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

第784章 破局之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招財的小白貓 本章︰第784章 破局之策

    “大王。”

    蔣干興沖沖地走到士頌面前,看樣子是順利完成了交接。

    “那孫權已經交給了季漢,季漢在曲阿,丹徒的軍隊,也已經全部撤走。”

    “還有那吳郡張氏子弟,也都一起交給了張溫。”

    士頌早就離開了秣陵城,返回了自家的樓船之上,就等著此間事了,便返回荊州。

    听了蔣干的匯報,只是微微點頭。

    上次答應簡雍的請求後,士頌便找來蔣干,讓他去和簡雍對接。

    蔣干也算是經歷了生死,現在性情變了不少。

    在得知賈詡曾經建議士頌,不用在意自己的生死,可以直接攻城這事後,他人變得很是乖巧。

    他記得自己在定雍涼時,偷偷給賈詡使壞過,現在嘛,算是被賈詡隨手反擊了回來。

    此時,他認識到了自己和賈詡的差距。

    這次沒死,多虧是士頌看他效力這麼多年,給他提前發了消息,讓他有機會躲起來。

    否則楚軍攻城時,他若是真在秣陵城的驛館,他早死了。

    “辦好了,就行。這次也是辛苦子翼兄了。”

    “你先回秣陵城內休息一二,後面,還有安排給你。”

    士頌語氣平淡,他自然看出蔣干這幾日的變化,但賈詡這邊,還有另外的工作需要蔣干去做,士頌想了想,沒有給蔣干說是賈詡給他安排的活,避免他多想。

    “這都是在下應當做的。”

