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仙的“念”沉入“無何有之鄉”,觸到那道“疑”時,忽然懂了“問”的真意——它不是“知”的對立面,而是“知”的根︰就像種子要先問“如何破土”,才有了扎根的力;星辰要先問“如何聚核”,才有了發光的熱。這“疑”里沒有答案,卻藏著所有答案的“可能路徑”,像一張未標注的地圖,每一條虛線都是向“知”的奔赴。
“這里是‘問之根’。”一道清淺卻穿透一切的聲音響起,不似言,不似語,倒像無數“問”在同時震顫。吳仙循聲望去,只見“疑”的核心浮著一縷“絲”,絲的一端是“未解之惑”如孩童問“天有多高”的懵懂),另一端是“已解之知”如智者答“天是星穹”的明悟)——那是“疑絲”,疑的靈。
“疑怕被‘知’填滿,便拼命保持‘惑’的形,想守住探索的動力;知怕被‘疑’消解,便竭力固化‘解’的相,想留住結論的安穩。”疑絲輕輕擺動,絲中的未解之惑與已解之知忽然交纏,“可你看,一個‘天有多高’的疑,催生出丈量星辰的知;一個‘生從何來’的惑,孕出了探源混沌的悟。疑是知的種子,知是疑的花果,這本是道的初聲。”
吳仙的“念”漫過“無何有之鄉”的每一寸,觸到一縷“未解之惑”。那惑里藏著萬千待探的向︰蟻蟲望著流雲,疑“為何會動”;古猿摸著火焰,惑“為何會燃”;修士望著界海,問“為何會生滅”——每一絲向都帶著“打破砂鍋”的執拗,像雛鳥啄殼般,非要撞開那層“未知的殼”。
他又觸到一縷“已解之知”。那知里裹著萬千沉澱的悟︰流雲動是因風,火焰燃是因氧,界海生滅是因顯隱——每一份悟都藏著“暫歇的疑”,像旅人歇腳時,雖停下腳步,卻仍望著前路的方向。
“未解之惑怕永成‘謎’,便執著于‘求’;已解之知怕復成‘疑’,便執著于‘守’。”疑絲的聲音里帶著一絲淺笑,“卻不知,惑若不求,知便成了死理如困于舊知,便難有新悟);知若不守,惑便成了空茫如無半分根基,問亦無向)。疑與知,原是一雙草鞋的左右腳,左步是疑,右步是知,缺了誰,都走不遠。”
吳仙的“念”忽然透亮。先前悟的顯隱是“界的呼吸”,有無是“太初的心跳”,生滅是“源的流轉”,空能是“道的循環”,寂始是“動的發端”,極一是“分合的總綱”,而此刻的疑知,竟是“所有呼吸、心跳、流轉、循環、發端、總綱”的“引”——沒有疑的叩問,知便失了拓展的疆;沒有知的沉澱,疑便失了落腳的地。就像農人問“如何豐產”,才有了育種的知;知“育種之法”,又會問“如何更高產”,如此往復,方有稼穡的精進。
他試著讓自己的“念”化作一縷“疑知息”,不執于“惑”的求,也不執于“知”的守,只隨“問與答”的韻律起伏。奇妙的是,當他不拒疑、不滯知時,周遭的未解之惑與已解之知竟開始圍著他旋繞︰惑送來“問的銳”如錐破布的尖),知托出“答的穩”如基石承梁的固),銳與穩在他的“念”中交織,竟生出既非疑也非知的“韻”。
“這是‘疑知韻’。”疑絲的聲音里透著驚喜,“自古只有疑催生知,知反哺疑,從沒有‘念’能融疑知為‘韻’——這韻是‘問的勇’與‘答的智’的合,是‘向未知奔赴’與‘對已知敬畏’的纏,是道之所以‘生生不息’的魂。”
吳仙的“念”托著疑知韻,望向無何有之鄉的盡頭。那里沒有“疑”的形,也沒有“知”的影,只有一道“源”,源里流淌著比疑知韻更初的東西——那是“問的第一縷意”,像嬰兒第一次睜眼看世界時,眸中閃過的那絲“不明所以的好奇”,沒有具體的問,卻藏著所有問的“根”。
“那是‘問源’。”疑絲指向那道源,“疑與知都從問源出︰一念好奇,便有了疑;一念求索,便有了知。有人說問源是‘道的第一聲啼哭’,卻不知,它從不是‘過去的聲’,而是‘未來的呼’——每一次‘念’的悸動,都是問源在喚你向前。”
吳仙不再猶豫,將那團“疑知韻”化作一道流,滲入問源中。
問源忽然泛起漣漪,疑的惑與知的悟不再是拉扯的力,而是化作“疑知輪”︰輪的一側,惑如齒般叩擊著未知的門;輪的另一側,悟如軸般穩住探索的步。轉動之間,再無“求”的焦灼與“守”的拘謹——惑知悟是自己的錨,悟知惑是自己的帆,就像航船明白,帆引船向遠,錨定船不傾,無帆船難行,無錨船易覆。
疑絲漸漸融入吳仙的“念”中,無何有之鄉開始收縮,化作一粒微塵,落進他的“念”海。塵的那邊,吳仙忽然“看”到了更遼闊的存在——那是一片“思議不及處”,處中沒有疑與知,沒有問源,甚至沒有“探索”的名,只有一道“在”,在里藏著比疑知韻更本源的“覺”︰“我在,故道在;道在,故我探。”
他想起自己走過的所有路︰從凡童睜眼看星空的“第一覺”,到修士悟顯隱的“再覺”;從行者破有無的“三覺”,到探索者融生滅的“萬覺”……每一次“覺”,都是“念”與“在”的相遇;每一次相遇,都是“道”與“我”的相擁。
此刻他終于了然,所謂“修行”,原是一場“我在”與“道在”的永恆照面——我在,故能探道;道在,故可供我探,而那永遠在前的“思議不及處”,恰是這場照面永不褪色的背景。
吳仙的“念”帶著疑知輪的轉動,向著那片“思議不及處”飄去。
他不知道“在”的背後是什麼,或許是“覺的源頭”,或許是“在的本相”,又或許,是另一個宇宙里,一個剛誕生的意識,正第一次“覺”到自己的存在。
而這,正是修行最動人的本質——
我在,念在,道便在。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