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身在開封的周王朱恭枵收到朝廷任命他為河道總督,協助郭允厚和左光斗疏通水利、興修河道的聖旨。
這可把朱恭枵激動壞了,他立刻召集周王府下轄所有宗室子弟,在周王府宗廟舉行了隆重的祭祖儀式。
典禮上,朱恭枵淚流滿面地向列祖列宗說道︰“不孝子孫朱恭枵如今出息了,擔任了河道總督。
雖說周王一脈精通醫道,與水利工程專業並不對口,但重要的是,如今自己也能離開開封,為朝廷出力。”
祭祖完畢後,朱恭枵便火急火燎地帶著聖旨去與左光斗和郭允厚會合。
當朱恭枵來到河道工地,只見左光斗一人在那,他滿臉疑惑地問道︰“敢問左大人,戶部尚書郭大人何在?
怎麼本王沒瞧見他呢?”
左光斗听後,神情十分尷尬地回答︰“回周王殿下的話,郭老大人如今人在洛陽。”
朱恭枵更加疑惑了,心里想著這位郭老大人跑到洛陽去干什麼呢?
自明朝永樂之後,所有藩王兵權被削,無詔不得擅離藩地,就連出城都要向當地官府報備。
朱恭枵長這麼大,離開開封的次數十分有限,而且每次都是去祭奠先祖,還有當地官府派遣官員隨行監視,因此他並不知曉郭允厚考古的事,而是全身心投入協助左光斗治理河道的工作。
雖然朱恭枵不懂如何治理河道、興修水利,但他精通醫術。
看著那些面黃肌瘦、干活有氣無力的和尚和緬軍俘虜,朱恭枵靈機一動,讓人熬了提神醒腦的藥湯,給每人都發了一大碗。
喝完之後,原本干活沒精打采的和尚和緬軍俘虜頓時生龍活虎,干起活來仿佛不知疲倦。
這一幕可把左光斗嚇了一跳,他雖知道周王一脈精通醫道,但眼前這位周王露的這一手也太厲害了。
一番詢問後得知,這是周王朱恭枵這些年來最新研制出的提神型藥湯,雖然能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但副作用也不容忽視,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傷害。
對于這個副作用,左光斗下意識地選擇無視,並傳令這些藥絕對不能給百姓喝,全都給和尚和緬軍俘虜喝。
要知道,周王一脈的醫術是祖傳的,整個河南眾多藩王中,只有周王府的田莊大部分種藥材,少數種糧食,其他藩王的田莊無一例外種的都是糧食。
所以朱恭枵對于這幾萬人的藥材消耗完全承擔得起。
結果朱恭枵忙了一段時間,仍不見郭允厚,便派人去打听,得知郭允厚在洛陽考古,頓時驚得目瞪口呆。
但他仍決定去拜拜這位郭老大人的碼頭,畢竟當朝戶部尚書分量極重,只要跟這位郭老大人打好關系,自己今後想不進步都難。
于是他向左光斗告了幾天假,立馬帶人火急火燎地趕去洛陽。
當朱恭枵趕到洛陽,看到眼前的亂象,整個人都驚呆了。
只見上千人把洛陽城周圍挖得亂七八糟,百姓們都說這是在準備打井探索水源,但朱恭枵壓根不信。
聯想到郭允厚的特殊癖好,他立馬找到郭允厚詢問起來。
對于這位突然冒出來的周王殿下,郭允厚著實嚇了一跳。
得知眼前這位周王如今也是河道總督後,郭允厚對他十分客氣。
由于之前郭允厚牛皮已經吹出去,說要找到傳國玉璽獻給朱由校,可到現在連根毛都沒找著,他越發急躁,更是命令手下1000多名觀山太保成員晝夜不停地四處挖掘,但根據古籍與各種史料記載,依舊一無所獲。
這天,周王朱恭枵再次找到郭允厚,笑著問道︰“郭老大人,您這是挖什麼寶貝呢?
