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中草藥故事集

第315章 百草堂之黃荊子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承道小寫師 本章︰第315章 百草堂之黃荊子

    黃荊子山野良藥解鄉憂

    暮秋的雨,像扯不斷的銀線,纏纏綿綿下了三天。青石村被裹在濕冷的霧氣里,土坯房的屋檐垂著細密的水珠,順著茅草尖兒滴在泥地上,砸出一個個小小的坑窪。村西頭的百草堂里,藥香混著潮濕的水汽飄出門外,王寧正坐在靠窗的木桌前,指尖捏著一枚泛褐的藥材,眉頭擰成了川字。他穿著件漿洗得發白的青布長衫,領口別著個素布香囊,里面裝著曬干的陳皮和艾葉,左手虎口處有一道淺褐色的疤痕,掌心和指腹布滿老繭,指縫里還沾著些許不易察覺的藥粉。

    “王藥師,再給我抓兩副治咳嗽的藥吧,我家老婆子這兩天咳得更厲害了,昨夜幾乎沒合眼。”門口傳來張大爺的聲音,他裹著件打了補丁的舊棉襖,手里拎著個豁了口的陶碗,臉色比外面的天色還要陰沉。王寧連忙起身,接過陶碗放在櫃台上,轉身去藥櫃前抓藥。拉開一個個貼著紅紙標簽的抽屜,當歸、紫甦、杏仁……往日滿滿當當的藥斗,如今大半都見了底。他指尖在抽屜里摸索著,最後只從最底層的抽屜里倒出小半捧棕褐色的顆粒——那是黃荊子,顆顆都像飽滿的小珠子,表面泛著微光,還帶著淡淡的辛香。“張大爺,實在對不住,治風寒咳嗽的藥材只剩這些黃荊子了。這黃荊子味辛、苦,性溫,歸肺經,能祛風解表、化痰止咳,您家大娘是風寒犯肺,用它煎水喝正好對癥。只是量不多,我先給您稱半兩,您讓大娘先喝著,我再想辦法。”

    張大爺接過包好的黃荊子,手指捏了捏紙包,嘆了口氣“唉,這鬼天氣,村里好多人都咳著呢。昨天我去村東頭的濟世堂問,孫老板說只有高價的西洋藥,一副要抵我半個月的口糧,哪喝得起啊。還是你這兒實在。”話音剛落,門外又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王寧的妻子張娜抱著三歲的小虎跑了進來。她穿著件靛藍色的布裙,鬢邊別著朵曬干的野菊,臉上滿是焦急“阿寧,你快看看小虎,他從早上就發低燒,鼻子堵得喘不過氣,還老咳嗽。”王寧連忙放下手里的秤,伸手摸了摸小虎的額頭,又翻開他的眼皮看了看,眉頭皺得更緊了“是風寒感冒,得趕緊用藥。”他轉身去翻藥櫃,可翻來翻去,除了那點黃荊子,再也找不到其他對癥的藥材。

    這時,里屋的門簾被掀開,王雪背著個鼓鼓囊囊的粗布包走了出來。她才十六歲,梳著兩條烏黑的麻花辮,辮梢系著紅色的布條,布包里裝著小鋤頭、竹籃和一本翻得卷了邊的《本草綱目》。見王寧臉色難看,她湊過來小聲問“哥,是不是藥材不夠了?”王寧點點頭,拿起一粒黃荊子遞給她“你看,這是黃荊子,類球形,直徑大概2到4毫米,表面有縱溝,聞著有股辛香。它能治風寒感冒和寒痰咳嗽,可現在就剩這麼點了,根本不夠用。”王雪接過黃荊子,放在鼻尖聞了聞,又仔細看了看上面的紋路,突然眼楮一亮“哥,後山的山坡和灌木叢里不是長著好多黃荊樹嗎?現在正是黃荊子成熟的季節,我們去采啊!”

