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風再起

第368章 雪夜驚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浮世蒹葭 本章︰第368章 雪夜驚變

    臘月的北風如刀,刮過河南大地,卷起漫天飛雪。汝州城外,清軍大營燈火明滅,在風雪中搖曳不定。

    中軍大帳內,炭火 啪作響,卻驅不散刺骨的寒意。多爾袞端坐主帥之位,面色陰沉如鐵。案幾上攤開的地圖已被他無意識地抓握出褶皺,墨跡在羊皮紙上洇開,宛如血污。

    多鐸焦躁地踱步,鐵甲隨著他的動作發出沉悶的撞擊聲。“二哥怎的還未到?探馬兩個時辰前便報說他已至二十里外!”

    多爾袞抬眸,眼中布滿血絲“急什麼?雪大路滑,兄長帶著殘兵敗將,能快到哪里去?”話音未落,帳外忽然傳來一陣騷動。

    簾幕猛地被掀開,風雪裹著一個高大的身影闖入帳中。阿濟格渾身是雪,鎧甲上凝著冰碴,左臂胡亂纏著的繃帶已被血浸透,凝固成暗紅色。他臉色灰敗,眼窩深陷,唯有目光仍如餓狼般凶狠。

    “北京丟了。”阿濟格聲音嘶啞,不等二人反應,便跌坐在火盆旁的氈墊上,伸出凍得發紫的雙手湊近炭火,“沈陽呢?當真也”

    多爾袞沉重頷首“五日前的消息,盛京早已陷落了。李長風的水師從旅順灣登陸,直撲沈陽。守軍不足三千,半天即破城。這消息足足被李長風封鎖了兩三個月了!”

    多鐸一拳砸在柱上“這李長風究竟是何方妖孽?自打崇禎二年他出現後,就攪的天下大亂,如今竟有如此能耐!”

    帳內陷入死寂,唯有炭火 啪。三人相對無言,心中皆是一片寒涼。

    他們早已听聞李長風的種種傳聞。有人說他是海外仙山來的道士,能呼風喚雨;有人說他是前朝遺孤,得高人相助;更有人說他根本不是凡人,而是天降魔星,專為覆滅大清而來。

    阿濟格猛地灌下一碗熱酒,蒼白的臉上終于有了些血色“北京城守不住。那李長風的火器太厲害,紅衣大炮在他那些鐵疙瘩面前如同孩童玩具。城牆再厚,也經不住連續轟擊。西直門破了,我帶親兵拼死巷戰,可是”他喉結滾動,眼中閃過恐懼,“他們的火銃不需裝填,連綿不絕,我軍成片倒下。我從未見過那般殺戮”

    多爾袞指尖輕叩案幾“探報說,李長風已改北京為‘北平’,自稱‘華夏大都督’,立旗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他冷笑一聲,“好大的口氣。”

    多鐸忽然道“皇上和太後”

    話未說完,阿濟格便猛地抬頭,眼中充血“被擄了!李長風的部曲圍了皇宮,抓走了太後和皇上。”他聲音顫抖,“如今據說已被押往濟州島看管。”

    帳內空氣驟然凝固。順治帝年方七歲,太後博爾濟吉特氏雖有些謀略,但終究是女流。落入敵手,大清皇室可謂名存實亡。

    多鐸猛地站起“那我們還等什麼?即刻整軍,殺回北京,救出皇上!”

    “坐下!”多爾袞厲聲喝道,“莽撞能成什麼事?李長風既然能破北京、取沈陽,其實力豈容小覷?”他轉向阿濟格,“兄長,你與他交過手,仔細說說,李長風的軍隊究竟如何?”