    “我這就回城內,看鄭度大人那邊,有無需要打下手的。”說著,蔣干躬身退下。

    這段日子,江東這邊,倒是有幾件收尾的事情需要士頌處理。

    首先就是關于尋陽城的問題。

    這個城池在季漢和東吳的連番加固和經營之下,已經修建成為了一個沿江要塞關鍵,尤其是江夏和廬江二郡之間,若是從陸地上走,這個關隘是繞不開的。

    但是話也說回來了,畢竟就在長江邊上,動用水軍,是可以輕易繞開的。

    不過即便是繞過去了,若是尋陽城關隘內,有大批的部隊,也可能隨時在繞過的部隊身後,給予奇襲。

    雙方爭論許久,最後還是季漢那邊做出“讓步”。

    簡雍提出,讓東吳四姓之中的張氏一族,也就是已經投降了劉備的張溫的族人,舍棄家族田產,全族北上,進入季漢境內。

    同時,楚國保證,不能對張家祖墳有出格之舉。

    至于張家在楚國的田產,自然交給楚國,但張家的財富,僕從,曲部,張家都可以直接帶走,楚國這邊不能阻攔。

    本來按照士頌的心意,江東門閥,顧家和陸家也就罷了,畢竟是自己麾下重臣,目前來看,也都按照自己的新法,交出了土地和僕從。

    但他們兩家投入自己麾下後,留在江東的土地,很多都被吳郡四姓中的張家,朱家所佔。

    這次滅了東吳之後,這兩家人,士頌是準備全殺了的,殺干淨了,他們家的田產土地財富,自然也就是無主之物,方便自己分發出去。

    既然劉備求情,那他也順手把張溫的族人,包括他們家的僕從幾百人直接送出去了事。

    第二個比較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孫權的問題。

    季漢那邊,雖然同意了士頌只把孫權一個人交出去,而把孫家其他人留下的提議。

    但也傳遞過來一個消息︰希望查清孫權的“真實”身份。

    開始還有人不明白什麼意思。

    結果士頌和賈詡這兩個玩手段的人,立刻明白了劉備那邊的意思。

    劉備不僅僅要殺孫權的人,還要誅孫權的心,更要污孫權的身後名。

    當時士頌為了方便自己定雍涼,在江東這邊是傳出過謠言的,那就是說孫權不是孫堅的種。

    是的,就是純造謠的那種。

    但是現在,東吳都滅了,劉備這邊忽然遞了這個話過來,要查孫權的身份,那明顯就要踩孫權的名聲了。

    于是,由吳國太“涕淚舉證”,證明孫權之母,也就是她的親姐妹和西域奴僕私通,才生下了紫色胡子的孫權。

    自己因為想要照顧孫堅的面子,也想讓自家姐妹的血脈傳承下去,才保下了孫權。

    結果後來,孫權在陰錯陽差下成為了江東之主,這個事情也就被“隱瞞”下來了。

    這個消息一出,江東徹底震驚。

    而後,季漢朝廷給了吳國太親生孫子,孫策之子孫紹,會稽侯的封號。

    這事情,江東之人,都覺得蹊蹺。

    前兩年謠言四起的時候,他們就吃過一次大瓜。

    後來事情捋清楚了後,也漸漸明白過來,那應該是敵國的造謠。

    現在這個“瓜”再次翻轉,對于底層百姓來說,那自然是津津樂道。

    在暗組的推波助瀾下,輿論就變成了上次是東吳官方出手,強行按住了對于孫權不好的傳言。

    大家說的最多的就是,當年孫策那麼猛,現在孫權這麼慫,他們兄弟二人,一定不是親兄弟。

    但是江東也有不少明白人的,他們知道,這些輿論,不過是打壓孫家的手段。

    至于孫家內部,孫匡,孫朗被吳國太按著,什麼都不說。

    但是也知道,孫權這次,怕是要為家族犧牲了。

    比較難處理的,便是孫權的兩個兒子孫登和孫慮和一個女兒孫魯班。

    由于孫登和孫慮的母族徐氏,如今也已經放棄他們二人,他們只能跟著孫權一起,被送去季漢。

    但吳國太不忍心,求楚國這邊,留下他親姐妹的這兩個孫子。

    士頌這邊,先是把“罪人”孫權送了過去。

    好在季漢那邊,對于孫權的子女,似乎並不在意,孫登和孫慮也就留在了吳國太身邊。

    這一系列輿論發酵之後,受傷的人,只有孫權,以及他的後代。

    听說孫權被送去季漢後,知道自己再無起復的機會,就連像勾踐那樣,去給闔閭當狗的機會都沒有了後,他徹底崩潰了。

    見到劉備後,他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先是把殺關羽的事,全部推到呂蒙身上,甚至魯肅都背上了一定的責任。

    他孫權身為江東之主,偷襲淮南的事,都是被手下人給逼的。

    劉備和張飛一起,把孫權暴打一頓,但終究沒有直接打死,只是完成了泄憤。

    後來听說,劉備把孫權帶回徐州,找了個枯井,把孫權丟了進去,讓孫權在井底“坐井觀天”,諷刺孫權的鼠目寸光,孫權在里面枯坐月余,郁郁而終。

    此刻,士頌站在樓船頂層,看著滾滾長江,心里默默估算著這時局的發展。

    “現在江東已定,後面,就應該按賈詡那老狐狸的大戰略,開始謀劃滅季漢了吧。”

    “只是這兩年,去年奪了河南尹,今年又佔了江東。”

    “地方的安定,糧草後勤的補充,都需要再積累一番的。”

    就在他心里估算著時間,後面怎麼對付季漢時,賈詡特地帶著馬良前來見他。

    “不知大王,準備何時起兵,平定中原。”

    賈詡一開口,就讓士頌有些恍惚,怎麼看賈詡的神情,是想要自己速戰速決,立刻就起兵,繼續進攻季漢的架勢。

    而旁邊的馬良,卻笑著拱手,仿佛替士頌回答,實際卻提出自己的觀點。

    “太尉大人,太過心急,這兩年,在中原我們拿下河南尹,佔據洛陽,逼季漢讓出虎牢關。”

    “現在又滅東吳,掌握江東,橫絕長江。”

    “兵馬錢糧,耗費不小,豈能輕易起兵。何況新佔之地,當做好地方安定,收攏人心,推行新法,若是倉促起兵,這些地方,恐有變動。”

    馬良的想法,倒是和士頌一致,那就是穩一手之後,再找機會。

    即便是沒有機會,自己也能創造機會。

    但賈詡嘴角輕笑,仿佛看穿士頌心里的想法是和馬良一樣,略做停頓,而後說道。

    “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賈詡也是難得正經嚴肅,且主動找士頌提出策略。

    “如今我楚國,雄踞大漢西面半壁江山,又滅東吳,佔據江南。”

    “若是再加上南洋,西域和北疆。我楚國疆域之廣大,物產之富足,人口之豐盛。哪里是那季漢和曹魏可以比擬的。”

    賈詡看了看馬良,說道。

    “如光祿勛大人所言,只要我們穩定新佔之地,後方繼續積草屯糧,訓練士卒,而後,步步為營,逐步蠶食季漢曹魏,當然是穩妥至極。”

    “但我們可以看到這一點,季漢諸葛亮,曹魏司馬懿,他們不是蠢貨,他們也看得到!”

    “若是異位而處,不論我在季漢還是在曹魏,看到我楚國樓船滅吳之後,必定會起兔死狐悲之感。”

    “如今我西楚,已經是秦並六國之勢,而且已經滅了韓,楚二國,東面其余四國,哪里還會無動于衷?”

    “他們必定,放下仇怨,合縱抗擊。”

    士頌心說,諸葛亮和司馬懿聯手?這可能嗎?劉備能放下曹丕篡漢的仇?

    就好像士頌的嘴替一樣,馬良說道︰“不可能吧,那曹丕殺了漢獻帝,而後篡位自立,和劉備之間,絕無聯合的可能。”

    賈詡無奈嘆道︰“明面上不可能,但暗中密謀,弄出一些心照不宣的配合,如何不可?”

    接著,賈詡死死盯著士頌,而後嘲弄起來。

    “至于漢獻帝怎麼死的,至今依舊成謎,這麼多年下來,外界也隱隱有了些風聲,說是當年有一批精銳殺手出手。”

    “若是有心之人,應該多少會探查到一些東西的。”

    士頌听了,冷汗直流。

    若是讓劉備確認是自己派人殺了漢獻帝,那劉備只怕不會和自己善罷甘休。

    加上曹操的人頭,也是自己親手砍的,曹丕那邊,也不會和自己客氣。

    弄到最後,劉備和曹丕,還真能聯手。

    劉備已老,曹丕務虛,倒是不足為懼。

    但他們手下,有諸葛亮和司馬懿啊,這兩人合起伙來算計自己,自己還是有些擔憂的。

    “先生以為,我當如何是好?現在就起兵,再次討伐季漢?”