    王寧眼前一亮,是啊,後山的黃荊樹長得茂盛,每年這個時候,枝頭都掛滿了棕黃色的果實。只是這幾天下雨,山路濕滑難走,而且後山深處常有野獸出沒。可看著小虎通紅的臉蛋,想著村里那些咳嗽不止的村民,他咬了咬牙“好,我們現在就去。你把采藥的工具帶好,注意安全。”張娜連忙攔住他們“阿寧,雨還沒停呢,後山路滑,太危險了。”“沒事,我熟路。”王寧拿起牆角的簑衣和斗笠,遞給王雪一件,“我們快去快回,村民們還等著用藥呢。”

    兩人穿戴好,剛要出門,就見藥鋪門口閃過兩個熟悉的身影——是孫玉國的手下劉二狗和鄭欽文。他們縮著脖子,躲在牆角,偷偷往藥鋪里張望,見王寧和王雪背著工具要出門,對視一眼,悄悄跟了上去。王寧沒注意到身後的尾巴,他和王雪踩著泥濘的山路,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後山走。雨絲打在簑衣上,發出沙沙的聲響,山間的霧氣越來越濃,遠處的樹木只剩下模糊的輪廓。王雪緊緊跟在王寧身後,手里緊緊攥著那本《本草綱目》,心里既緊張又興奮。

    後山的霧氣比山腳下更濃,白茫茫的一片裹著濕冷的風,刮在臉上像細針扎。王寧走在前面,踩著被雨水泡軟的落葉,每一步都走得極穩。“哥,你看!那是不是黃荊樹?”王雪突然停住腳,指著前方霧中的一抹深綠。她的麻花辮被風吹得晃了晃,粗布包里的小鋤頭硌著腰,卻絲毫沒影響她的興奮,伸手從懷里掏出那本卷邊的《本草綱目》,翻到記著黃荊子的那頁對照“掌狀復葉,五片小葉,沒錯!就是哥說的黃荊樹!”

    王寧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見幾棵一人多高的灌木立在山坡上,枝葉間綴著串串棕黃色的小果實,像撒了把碎金子。他快步走過去,抬手撥開帶露的枝葉,指尖捏起一顆黃荊子,放在鼻尖輕嗅——辛香中帶著點微苦,正是入藥的好品相。“熟得正好,藥效足。”他從王雪的布包里拿出竹籃,“你小心點摘,別把枝葉折了,留著明年還能結果。”王雪點點頭,學著王寧的樣子,指尖捏住黃荊子的果柄輕輕一擰,顆顆飽滿的果實就落進了竹籃里。她時不時停下來,把摘到的黃荊子湊到眼前細看,確認表面有縱溝、大小符合哥哥說的“2到4毫米”,才放心放進籃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這山野里的藥材,大多不起眼,卻藏著大用處。”王寧一邊摘,一邊隨口教她,“《本草綱目》里說黃荊子‘祛風化痰,下氣止痛’,咱們村里老人常說的‘土常山子’,就是它。以前缺藥的時候,老一輩就用黃荊子煮水喝,治風寒很管用。”兩人說著話,竹籃里的黃荊子漸漸堆起了小半籃。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樹枝晃動的聲響,王寧警覺地抬頭,卻只看見霧氣里模糊的樹影。“誰在那兒?”他喊了一聲,沒得到回應。王雪也停下手里的活,有些緊張地攥緊了小鋤頭“哥,會不會是野獸?”“別怕,可能是風吹的。”王寧皺了皺眉,心里卻有些不安,加快了采摘的速度,“我們再采些就回去,別待太久。”

    可沒等他們采滿一籃,身後突然傳來“撲通”一聲悶響。王寧回頭一看,只見劉二狗和鄭欽文從坡下的灌木叢里鑽了出來,兩人都穿著短打,褲腳卷到膝蓋,滿腿是泥。劉二狗手里還拿著根樹枝,臉上帶著壞笑“王藥師,這麼大的雨,還來山里采這種不值錢的野果子,怪不得百草堂的藥不管用呢。”“你們跟著我們做什麼?”王寧把竹籃護在身後,臉色沉了下來。鄭欽文搓了搓手,走到劉二狗身邊,眼神瞟著竹籃里的黃荊子“孫老板說了,這山里的藥材,早該歸濟世堂管。你采這些破果子回去騙人,不如趁早把百草堂關了,省得誤了村民的病。”“黃荊子是正經藥材,能治風寒咳嗽,你們別胡說!”王雪忍不住開口,把《本草綱目》舉起來,“書上都寫著呢,你們不懂就別亂說!”