都挖了這麼長時間了。”
郭允厚見狀,嘆息一聲,覺得尋找玉璽可能要無功而返了。
隨即他嘆了口氣,便將自己打算尋找傳國玉璽獻給朱由校的事情說了出來,之後又破口大罵︰“他娘的,這些前人記載的史料和古籍都是屁話,沒有一句有用的,還不如民間野史來的實在。
野史雖然不保真,但確實夠野。”
听到郭允厚氣急敗壞地破口大罵,朱恭枵撓了撓頭,笑著說道︰“郭老大人,您這麼一說,本王倒是知道一條流傳已久的野史,至于真偽,就無從考證了。”
郭允厚一听,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趕忙說道︰“還請周王殿下給臣講一講。”
隨後朱恭枵便講了起來︰“當年,石敬瑭率領契丹大軍圍攻洛陽,後唐末帝李從珂帶著兒子李重美和妻子劉皇後以及曹太後登上玄武樓,懷抱傳國玉璽自焚而亡,自此傳國玉璽不知所蹤。”
郭允厚聞言,點了點頭,滿臉無奈地說道︰“周王殿下,您說的這些老臣都知道呀。”
朱恭枵也不生氣,笑著繼續說道︰“本王要說的是關于李從珂之女李幼澄的野史。
當年後唐愍帝繼位稱帝之後,為防李從珂造反,先是解除了李從珂長子李重吉手中的禁衛兵權,將其調任亳州團練使,又將李從珂的女兒李幼澄召入皇宮。
後來李從珂起兵造反,李重吉在亳州被殺。
關于李幼澄,雖有說法是被殺了,但還有一條野史稱李幼澄並沒有被殺害,而是選擇出家為尼,就在素有龍門十寺之首之稱的香山寺出家。
李從珂登基之後,出于對這個女兒的愧疚,便下旨修繕了香山寺,就連劉皇後也時常去香山寺上香。
本王雖然沒去過龍門寺,但听人提及過,多年以前,有人在香山寺發現了龍鳳圖文,要知道,這些可都是皇家御用圖案,平常人可不敢用。
當然時過境遷,這麼多年過去了,如今早就找不到了,本王也就當講個故事。”
誰知郭允厚听完之後雙眼放光,立馬說道︰“多謝周王殿下提醒。”
最後,郭允厚趕忙找到還在用洛陽鏟打洞取土的向風,一把抓住向風,滿臉興奮地說道︰“向風風啊,別他娘的挖了,老夫又有新線索了。”
向風听完整個人都麻木了,面無表情地說道︰“郭老大人,您指個地兒吧,晚輩這就去挖。”
郭允厚听後沒好氣地說道︰“挖個屁,老夫帶你去個地方,你幫老夫看看能不能看出點什麼?”
隨後,郭允厚立馬收隊,帶著1000多人浩浩蕩蕩趕往香山寺。作為傳承許久的千年古寺,香山寺在清查寺廟道觀的行動之中經受住了考驗,得以保存。
當80多歲的老主持看到這忽然到來的1000多人,頓時嚇傻了,還以為朝廷又要展開新一輪的清查,立馬表示堅決擁護朝廷,隨時配合朝廷完成各種檢查和指示。
對此,郭允厚也沒客氣,立馬將手下的人全部散開,仔細尋找,連一塊磚都不放過。
經過三天三夜的尋找,終于在後山埋葬歷代高僧的塔林之中有了發現。
他們發現其中一座塔林上隱隱有雕刻龍鳳的紋樣,雖然歷經歲月洗禮,但圖案依舊能辨認出來。
隨後,向風立馬動手挖掘,結果最後卻只找到了一副早已腐朽的孩童棺槨,除此之外什麼也沒找到,這讓郭允厚瞬間急眼了,難道最後一絲希望也要破滅了嗎?