    阿濟格深吸一口氣,眼神恍惚,仿佛又回到那個血火交織的戰場。

    “十一月初三,李長風大軍抵京郊。那個三姓家奴吳三桂再次叛變,詐開城門。”他頓了頓,“李家軍的軍容完全不同。士卒皆著深紅色軍服,隊列整齊如刀切,行進時腳步聲竟如一人在走。火炮奇特,不是我們的紅衣大炮那般笨重,而是輕便靈巧,卻射程極遠,威力驚人。”

    “最可怕的是他們的火銃。”阿濟格不自覺地撫摸自己受傷的左臂,“不需火繩,擊發迅捷,雨中照樣施放。我軍沖鋒,未至百步已倒下一半。他們的陣列,前三排輪番射擊,彈幕不絕,真真是箭雨不及。”

    多鐸皺眉“如此說來,豈非無敵?”

    “卻也不是。”阿濟格搖頭,“李長風兵力不足,據探僅五萬之眾。全靠火器犀利,近身搏殺則弱于我八旗勇士。我曾派騎兵迂回側擊,一度沖亂其陣型。奈何他們有一種小炮,兩人抬著即走,專打霰彈,騎兵近前便是一片血雨。”

    多爾袞凝神靜听,手指無意識地在案上劃著“五萬人若集中我大軍,未必不能一戰。”

    阿濟格苦笑“十四弟,你未親見,不知其可怕。北京城牆何等堅固?李長風的大炮一日夜間轟塌西直門段城牆三十余丈。那聲響如天崩地裂,守軍膽裂,未戰先潰。”

    帳外風嘯更急,吹得帳幕獵獵作響。親兵端進熱食酒水,三人卻無心動箸。

    多鐸忽然道“李自成那邊如何?听說我們把他打出了西安,如今流竄湖廣?”

    多爾袞點頭“闖賊已是強弩之末,不足為慮。南明小朝廷更是一群鼠輩,听說李長風攻佔北京,嚇得也不敢還都,不敢北望。”他冷笑,“這些漢人,內斗不休,活該江山破碎。”

    “可現在是我們丟了京城!”多鐸提高聲音,“八旗子弟死傷慘重,皇上太後被擄,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阿濟格猛地抬頭,眼中閃過凶光“實在不行,我們退回關外!長白山是我們的根,重整旗鼓,再圖中原。”

    “回不去了。”多爾袞聲音低沉,“沈陽已失,遼東各大城池皆掛李長風的旗幟。探報說,他在那里推行什麼‘土改’,將旗人田地分給漢民,遼東漢人紛紛歸附。”

    多鐸倒吸一口涼氣“這李長風,不僅要佔地,更要收心!”

    帳內再度陷入沉默。炭火漸弱,寒氣滲入骨髓。

    多爾袞忽然起身,走到帳邊,掀簾望向外面的風雪“兄長,你可見了李長風本人?”

    阿濟格愣怔片刻,搖頭“只遠遠望見帥旗下一人,年紀甚輕,不過三十余歲模樣,卻氣度不凡。奇怪的是,他剪了短發,不著甲冑,只穿一件深紅色大衣,與士卒無異。”

    “三十余歲”多爾袞沉吟,“十五年前,他突然出現在科爾沁,那是我第一次和他,和烏蘭格格相遇,轉眼間已成心腹大患。此人行事風格,與以往任何敵手都不同。就是不知道留在沈陽的烏蘭格格和多爾博怎麼樣了?”

    多鐸煩躁地揮手“兄長你不用擔心,畢竟他們也是老相識了,不會拿她們怎麼樣的。管他是什麼人,如今最關鍵的是怎麼辦!我軍在河南尚有八萬精銳,加上兄長帶回的殘部,近十萬之眾。是戰是退,總得有個決斷!”

    多爾袞轉身,目光如炬“不能退。一退則軍心渙散,中原漢人必群起響應李長風。屆時我們真要被趕回關外雪原了。”

    “那便戰!”多鐸握緊刀柄,“我願為先鋒!”

    阿濟格卻搖頭“十四弟,不是為兄長他人志氣。李長風的火器實在厲害,正面決戰,恐難取勝。”

    多爾袞踱步回案前,手指點在地圖上“硬踫硬自然不行,須以智取。李長風雖強,卻有弱點。”

    二人立刻看向他。

    “其一,他根基尚淺,雖佔北京、沈陽等大城,但周邊州縣未必真心歸附。其二,他兵力有限,必分兵守城,機動兵力不會太多。其三”多爾袞眼中閃過精光,“他如此急切地‘驅除韃虜’,必激起漢人民族之念,但同時也會讓那些已歸附我大清的漢官漢將心生恐懼。”

    多鐸不解“這是何意?”