    劉二狗嗤笑一聲,上前一步,突然伸手去推王寧的胳膊。王寧沒防備,被他推得一個趔趄,手里的竹籃“嘩啦”一聲掉在地上,滿籃的黃荊子撒了出來,滾得滿地都是,還有不少掉進了旁邊的泥坑里,瞬間被泥水裹住。“你干什麼!”王寧又氣又急,彎腰想去撿,劉二狗卻一腳踩在泥坑邊的黃荊子上,使勁碾了碾“撿什麼撿?這種爛果子,撿回去也沒人要。我看你還是別費勁了,老老實實回村里吧。”王雪看著滿地被踩髒的黃荊子,眼圈一下子紅了,她沖上去想推開劉二狗,卻被鄭欽文攔住“小丫頭片子,別多管閑事!”

    王寧站起身,拳頭攥得緊緊的,剛要說話,就听見身後傳來一陣清脆的女聲“光天化日之下,欺負人還毀藥材,未免太過分了吧?”眾人回頭一看,只見霧氣中走來一個女子,穿著件月白色的布裙,腰間系著個繡著草藥圖案的錦囊,手里拿著一根木杖,杖頭掛著個竹編的藥簍。她頭發用一根木簪挽著,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眼神卻透著清亮,正是常來村里雲游的護道者林婉兒。

    劉二狗和鄭欽文見有人來,氣焰頓時弱了些。林婉兒走到王寧身邊,看了眼滿地的黃荊子,又看了看劉、鄭二人,語氣平靜卻帶著分量“黃荊子雖生于山野,卻是治風寒的良藥。《千金方》中早有記載,用其配伍生姜、紫甦,可解風寒急癥。你們毀了藥材,耽誤村民治病,就不怕良心不安?”劉二狗咽了口唾沫,強撐著說“我們……我們是跟王藥師鬧著玩的,關你什麼事?”“我雖雲游四方,卻見不得有人糟踐藥材、欺負良善。”林婉兒從藥簍里拿出一個布包,遞給王寧,“我前幾日路過這後山,采了些黃荊子曬干,本想留著備用,現在看來,倒是能解王藥師的急。這黃荊子性溫,你拿去給村民入藥,莫要讓這些人的惡行,耽誤了治病的大事。”

    王寧接過布包,指尖觸到里面干燥的黃荊子,心里一陣暖流。他對著林婉兒拱了拱手“多謝林姑娘相助。”劉二狗和鄭欽文見林婉兒不好惹,又怕再待下去吃虧,互相使了個眼色,灰溜溜地順著山坡跑了。王雪看著他們的背影,小聲對王寧說“哥,肯定是孫玉國讓他們來的,太過分了!”王寧握緊了手里的布包,眼神堅定“不管他們怎麼鬧,咱們先把藥材帶回村里,村民還等著呢。”林婉兒笑著點點頭“我陪你們一起下山,也好幫你們看看路。”

    三人收拾好東西,順著原路往山下走。霧氣漸漸散了些,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來,落在滿地的落葉上,泛起淡淡的金光。回到青石村時,雨已經停了,天邊漏出一抹淺金色的光。百草堂的木門一推開,藥香混著潮濕的水汽撲面而來,張娜正站在櫃台後焦急地張望,見三人回來,連忙迎上去“阿寧,小雪,你們可算回來了!小虎又咳嗽了,李阿婆的兒子也來問了兩趟。”

