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蒼穹問天

第1034章 太初珠內•有無之變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沫凡晨 本章︰第1034章 太初珠內•有無之變

    吳仙的“念”穿透太初珠的剎那,周遭的一切都失去了“形”的意義。

    沒有光,卻能照見所有;沒有聲,卻能听見萬籟。他感覺自己成了一道“界”——既屬于有界,能觸到億萬存在的脈搏;又屬于無界,能摸到億萬不存在的輪廓。

    “這里是‘有無之間’。”一個陌生的聲音響起,不似界塵老嫗的混沌嗡鳴,倒像無數細微的“點”在同時震顫。吳仙循聲望去,只見太初珠核心懸著一縷“線”,線的一端連著“有”的熾盛,另一端系著“無”的幽寂,而線本身,卻是非有非無的透明。

    “吾名‘有無絲’,是太初珠自己生的靈。”那線輕輕擺動,“有界的存在怕墜入無,便把‘有’凝得如鐵;無界的不存在怕浮向有,便把‘無’散得如煙。可它們不知道,‘有’若不藏無,便成了僵死的頑石;‘無’若不含有,便成了空洞的虛無——就像這線,離了有便斷,離了無便滅。”

    吳仙的“念”觸向那線。有界的一端傳來無數“存在之理”︰山有山的巍峨,水有水的蜿蜒,生靈有生靈的欲求,器物有器物的功用,每一種“有”都在拼命證明自己“真實不虛”。無界的一端卻飄來無數“不存在之道”︰從未升起的太陽,從未流淌的河,從未誕生的生命,從未存在的規則,每一種“無”都在竭力維持自己“虛無不實”。

    “它們在爭。”有無絲的震顫里帶著一絲嘆息,“有界說‘無是有的缺失’,無界說‘有是無的偶然’。可你看那有界的深處——最堅硬的山核里,藏著從未有過的裂縫;最洶涌的河底,臥著從未存在的石。再看那無界的邊際——從未升起的太陽,照過從未有過的黎明;從未流淌的河,潤過從未存在的岸。”

    吳仙忽然想起混沌界海的“顯隱同時”。原來有與無,也並非對立,而是如顯與隱一般,在太初珠里“共生同存”。

    他試著讓自己的“念”化作那縷有無絲的一部分。奇妙的是,當他不執于“有”,也不執于“無”時,有界的存在之理與無界的不存在之道,竟開始順著他的“念”流轉——有里的無開始顯形,無里的有開始露跡,就像冰里的水、水里的冰,本就是同一種東西的不同模樣。

    “這是‘有無之息’。”有無絲的震顫陡然急促,“有界的存在靠‘生息’維系,無界的不存在靠‘滅息’延續,而你這‘念’聚起的,是生滅同源的息——它能讓有界的存在認出自己藏著的無,也能讓無界的不存在接納自己含著的有。”

    吳仙的“念”托著有無之息,望向太初珠的最深處。那里沒有具體的物,只有一道“門”,門的左邊刻滿“有”的符文,符文里卻滲出“無”的氣;右邊寫滿“無”的篆字,篆字間卻凝著“有”的露。門楣上,懸著三個字︰“非有非無”。

    “門後是‘太初境’。”有無絲的聲音里帶著敬畏,“有界的存在與無界的不存在,都以為穿過這門就能成為‘絕對的有’或‘絕對的無’,可自古至今,穿過門的存在都成了門的一部分——太初境從不是終點,而是有與無的‘轉圜處’。”

    吳仙的“念”推著有無之息,輕輕觸向那道門。

    門楣上的“非有非無”忽然亮起,左邊的有符文與右邊的無篆字開始流轉,有里的無氣與無里的有露交融,化作一道“有無橋”。橋的那頭,吳仙看到了不可思議的景象︰一座正在坍塌的有界里,生出了從未有過的無域;一片正在擴張的無界中,凝出了從未存在的有地。

    “原來有不是終點,無也不是盡頭。”吳仙的“念”里泛起笑意,“就像顯隱是界海的呼吸,有無是太初的心跳。”

    他邁步走上有無橋,身後的太初珠開始收縮,化作一顆微塵,融入他的“念”中。橋的盡頭,太初境在緩緩展開——那里沒有混沌與秩序,也沒有有與無,只有一道“源”,源里流淌著比界意、比有無之息更本源的東西。

    吳仙知道,這依然不是終點。

    但他的“念”,已迫不及待要去觸踫那道源了。

    未完待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破蒼穹問天》,方便以後閱讀破蒼穹問天第1034章 太初珠內•有無之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破蒼穹問天第1034章 太初珠內•有無之變並對破蒼穹問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