    阿濟格卻恍然大悟“你是說那些投降我們的漢臣,怕李長風得勢後清算他們?”

    “正是!”多爾袞擊掌,“李長風標榜‘恢復中華’,對那些投靠我朝的漢人必不容忍。這些人為了身家性命,只能死心塌地跟我們走。”

    多鐸皺眉“可這些人戰力堪憂,多是牆頭草。”

    “不指望他們打仗,但要借他們的勢。”多爾袞手指點著地圖上的幾個點,“山東、直隸一帶,仍有不少漢軍綠營。若能得到他們支持,至少可以牽制李長風的兵力。”

    阿濟格卻道“但李長風火器犀利,終究是心腹大患。”

    多爾袞冷笑“火器再利,也是人造。我已派人多方打探,李長風的火器似乎來自海外,但具體如何制造卻無人知曉。不過”他壓低聲音,“我重金買通了一個從北京逃出的葡萄牙傳教士,他說李長風的火器雖精,卻極耗彈藥,需要特別的黑火藥和鉛彈。”

    多鐸眼楮一亮“也就是說,只要斷其補給”

    “正是!”多爾袞點頭,“李長風從海上而來,補給線必依賴海運。若我們能控制沿海,或襲擾其運輸船隊,他的火器再利,也成燒火棍。”

    阿濟格卻面露難色“可是我們的水師去年在皮島一戰盡喪,如今哪還有像樣的戰船?”

    多爾袞微笑“我們沒有,但有人有。”

    “誰?”

    “鄭芝龍。”多爾袞緩緩道出這個名字,“南明雖弱,但鄭家水師雄霸東南海上。若能與鄭家聯手”

    多鐸愕然“鄭芝龍會與我們聯手?他可是南明的國公!”

    “利益面前,沒有永遠的敵人。”多爾袞眼中閃過狡黠的光,“鄭芝龍海盜出身,最重實利。李長風若得天下,豈容他獨霸海上?何況我听說李長風組建的水師,用的全是新式戰艦,不掛帆檣,只冒黑煙,航速極快,假以時日,必威脅鄭家海上霸權。”

    阿濟格沉思片刻,緩緩點頭“此計可行。但派誰去說服鄭芝龍?又許他什麼好處?”

    多爾袞成竹在胸“我已暗中遣使前往福建,許鄭芝龍‘閩海王’之位,允他世鎮東南,自治其地。只要他表面尊奉大清,實際可如藩國一般。”

    多鐸大驚“這這不是裂土封王嗎?太祖太宗辛苦打下的江山”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多爾袞打斷他,“待除掉李長風,平定中原,再慢慢收拾不遲。”

    帳外風聲稍歇,雪卻越下越大。親兵添了炭火,帳內溫度回升些許。

    阿濟格忽然道“即便如此,正面戰場仍須應對。李長風不會坐等我們聯合各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多爾袞點頭“自然。我意已決大軍明日即拔營,不是向北,而是向南。”

    “向南?”多鐸詫異,“那不是離北京越來越遠?”

    “舍就是得。”多爾袞手指點在地圖上,“我們南下湖北,與勒克德渾會師。他那里還有三萬精銳,加上我們的兵力,可達十二萬之眾。然後”

    他的手指向西移動,停在西安位置上“我們去西安!”

    阿濟格和多鐸都愣住了。

    “西安?那不是剛被我們打下來的李自成的老巢嗎?”多鐸不解,“為何要去那里?”

    多爾袞眼中閃著睿智的光“西安乃千年古都,關中之固,天府之國。進可圖中原,退可守潼關。更關鍵的是,李長風若想西進,必經過河南。我們可在潼關設防,以地利抵消其火器之利。”

    阿濟格恍然大悟“而且西安離海岸遙遠,李長風的海軍優勢無從發揮!補給線拉長,正利于我們襲擾!”