    王寧沒顧上歇腳,徑直走到里屋的炮制台邊。這台子是用整塊老松木做的,表面被磨得光滑發亮,台面上擺著竹篩、銅碾、瓷盆。他解開林婉兒給的布包,將曬干的黃荊子倒在竹篩里,指尖輕輕撥動著顆粒“娜姐,你燒些熱水來,先把黃荊子淘洗一遍;小雪,你去把灶上的砂鍋洗干淨,等下用來煎藥。”王雪應了一聲,背上的粗布包還沒放下,就快步往灶房跑。林婉兒站在炮制台邊,看著王寧熟練地晃動竹篩,篩掉黃荊子里的碎葉和雜質,輕聲說“黃荊子入藥前淘洗很關鍵,既能去除表面的浮塵,又能讓藥材稍微吸點潮氣,等下碾的時候更容易出藥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王寧點點頭,將淘洗干淨的黃荊子倒進瓷盆里瀝干“林姑娘說得是。我師父以前教過,這類果實藥材,要麼生用,要麼微炒,炒過之後能增強它溫肺化痰的功效。今天村民多是寒痰咳嗽,我打算稍微炒一下。”說著,他點燃炮制台下的小炭爐,放上一口干淨的鐵鍋,等鍋微熱後,將瀝干的黃荊子倒了進去。鐵鍋與黃荊子踫撞,發出清脆的“沙沙”聲。王寧握著長柄木鏟,不停地翻炒著,動作均勻而緩慢。陽光從窗外照進來,落在他專注的臉上,額角滲出細密的汗珠,他卻絲毫沒察覺,只盯著鍋里的黃荊子——看著它們從棕褐色漸漸變得油亮,辛香也越來越濃郁,才關火將黃荊子盛出來,倒進銅碾里。

    “哥,砂鍋洗好了!”王雪端著砂鍋跑進來,見王寧在碾藥,連忙湊過去幫忙。她學著王寧的樣子,雙手握著碾桿,用力往前推,銅碾子在碾槽里滾動,將黃荊子碾成細細的粉末。“以前總覺得碾藥容易,沒想到這麼累。”她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卻笑得眉眼彎彎,“不過聞著這藥香,就覺得很安心。”林婉兒看著兄妹倆默契的樣子,拿起一小撮碾好的黃荊子粉末,放在鼻尖輕嗅“火候正好,粉末也細,這樣入藥才能更好地發揮藥效。”

    這時,門外傳來李阿婆兒子的聲音“王藥師,我娘又咳得厲害了,您這兒有藥了嗎?”王寧連忙放下碾桿,拿起瓷勺舀了些黃荊子粉末,又從藥櫃里找出紫甦葉、生姜片,按比例配好“李大哥,你別急,這是給阿婆的藥。黃荊子配紫甦、生姜,能祛風散寒、化痰止咳,你回去後用砂鍋加水煎,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煎半個時辰,讓阿婆溫服,一天兩次。”他一邊說,一邊將藥材包好,又叮囑道“煎藥的時候別蓋緊蓋子,讓藥氣散散,免得阿婆喝了上火。另外,讓阿婆多喝些溫水,注意保暖,別再受了寒。”李阿婆的兒子接過藥包,緊緊攥在手里,連連道謝“多謝王藥師,我這就回去給我娘煎藥。”

    送走李大哥,王寧又給小虎配藥。他取了些黃荊子粉末,加了點甘草粉,用溫水調成糊狀“小虎年紀小,脾胃弱,加些甘草能緩和黃荊子的辛溫,也能讓藥味甜些,他更容易喝下去。”張娜接過藥糊,抱著小虎坐在桌邊,一勺一勺喂給他。小虎剛開始還皺著眉頭,可喝了兩口後,竟不鬧了,乖乖地把藥糊都喝了下去。林婉兒坐在一旁,看著王寧有條不紊地配藥、叮囑,眼里滿是贊賞“王藥師不僅懂藥材,還懂辨證施治,難怪村民都信任你。這黃荊子雖普通,可經你這麼配伍,藥效就更精準了。”

    正說著,門外又陸續來了幾個村民,都是來拿治風寒咳嗽的藥。王寧和張娜、王雪分工合作,配藥、包藥、叮囑用法,忙得不可開交。林婉兒也主動幫忙,給村民解答用藥的疑問,教他們怎麼辨別黃荊子,若是家里有人輕微咳嗽,也能用曬干的黃荊子煮水喝。夕陽西下時,百草堂里的人才漸漸散去。王雪看著空了大半的黃荊子粉末,有些擔憂地說“哥,今天用了不少黃荊子,剩下的要是不夠怎麼辦?”王寧卻不著急,他指著窗外“你看,村里不少人都知道黃荊子能治風寒了,明天我教大家怎麼辨認、采摘,讓大家自己也采些備用。這山野里的良藥,本就該造福更多人。”林婉兒聞言,贊同地點點頭“王藥師說得對。藥材生于天地間,本就是為了護佑眾生。你不僅治病,還教村民識藥、用藥,這才是醫者的初心。”

