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史詩看古今

第338章 北海十九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111永恆的不死鳥1 本章︰第338章 北海十九載

    天漢元年,長安城里垂柳依依,漢家的旗幟在微風中獵獵作響。未央宮的大殿內,漢武帝劉徹高坐龍椅,目光如炬,注視著殿下那個身姿挺拔的男子。

    “甦武,朕命你為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修好兩國之盟,你可願擔此重任?”劉徹的聲音在大殿內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甦武上前一步,單膝跪地,拱手行禮,聲音堅定有力︰“臣,甦武,願效犬馬之勞,不辱使命!”他抬起頭,眼神中透著忠誠與堅毅,那是對大漢的赤膽忠心,對使命的義無反顧。

    幾日後,甦武帶著百余名隨從,浩浩蕩蕩地離開了長安。他騎著一匹矯健的駿馬,手中緊緊握著那象征大漢威嚴的旌節,心中滿是對此次出使的期許。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去,便是十九年的漫長漂泊。

    當甦武一行抵達匈奴王庭時,迎接他們的並非友好的宴會,而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政變。匈奴內部發生叛亂,甦武等人被無端卷入其中,成了階下囚。匈奴單于得知此事後,大發雷霆,他看著階下的甦武,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你若肯歸降于我,封你為王,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如何?”

    甦武挺直脊梁,怒目而視︰“我乃大漢使臣,豈會屈膝叛國!要殺便殺,絕不投降!”他的聲音擲地有聲,在空蕩蕩的營帳內回響,讓單于心中不禁一顫。

    單于惱羞成怒,卻又對甦武的氣節暗暗佩服。他命人將甦武關進一個陰冷潮濕的地窖,不給食物和水,想以此逼他就範。寒冬臘月,地窖里冰冷刺骨,甦武蜷縮在角落里,身上的衣物單薄破舊,早已抵擋不住這徹骨的嚴寒。他的嘴唇干裂,喉嚨干渴得要冒煙,肚子也餓得咕咕直叫。

    但甦武沒有屈服,他望著頭頂那一小方天空,心中默念著大漢的山川社稷,家人的音容笑貌。餓了,就抓一把雪塞進嘴里,嚼著身上羊皮襖的毛充饑;渴了,便吞咽幾口雪水。就這樣,他在黑暗的地窖中熬過了一個又一個漫長的日夜,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和對大漢的忠誠,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單于見甦武如此堅韌,更加不肯放過他。幾天後,單于再次召見甦武,冷笑著說︰“看來地窖還不足以讓你屈服,那我就送你去北海牧羊,什麼時候公羊生了小羊,你就可以回大漢了!”

    甦武被押解著前往北海,那是一片荒無人煙的苦寒之地,狂風呼嘯,暴雪紛飛。甦武帶著一百零一只公羊,在北海邊安下了簡陋的營帳。這里沒有房屋可以遮風擋雨,沒有溫暖的爐火可以驅散寒意,只有一望無際的荒原和漫天的風雪。

    白天,甦武趕著羊群在冰天雪地中尋找可以吃的草根和苔蘚;夜晚,他就和羊群擠在一起,相互取暖。那根代表大漢的旌節,他始終緊緊握在手中,無論生活多麼艱難,環境多麼惡劣,旌節從未離身。日子一天天過去,旌節上的毛羽在風雪的侵蝕下漸漸脫落,但甦武對大漢的忠誠卻絲毫未減。

    在北海的日子里,甦武不僅要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還要忍受無盡的孤獨。除了羊群,他幾乎見不到任何人。有時候,他對著天空和大地說話,對著羊群傾訴思念;有時候,他望著南方的天空,一坐就是一整天,腦海中浮現出長安的繁華,家人的笑容。他想起臨行前,妻子拉著他的手,眼中滿是擔憂與不舍;想起年幼的孩子在他懷里嬉笑玩耍的場景。這些回憶,成了他在北海堅持下去的精神支柱。

    有一次,甦武在冰面上行走時,不小心掉進了冰窟窿。刺骨的冰水瞬間淹沒了他,他拼命掙扎著想要爬出來,卻一次次被水流沖回去。就在他快要絕望的時候,一只公羊突然沖了過來,用角鉤住他的衣服,將他拖上了岸。甦武躺在冰面上,大口喘著粗氣,望著那只救了他的公羊,心中滿是感激。從那以後,他和這些公羊的感情更加深厚了,它們不僅僅是他的羊群,更是他在北海的親人、伙伴。