    “正是此意!”多爾袞贊許地點頭,“我們在西安整軍經武,聯合各方,待時機成熟,東出潼關,與李長風決一死戰。”

    多鐸仍有疑慮“但河南怎麼辦?就這麼讓給李長風?”

    “欲擒故縱。”多爾袞冷笑,“河南歷經戰亂,十室九空,留給李長風,反而是個包袱。他若要守,必分兵駐防;若不守,則義軍四起,夠他頭疼的。”

    計議已定,三人面色稍霽。多鐸喚親兵重新上酒食,這次終于有了胃口。

    阿濟格啃著羊腿,忽然想起什麼“十四弟,那些投降的漢官如何處置?特別是洪承疇、祖大壽那幾個,會不會”

    洪承疇原是明廷薊遼總督,松錦大戰兵敗降清;而祖大壽則是在錦州降清。這些漢臣在清廷中地位特殊,既受重用,又被猜忌。

    多爾袞沉吟片刻“非常時期,正要借重他們的才智。洪承疇老謀深算,熟悉中原形勢,可參贊軍機。但要派人暗中監視,以防生變。”

    多鐸不屑“漢人不可信!特別是這些讀書人,滿口仁義道德,轉頭就能賣主求榮。”

    多爾袞搖頭“用人之際,不可多疑。只要示之以誠,待之以厚,這些人為了身家性命,必會盡心效力。”

    突然,帳外傳來急促腳步聲,一個滿身是雪的探馬闖入帳中,跪地急報“稟王爺,緊急軍情!李長風派大將蕭破虜率軍兩萬,已出北京,正向南來!”

    帳內氣氛驟然緊張。

    多爾袞急問“打的什麼旗號?行軍速度如何?”

    “旗號是‘征北將軍蕭’,全是步卒,但配有大量車炮。日行六十里,預計十日後可抵黃河。”

    多鐸拍案而起“來得正好!讓我帶騎兵迎頭痛擊!”

    “慢!”多爾袞制止,“李長風用兵詭異,豈會只派兩萬人前來?必有後手。”他轉向探馬,“可探得其他消息?”

    探馬回道“听說李長風坐鎮北京,正大肆招兵買馬,組建新軍。另有一支偏師向西去了,似是往張家口方向。”

    阿濟格皺眉“張家口已有他的守軍,為何再增兵?難道”他臉色突變,“莫非他要繞道蒙古?”

    多爾袞踱步片刻,猛然醒悟“不好!他是要徹底掃蕩草原,絕我退路!”

    多鐸愕然“草原苦寒之地,如今又值嚴冬,用兵不易啊。”

    “正因嚴冬,蒙古人才不備。”多爾袞面色凝重,“李長風用兵,常出人意料。若讓他完全控制草原,我們就又失去了一個盟友,則我大清真無立足之地了。”

    阿濟格急道“那該如何?分兵救援?”

    多爾袞沉思良久,緩緩搖頭“來不及了。蒙古人兵力薄弱,難以抵抗。當務之急是按原計劃南下西安,站穩腳跟再圖後舉。”

    他轉向多鐸“十五弟,你帶一萬精騎,不是迎戰蕭破虜,而是繞道東行,做出奔襲北京之勢。李長風必回軍救援,你可且戰且退,牽制其兵力,為我大軍南下爭取時間。”

    多鐸領命“遵命!”

    多爾袞又對阿濟格道“兄長,你傷未愈,隨中軍行動。明日一早,大軍開拔,南下湖北。”

    計議已定,二人領命而出。帳中只剩多爾袞一人,他走到帳邊,望著外面漫天飛雪,喃喃自語“李長風啊李長風,你究竟是何方神聖”

    他突然劇烈咳嗽起來,忙用白絹捂口,拿下時竟見絲絲血跡。多爾袞苦笑,自知多年征戰已耗盡心力,如今又逢強敵,只怕

    “王爺。”帳外傳來溫和的漢話聲。

    多爾袞收起血絹,恢復威嚴“是亨九嗎?進來吧。”

    洪承疇掀簾而入,他年約五旬,面容清瘦,三縷長須已見花白,唯有一雙眼楮炯炯有神。作為投靠清廷的漢人大臣,他深得多爾袞信任。

    “王爺,方才會議,臣在帳外听得一些。”洪承疇直言不諱,“南下拉攏鄭家,西取西安之策,實為老成謀國之道。然有一事,王爺或未慮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多爾袞挑眉“何事?”