    次日清晨,陽光灑滿青石村,土路上的泥水印著零星腳印。百草堂剛開門,門口就圍了不少村民——有的是來復診的,有的是來學認黃荊子的。王寧搬了張木桌放在門口,桌上擺著新鮮的黃荊枝和曬干的黃荊子,正拿著枝椏給村民講解“大家看,黃荊葉是掌狀五出復葉,果實像小珠子,成熟後是棕褐色,表面有縱溝,采回去曬干就能用,煮水喝能治風寒咳嗽。”村民們湊上前,你一言我一語地問著,王雪在一旁幫忙分發黃荊子樣本,張娜則忙著給復診的村民抓藥。李阿婆拄著拐杖走過來,臉上帶著笑意“王藥師,你開的藥真管用!我喝了兩天,夜里不咳了,也能睡個安穩覺了。”說著,她還從布兜里掏出幾個自家種的紅薯,硬塞給王寧“一點心意,你別嫌棄。”

    王寧笑著收下紅薯,又叮囑李阿婆再鞏固喝兩天藥,注意保暖。就在這時,村東頭濟世堂的方向傳來一陣動靜——劉二狗正站在濟世堂門口,手里舉著個幌子,大聲吆喝“高價西洋藥,治風寒咳嗽見效快,快來看看啊!”可路過的村民只是瞥了一眼,就匆匆往百草堂這邊走,沒人停下腳步。

    濟世堂里,孫玉國坐在櫃台後,手里捏著個算盤,卻半天沒撥動一下。他穿著件綢緞長衫,手指上戴著個玉扳指,可臉上卻滿是愁雲——這幾天,濟世堂幾乎沒什麼生意,偶爾有人進來問藥,一听價格就搖著頭走了。他看著窗外百草堂那邊熱鬧的景象,心里不是滋味。“老板,沒人來啊。”鄭欽文垂頭喪氣地走進來,手里的幌子還在滴著水,“村民們都去百草堂了,說王寧的黃荊子又便宜又管用,還教他們自己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孫玉國重重地放下算盤,臉色沉了下來“那黃荊子就是些野果子,能有什麼藥效?肯定是王寧在背後搞鬼,騙村民們!”話雖這麼說,可他心里卻有些發虛——前幾天劉二狗和鄭欽文去後山毀黃荊子的事,他是知道的,本以為能斷了王寧的藥材,沒想到反而讓他得了林婉兒的幫忙,還讓村民們更信任他了。

    就在這時,濟世堂的門被猛地推開,孫玉國的妻子抱著兒子跌跌撞撞地跑進來,聲音帶著哭腔“玉國!快救救兒子!他從早上咳到現在,臉都憋紅了,燒也退不下去!”孫玉國心里一緊,連忙迎上去。只見孩子蜷縮在母親懷里,小臉通紅,每咳一聲都帶著氣促的喘息,眼淚鼻涕糊了一臉。他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額頭,滾燙的溫度讓他瞬間慌了神,轉身就往藥櫃跑,手指在一排排西洋藥瓶里亂翻“不怕不怕,爹給你拿好藥,吃了就好。”

    他倒出兩片白色藥片,就著溫水想喂給孩子,可藥剛踫到嘴邊,孩子就猛地咳起來,藥片掉在地上,還嗆出了眼淚。孫玉國的妻子急得直跺腳“這藥沒用啊!昨天吃了就沒見效,今天反而更重了!”孫玉國盯著地上的藥片,心里又急又亂。往日里,兒子偶有感冒,吃點西洋藥很快就好,可這次怎麼就不管用了?他抬頭看向窗外,百草堂那邊依舊熱鬧,隱約能看見王寧正拿著黃荊枝,給村民們講解著什麼。一個念頭突然冒出來,卻又被他強壓下去——他孫玉國經營濟世堂這麼多年,怎麼能去求王寧?

