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風再起

第389章 錦衣夜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浮世蒹葭 本章︰第389章 錦衣夜行

    春雨淅瀝的杭州城,清河坊的石板路泛著油光。一頂青布小轎停在“狀元樓”前,簾掀處下來個青衫文人,身後跟著個書童打扮的少年。二人要了臨窗雅座,點一壺龍井,幾樣茶點。

    “先生請看,”少年壓低聲音,“對面就是知府衙門,告狀的百姓排到街口了。”

    李長風抿了口茶,目光掃過長隊。有個老農拄拐排隊,渾身濕透瑟瑟發抖。衙役卻捧著茶壺在檐下說笑,偶爾呵斥百姓維持秩序。

    直到日頭偏西,老農才挨到堂前。卻見知府一拍驚堂木“刁民!為爭一壟地竟敢誣告鄉紳!拖下去打二十板!”

    老農哭喊“青天大老爺!是小人的地被強佔啊”

    話未說完已被拖走。李長風手中茶盞 噠作響。

    書童打扮的太子星雲輕聲道“父皇先生,這已是今日第三個冤案了。”

    入夜,知府後門抬出幾頂小轎。李長風尾隨至畫舫,但見燈火通明,絲竹喧耳。知府正與當地鄉紳飲酒作樂,懷中摟著歌妓。

    “劉公放心,”知府醉醺醺道,“那老刁民已打發走了。您要的那百畝地,明日就過戶”

    鄉紳遞上禮單“聊表心意。另有一對揚州瘦馬,已送您別院”

    李長風悄然退去。回到客棧,他攤開紙筆疾書。太子磨墨,見紙上標題竟是《杭州知府十大罪狀》。

    “先生要直接查辦?”太子問。

    李長風搖頭“一知府易辦,天下知府難辦。你看——”

    他推開窗,指向運河上漕運碼頭。雖已夜深,役夫仍在扛糧包。監工揮鞭喝罵,有個老者踉蹌跌倒,糧包散落,立即遭拳打腳踢。

    “那是漕運衙門的官糧。”皇帝聲音發冷,“每包本該百斤,實則不足八十。余下二十斤的差價,都進了貪官口袋。”

    次日,二人扮作糧商接觸漕幫。幫主吐苦水“官府壓價強收,每石給價不足市價一半!若不出售,便羅織罪名抓人”

    又訪織坊。女工每日勞作六個時辰,工錢僅夠買米。工頭直言“知府小舅子開的織坊,誰敢提漲工錢,第二天就抓進大牢!”

    七日後,李長風出現在南京議會大廈。議員們正在爭論稅法草案,忽見皇帝布衣闖入,全場愕然。

    “諸位繼續。”李長風自尋角落坐下,“朕只是听听。”

    當某議員高談“減稅惠商”時,皇帝突然問“減稅之後,官府開支從何而來?”

    議員恭答“可裁減吏員”

    “裁了吏員,誰來做實事?最終還不是要加派雜捐?”

    又有人提議“嚴懲貪腐”,皇帝冷笑“一個知府年俸八十兩,卻要養幕僚、應酬、孝敬上官。不貪腐,難道喝西北風?”

    滿場寂靜。李長風起身走向講台“朕這些日走了三府九縣,見聞頗多。今日與諸位算幾筆賬。”

    他列出杭州知府明面收入年俸80兩,養廉銀101novel.com0兩。實際支出聘師爺101novel.com0兩,應酬300兩,孝敬巡撫500兩“若不想辦法弄錢,除非賣家產!”

    議員們面面相覷。皇帝突然拍案“所以問題的根子不在貪腐,而在制度!要讓官員不必貪,不敢貪,不能貪!”

    翌日,成立“新政籌備處”。首項改革竟是“高薪養廉”知府年俸漲至101novel.com00兩,但家產需公示,離任審計。

    第二項震動更大裁撤所有“非經制吏員”,改設“公務員”。公開考試選拔,年齡限1835歲,需熟讀《新政條例》。

    老臣們紛紛反對“寒門子弟哪讀得起書?”