    洪承疇近前低聲道“民心。”見多爾袞不語,他繼續道,“李長風所以能勢如破竹,非全仗火器之利,更在‘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八字。中原漢人苦戰亂久矣,若有漢人政權強盛,必紛紛歸附。”

    多爾袞冷笑“你是說,我們該學李長風,也打漢人旗號?”

    “非也。”洪承疇搖頭,“滿漢之別,已難消除。但可示之以寬仁,收買人心。譬如宣布減免稅賦,整頓軍紀,禁止搶掠,如此或可爭取民心。”

    多爾袞沉吟片刻“有理。傳令下去,大軍南下,嚴禁搶掠百姓,違令者斬!另張貼安民告示,宣布減免明年稅賦三成。”

    洪承疇躬身“王爺聖明。還有一事可派人聯絡江南士紳,許以保全其產業功名,如此或可分化南明,孤立李長風。”

    多爾袞點頭“此事交由你辦理。記住,非常時期,不必吝嗇官爵封賞。”

    洪承疇正要告退,多爾袞忽然叫住他“亨九,你實話告訴我,這李長風究竟是何來歷?世間真有如此用兵如神之人?”

    洪承疇沉默良久,緩緩道“臣翻閱古籍,咨詢西洋傳教士,卻無一人能解李長風之崛起。其所用火器、戰術、乃至政令,皆與當今世間大相徑庭。或許”他壓低聲音,“真如傳言所說,非此世之人。”

    多爾袞瞳孔微縮“你是說天外之人?”

    “天道玄遠,非臣所能測。”洪承疇躬身,“然無論其來自何方,既在世間,必遵循世間法則。王爺文韜武略,未必不能與之抗衡。”

    待洪承疇退下,多爾袞獨坐帳中,望著跳躍的燭火出神。他想起少年時听薩滿講述的神話每隔千年,便有魔星降世,攪亂乾坤。難道這李長風真是

    突然,一陣急促號角聲劃破夜空。多爾袞猛然起身,握刀沖出帳外。

    但見營東方向火光沖天,殺聲驟起。親兵急報“王爺,東營遭襲!似是李長風的奇兵!”

    多爾袞大驚“不可能!探馬未報附近有敵軍!”

    多鐸已披甲趕來“十四弟,我帶人去看看!”

    不多時,多鐸策馬回報,臉色古怪“不是大軍,只是小股精銳,約百余人,但火器犀利,穿了我軍衣甲混入營中,四處放火,制造混亂。”

    多爾袞怒極反笑“好個李長風,果然手段非常。傷亡如何?”

    “死傷不多,但軍心震動。”多鐸遲疑道,“更奇怪的是,這些人不戀戰,放完火就撤,速度極快,騎兵追之不及。”

    阿濟格也趕來了,聞言面色凝重“這莫非是疑兵之計?讓我軍不得安歇,疲于奔命?”

    多爾袞望著東面黑暗中漸漸熄滅的火光,忽然感到一陣寒意。這李長風用兵,虛虛實實,已超出他以往所有經驗。

    “加強警戒,雙崗雙哨。”他沉聲下令,“明日提前一個時辰拔營,全速南下!”