    賈詡顯然早有準備,他在士頌身旁的桌面上,用三個水杯表示了西楚,曹魏和季漢。

    說道︰“我料諸葛亮,司馬懿之間,恐怕已有密謀。站在他們的處境,想要破局,無非是拉著塞外鮮卑,也就是軻比能一起對我們動手。”

    “先鼓動軻比能統一塞外,而後謀取雍涼,切斷我們和西域三十六國的聯系,切斷絲綢之路。”

    “其二,曹魏和季漢,都將自己布置在黃河一線的部隊調走,曹魏的話,將部隊調入並州,一旦軻比能動手,便渡過黃河,再爭司隸。”

    “季漢這邊,則是名義上維持和我們的友好,實際上,暗中把部隊布置于兗州,等我們把主力調入北方後,他會直接攻入荊州,將我楚國攔腰切斷。”

    士頌眉頭一皺,試探著問道︰“先生之意,是曹魏季漢,不會給我安定地方,穩定發展的時間了?”

    賈詡心說他們能給你時間,就見了鬼。等著你發展好了去滅他們嗎?

    他也不等士頌提問,直接給出了自己的破局謀劃。

    “將陰山之北,原來屬于西部鮮卑的烏拉特後草場,直接贈與中部鮮卑,和中部鮮卑軻比能交好,甚至把朔方郡都一並贈給軻比能。”

    “而後,和軻比能盟約,兩家一起對抗曹魏。”

    賈詡知道士頌沒有讓地盤給別人的覺悟,但現在來看,把北楚部的力量收回來,接好軻比能,是最好,收益最大的選擇。

    “其次,派人沿海路北上,去遼東見燕王公孫康,給與他糧草軍械支持,壯大他在遼東的聲勢,讓他牽扯曹魏幽州之兵。”

    “最後,趁著軻比能和我們關系緩和,公孫康牽扯住曹魏的時機,立刻發兵,擊敗季漢主力,將豫州,兗州打爛。”

    “季漢這兩年,損失遠大于我國,只要拖住他,不讓他安定恢復,季漢是打不過我國的。”

    “即便不滅了季漢,也讓季漢的國力,越來越疲乏。最終逐步走向滅亡。”

    士頌苦著一張臉,說道︰“用軻比能,和遼東公孫康拖住曹魏?”

    賈詡和馬良對視一眼,同樣疑惑︰“有何不可?”

    士頌也是後知後覺了,習慣性以後世的眼光來看。後世的三國游戲題材中,軻比能和公孫康的評價似乎都不高。

    但那些故事的核心,是中原地區的豪杰。

    對這些北方地區梟雄,似乎有些了解不足。

    軻比能堪比這個時代的成吉思汗也就罷了,就是被無數人小看的遼東公孫家,似乎也不簡單。

    在演義故事里,他的出場,不過是中了郭嘉的算計,殺了來投靠他的二袁。

    但在歷史上,他向北討伐了高句麗,佔據對方王都;向南擊破朝鮮半島各路“流寇”,設置帶方郡,也就是後來的朝鮮王國的京畿道,揚威朝鮮半島。

    後世的遼寧省和朝鮮半島北部,都是公孫家的地盤。

    只不過後面,公孫家遇到了司馬懿率領數倍的軍隊來討伐他。

    對面兵力,糧草,物資都佔據絕對優勢的司馬懿,不是每個人都是諸葛亮,可以反過來壓著司馬懿打的。

    公孫家勉強抵抗了一年,最終兵敗身死。

    也不得不感嘆一下,三國時代,就這麼個名不見經傳的割據軍閥,在對外戰場上,那也是滅國級的存在。

    士頌知道自己和他們解釋不清楚。

    于是干脆說道︰“不如這樣,遼東公孫康那邊,就派呂範為使者,前去聯系。听聞孫權以前也有和遼東聯系過,現在派人走海路去聯系,應該也還順暢。”

    “塞外軻比能那邊,可以讓北楚部派出使者,去商議能否結盟,若是必須讓出地盤,可以先讓出陰山之北的西部鮮卑舊地。”

    “至于朔方郡,等軻比能和曹魏開戰後,我們再議。”

    說到最後,士頌看向長江北岸,扶著欄桿道︰“如今即將入冬,各部真的需要簡單休整,可將部隊和軍資糧草,向襄陽調集集中。”

    “同時也讓陸遜在江東這邊,籌備江東軍團。”

    “等曹魏被拖住之後,也就是明年開春,我便攻入兗州,和劉備逐鹿中原,先生以為如何?”

    士頌的回答,早就在賈詡的預料之中。

    這樣的結果,他是能接受啊,只是他心中隱隱有擔憂,怕是曹魏和季漢,不會等到明年開春。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方便以後閱讀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第784章 破局之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第784章 破局之策並對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