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慶二年,歲次丁巳,二月二十四日,這一天陽光明媚,微風拂面,紫宸殿的朝會剛剛結束,官員們魚貫而出。
然而,李治卻突然叫住了禮部的所有官員,讓他們暫且留下。
李治端坐在龍椅上,手中拿著一本奏折,他的表情顯得有些不咸不淡。
待禮部官員們重新站定後,李治緩緩開口道︰
“四皇子李素節的封號也是時候改一下了,各位卿家對此有何看法?”
禮部尚書張偉聞言,趕忙上前一步,微微躬身行禮後,回答道︰
“聖人,微臣以為取個‘郇’字為好。此字寓意血脈相連,共固宗藩之意,與四皇子的身份頗為相稱。”
李治緩緩地將手中的奏折放在案幾上,他的目光停留在那上面,仿佛還在回味著其中的內容。過了一會兒,他微微頷首,表示非常滿意。
“這字寫得真是好啊!”
李治贊嘆道,“張卿家,你馬上擬好制書,按照我朝律法,將印綬儀仗都準備妥當。
不過,考慮到素節之前是雍王,現在改封為郇王,他的食邑俸祿就按照親王的標準來撥付吧,千萬不能出任何差錯。”
李治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眾臣們都靜靜地听著。
當他說完後,眾臣們紛紛微微鞠躬,表示明白聖意。
“臣等,定不負聖人所托!”
他們齊聲回應道,聲音整齊而響亮,在朝堂上回蕩。
禮部官員們動作迅速,沒多久便將改封制書精心謄抄完成。
隨後,他們小心翼翼地蓋上玉璽,仿佛這一動作承載著無盡的重要意義。
完成這一系列步驟後,制書被迅速送往尚書省備案,以確保這一重要決策得到妥善記錄和存檔。
與此同時,戶部也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工作。
他們接到文書後,立即著手核算郇王封地的租稅額度。
這可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需要仔細核對各種數據和信息。
經過一番忙碌,原雍王府的食邑名冊被封存起來,而一份全新的名冊則應運而生,準備移交郇王府長史。
兵部同樣不敢怠慢,他們迅速調撥了護衛親兵,嚴格按照親王護衛的規格,確保人數足額配備。
這些護衛由經驗豐富的校尉統領,他們精神抖擻,肩負著保衛郇王安全的重任。
一切準備就緒後,這支護衛隊伍浩浩蕩蕩地前往王府報到。
時間來到午後,陽光灑在大地上,給人一種溫暖而寧靜的感覺。李
素節身著華麗的朝服,帶著他的侍從們,緩緩走向太廟。太廟莊嚴肅穆,供奉著列祖列宗的牌位,這里是皇家祭祀的重要場所。
李素節進入太廟,在列祖列宗的牌位前,他神情莊重地焚香、行禮,然後恭恭敬敬地誦讀謝表︰
“臣素節承蒙阿耶的恩寵,得以改封郇王。臣定當謹遵藩臣之責,謹守臣子的節操,竭盡全力報效朝廷。”
他的聲音在太廟內回蕩,帶著對祖先的敬畏和對父皇的感激之情。
一旁的禮官高聲贊禮,整個儀式雖然簡單,但卻充滿了莊重的氛圍。‘
李素節完成謝恩儀式後,便轉身離開太廟,前往含元殿向李治辭行。
他步伐穩健,心中既有對新身份的期待,也有對離開京城的些許不舍。
在含元殿,李治端坐于龍椅之上,李素節上前跪拜,向阿耶表達了自己的感激和敬意。
李治微笑著勉勵他幾句,然後讓他起身。
李素節謝恩後,心情略微有些沉重。
他知道,離開京城意味著他將開始一段全新的生活,而這段生活將會充滿未知和挑戰。
回到王府,李素節並沒有過多地休息,而是立刻著手整理行裝。
他仔細地挑選著衣物、書籍和其他生活用品,確保自己在封地能夠過得舒適。
同時,他也開始思考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封地,讓百姓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李治站在宮殿的丹陛上,默默地看著李素節離去的背影。
他想起了李素節小時候讀書的情景,那時候的他聰明伶俐,過目不忘,讓李治對他寄予了厚望。
如今,李素節已經長大成人,即將前往封地,李治心中既有不舍,也有對他的期待。
李治溫言道︰“封地之事雖有官吏輔佐,但你也要親自過問民生,莫要耽于享樂。”
他希望李素節能夠牢記自己的責任,用心去治理封地,為百姓謀福祉。
李素節轉過身來,恭敬地應道︰
“兒臣謹記阿耶教誨,每月會將封地情形寫成奏疏呈上。”
他知道父皇的擔憂,也明白自己肩負的重任,所以他一定會努力做到最好。
李治听了李素節的回答,滿意地點了點頭︰
“如此甚好,有難處可直接奏報,朝廷自會相助。”
他相信李素節有能力處理好封地的事務,但如果遇到困難,朝廷也會給予支持和幫助。
這時,武媚娘走了過來,她命人送來一箱書籍,對李素節說道︰
“這些都是治世的典籍,你帶到封地去,閑暇時多看看,或許能有裨益。”
武媚娘深知知識的重要性,她希望李素節能夠通過閱讀這些書籍,增長見識,更好地治理封地。
李素節接過箱子,感激地謝道︰
“謝阿娘關懷,兒臣定會認真研讀。”
他知道這些書籍對他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一定會好好利用,不辜負母後的期望。
長史在一旁認真地記錄著書目,他打算回去之後,按照冊子上的順序,將這些書籍整理到王府的書房里。
就在這時,吏部的官員送來了封地屬官的名單。
李素節停下了手中核對交接文書的工作,接過名單仔細查看起來。
他逐一審視著每個官員的履歷,然後對長史說道︰
“把這些人的任職記錄都抄一份,以後處理公務的時候,也能有個參考和底數。”
長史連忙點頭應是,轉身去照辦了。
處理完屬官的事情,李素節又翻開了封地的戶籍冊。
一頁一頁地仔細翻閱著,不時在人口稠密的村落旁邊做上標記。
看完之後,他對長史說︰“這些地方人口眾多,要特別關注一下。
到了秋收的時候,需要派人去巡查一下糧食的情況。”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就到了傍晚。
李素節的改封制書已經在長安和洛陽兩地的城門處公示了。
路過的百姓們紛紛駐足觀看,看完之後,大家開始議論紛紛︰
“听說雍王改封郇王啦!”
“是啊,而且听說郇地比雍州還要富庶呢!”
坊正一臉嚴肅地看著眾人,鄭重其事地告誡道︰
“王爺改封可是朝廷的大事啊!按照規矩,必須要慶賀整整三日才行。這期間,各家店鋪都得張燈結彩,熱熱鬧鬧的,絕對不能有絲毫失禮之處!”
與此同時,李治正在宮中忙碌地審閱著來自各地的報備文書。
當他看到關于李素節改封郇王的消息時,不禁露出一絲微笑,對身旁的武媚娘說道︰
“素節這孩子向來性格沉穩,此次改封郇王,對他來說無疑是一次難得的歷練機會。”
武媚娘此時正專心致志地核對宗室名冊,听到李治的話,她抬起頭來,回應道︰
“是啊,如今李顯已被封為周王,素節也順利改封郇王,如此一來,宗室藩王的封地都得以理順。這樣不僅能讓他們各安其位,也能讓他們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李治對此表示贊同,他微微頷首,接著說道︰
“嗯,說得有道理。明日記得讓戶部把各王府的俸祿清單送過來,朕要親自過目,看看其中是否有什麼疏漏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