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十年的秋天,杭州城的桂花正開得潑天熱鬧。
那會兒西子湖畔的風都帶著甜香,湖邊的柳絲垂在水面上,被風吹得輕輕晃,像姑娘們沒扎好的綠絲帶。湖邊茶館里坐滿了人,有游客捧著茶碗看風景,有本地的老漢湊在一塊兒下棋,還有幾個小娃子追著賣糖畫的擔子跑,銀鈴似的笑聲能傳到斷橋那頭。
\"听說了沒?秦相爺今兒個要去靈隱寺進香。\"鄰桌兩個穿長衫的書生壓低了聲音,話里卻藏不住興奮——倒不是盼著見秦檜,是想瞧個熱鬧。
旁邊嗑瓜子的大媽接了話︰\"他進香?怕不是求菩薩保佑他那黑心肝別遭報應吧?\"說著眼珠子往四周瞟了瞟,趕緊把話頭收了,畢竟秦檜權傾朝野,這杭州城里,誰不敢怕他三分?
正說著,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還有人扯著嗓子喊\"回避\",那聲音硬邦邦的,把湖邊的熱鬧都壓下去了幾分。街上的人趕緊往路邊躲,連賣糖畫的老漢都麻利地挑著擔子往柳樹後頭縮——秦相爺的儀仗,可不是誰都敢湊跟前看的。
不多時,一隊人馬過來了。前頭是二十來個挎著刀的親兵,個個腰圓膀粗,臉上橫肉堆著,眼神跟刀子似的掃過街邊,誰要是多看一眼,他們就瞪回去。中間是一頂八抬大轎,轎簾是墨色的,繡著暗金色的纏枝蓮,四角掛著銀鈴,走起來\"叮鈴叮鈴\"響,卻一點不顯得清雅,反倒透著股子壓人的貴氣。轎旁跟著幾個穿官服的隨從,弓著腰,大氣都不敢喘。
\"這陣仗,夠排場。\"有人小聲嘀咕。
可沒等話音落,就見街角拐出來個和尚。那和尚穿件破僧衣,補丁摞著補丁,顏色都瞧不出原本是啥色了;光著頭,腦門上 亮,卻沒戒疤;腳踩一雙草鞋,鞋底子都快磨透了,露出半截腳趾頭;手里還拎著個酒葫蘆,邊走邊往嘴里灌,走路搖搖晃晃的,跟沒睡醒似的。
這和尚,正是靈隱寺的濟顛。
親兵見有人擋道,立馬吼起來︰\"哪來的野和尚!沒看見相爺的儀仗嗎?還不快滾!\"
濟顛卻跟沒听見似的,依舊搖搖晃晃往前走,嘴里還哼著小曲︰\"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有個親兵急了,掄起手里的鞭子就往濟顛身上抽。旁邊人都嚇得閉了眼——這和尚怕是要遭殃了。
可鞭子剛要踫到濟顛的僧衣,他身子輕輕一歪,跟沒骨頭似的躲開了,那親兵沒收住力,一鞭子抽在地上,把青石板都抽得火星子直冒。濟顛還笑嘻嘻地拍了拍那親兵的肩膀︰\"小哥兒,力氣不小,就是準頭差了點,該練練繡花針。\"
親兵氣得臉都紅了,正要再動手,轎簾\"唰\"地被拉開了。秦檜探出頭來,他臉白白胖胖的,下巴上留著山羊胡,眯著眼楮打量濟顛,語氣慢悠悠的,卻透著陰狠︰\"你就是靈隱寺那個瘋和尚?\"
濟顛這才停下腳步,把酒葫蘆往腰上一掛,雙手合十,卻沒彎腰,咧著嘴笑︰\"相爺客氣,啥瘋和尚?貧僧法號道濟,就是個吃齋念佛偶爾也吃肉)的和尚。\"
秦檜冷哼一聲︰\"本相听說你裝神弄鬼,在杭州城里胡作非為,今兒個倒要瞧瞧,你有啥能耐。\"