    可孩子的咳嗽聲越來越弱,呼吸也越發急促。孫玉國的妻子抱著孩子,眼淚掉在孩子的衣服上“玉國,別管面子了,救救孩子吧!村民們都說王藥師的黃荊子管用,我們去求求他好不好?”劉二狗和鄭欽文也在一旁勸“老板,孩子的命要緊啊!王寧雖然是同行,可醫者仁心,肯定會幫的。”

    孫玉國攥緊了拳頭,指節泛白。他看著兒子痛苦的模樣,終于咬了咬牙,抱起孩子就往門外走,腳步有些踉蹌“走!去百草堂!”一路上,不少村民看見他們,都停下腳步張望。孫玉國頭也不敢抬,只抱著孩子快步往前走,心里又愧又急。到了百草堂門口,他猶豫了一下——只見王寧正蹲在地上,手把手教一個小孩辨認黃荊子,陽光落在他沾著藥粉的手上,溫和又耐心。

    “王……王藥師。”孫玉國的聲音有些沙啞,沒了往日的囂張,“我兒子咳得厲害,西洋藥不管用,求你……求你救救他。”王寧听見聲音,抬頭看過來。見孫玉國抱著孩子,臉色焦急,他立刻站起身,快步走過去“快把孩子抱進來,別站在風里。”

    他接過孩子,讓孩子坐在長凳上,指尖輕輕按在孩子的手腕上,又仔細看了看孩子的舌苔,輕聲問“孩子咳的時候有沒有痰?痰是什麼顏色的?”“有痰,是白色的,咳不出來。”孫玉國的妻子連忙回答,“夜里咳得最厲害,根本睡不好。”王寧點點頭“是風寒犯肺,和村里其他村民的癥狀一樣,用黃荊子配伍就好。”他轉身走進里屋,很快就配好了一副藥,用紅紙包好遞過來,“這里面有黃荊子、杏仁和陳皮,黃荊子溫肺化痰,杏仁止咳平喘,陳皮理氣健脾,正好對癥。回去後用砂鍋煎,大火燒開轉小火煮半個時辰,分兩次溫服,記得讓孩子多喝溫水,出點汗就好了。”

    孫玉國接過藥包,指尖觸到溫熱的紙,心里一陣發燙。他張了張嘴,想說些道歉的話,卻不知從何說起,只對著王寧深深鞠了一躬“多謝王藥師,之前是我糊涂,不該讓手下毀你的藥材……”王寧擺擺手,笑著說“過去的事就別提了,先回去給孩子煎藥吧,耽誤不得。”孫玉國抱著孩子,又說了聲“謝謝”,才轉身匆匆離開。劉二狗和鄭欽文跟在後面,路過村民身邊時,還紅著臉小聲道歉“之前是我們不對,以後再也不敢了。”

    孫玉國抱著兒子回到濟世堂,連綢緞長衫上的褶皺都顧不上撫平,就扎進灶房煎藥。砂鍋在火上咕嘟咕嘟響,黃荊子的辛香混著杏仁的微苦飄出來,他守在灶台邊,眼神緊緊盯著鍋里的藥汁,比盯賬本時還要專注。藥煎好後,他小心翼翼地舀出來,放涼了些才喂給兒子。孩子喝藥時沒再哭鬧,喝完沒多久,就靠在母親懷里沉沉睡去,臉上的潮紅漸漸退了。孫玉國坐在床邊,看著兒子平穩的呼吸,心里又愧又暖——他一直以為高價藥材才是好藥,卻忘了“對癥”才是醫者的根本,若不是王寧不計前嫌,孩子還不知要遭多少罪。