    北海的冬季格外漫長,食物也越來越匱乏。為了生存,甦武不得不挖掘鼠洞,尋找鼠類儲存的食物。每次挖到食物,他心中都充滿了苦澀,但他知道,只有活下去,才有機會回到大漢。有一回,他在挖掘鼠洞時,發現里面儲存的食物已經不多了,而外面的風雪還在不停地下著。他望著空蕩蕩的鼠洞,心中涌起一陣絕望。就在這時,他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經對鼠類的承諾︰等春天來了,一定還給它們同等的食物。于是,他強忍著饑餓,將挖到的食物留下了一部分,準備春天時還給鼠類。

    在北海的第十個年頭,甦武遇到了一個名叫阿雲的匈奴女子。阿雲是附近部落的牧民,她善良溫柔,被甦武的氣節和遭遇所打動。她經常偷偷地給甦武送來一些食物和生活用品,幫助他度過了許多艱難的日子。漸漸地,兩人之間產生了感情,阿雲不顧部落的反對,嫁給了甦武,並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大國。

    有了阿雲和大國的陪伴,甦武在北海的生活多了一些溫暖和希望。但他心中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大漢的使臣,始終渴望著回到故鄉。他常常抱著大國,給他講述大漢的故事,教他說漢語,希望他不要忘記自己的血脈和根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然而,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幾年後,匈奴與大漢的關系再次緊張起來。單于擔心甦武會成為自己的隱患,于是派人將阿雲和大國帶走,逼迫甦武投降。甦武望著遠去的妻兒,心如刀絞,但他依然沒有屈服。他知道,一旦投降,不僅會辜負大漢的信任,也會讓自己的妻兒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

    此後,甦武又開始了獨自一人的生活。他繼續在北海牧羊,等待著回歸大漢的那一天。歲月如流,他的頭發漸漸變白,臉上也布滿了皺紋,但他手中的旌節依然緊握,那是他對大漢的堅守,對使命的執著。

    時光匆匆,十九年過去了。漢昭帝即位後,漢朝與匈奴重新開始和談。漢朝使者向匈奴索要甦武等人,單于卻謊稱甦武已經去世。但漢朝使者早已得知甦武還活著,他心生一計,對單于說︰“我大漢天子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雁足上系著一封帛書,上面寫著甦武在北海牧羊。”單于听後,大為震驚,以為是天意,只好承認甦武還活著,並同意放他回漢朝。

    當甦武得知自己終于可以回歸大漢時,他激動得熱淚盈眶。他收拾好行囊,帶著那根早已破舊不堪、毛羽脫落殆盡的旌節,踏上了歸鄉之路。一路上,他的心情無比復雜,既有對故鄉的思念和期待,又有對北海生活的不舍。他想起了那些在北海陪伴他的公羊,想起了阿雲和大國,不知道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

    終于,甦武回到了長安。長安的街道依舊繁華熱鬧,但他卻感覺自己仿佛已經離開了一個世紀。當他走進未央宮,再次見到漢昭帝時,他雙膝跪地,老淚縱橫︰“臣甦武,幸不辱命,歸來復命!”他高高舉起手中的旌節,雖然旌節已經破舊,但在陽光的照耀下,卻顯得格外耀眼。

    漢昭帝看著眼前這位白發蒼蒼、滿臉滄桑的老人,心中滿是敬佩和感動。他親自扶起甦武,賜給他良田美宅,封他為典屬國,以示嘉獎。甦武的事跡傳遍了整個長安,人們紛紛傳頌著他的忠誠和堅韌,他成了大漢的英雄,成了民族氣節的象征。

    然而,甦武的心中卻始終有一個遺憾。他回到長安後,才得知自己的妻子早已改嫁,兒子因犯罪被處死。曾經幸福美滿的家庭,如今已支離破碎。他想起了阿雲和大國,不知道他們在匈奴過得好不好,是否也在思念著自己。

    多年後,甦武在長安的家中病逝。他的一生,充滿了坎坷與磨難,但他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和忠誠,從未有過一絲動搖。他在北海牧羊的十九年,成了一段傳奇,被後人永遠銘記。每當人們提起甦武,心中都會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為了國家、為了信仰,堅守初心,永不放棄。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嘻哈史詩看古今》,方便以後閱讀嘻哈史詩看古今第338章 北海十九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嘻哈史詩看古今第338章 北海十九載並對嘻哈史詩看古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