    回到帳中,多爾袞再無睡意。他攤開地圖,目光在黃河與長江之間游移。這條南下之路,注定充滿艱險。前有殘明勢力,後有李長風追兵,中間還要擔心軍心浮動。

    最讓他憂心的是,八旗精銳經多年征戰,已顯疲態。新一代的旗兵生長在富貴中,不如父輩驍勇善戰。反觀李長風,听說其軍隊紀律嚴明,士氣高昂,裝備精良

    “王爺還未安歇?”帳外傳來女子聲音。多爾袞一怔,這聲音熟悉又陌生。

    簾幕輕啟,一個身著藍色旗裝的女子端著一碗熱湯走進來。她約莫二十余歲,容貌清麗,眼神卻有著超乎年齡的沉靜。

    “甦茉兒?”多爾袞驚訝,“你怎會在此?不是隨太後”

    甦茉兒——孝莊太後的貼身侍女,也是其心腹謀士——微微躬身“太後早有預感,遣我暗中離開盛京,有要事相告王爺。”

    多爾袞急問“太後有何吩咐?”

    甦茉兒從懷中取出一封密信“太後說,若有不測,將此信交予王爺。”她又壓低聲音,“太後還口諭大清存亡,系于王爺一身。必要時可自立為帝,延續社稷。”

    多爾袞震驚,展開密信,但見孝莊太後親筆寫道“攝政王親鑒倘皇上與吾遭難,汝當以江山社稷為重,繼統承緒,勿以我等為念。李長風非尋常敵手,其志不在割據,而在絕我族類。望團結滿蒙漢諸軍,共抗強敵”

    信末還有年幼順治帝歪歪扭扭的簽名,可見是倉促間寫成。

    多爾袞手握密信,百感交集。他與孝莊太後雖有政治聯盟,但更多的是互相猜忌防範。不料危難之際,對方竟如此托付。

    甦茉兒輕聲道“太後說,王爺雖與她多有政見不合,但卻是唯一能擔此重任之人。”

    多爾袞長嘆一聲“太後知我。”他收起密信,目光堅定,“你放心,我必竭盡全力,挽救大清江山。”

    甦茉兒卻道“還有一事。離京前,我暗中觀察李長風軍隊多時,發現一奇怪現象其軍中多有女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女子?”多爾袞詫異,“營妓?”

    “非也。”甦茉兒搖頭,“是正式的女兵,擔任醫護、通訊甚至戰斗之職。更奇的是,李長風政令中明確允許女子入學、務工、甚至為官。”

    多爾袞皺眉“牝雞司晨,國之將亡。這李長風果然行事乖張。”

    甦茉兒卻若有所思“然其軍中女兵訓練有素,舉止有度,並非淫亂之輩。王爺,我觀李長風治下,似乎男女之防不如我等嚴格。”

    多爾袞冷笑“胡風漢俗,混雜一體,成何體統!”

    甦茉兒不再多言,施禮告退。帳中又剩多爾袞一人,但他心中波瀾難平。李長風帶來的,不僅是軍事上的威脅,更是一種全新的秩序,一種對現有世界的徹底顛覆。

    天色微明時,雪稍停歇。清軍大營已忙碌起來,各部整裝待發。

    多爾袞頂盔貫甲,跨上戰馬。多鐸與阿濟格分列左右,三兄弟並轡而立,望著南方茫茫雪原。

    “傳令全軍!”多爾袞聲音鏗鏘,“南下!”

    號角長鳴,旌旗招展。十萬大軍如長蛇般在雪地上蜿蜒前行。馬蹄踏碎冰雪,車轍深陷泥濘。

    多爾袞回頭望了一眼北方,那里有丟失的北京,被囚的皇帝太後,還有那個神秘而強大的敵人。

    “李長風”他默念這個名字,眼中閃過決絕的光芒,“無論你來自何方,我愛新覺羅•多爾袞,必將你擊敗!”

    風雪又起,模糊了天地界限。這支曾經無敵的軍隊,如今帶著前所未有的危機感,向著未知的命運邁進。

    而在北方,李長風站在北京的城樓上,用望遠鏡遙望南方,嘴角泛起一絲意味深長的微笑。

    “多爾袞,你終于動了。這場游戲,越來越有意思了。”

    他的身後,一門新式火炮在晨曦中閃著冷冽的金屬光澤。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風再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風再起》,方便以後閱讀明風再起第368章 雪夜驚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風再起第368章 雪夜驚變並對明風再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