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勇回憶著說︰“你舅舅戴維提出要控股北明公司的時候,我還有一點兒不理解,他一個在美國投行工作過的人,怎麼會看得上這麼一家初創的小公司。
“僅僅半年的時間,我都不願意說北明公司還是一家小公司了。我在華藝國貿公司的時候,給這里一位做陶瓷的葉先生發貨。
“現在北明公司每個月的營業收入,我估計是葉先生公司的六倍。多不容易啊!不是咱們倆親身經歷,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這里面有陳先生的心血,也有你的努力。我和你一樣,覺得跟著陳先生工作,是一件很有壓力的事情。
“這次離開聖保羅之前,我和陳先生為了要不要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爭論過。我和你一樣,爭論不過他,只能跟著他的思路走。
“可是,效果你看到了。北明公司的銷售額增長了百分之五十。現在,北明公司一個月能賣三個集裝箱節能燈。我相信,銷量還會增長。如果沒有陳先生的督促,我們倆能做出這樣的業績嗎?
“離開聖保羅的時候,你給我一個醫藥包。我看著你憂心忡忡的樣子,覺得你多慮了。
“可這兩個月走下來,我跟你說,每天回到汽車旅館里,陳先生累得就像一攤泥一樣。連自己洗澡的力氣都沒有。他在洗澡間里一坐就是一個小時,听不到他的動靜,把我嚇壞了。”
說到這里,阿德里亞娜滿懷感激地看了賈勇一眼。
賈勇看到阿德里亞娜情緒緩和過來,接著說︰“陳先生對你寄予厚望。他這麼著急幫助你把北明公司的業務做起來,你難道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嗎?”
阿德里亞娜為自己剛才對陳先生的態度感到歉意,默默地點點頭。
賈勇受到鼓舞繼續說道︰“我們都承受了不小的壓力,但是陳先生的壓力更大。沒有陳先生,北明公司走不到今天。
“可要是還按照陳先生的家庭作坊的模式經營北明公司,你受不了,我也受不了,陳先生更受不了。北明公司也走不遠。”
阿德里亞娜深有同感地握住賈勇的手,使勁點了點頭說︰“你說的太對了!我就是不知道怎麼跟我爸爸把這個事情講明白。”
賈勇說︰“陳先生是明白人。只要我們把道理跟他講清楚他會理解我們的。”
阿德里亞娜發愁地說︰“我沒有辦法跟他講道理。他總拿我當個不懂事的孩子。我一跟他說我的想法,他就跟我嘻嘻哈哈地打馬虎眼。”
賈勇被阿德里亞娜著急的樣子逗笑了。阿德里亞娜嗔怪地推了賈勇一把,依舊握著賈勇的手,好像他們在用這種方式,傳遞著彼此的感受。
阿德里亞娜興奮地說︰“你要是能站在我這邊,我就有把握說服他了。”
賈勇感興趣地問︰“你打算怎麼做呢?”
阿德里亞娜說︰“我要召集一個會議。讓我媽媽和伊蓮娜都參加。”
賈勇說︰“你先別著急召開會議。你先想一想,你想達到什麼目的。”
阿德里亞娜理所當然地說︰“就是為了解決你說的工作壓力問題。我們都受不了了。你、我、我媽媽、伊蓮娜,當然也包括我爸爸。”
賈勇說︰“那你準備怎麼降低我們的工作壓力呢?是降低業務規模,還是增加人手呢?”
興頭上的阿德里亞娜被賈勇說愣了。好不容易做起來的業務規模怎麼可能壓降下來呢?可增加人手就要增加人工成本啊。
在北明公司這種家庭作坊的業務模式中,大家的勞動是不計報酬的。北明公司到目前為止一個正式雇員都沒有。
問題讓阿德里亞娜冷靜下來,也讓她覺得有些沮喪。
賈勇說出了阿德里亞娜心中的困惑︰“不管是壓降業務規模,還是要求增加人手,都無法說服陳先生。節約成本、做大規模是陳先生不變的經營思路。”
賈勇的話說得阿德里亞娜更加心煩,她又要去抓酒瓶,賈勇一把奪過酒瓶,自己給阿德里亞娜加了一點點。阿德里亞娜一口干掉後,還舉著杯子跟賈勇要酒喝。
賈勇制止阿德里亞娜說︰“你听我說完。說完了咱倆好好喝。我還有一瓶紅酒。”
阿德里亞娜做個手勢等著听賈勇的高見。
賈勇說︰“北明公司的業務發展到這個階段,既不是簡單壓降規模的問題,也不是簡單增加人手的問題。這一點我們要跟陳先生達成共識,才有的談。”
阿德里亞娜齜牙咧嘴地否認道︰“怎麼可能?你讓我們說謊話嗎?”
賈勇說︰“你不能僅僅從我們倆的角度考慮這個問題,你要從陳先生的角度考慮這個問題。
“從陳先生的角度看,現在的工作量是恰到好處的緊平衡狀態。他覺得我們只是有些情緒,我們的工作潛力正是在我們有情緒的時候壓榨出來的。”
阿德里亞娜信任地看著賈勇,期待著他講出應對之策。
賈勇說︰“你知道你爸爸讀過毛先生的書嗎?”
阿德里亞娜莫名其妙地搖搖頭。
賈勇嘿嘿一笑說︰“陳先生的經營思路受到了毛先生著作的啟發。我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陳先生信服的理論來說服他。”
賈勇看著不解其中含義的阿德里亞娜心想,這種主意你們巴西人想不出來。他得意地說︰“毛先生的著作里講,事物是發展的,變化的,不是靜止的,不變的。咱們要引導陳先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陳先生眼里的業務規模是便利店客戶數,和單店銷量。陳先生覺得只要便利店客戶數沒有大的變化,業務規模就不會有大幅度的增長。
“陳先生忽略了便利店銷售額的自然增長給我們工作帶來的壓力。他沒有關注到單個便利店銷售的變化。這就違反了觀察分析事物的變化的觀點。”
賈勇沉思片刻說︰“我們要引導陳先生用發展的觀點思考問題,超越他自己的局限。”
賈勇覺得自己講得復雜了,應該給阿德里亞娜舉個例子︰“你還記得第一批兩個貨櫃到貨的時候卸貨的事情吧?陳先生根據他過往的經驗估計,我們幾個人就可以卸兩個集裝箱的節能燈。實際情況怎麼樣呢?
“你看到了。我累得發了高燒,躺了一個星期。你現在的工作量越來越接近我當時的情況,再這麼干下去,下一個累得發燒的就會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