甦旭在御書房內踱步良久,最終還是決定親自將這個消息告知林黛玉。
他知道黛玉素來聰慧,對宮中事務也頗有見地,或許她能從女子的角度給出一些不同的看法。當甦旭輕聲說出“林淵請旨要娶甦明為妻”這句話時,林黛玉正在整理案頭的奏折,手中的朱筆瞬間停滯在半空。
林黛玉的臉色一下子變得煞白,那雙向來清澈如水的眸子里閃過一絲難以置信的光芒。她緩緩放下手中的筆,試圖讓自己保持鎮定,卻發現聲音有些顫抖︰
“陛下,您說的是...林淵?他不是賈...?”
當得到確認後,她只覺得腦中一片空白,仿佛有什麼東西轟然倒塌。
這林淵不就是賈寶玉的化名嗎?
她素來知道賈寶玉是個多情種子,這一點從他們年少時在大觀園的相處中就能看出端倪。
那時的寶玉對園中姐妹們都是一片赤誠,對丫鬟們也從不擺架子,總是說什麼“女兒是水做的骨肉”之類的話。
按理說,世家大族的男子有幾個丫鬟侍女做妾和通房本就是常事,這在她們這個圈子里司空見慣,只不過對正妻應該從一而終,這才符合這個時代的禮教規範,也是維系家族聲譽的基本要求。
賈寶玉明明已經和薛寶釵成過親了。
雖然說成親當日賈府恰逢抄家之禍,他們這對新人連洞房花燭夜都未曾真正度過,夫妻二人更是沒有享受過幾天安穩的夫妻生活,但成親就是成親了,既然已經在天地神明面前拜過堂,交換過庚帖,如何又能再娶甦明為妻?
這豈不是要犯重婚之罪?
誠然這薛家如今已經倒台,薛蟠入獄,薛姨媽也已過世,這薛寶釵現在確實沒有強有力的娘家可以依靠,在這京城里也算是孤苦無援。
但林黛玉一直以為,賈寶玉縱然為人有些荒唐,做事缺乏深謀遠慮,沒有什麼擔當,起碼在感情上不應該如此勢利,如此趨炎附勢才對。
她想起那些年在大觀園的時光,寶玉總是對她說︰“林妹妹,這世上最珍貴的不是金銀珠寶,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他曾經那樣真誠地望著她的眼楮,聲音里滿含著少年人特有的純真,“我寧可一生清貧,也不願做那些為了功名利祿而背叛初心的人。”那時的他,眼中有光,心中有火,仿佛世間所有的世俗算計都與他無關。
畢竟他曾經也是個重情重義的少年啊。
她記得寶玉為了晴雯的死而痛哭流涕,記得他為了金釧兒投井而自責不已,記得他總是說︰“女兒家的眼淚比珍珠還貴重,我見不得她們受半分委屈。”
那個時候的賈寶玉,哪怕是對待一個小丫頭,都能體貼入微,溫柔以待。他會為了姐妹們的一個眼神而整夜難眠,會為了丫鬟們的冷暖而操心不已。這樣的人,怎麼會變得如此冷漠無情?
眼看著昔日的糟糠妻因為娘家失勢而失去依靠,他竟然就轉頭要娶一位身份尊貴的縣主。
黛玉不由得想起寶釵那溫婉的笑容,想起她在困頓中依然保持的那份端莊優雅。寶姐姐從來不曾抱怨過什麼,即使薛家敗落,她也只是默默承受著一切變故。
這樣的女子,竟然被如此輕易地拋棄,黛玉心中涌起一陣酸楚,“寶玉啊寶玉,你還記得當初娶寶姐姐時的海誓山盟嗎?”她在心里默默問道,“你還記得你們拜天地時的那份莊重嗎?”
甦明容貌出眾,性情也算溫婉,出身更是頂頂的好。
同時黛玉也不得不承認,甦明確實是個難得的佳人,她見過那女子幾次,每次都被她的氣質所傾倒。
甦明有著江南女子特有的柔美,眉如遠山,眼如秋水,說話時聲音輕柔如絲,舉手投足間都帶著一種天然的高貴。更重要的是,她的身份地位,足以讓任何男子為之心動。“
可這些外在的東西,真的比情義更重要嗎?”黛玉苦澀地想著,“難道在寶玉眼里,權勢和地位已經超越了昔日的情分?”
她其實懂這里面的門道,甦旭沒有親妹妹,這個甦明是甦旭沒有被認回來待過的甦家的唯一嫡出小姐,甦旭的堂妹,在外人看,她都可以算是半個公主,確實值得攀附。
但這種做法未免太過現實,太過冷血。
黛玉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