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之外貿員

第666章 剛才還口若懸河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羽衡 本章︰第666章 剛才還口若懸河

    陳先生說︰“我看你們華藝國貿確實派出去了不少人,可好像都在各干各的,有做工程的,有做農業的,有做轉口貿易的,你又是在跟著我做節能燈。恕我昏聵,我看不出其中的章法。你怎麼想呢?”

    賈勇解釋說︰“可能段先生沒有跟您介紹過我們華藝國貿的發展規劃。段先生自己到華藝國貿的時間也不長。來了以後,他一直忙著他帶來的輕卡組裝廠項目。他沒有太關注公司發展戰略方面的事情。”

    陳先生說︰“我雖然跟你們華藝國貿公司在合作,但我對你們公司說不上有多了解。

    “你說的段先生的情況,我也看得出來。表面上看,他在領導你,實際上,你也在監督他。

    “這個我懂,是老一套的做法了。那就麻煩你,給我介紹一下華藝國貿的發展戰略吧,開導開導我,讓我不要落伍太多了。”

    賈勇客氣了一下,然後說︰“華藝國貿公司轉型外貿公司的時機不是太好。

    “以前大陸的外貿業務是專營的。外貿公司享受到很多政策紅利。比方說,外匯的政策性兌換牌價,還有進出口配額。大陸的一批專業外貿公司,在政策紅利期,積累了大量資本。

    “等華藝國貿開始做外貿的時候,外貿專營權取消了。生產企業直接獲得了進出口權,可以直接申請進出口配額,外匯牌價的雙軌制也取消了。生產企業完全可以甩掉外貿公司這個中間商。外貿公司的日子就開始不好過了。

    “我們公司原來有一個部門手里有紙漿進口配額,還能夠以政策性牌價購匯,國內的造紙廠都圍著他們轉。他們生意好的不得了。錢掙得太輕松了。後來形式變了。生意一落千丈。”

    陳先生深有感觸地說︰“是這樣子的。開始日子好過,後面就容易栽跟頭。”

    賈勇說︰“不光我們華藝國貿公司的日子不好過。專業外貿公司的日子也不好過。這個時候,外貿公司轉型就出現了兩個版本。

    “一個版本叫工貿一體化。外貿公司向上游發展,自己建企業。我們公司在廣西開了一個鉛鋅礦,做礦石出口業務。這就是走的工貿一體化的路子。”

    陳先生專注地問︰“效果怎麼樣?”

    賈勇沉吟著說︰“效果很不錯。我離開國內的時候,這個項目已經達產了。試生產階段已經看到經濟效益了。”

    陳先生說︰“巴西鐵礦資源豐富。但開礦投資大,回收期長,是大公司做的事情。咱們不敢想。”

    陳先生問︰“你說還有一種模式呢?”

    賈勇說︰“還有一種模式叫跨國綜合商社模式。借鑒的是日本的五大商社。就是把進出口貿易,變成一種買全球賣全球的跨國貿易模式。”

    陳先生搖搖頭說︰“不能比啊。五大商社是發過戰爭財的。他們資本雄厚,在巴西,他們控制了鐵路和港口這些基礎設施。能拿到這些項目,跟他們長期扶持南美洲的日裔政治人物有很大關系。他們的成就不好復制。

    “以你們公司的條件,一個國家放一兩個人。從競爭性的貿易起步。別說積累資本了,維持運營都難。你們想走五大商社的路子太難了。這當然是我的淺見,說不定你們有什麼高人指點呢?”

    賈勇覺得陳先生說得不無道理,可現在不是滅自己志氣,長他人威風的時候。他說︰“也說不上高人指點。我們公司總經理季總,是學日語出身,對五大商社的發展有很多研究。當然,我們也不是紙上談兵。我們也借鑒了國內外貿公司的實踐經驗。”

    陳先生好奇地問︰“有成功案例嗎?”

    賈勇本來就是那麼一說,沒想到,陳先生認真了。經他這麼一問,賈勇還真有點兒語無倫次了,說︰“這個嘛,嘗試的公司很多。也不能說沒有成功的。比方說,一些做礦產品的外貿公司,在國外的原料產地設立分支機構。就算是成功的吧。”

    陳先生說︰“那你們公司可不是這麼做的。像你們公司這麼做的有成功案例嗎?”

    賈勇實話實說︰“挺難的。”

    陳先生問︰“難在哪里啊?”

    賈勇說︰“難在人心。”

    陳先生眼楮一亮,問︰“怎麼講呢?”

    賈勇說︰“我剛才跟您說過一些專業外貿公司在外貿專營時期積累了大量資本。其實他們是最早開始嘗試跨國綜合商社模式的。

    “他們有資本,有境外投資權限。在發達國家建立了不少分支機構。很快就具有了五大商社的雛形。

    “但是,搭架子容易,練真功夫難。國內的公司熱衷于搞一些場面上的事情,沒有在管理上拿出有針對性的辦法。外貿員出問題的比較多。

    “有的外貿員搞體外孵化,用公司的錢做項目,把利潤留在自己在外面的公司。沒幾年就把公司吃垮了。

    “我們公司那個鉛鋅礦有一個香港投資人。開始我還以為他是幾輩子在國外打拼的華僑。一查他背景,原來就是一個外貿公司做有色金屬業務的外貿員。掙了錢,自立門戶了。”

    陳先生問︰“既然你們公司發現這些問題了,為什麼還要搞跨國綜合商社呢?”

    賈勇說︰“國內的外貿公司競爭太激烈了。我剛才跟您說在雅寶路賣皮衣的公司多,競爭激烈。更激烈的地方在廣交會上。您沒有去過廣交會。那場面真是把我震驚了。

    “咱們做的節能燈,屬于輕工業品。一個輕工業品展廳,好幾層樓,每一層樓至少幾千平米的展出面積。一個參展公司給九平米的展位面積。您想得有多少公司參加展覽吧。”

    陳先生說︰“廣交會我是听說過的。以前我做農場,用不著去參加這種展銷會。現在想做節能燈,應該可以去廣交會找供應商的。”

    賈勇心想,果然如段雲峰所說,一旦有機會,陳先生就想著甩掉華藝國貿,直接去廣交會找供應商。現在生產節能燈的企業也能參加廣交會了,陳先生要是接觸上這些生產企業,再跟華藝國貿做業務,他就覺得多余了。

    賈勇心里想著,剛才還口若懸河,一下子像被噎住了一樣,憋的滿臉通紅,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了。

    喜歡職場新人之外貿員請大家收藏︰()職場新人之外貿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職場新人之外貿員》,方便以後閱讀職場新人之外貿員第666章 剛才還口若懸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職場新人之外貿員第666章 剛才還口若懸河並對職場新人之外貿員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