\"貧僧哪有啥能耐?\"濟顛撓了撓頭,一臉無辜,\"也就是能讓稻子多結粒,能讓生病的娃子好起來,不像相爺,能耐大——能讓北邊的金兵不打過來,還能讓岳將軍......\"
話沒說完,秦檜的臉\"唰\"地就黑了。岳將軍,就是岳飛——前兩年岳飛率軍北伐,打得金兵屁滾尿流,眼看就要收復失地,偏偏秦檜攛掇宋高宗,連下十二道金牌把岳飛召了回來,最後還以\"莫須有\"的罪名把岳飛父子害了。這事兒是秦檜的逆鱗,誰提跟誰急。
\"放肆!\"秦檜拍著轎桿吼道,\"來人!把這瘋和尚給我抓起來,關進大牢!\"
親兵們正要上前,濟顛卻往後退了兩步,身子一旋,竟跳到了旁邊的柳樹梢上。他蹲在樹枝上,晃著兩條腿,沖秦檜喊︰\"相爺別動火呀!貧僧就是想問問,您今兒個去靈隱寺進香,是求啥呢?求官運亨通?您都已經是相爺了,還能往哪兒升?求多子多福?听說您家公子天天逛窯子,怕是難......\"
\"住口!\"秦檜氣得渾身發抖,指著濟顛罵,\"你這禿驢!滿口胡言!\"
\"我可沒胡言。\"濟顛從懷里掏出個油乎乎的燒餅,咬了一大口,餅渣掉了一地,\"貧僧是想勸相爺,進香不如積德。您看這湖邊,多少人家因為岳將軍被冤死,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多少士兵在北邊凍著餓著,盼著能回家。您要是能把害岳將軍的心思收收,多想想怎麼保家衛國,比燒一百炷高香都管用。\"
這話一說,周圍的人都屏住了呼吸。誰也沒想到,這瘋和尚竟敢當著秦檜的面提岳飛,還敢罵他害忠良。有幾個老頭偷偷攥緊了拳頭,眼里閃著光——這些日子,他們心里憋著火,卻不敢說,今兒個總算有人替他們把話說出來了。
秦檜氣得臉都紫了,指著濟顛喊︰\"給我打!往死里打!\"
親兵們往上沖,可濟顛在柳樹枝上跳來跳去,跟個猴子似的,他們怎麼也夠不著。有個親兵搬來梯子,剛往上爬了兩步,濟顛就往下吐了口唾沫,正好吐在他臉上。親兵氣得嗷嗷叫,腳下一滑,\"咚\"地摔在地上,摔了個四腳朝天。
周圍的人忍不住\"噗嗤\"笑出了聲,又趕緊捂住嘴。
濟顛卻笑得更歡了︰\"相爺,您看,這就是命。您想抓我,抓不著;您想讓大家忘了岳將軍,也忘不掉。就像這西湖水,您想讓它干,它干得了嗎?\"
秦檜知道今兒個討不到好,再鬧下去,指不定這瘋和尚還會說出啥難听的話。他咬了咬牙,狠狠瞪了濟顛一眼︰\"咱們走!\"
轎子又動起來,親兵們惡狠狠地瞪了濟顛一眼,趕緊跟上。那\"叮鈴叮鈴\"的銀鈴聲越來越遠,湖邊的空氣才慢慢松快下來。
濟顛從柳樹上跳下來,拍了拍身上的灰,撿起掉在地上的燒餅,又咬了一口。有個老頭湊過來,對著他作揖︰\"道濟師父,您真是好樣的!剛才可把我嚇壞了。\"
濟顛擺擺手,嘴里塞著燒餅,含糊不清地說︰\"沒事兒,他不敢把我咋樣。靈隱寺的老方丈還等著我回去吃齋飯呢——哦對,今兒個齋飯有紅燒肉,我得趕緊回去。\"
說完,他搖搖晃晃往靈隱寺的方向走,草鞋踩在石板路上,\"啪嗒啪嗒\"響,酒葫蘆還在腰上晃悠,小曲兒又哼了起來︰\"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人群里爆發出一陣低低的歡呼,有人偷偷給濟顛塞了個隻果,有人把剛買的糖畫遞給他。濟顛也不推辭,接過來就往嘴里塞,笑得眼楮都眯成了一條縫。
