛從縣城回來,听說您這兒山萸肉緊缺,我特意帶了些過來。”
他一眼看到堂里的情形,又看了看那個喊肚子痛的漢子,皺了皺眉“這是怎麼了?怎麼這麼熱鬧?”
王寧把事情跟錢多多說了。錢多多听完,走到漢子面前,仔細打量了他一番,又聞了聞他的手,忽然笑了“這位兄台,你手上沾著的,是巴豆的氣味吧?巴豆性寒,能瀉下,吃了之後會肚子痛、拉肚子,跟山萸肉可沒關系。”
漢子臉色一變,眼神躲閃起來。劉二狗連忙道“你別胡說!他怎麼會吃巴豆?”
“是不是胡說,讓他自己說!”錢多多走到藥盤前,拿起一片山萸肉,放進嘴里嚼了嚼,“這山萸肉是正品,我做了三十年藥材生意,不會認錯。山萸肉味酸、性微溫,能補益肝腎,從來沒有听說過吃了會肚子痛、小便澀的。倒是命門火熾、素有濕熱的人,吃了會加重癥狀,這位兄台怕不是本身就有濕熱吧?”
漢子被說中心事,再也裝不下去,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劉二狗見勢不妙,拉著漢子就要走“我們……我們認錯人了,走!”
“想走?”林婉兒忽然上前一步,擋住了他們的去路,“你們造謠詆毀百草堂,還想就這麼走了?不給鎮民們一個說法,今天別想出這個門!”
排隊的患者也反應過來,紛紛指責劉二狗“原來是你們在搞鬼!想讓我們買不到真藥!”“太過分了!必須讓孫玉國出來道歉!”
劉二狗和漢子被圍在中間,嚇得臉色發白。王寧看著他們,嘆了口氣“算了,這次就饒了你們。回去告訴孫玉國,行醫者,當以救人為本,不是靠耍手段搶生意。要是再敢造謠,我們就去縣里告他!”
劉二狗如蒙大赦,拉著漢子狼狽地跑了。錢多多看著他們的背影,搖了搖頭“這孫玉國,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王大夫,您放心,以後我多給您送些山萸肉,保證您這兒不斷貨。”
王寧感激地點點頭“多謝錢老板。”
一場風波就此平息,患者們又重新排起隊,安心地抓藥。王雪站在藥櫃後,看著眼前的一幕,心里忽然明白了哥哥常說的“醫者仁心”——不僅要會治病,還要有勇氣面對謠言,用事實守護藥材的清白,守護患者的信任。而那些晾曬在院里的山萸肉,在陽光的照耀下,仿佛也更紅、更艷了。
霜降過後,青石鎮的山茱萸樹葉子落盡,枝椏上卻還掛著幾串沒摘淨的紅果,像綴在枝頭的瑪瑙。百草堂院里的晾架早已空了,炮制好的山萸肉都收進了藥櫃,格子上“山萸肉”的紙簽被燻得愈發泛黃,卻透著股安心的藥香。
這日午後,王寧正坐在堂前整理藥方,門外忽然傳來一陣熱鬧的腳步聲。只見鎮上的里正領著幾個村民,抬著塊寫著“濟世仁心”的木匾走了進來,後面還跟著錢多多,手里提著個沉甸甸的布包。
“王大夫,這是大家伙兒的一點心意!”里正把木匾遞到王寧手里,笑得滿臉褶子,“多虧了您和百草堂的藥,鎮上的‘虛汗癥’才好利索。我們合計著,給您送塊匾,讓大伙兒都知道,咱青石鎮有位好大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王寧連忙接過木匾,心里又暖又愧“都是我該做的,多虧了大家信任,還有雪兒和婉兒幫忙采的藥,張陽炮制的好藥材。”
錢多多這時打開布包,里面是幾卷紙,他笑著遞過來“王大夫,這是我跟山里藥農簽的合約。咱們約定好了,明年起,他們種的山茱萸,優先供給百草堂,價格也按往年的來,絕不抬價。我還想著,咱們一起在山下開個種植園,專門種山茱萸,這樣鎮上的藥就再也不會缺了。”
王雪湊過來看合約,眼楮亮晶晶的“錢老板,那種植園里的山茱萸,能不能讓我來管?我跟著劉爺爺學了認藥,又跟著張陽哥學了炮制,肯定能把樹照顧好!”
錢多多笑著點頭“當然好!有你這麼上心的小姑娘管著,我放心!”
張陽也在一旁說“先生,等種植園開了,我就把炮制的法子教給藥農,讓他們采了果子就能初步處理,這樣藥材的藥效更好,也能省不少功夫。”
林婉兒看著眼前的熱鬧景象,嘴角也露出了笑意。她走到王寧身邊,輕聲說“王大夫,我想留在青石鎮。以後山里要是有人采藥遇到危險,我可以幫忙,百草堂要是有需要,我也能搭把手。”
王寧看著身邊的幾人,又看了看牆上的木匾,心里滿是感慨。他想起幾個月前,山萸肉緊缺,孫玉國造謠生事,那時他還擔心鎮民的病治不好,沒想到最後不僅渡過了難關,還讓青石鎮的山茱萸產業有了著落。
正說著,門外忽然傳來個怯生生的聲音“請問……王大夫在嗎?”
眾人回頭一看,只見孫玉國低著頭站在門口,身上的錦緞長衫皺巴巴的,沒了往日的神氣。他手里提著個小布包,慢慢走進來,把布包放在案上“王大夫,這是我之前囤的山茱萸肉,都沒動過,現在還給您。之前是我糊涂,為了搶生意,做了不少錯事,還請您和鎮民們原諒。”
王寧看著他,嘆了口氣“孫老板,行醫賣藥,圖的不是賺多少錢,是能救多少人。你要是真心想改,以後咱們可以一起為鎮上的人做事,比如一起打理種植園,讓青石鎮的山茱萸,能幫到更多的人。”
孫玉國愣了愣,隨即紅了眼眶,用力點頭“謝謝王大夫!我以後一定改,再也不做那些糊涂事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眼到了第二年春天。百草堂山下的山茱萸種植園里,新栽的樹苗冒出了嫩綠的芽。王雪背著藥簍,正在園里查看樹苗的長勢,時不時停下來,用手輕輕撫摸葉片。張陽拿著記錄本,在一旁記錄樹苗的生長情況,偶爾還會教藥農辨認病蟲害。
林婉兒則經常帶著鎮上的孩子來園里,教他們認識山茱萸的葉子和花朵,告訴他們這味藥能治病救人。錢多多也常來園里,和王寧商量著怎麼把青石鎮的山茱萸賣到更遠的地方,讓更多人知道這味好藥。
而百草堂的藥櫃里,“山萸肉”的格子總是滿的。每當有患者來抓藥,王寧都會仔細叮囑用藥的方法,偶爾還會講起去年秋天,進山采藥、破解謠言的故事。患者們听著故事,看著藥包里紅紫色的山萸肉,心里都充滿了安心。
夕陽下,青石鎮的炊煙裊裊升起,百草堂的門匾在余暉中閃著光。院里的老槐樹下,王雪正跟著王寧學寫藥方,張陽在一旁整理藥材,林婉兒坐在石凳上,看著遠處的種植園,嘴角帶著淡淡的笑意。空氣中飄著山萸肉的酸甜藥香,那香味,不僅飄在青石鎮的街巷里,還飄進了鎮民的心里,成了他們最安心的味道,也成了中醫藥文化傳承中,一抹溫暖的印記。
喜歡短篇中草藥故事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短篇中草藥故事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