就連向風也是滿臉震驚,沒想到最後的希望也要落空。
就在眾人心灰意冷之際,向風忽然轉頭朝著山頂望去,片刻之後眉頭微皺,趕忙從懷中拿出羅盤,仔細查看起來。
郭允厚看著向風的樣子,沒好氣地說道︰“行了,向風風,你就別亂瞧了,咱們是來干嘛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如今東西找不著,你就別再胡思亂想了。”
但向風不為所動,片刻之後提著洛陽鏟,徑直沖上山頂。只見在兩棵古樹前,有一座已經看不清墳包的墳冢,就連墓碑也早已殘缺。
向風立馬拿來隨身攜帶的鐵鏟挖了起來,不一會兒便在旁邊挖到了斷掉埋在泥土中的半截墓碑,他趕忙擦拭起來,只見上邊赫然寫著“晉國長公主”幾個字。
向風見狀,頓時哈哈大笑︰“找到了,終于找到了,皇天不負苦心人啊!”
于是立馬繼續挖掘起來。
就在郭允厚見向風還沒返回,便派孫雲鶴和李老鴨前去叫人。
畢竟如今最後的希望都破滅了,再折騰下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當孫雲鶴和李老鴨趕到山頂時,看著已然挖出一人深坑的向風,頓時傻眼了,趕忙開口問道︰“向風風,你小子在搞什麼呢?
郭老大人讓咱們回去。”
向風聞言,笑著說道︰“這次真的可能找到了,你們看靠在樹上的半截墓碑。”
兩人看了看,頓時驚呼︰“晉國長公主,這可是當初李從珂給女兒追封的封號。”
于是兩人二話不說,跳進深坑里,也跟著挖掘起來。
許久之後,在山下等候的郭允厚見向風沒有回來,就連派去找人的孫雲鶴和李老鴨也不見蹤跡,于是只好帶人親自上山察看。
當趕到地方之後,看著忙得滿頭大汗的三人,再看看靠在古樹旁的半截墓碑,郭允厚驚得嘴巴張得老大。
最後經過一天一夜的挖掘,終于從其中挖出一塊刻有墓志銘的石碑,還有一個石盒。
隨後,眾人趕忙查看碑文,郭允厚則將石盒放在一旁,不讓任何人動,生怕這最後的希望也破滅了。
隨著泥土被擦拭,一段沉埋已久的歷史真相出現在眾人眼前。
原來當年李幼澄確實在此出家,李從珂只好對外宣稱女兒已被殺害並追封為晉國長公主,生母劉皇後和李從珂時常前來探望。
當時石敬瑭率領契丹大軍即將抵達洛陽,李從珂深知自己大勢已去,但並不甘心就此敗亡,于是派人將兒子李重美的一名幼子和傳國玉璽悄悄送到了香山寺,並托付在此出家的李幼澄幫忙撫養孩子,希望將來能夠重新復國。
然而,天不遂人願,這孩子來到香山寺沒多久便因病離世。
對此,李幼澄也感嘆天意如此,便將傳國玉璽與自己一同埋葬在此處。
當看完碑文之後,在場眾人全都面露喜色。
只見郭允厚顫顫巍巍地走到石盒旁,伸出干枯的手掌,使盡力氣將石盒打開。
里面一團早已腐壞的黃綢之中,包著一個東西。
郭允厚趕忙上前將其拿出來仔細查看,只見嬰兒拳頭般大小,通體晶瑩剔透,邊角有黃金瓖嵌,上面刻著蟲鳥篆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另外一側還刻有“大魏受漢傳國璽”幾字。
郭允厚直覺手中玉璽雖輕,卻有千鈞之重,整個人渾身顫抖地說道︰“錯不了,錯不了,這便是那傳說中的傳國玉璽,咱們終于找到了,找到了呀!”
在場眾人全都激動萬分。
隨後郭允厚第一時間恢復理智,立馬對眾人下了封口令,此事絕不準泄密。
隨後立馬安排人重新回調填古墓。
之後他帶著眾人立馬匆匆下山。
下山之後,郭允厚立馬將楊漣找來,將傳國玉璽找到的消息通過錦衣衛渠道上報京師。
楊漣深知此事事關重大,又立馬調來500錦衣衛守在郭允厚四周。
原本,郭允厚想與楊漣一同護送傳國玉璽回京,但楊漣卻表示此事太大,還是等京城朱由校的回復再做打算,萬一這玩意兒要是路上丟了,搞不好他和郭允厚都得去見閻王。
于是郭允厚和楊漣只能12個時辰輪番守著傳國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