其實這濟顛,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瘋瘋癲癲的。他本是鎮江府一個官宦人家的孩子,叫李修緣,打小就聰明,詩詞歌賦一學就會,父母都盼著他將來考個功名。可十五歲那年,父母突然去世,他一下子沒了依靠,就去靈隱寺出了家,法號道濟。
剛出家那會兒,他規規矩矩的,跟著老方丈念經打坐,把經文背得滾瓜爛熟。可沒多久,他就受不了寺里的清規戒律了——和尚不能喝酒吃肉,他偏偷偷跑到山下買酒買肉;和尚要穿整潔的僧衣,他偏把僧衣剪得破破爛爛;和尚要早晚課誦經,他偏躲在柴房里睡覺。
寺里的和尚都嫌他瘋,勸老方丈把他趕走。可老方丈總說︰\"道濟心不瘋,他只是活得真。\"
後來大家才發現,這瘋和尚雖然看著不靠譜,心眼卻好得很。有回杭州城里鬧瘟疫,好多人上吐下瀉,郎中都治不好。濟顛就跑到山里采草藥,熬成湯藥,挨家挨戶送,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他都一視同仁。有個窮人家的孩子快不行了,他抱著孩子守了三天三夜,硬是把孩子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還有回西湖漲水,沖壞了湖邊的堤壩,眼看就要淹到城里。官府不管,說要等朝廷撥款。濟顛急了,帶著一群和尚和百姓,扛著鋤頭去修堤壩。他光著膀子,跳進水里,跟大家一起搬石頭,手上磨出了血泡也不喊疼。等堤壩修好了,他累得直接趴在泥地里睡著了,臉上還沾著泥,看著又傻又讓人心疼。
慢慢的,杭州人都知道靈隱寺有個瘋和尚,雖然瘋,卻比那些穿官服的人靠譜多了。誰家里有難處,都願意去找他,他總能想辦法幫一把。
可濟顛最讓人佩服的,還是他敢跟秦檜對著干。秦檜害了岳飛後,在杭州城里橫著走,誰都不敢提岳飛的名字,只有濟顛,動不動就拿岳飛說事兒,還總變著法子戲耍秦檜。
就說前陣子,秦檜的老婆王氏過生日,秦檜大擺宴席,請了杭州城里所有的大官富商。濟顛不知從哪兒混了進去,穿著那件破僧衣,手里拎著個菜籃子,說是給王夫人送賀禮。
王氏見他穿得破爛,本想把他趕出去,可秦檜想看看他耍啥花樣,就讓他把賀禮拿出來。濟顛從菜籃子里掏出個瓦罐,打開蓋子,里面是幾塊黑乎乎的東西,看著像炭。
\"這是啥?\"王氏皺著眉問。
\"這叫"黑心肝"。\"濟顛一本正經地說,\"王夫人您瞧,這東西黑得發亮,跟某些人的肝差不多。您過生日,吃點這個,能長記性——別總跟著某些人干缺德事。\"
滿屋子的人都嚇得不敢說話,秦檜的臉當場就變了。王氏氣得拿起茶杯就往濟顛身上砸,濟顛身子一歪躲開了,茶杯\" 當\"摔在地上碎了。他還笑嘻嘻地說︰\"王夫人別生氣呀,這"黑心肝"不好吃,我再給您換個。\"說著從懷里掏出個饅頭,往王氏面前一遞,\"這是"白饅頭",您吃點這個,清清心,別總想著害人。\"
秦檜實在忍不了了,喊人把濟顛拖出去。可濟顛一邊被拖,一邊喊︰\"秦相爺!您別生氣!我還有賀禮呢!我給您送了副對聯——上聯是"禍國殃民秦檜賊",下聯是"千古罵名永流傳",橫批是"不得好死"!\"
