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砸在寫字樓的玻璃幕牆上,發出密集的鼓點聲。我扯松領帶,望著會議桌上散落的資料——三份截然不同的項目評估報告,分別來自老王、小王和第三方機構。
空調出風口的冷氣裹著潮濕的水汽,在熒光燈下凝成細碎的霧。
"我再說最後一遍,這個地塊根本不適合開發商業綜合體!"老王猛地拍桌,震得水杯里的茶葉劇烈翻滾,"周邊三公里常住人口不足五萬,消費力連便利店都養不活,你們年輕人就是好高騖遠!"他軍綠色外套的袖口沾著工地的石灰,皮鞋底還帶著上午勘探時的泥漬。
小王把平板電腦轉向我們,衛星地圖上跳動著密密麻麻的數據點︰"叔叔,您看熱力圖。這個區域屬于政府規劃的智慧城市試點,未來三年地鐵線網覆蓋後,人口密度預計增長300。第三方機構的預測模型已經..."
"模型能當飯吃?"老王抓起保溫杯猛灌一口,"我在建築行業摸爬滾打三十年,見過太多紙上談兵的方案。去年城西那個爛尾樓,開發商就是信了什麼大數據!"
我揉著發漲的太陽穴,手機突然震動——業主群里炸開鍋,有人發了段視頻︰施工隊正在拆除小區圍牆,挖掘機履帶碾過綠化帶,揚起漫天塵土。
"這就是你們的規劃?"業主群里的語音帶著憤怒的顫音,"說好了建公園,現在變商業街?"
"這是兩碼事!"小王急得摘下眼鏡擦拭,鏡片後的眼楮通紅,"規劃變更已經公示過,業主有十五天的反饋期..."
"公示在政府網站犄角旮旯,誰會天天盯著看?"我打斷他,把手機推到會議桌中央,"昨天張阿姨還專門來問我,說你們承諾過會保留綠化。"
老王突然冷笑︰"我早說過,跟這些刁民講不通。當年建高架橋,釘子戶還不是..."
"他們不是刁民!"小王突然拍案而起,金屬椅子在地面劃出刺耳的聲響,"這是公民合法權益!根據《城鄉規劃法》第..."
"少跟我念法條!"老王的臉漲得通紅,"你在辦公室吹著空調敲鍵盤,知道一線施工多難?上個月強拆違建,差點被潑糞!"
雨聲驟然變大,閃電照亮玻璃幕牆上扭曲的倒影。我想起三天前的飯局,開發商代表拍著胸脯保證︰"只要項目落地,周邊房價至少漲兩成。"當時老王舉杯附和,小王卻低頭在手機上查閱文件。而現在,業主群里已經有人發起聯名抗議。
"或許我們都太片面了。"我從資料堆里抽出環評報告,"第三方檢測顯示,施工揚塵和噪音確實超標。但如果優化施工方案,采用新型降塵設備..."
"成本呢?"老王抱起雙臂,"一台進口設備要三百萬,開發商會出這個錢?"
小王突然打開投影儀,ppt上跳出復雜的成本收益曲線︰"您看,如果調整開發時序,先建公共綠地提升周邊價值,後期商業部分的溢價完全可以覆蓋前期投入。這是波士頓海港城的成功案例..."
"波士頓?"老王嗤笑,"那是美國!國情能一樣嗎?我親眼見過開發商跑路,爛尾樓里住滿討薪的工人。"
投影儀的藍光在他臉上投下陰影,我突然想起上周走訪工地時,工人們蹲在烈日下啃饅頭的場景。而此時,業主群又彈出新消息︰有人聯系了電視台曝光此事。
"媒體介入只會把事情搞砸!"我盯著手機,心跳加快,"必須馬上召開溝通會。"
"溝通?"小王苦笑,"您覺得業主會听我們解釋?他們只相信自己看到的——挖掘機正在破壞家園。"
老王突然沉默,從帆布包里摸出皺巴巴的煙盒。會議室禁煙標識在牆角泛著冷光,他的手懸在半空,最終又把煙塞了回去︰"當年修隧道,我們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村民說施工震裂了房子,其實是老房子年久失修..."
"但我們現在不是在修隧道!"小王的聲音帶著壓抑的憤怒,"這是二十一世紀,信息傳播速度比施工進度還快。昨天業主群里的視頻,三小時內播放量破十萬,現在全網都在罵我們是無良開發商!"
雨聲漸歇,夕陽從雲層縫隙里漏下,在會議桌上切割出明暗交界線。我想起二十世紀的歷史課本,"公車上書"與"洋務運動"的爭論,維新派與守舊派的交鋒,文字間充斥著針鋒相對的觀點。而此刻,我們何嘗不是在歷史的鏡像里,為一個項目爭得面紅耳赤?
"或許我們都陷入了誤區。"我關掉投影儀,屏幕暗下來的瞬間,所有人的影子都變得模糊,"老王看到的是施工難度和現實困境,小王關注的是長遠規劃和政策合規,而業主們只想要一片能散步的綠地。這些視角都沒錯,但拼湊起來,才是完整的真相。"
小王若有所思地轉動鋼筆︰"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維度的信息?就像拼圖,每一塊碎片都重要。"
老王卻冷哼一聲︰"說得輕巧。現在輿論一邊倒,開發商隨時可能撤資,到時候爛攤子誰來收拾?"
"正因為如此,我們更需要主動打破信息繭房。"我打開筆記本電腦,調出輿情監測數據,"看,負面評論集中在"破壞綠化"和"缺乏溝通"兩點。如果我們明天就召開听證會,邀請業主代表、專家和媒體參與..."
"听證會?"老王皺眉,"那些人能听進去道理?"
"不是讓他們听道理,是讓他們參與決策。"小王突然接口,"就像劍橋大學的社區共建項目,讓居民參與設計方案。或許我們可以保留部分綠地,調整商業體的業態規劃..."
窗外的天空泛起火燒雲,手機震動,業主群彈出新消息︰有人提議成立居民監督小組。我把手機轉向他們,三雙眼楮在屏幕藍光中相遇。這場關于真相的爭論,或許永遠不會有絕對的答案,但此刻,我們終于在迷霧中窺見一絲共識的微光。
暮色漸濃,老王收拾起被茶水浸濕的圖紙,小王開始修改ppt方案。我望著玻璃幕牆上自己的倒影,突然想起歷史書里那些激烈的辯論——商鞅與甘龍的朝堂之爭,王安石與司馬光的書信論戰。
千年過去,人類依然在追尋真相的路上不斷爭吵,卻也正是這些踫撞,推動著社會的齒輪緩緩向前。
喜歡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鋪中介請大家收藏︰()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鋪中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