    次日清晨,孫玉國起了個大早。他沒像往常一樣守在濟世堂櫃台後,而是讓劉二狗和鄭欽文把店里積壓的過期西洋藥清出來,自己則背著竹籃,往後山走去。山路還帶著雨後的濕潤,他循著記憶里王寧說的特征,在灌木叢中尋找黃荊樹——掌狀五出復葉,枝頭掛著棕褐色的小果實,正是他前幾天還讓手下毀掉的藥材。他笨拙地摘下黃荊子,放進竹籃里,指尖被枝葉上的露水打濕也不在意。采了半籃後,他背著竹籃往百草堂走,路過村民家時,還主動停下來,指著竹籃里的黃荊子說“這東西能治風寒咳嗽,王藥師教的,你們要是虛藥,我幫你們采些。”村民們見他態度轉變,都笑著應下,往日里對濟世堂的隔閡也淡了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到了百草堂,王寧正和林婉兒一起整理藥櫃。林婉兒腰間的草藥錦囊敞開著,里面露出幾片曬干的黃荊葉,她正拿著一本泛黃的《千金方》,指著其中一頁對王寧說“你看,孫思邈也記載了黃荊子治寒痰的用法,和你配伍的思路不謀而合。”“王藥師,林姑娘。”孫玉國走進來,把竹籃放在地上,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這是我昨天在後山采的黃荊子,想著給你送來,也算是……賠個不是。之前我不該讓二狗他們毀你的藥材,更不該覺得便宜藥材沒用。”

    王寧看著竹籃里飽滿的黃荊子,笑著遞給他一把竹篩“能想通就好。來,一起篩篩雜質,正好教你怎麼炮制。”孫玉國連忙接過竹篩,跟著王寧的動作搖晃起來,陽光從窗外照進來,落在兩人手中的竹篩上,黃荊子在篩子里輕輕滾動,泛著溫暖的光。林婉兒坐在一旁,看著這一幕,從錦囊里拿出一張紙遞給王寧“這是我雲游時收集的黃荊子外用方,磨成粉調醋敷,能緩解風濕痹痛,你們村里老人多,或許用得上。”王寧接過紙,只見上面的字跡清秀,還畫著黃荊子的形態,正是之前林婉兒說的“備用方”,如今正好派上用場。

    這時,王雪背著裝滿藥材的粗布包從外面回來,布包里的《本草綱目》露著頁角,上面還夾著她畫的黃荊子圖譜。她看到孫玉國,笑著遞過去一張紙“孫老板,這是我畫的黃荊樹辨認圖,你要是采錯了,可就白費功夫啦。”孫玉國接過圖譜,看著上面細致的葉脈和果實紋路,連聲道謝。

    日子一天天過去,青石村的秋日漸漸深了。百草堂和濟世堂不再是針鋒相對的對手,孫玉國常來百草堂和王寧交流藥材知識,還把濟世堂的一半櫃台騰出來,擺放王寧教他炮制的黃荊子、紫甦等平價藥材。村民們要是有個風寒咳嗽,要麼自己去後山采黃荊子,要麼去兩家藥鋪抓藥,哪家方便就去哪家。

    林婉兒要繼續雲游了,離開前,她把《千金方》留給了王雪“這書里有不少山野藥材的用法,你跟著你哥好好學,將來也是青石村的好藥師。”王雪接過書,緊緊抱在懷里,用力點頭。

    送林婉兒離開時,王寧站在村口的黃荊樹下,看著她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山路盡頭。風一吹,枝頭的黃荊子輕輕晃動,辛香滿溢。孫玉國走過來,遞給他一壺熱茶“以後咱們一起護著村里人的健康,讓這黃荊子的香味,一直留在青石村。”

    王寧笑著點頭,抬頭望向村子——家家戶戶的院牆上,都掛著曬干的黃荊枝;孩子們在田埂上追逐,手里拿著黃荊子串成的小串;老人們坐在曬谷場邊,喝著黃荊子煮的水,聊著家常。陽光灑在青石村的每一個角落,溫暖而安寧。這味山野里的黃荊子,不僅治好了村民的病,更解開了人心的結。而王寧知道,他會一直守著百草堂,守著這份醫者仁心,讓黃荊子的香氣,伴著世代村民的安康,在這座山村里,永遠流傳下去。

    喜歡短篇中草藥故事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短篇中草藥故事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短篇中草藥故事集》,方便以後閱讀短篇中草藥故事集第315章 百草堂之黃荊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短篇中草藥故事集第315章 百草堂之黃荊子並對短篇中草藥故事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