氣得秦檜當場就暈了過去,宴席也攪黃了。這事在杭州城里傳了好一陣子,大家背地里都笑秦檜,說他連個瘋和尚都治不了。
今兒個濟顛又在街上戲耍秦檜,沒過半天,就傳遍了杭州城。有人說濟顛膽子太大,不怕秦檜報復;有人說濟顛是菩薩轉世,專門來收拾秦檜的;還有人跑到靈隱寺,想給濟顛送點吃的,感謝他替大家出了口氣。
靈隱寺的禪房里,濟顛正坐在地上啃紅燒肉,老方丈坐在他對面,手里捻著佛珠,看著他笑︰\"你又去惹秦檜了?\"
濟顛嘴里塞得滿滿的,含糊不清地說︰\"誰讓他害人呢?我就是想讓他知道,老百姓心里有桿秤,他做的那些缺德事,大家都記著呢。\"
\"可他權大勢大,你總這麼惹他,遲早會吃虧。\"老方丈嘆了口氣。
濟顛把嘴里的肉咽下去,抹了抹嘴︰\"吃虧就吃虧唄。我一個和尚,無牽無掛,他能把我咋樣?大不了把我趕出靈隱寺,我去西湖邊當游方和尚,照樣能喝酒吃肉,照樣能幫老百姓。倒是他,壞事做絕了,早晚有報應。\"
老方丈看著他,眼里閃過一絲欣慰︰\"你呀,瘋是瘋,心里卻比誰都亮堂。\"
濟顛嘿嘿笑了,又拿起一塊紅燒肉︰\"師父,這肉做得真好吃,下次我還想吃。\"
老方丈無奈地搖搖頭︰\"吃吧吃吧,吃完了去把你那件破僧衣補補,別總穿得跟叫花子似的。\"
\"補它干啥?\"濟顛撇撇嘴,\"這樣多自在。穿得再好,心不好,有啥用?\"
正說著,寺外傳來一陣喧嘩,有個小和尚跑進來喊︰\"師父!道濟師父!秦相爺派人來了,說要拆咱們靈隱寺!\"
濟顛手里的紅燒肉\"啪嗒\"掉在地上,他猛地站起來︰\"他敢!\"
老方丈卻很平靜︰\"別慌,隨我出去看看。\"
靈隱寺門口,秦檜的親兵正拿著鋤頭斧頭,要往寺門上砸。帶頭的是秦檜的管家秦福,他叉著腰,仰著頭喊︰\"濟顛那個瘋和尚呢?讓他出來!相爺說了,他敢戲耍相爺,就拆了這破廟,把你們都趕出去!\"
濟顛沖了過去,擋在寺門前︰\"秦福!你敢動靈隱寺一根手指頭試試!\"
\"喲,瘋和尚來了。\"秦福冷笑一聲,\"相爺說了,今兒個要麼你跪下給相爺磕頭認錯,要麼就拆廟!你選一個!\"
\"我選讓你滾!\"濟顛瞪著眼喊。
\"那你就別怪我們不客氣了!\"秦福一揮手,\"給我砸!\"
親兵們舉起鋤頭斧頭就要動手,周圍的百姓都急了,紛紛圍上來︰\"不能砸!靈隱寺是我們的廟!\"
\"就是!你們憑啥拆廟!\"
百姓越聚越多,把親兵們圍得水泄不通。有個老頭撿起地上的石頭,就要往親兵身上扔,被濟顛攔住了︰\"大爺,別沖動。\"
他轉向秦福︰\"秦福,你回去告訴秦檜,靈隱寺是百姓的廟,不是他想拆就能拆的。他要是敢拆,杭州百姓第一個不答應!\"
秦福看著圍上來的百姓,個個都瞪著他,眼神里帶著火,他心里有點發怵——他沒想到這瘋和尚竟有這麼多人幫。可他又不敢回去跟秦檜交差,只能硬著頭皮喊︰\"你們敢攔相爺的人?是想造反嗎?\"
\"我們不是造反,是講道理!\"濟顛往前一步,\"秦檜害了岳將軍,大家心里早就憋著氣了。他要是再敢拆靈隱寺,逼急了大家,咱們就一起去京城告御狀,讓皇上評評理!\"
這話一說,百姓們都喊起來︰\"對!去告御狀!\"
\"讓皇上治秦檜的罪!\"
