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經營權放開並不意味著外貿專營體制的結束。外貿工廠在獲得外貿經營權以後,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業務上沒有擺脫對外貿公司的依賴。
這主要是因為,外貿公司手里還有進出口配額,國際結算優惠匯率,商業銀行提供給外貿公司的專業貸款。直到這三件套取消之後,外貿專營體制才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賈勇進入華藝國貿公司工作時,正是外貿專營體制徹底退出歷史舞台的時候。賈勇這一批外貿員,對外貿公司和外貿工廠之間掰手腕的事,是印象最深的。
剛剛獲得了外貿經營權的外貿工廠,媳婦熬成了婆婆,感覺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
就在他們躍躍欲試地要在廣交會上施展身手,搶回來原本應該屬于自己的市場份額的時候,他們這些人家眼里的鄉巴佬,還是處處受到外貿公司的打壓。
盤踞在廣交會幾十年的外貿公司,有了 一種與狼共舞的感覺。他們發現,幾十年來,像寵物狗一樣俯首听命,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外貿工廠,到底還是把狼的本性暴露了出來。
即便外貿工廠獲得了在廣交會上直接與外商接觸,成交訂單的機會,外貿公司感受到了業務轉型的迫切壓力的時候,外貿公司也絕不輕言放棄外貿業務。他們且戰且退,盡一切可能固守原來的勢力範圍,為外貿公司業務轉型爭取時間。
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外貿公司通常會尋找那些外貿經驗匱乏、外貿人才儲備不足,願意與外貿公司攜手合作的外貿工廠,一同參與廣交會。
在外貿公司準備與已經獲得了出口經營權的外貿工廠一起參加廣交會時,外貿公司還是習慣性地把準備樣品和樣品冊的繁瑣工作交給外貿工廠負責。
自己掏錢印樣品冊的外貿工廠,理所當然地會在樣品冊上留下外貿工廠的詳細地址和聯系方式。
在廣交會上,老練的外貿公司的外貿員們,當著外貿工廠工作人員的面,不無炫耀地與外商侃侃而談。在面對面的商務洽談中,外貿員與外商相互交換名片。這在當時是建立業務聯系的重要方式。
會談結束時,外商往往會禮貌的要求帶走一本剛才外貿員展示給他的樣品冊,以便在展會結束後進一步了解產品信息。
外貿員欣然同意,在送上樣品冊的時候,會跟外商約定,在廣交會結束後,通過傳真方式保持密切聯系,討論合同細節並爭取早日簽訂合同。
廣交會結束後,外貿員滿心歡喜地按照之前的約定,與外商取得了聯系,期待著能夠順利簽約。然而,令外貿員意想不到的是,外商回絕了簽約要求。
外貿員感到十分困惑,因為他感覺在廣交會上,與外商的交流非常愉快,外商也表現出了強烈的簽約意向。外貿員不禁開始反思,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呢?
經過一番調查,外貿員發現外商和外貿工廠直接簽署了合同。原來,外商根據樣品冊上外貿工廠的聯系方式,與外貿工廠取得了聯系,受外貿工廠的邀請,到工廠進行了實地走訪,簽署了合同,直接從外貿工廠出貨了。
這意味著外貿公司在承擔了參加廣交會的全部費用,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完成了前期的溝通工作後,最終卻被外商和外貿工廠拋棄了。
外貿公司覺得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對待簡直就是一種侮辱,于是要求外貿工廠支付一部分佣金,以彌補他們的損失。
然而,外貿工廠卻對外貿公司的指責拒不承認。他們堅稱這份合同是他們與外商在廣交會外直接簽訂的,與廣交會和外貿公司毫無關系。
外貿工廠還會說,他們與外商簽訂的合同成交價格比外貿公司在廣交會上報給外商的價格還要低。沒有給外貿公司分成的利潤空間了。
外貿工廠的意思是,這桌飯是做給外商和外貿工廠兩家吃的,沒有外貿公司的份兒了。
在外貿專營權被取消之後,這樣的事情幾乎成為每個外貿公司都無法回避的難題。這一情況使得外貿公司與外貿工廠之間的合作關系愈發緊張。
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外貿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一項就是,在廣交會期間,外貿工廠的代表絕對不能出現在洽談現場。
外貿公司防賊一樣的要求,引起了外貿工廠極大反感。他們認為外貿公司這樣做完全沒有合作的誠意,是對他們的不尊重和不信任。
說到底,只要外貿公司還需要外貿工廠的產品,外貿公司就離不開外貿工廠。在與外商進行洽談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生產方面的各種問題。外貿員雖然能夠承擔商務會談的部分,但對于生產工藝等專業問題,還是需要外貿工廠的技術人員來參與討論和解答。
在這種情況下,外貿公司不得不做出妥協,同意讓外貿工廠派技術代表參加廣交會的商務會談,但同時盡量限制外貿工廠的代表與外商交換名片或聯系方式。
外商跨過外貿公司直接和外貿工廠聯系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外貿公司。盡管外貿公司絞盡腦汁,自作聰明地嘗試了各種方法,但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
在廣交會會談中,外貿工廠的代表雖然被限制與外商交換名片,但當外商主動索要樣品冊時,外貿公司就沒理由阻止了。
外貿工廠準備的產品手冊上,赫然印著工廠的聯系方式。這給外商提供了一條直接與外貿工廠溝通的途徑。
明白過來的外貿公司,終于開始不怕麻煩,自己印制樣品冊了。他們覺得,這樣就可以避免在樣品冊上出現外貿工廠的聯系方式,阻止外商跨過外貿公司與外貿工廠直接聯系。
然而,外貿公司在印制樣品冊時,有很多實際的困難,還真不是不怕麻煩就能做好一本樣品冊的。
樣品冊雖然由外貿公司制作,但其中的樣品卻是由外貿工廠提供的。這就意味著,外貿公司還要與外貿工廠商量,請外貿工廠能夠按時、按要求提供合適的樣品。
可是,外貿工廠壓根不願意配合外貿公司做樣品冊。他們提供給外貿公司的樣品,都是老舊過時的。新款樣品他們自己印成了樣品冊插頁。插頁上還留著聯系方式。搞得外貿公司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左右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