    皇帝反手推出“官學計劃”每縣設免費學堂,專教新政律法。首期學員竟是那些被裁的師爺書吏——“既然熟悉政務,考過試照樣錄用。”

    最厲害的是第三把火成立“都察院巡回法庭”,獨立于地方官府。百姓可越級告狀,查實則重獎告狀人。

    新法試行首月,杭州知府就撞槍口上。那個強佔民田的鄉紳被巡回法庭判斬立決,知府罷官抄家。百姓分還田地那日,萬人空巷跪謝皇恩。

    但阻力比想象更大。不久傳出謠言“新政實為暴政,皇帝要盡誅舊官”。南方數省官員聯名上書,請緩行新法。

    李長風也不強壓,反而下“罪己詔”“朕操之過急,致百官不安。今暫停新法,另設‘新政問策台’,廣納建言。”

    問策台前,每日人潮涌動。有老儒痛斥“科舉取士千年不易,豈能改考什麼新政條例!”

    也有青年反駁“只會八股文的官,知道怎麼修鐵路算賬嗎?”

    最精彩的是個女童發言。她擠到台前大聲說“我娘是織工,每天織布十丈,工錢只夠買米。知府大人卻說他俸祿不夠花。請問是布貴了,還是米貴了,還是人心貴了?”

    此話傳開,成為新政名言。皇帝特賜女童“諍言童”匾額,準其母免費入讀紡織學堂。

    三個月後,修訂版新政出台過渡期十年,舊官可通過培訓轉任;科舉改分科,除經義外增算學、律法、格致等科;設“官生貸”,貧寒學子可貸款讀書,入職後分期還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首場新科考放榜時,有趣事發生某落第舉人鬧場,說寒窗十年不如速成培訓。當即有培訓生站出來比試一個考八股,一個算治水工程。結果培訓生把治水方案說得頭頭是道,舉人卻連《水部則例》都背不全。

    百姓哄笑中,皇帝現身說“不是讀書無用,是死讀書無用。諸位要做的不是書蠹,是能臣!”

    漸漸地,新政顯出成效。最明顯是訟案減少——官員待遇好了,懶得貪小錢;審計嚴格了,不敢貪大錢;輿論監督多了,不能伸手。

    有件小事很能說明問題某知縣夫人收受鄉紳一支金釵,被巡回法庭判當街示眾三日。知縣羞愧辭官,臨行說“如今做官,得像大姑娘一樣檢點!”

    這話傳到李長風耳中,他大笑“好!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五年後,太子再隨父南巡。杭州知府已是首期新科進士出身,正在給公務員講課“官者,公僕也。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運河碼頭煥然一新。扛包工戴著統一藤帽,監工手持計件牌而非皮鞭。見有老者扛包,監工忙接過“王伯您歇著,點數就行!”

    入夜畫舫依舊笙歌,但坐的都是商人百姓。知府衙門黑燈瞎火,門房說“大人下鄉勸農去了,要三日方回。”

    太子感慨“真是天翻地覆。”

    李長風卻指著一處暗巷“你看那邊。”

    巷中幾個衙役正索要商戶“燈火費”。太子怒而要上前,被父親拉住“陽光之下必有陰影。新政不是為造完美世界,是為讓百姓有處說理。”

    他輕輕推了兒子一把“去吧,該你練練手了。”

    少年太子整衣上前,亮出東宮令牌。衙役癱軟在地時,百姓紛紛圍攏來看熱鬧。

    星空下,皇帝微笑著抿了口茶。改革從來不是一蹴而就,但只要方向對了,慢些又何妨?

    遠處打更聲響起,三更天了。而新時代的黎明,正在這更聲中悄然臨近。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風再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風再起》,方便以後閱讀明風再起第389章 錦衣夜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風再起第389章 錦衣夜行並對明風再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