秦福嚇得臉都白了,他知道百姓要是真鬧起來,事情就大了。他咬了咬牙,狠狠瞪了濟顛一眼︰\"瘋和尚,你等著!我們走!\"
親兵們趕緊跟著秦福跑了,跑的時候還差點被石頭絆倒。
百姓們爆發出一陣歡呼,圍上來給濟顛道謝。濟顛擺擺手,笑著說︰\"謝我干啥?要謝就謝大家自己。咱們人多心齊,就不怕那些壞人。\"
老方丈走過來,拍了拍濟顛的肩膀︰\"我說過,你心里亮堂。\"
濟顛撓了撓頭,嘿嘿笑了︰\"師父,我那紅燒肉還沒吃完呢,回去接著吃唄?\"
老方丈無奈地笑了︰\"吃吧,吃吧。\"
那天下午,陽光透過靈隱寺的樹葉,灑在地上,暖洋洋的。濟顛坐在禪房里,接著啃紅燒肉,老方丈坐在旁邊念經。偶爾有風吹過,帶來西湖的桂花香,還有百姓們的笑聲,一切都那麼平和。
可誰都知道,秦檜不會就這麼算了。他在杭州城里當了這麼多年的土皇帝,還從沒受過這麼大的氣。
果然,過了幾天,秦檜讓人把杭州城里所有的糧倉都封了,說要\"清查糧食,防止浪費\"。這一下,杭州百姓慌了——家里沒糧,這日子可咋過?
有人跑到靈隱寺找濟顛,哭著說家里快斷糧了,孩子都餓得直哭。濟顛听了,急得在禪房里轉圈,拍著大腿說︰\"這老東西,真夠狠的!封糧倉,這是要逼死老百姓啊!\"
老方丈說︰\"你別急,總會有辦法的。\"
濟顛想了想,眼楮一亮︰\"有了!師父,我去趟秦府!\"
老方丈拉住他︰\"你去干啥?又去惹他?\"
\"我不去惹他,我去"求"他。\"濟顛眨了眨眼,\"他不是想讓我磕頭認錯嗎?我去給他磕個頭,讓他把糧倉打開。\"
老方丈知道濟顛的性子,他決定的事,誰也攔不住。只能嘆了口氣︰\"你小心點。\"
濟顛換上那件最破的僧衣,拎著酒葫蘆,晃晃悠悠往秦府走。秦府門口的親兵見是他,趕緊通報。秦檜听說他來了,還說要磕頭認錯,心里樂了,想著這瘋和尚總算服軟了,就讓他進來。
秦府的客廳里,秦檜坐在太師椅上,翹著二郎腿,等著看濟顛磕頭。濟顛走進來,也不說話,\"撲通\"一聲就跪下了。
秦檜得意地笑了︰\"瘋和尚,你總算知道錯了?\"
濟顛抬起頭,臉上卻沒認錯的樣子,反而笑嘻嘻地說︰\"相爺,我是來求您開糧倉的。您看百姓們都快餓死了,您把糧倉打開,放些糧給他們,他們肯定會感激您的。\"
秦檜的臉一下就沉了︰\"你敢耍我?\"
\"我沒耍您。\"濟顛說,\"我給您磕了頭,您就當可憐可憐百姓,開糧倉吧。您要是開了糧倉,老百姓會說您是好官,比封著糧倉讓人罵強多了。\"
\"我憑啥听你的?\"秦檜哼了一聲,\"我就是不開糧倉,看他們能把我咋樣!\"
\"那我就不起來了。\"濟顛往地上一坐,靠著柱子,從懷里掏出個燒餅,啃了起來,\"我就在這兒坐著,您啥時候開糧倉,我啥時候走。\"
秦檜氣得不行,喊人把他拖出去。可濟顛跟釘在地上似的,怎麼拖也拖不動。有個親兵想打他,剛舉起拳頭,就覺得胳膊疼得厲害,\"哎喲\"叫了一聲,拳頭怎麼也落不下去。
秦檜知道濟顛有點邪門,硬來怕是不行。他眼珠一轉,想出個主意︰\"瘋和尚,你想讓我開糧倉也行,你得答應我一個條件。\"
\"啥條件?\"濟顛問。
\"你得在杭州城里游街示眾,說你之前是錯的,是污蔑我,還要說我是個好相爺。\"秦檜陰笑著說。
濟顛想了想,點點頭︰\"行,我答應你。只要你開糧倉,我就游街。\"
秦檜沒想到他答應得這麼痛快,有點意外,又有點得意︰\"好!你要是敢反悔,我就把你扔進西湖喂魚!\"
當天下午,秦檜真的下令開了糧倉。百姓們听說了,都跑到糧倉去領糧,領到糧的人,一個個激動得哭了。有人問起緣由,知道是濟顛求了秦檜,還答應游街示眾,都心疼得不行。
第二天,濟顛真的在杭州城里游街。秦檜讓人找來個木籠子,把他關在里面,抬著籠子游街。籠子上還掛著個牌子,寫著\"瘋僧污蔑相爺,游街謝罪\"。
街上的百姓都圍了過來,看著籠子里的濟顛,眼里含著淚。有個大媽哭著喊︰\"道濟師父,您別理他!我們知道您是好人!\"
濟顛卻在籠子里笑嘻嘻地揮手︰\"大家別哭,我沒事。你們領到糧了嗎?家里有糧就好。\"
他還哼起了小曲,就是那首\"善惡到頭終有報\"。他的聲音不大,卻傳遍了整條街。百姓們听著他的小曲,心里又酸又暖——這和尚,為了大家,連自己的臉面都不顧了。
游街游到西湖邊,濟顛突然喊︰\"停下!我要喝水!\"
抬籠子的親兵不耐煩,可秦檜讓人跟著,怕出亂子,就找了個碗,舀了點湖水遞給他。濟顛接過碗,喝了一口,突然把碗往地上一扔,碗\" 當\"碎了。他猛地站起來,籠子\" 嚓\"一聲就裂了,他從籠子里跳了出來。
親兵們嚇了一跳,趕緊圍上來。濟顛卻往西湖邊跑,邊跑邊喊︰\"秦檜!你個老東西!想讓我謝罪?沒門!我就是要罵你!你害岳將軍,害百姓,你就是個千古罪人!\"
他跑到西湖邊的斷橋上,站在橋中間,對著秦府的方向喊︰\"秦檜!你听著!老百姓的眼楮是亮的!你做的那些壞事,老天爺都看著呢!你遲早會遭報應的!\"
街上的百姓都跟著喊起來︰\"對!遭報應!\"
\"秦檜滾出杭州!\"
跟著游街的秦府管家氣得渾身發抖,卻不敢上前——百姓們都紅著眼,他要是敢動濟顛,百姓們怕是真會把他撕了。
濟顛站在斷橋上,看著眼前的百姓,看著波光粼粼的西湖水,突然笑了。他笑得很開心,像個孩子。
後來,秦檜再也不敢輕易惹濟顛了。他知道這瘋和尚不好惹,更知道杭州百姓不好惹。他只能把氣憋在心里,暗地里搞些小動作,可都被濟顛一一化解了。
再後來,秦檜病死了。听說他死的時候,渾身疼得厲害,嘴里還不停地喊\"岳飛饒命\",死得特別慘。消息傳到杭州,百姓們放鞭炮慶祝,比過年還熱鬧。
濟顛那天喝了很多酒,坐在西湖邊的柳樹下,哭了又笑,笑了又哭。有人問他咋了,他說︰\"岳將軍,你看見了嗎?壞人遭報應了......\"
很多年後,濟顛也圓寂了。杭州百姓為了紀念他,在靈隱寺旁邊建了座\"濟顛塔\",還把他的故事一代代傳了下來。
如今,西湖邊還有人會指著斷橋上的某個位置,跟游客說︰\"瞧見沒?那就是當年濟顛和尚罵秦檜的地方。\"
風從西湖上吹過,帶著桂花的甜香,像是濟顛那樂呵呵的笑聲。那笑聲里,有對百姓的暖,有對惡人的恨,還有一股子不服輸的骨頭——不管世道多難,總得有人敢站出來,替老百姓說句公道話,替好人討個天理。
就像西湖的水,不管過多少年,都清清爽爽的,映著藍天白雲,也映著那些藏在心里的公道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