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

第527章 各方對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招財的小白貓 本章︰第527章 各方對策

    士頌這邊,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貨幣改革。

    且不說士頌在近期推行的楚侯匯票這種紙幣,就說士頌在年中就推出的,楚侯金幣銀幣以及楚五銖這三等級的金屬貨幣制度。

    這種貨幣制度,不僅僅在楚國境內推行的十分順暢,而且,也自然而然的,流入了長江對岸的江夏郡中。

    對于劉備而言,本就寄人籬下,依附于士頌。

    而士頌新推出的貨幣制度,不論他內心是何種看法,他都沒有拒絕的理由。

    為了這事情,他還特地找來了糜芳這位東海商賈世家子弟來詢問。

    不論是糜芳,還是孫乾簡雍等人,都對士頌的新的貨幣體制稱贊不已。

    “皇叔,楚侯將所有銅幣,都規定為一枚楚五銖的價值,對于百姓也好,對于商賈也好,都是利大于弊的。”

    “百姓再也不用擔心,自己手上的一個五銖錢銅幣,被那些官宦大族,拿回去大火一熔後,就成為了價值一千或者價值一萬的銅幣。”

    簡雍出身底層,自然會站在百姓的角度思考,而他的話,也讓心中滿是百姓的劉備連連點頭。

    “此外,對于商賈而言,這三等級貨幣體制,也是極其有效的。”

    “大宗的買賣,可以使用金幣,中等的買賣,可以使用銀幣,簡單的攤販小商人,也和普通百姓一樣,使用楚五銖銅幣即可。”

    “商人們手上的錢財,可以根據自家生意的規模,來安排調整,也是更加方便。”

    糜芳其實話沒有說完,在他看來,自家兄長去了士頌麾下效力,那麼這個新的貨幣制度,肯定也是參與其中了的。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士頌這新幣制度,還真就沒有找糜竺商議過。

    不是士頌不想找糜竺商議,而是糜竺在南中,主管著南中五郡的民生事宜,真抽不出身來。

    “只是。”

    最後,倒是孫乾一句話,讓劉備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

    “這楚金幣,楚銀幣,楚五銖的貨幣體制雖然是好,可這名字,偏偏是什麼楚侯幣。”

    “我大漢朝的五銖錢,自漢武時,便在民間廣泛使用,使用五銖錢,便是使用我大漢朝官方錢財。現在用這楚侯幣,即便是再如何方便,那也是地方諸侯,私自鑄造,我大漢可是明令,不許民間私自造幣的。”

    劉備听了這話,沉默片刻後,長嘆一聲,說道︰“罷了,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國家蒙難,天子被挾,想要造福百姓的舉措,也難以由朝廷中樞來執行了。”

    雖然心中有不小的芥蒂,但劉備管控下的江夏郡,依舊還是承認了士頌的楚侯幣的價值。

    而且劉備自己,也對董卓為首的,那種大錢當萬的重鑄銅幣,掠奪百姓財富的做法很是嗤之以鼻。

    劉備的心中,依舊是民為貴的思想,佔據著主導地位的。

    既然是士頌的楚侯幣體制,可以為百姓謀得實際的福祉,他劉備也是會支持的。

    于是,以劉備治下的江夏郡為中轉站,楚侯幣也流入了孫權統治的揚州,也就是三國故事里的江東九郡八十一州。

    年初,孫權派出使者來找士頌求和、求親,被士頌給懟回去了。

    雙方現在,在名義上還處于敵對狀態。

    雖然沒有實際交兵,但雙方的邊界處,依舊還處于軍管狀態。

    只是孫權和劉備之間的關系,反而是實打實的緩和了下來。

    而後,江東的商賈們都將自己的貨物運到江夏,在這里完成和楚國的商人之間的貿易。

    也正是這樣,楚國的貨幣,也因此流入了江東地區。

    對于孫權而言,士頌新推出的楚侯幣政策,可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別的不說,孫權在歷史上,可是和董卓一樣,把低價值的銅幣反手一熔後,就變成了當一千個銅幣價值的“大錢”。

    其實,歷史上又何止是孫權,就連最愛惜百姓的劉備,在面臨經濟困難的時候也是被川中世家裹挾著干過與民爭利的事。

    到了後期,為了支持北伐,這種貨幣是越來普及。

    只是如今的劉備,不過困守于江夏一隅之地。根本沒有想那麼多,也可謂是時也勢也。

    但孫權就不一樣了。

    趁著士頌北伐慘敗而歸,荊北淪陷丟失,無力顧及他。

    孫權首鼠兩端,背盟捅刀子,從士頌這里奪走了長江以南的豫章郡,和長江以北的廬江郡,完全佔據了東漢官方劃分的揚州。

    更是在不久前,用海船佔據了夷州,也就是台灣。

    本來孫權按照魯肅的建議,還想要進一步向西佔據荊南和交州的。

    只是沒有想到士頌即便是北伐大敗,即便是分出一部分主力去平定南中叛亂。即便是就用新招募的屯田兵和民團士兵,就能在交州頂住孫吳攻擊。

    更別說長江上的荊州水軍,那也是絲毫不遜色于東吳的水軍部隊。

    在西進計劃被劉備和士頌聯合擊敗後,孫權便安安心心地開始治理揚州。

    他想要通過鞏固自己的戰果,來實現自己割據一方的事實,同時也真正掌控住原來在士頌統治範圍內的這兩個郡,為自己的勢力發展,積蓄更多的力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隨著楚侯幣流入揚州,孫權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問題。

    那就是他治下的流通貨幣,很快就變成了楚侯幣。

    在所有人的眼中,楚侯金幣和楚侯銀幣,有著天然的稀有金屬的價值背書,其次便是楚國,尤其是荊南地區聚集天下財富的固有印象。

    再加上現在武陵傳語上大力宣傳的南絲綢之路的開闢,外邦國度也都認可楚侯幣,這楚侯幣迅速佔領了市場。

    甚至是出現了揚州地區的商賈,世家,以高于楚侯府官方兌換標準去收購這些高價值貨幣。

    本來按照士頌定下的標準,是一枚楚侯銀幣,兌換一千枚楚五銖銅幣,或者漢五銖銅錢的。

    但現在,有些瘋狂之人是出價到了一千一百枚銅幣兌換一枚楚侯銀幣。

    他們倒是聰明,和士頌的規定一樣,只認一枚銅幣就是一枚銅幣的價值,不論你是董卓制作的大錢當千,當百,反正在楚侯貨幣的兌換體制里面,就只價值一個楚侯五銖銅幣的價值。

    銅錢就是銅錢,再如何厚重的銅錢,也就只是銅錢的價值。

    但這樣一來,孫權手上本來用作當百,當千的“大錢”銅幣,頓時失去了市場價值。

    不僅僅是百姓不認,江東世家不認,最為關鍵的是,周瑜告訴自己,就連自己麾下的軍隊,也已經不認自己的大錢當千,當百的價值了。

    對此,孫權肯定是不爽的。

    不僅僅是自己手上大批的銅錢失去了價值,成為了最基礎的一枚五銖錢的價值。

    更為關鍵的是,自己治下,一來並沒有發現大型的金礦銀礦,二來即便是能收集到一定量的金銀制品,他孫權也聚集不了足夠多的工匠,來制作銀幣和金幣。

    而且即便是他想要做,他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做出的金幣和銀幣,肯定是比不上士頌那邊的制作工藝的。

    對于老百姓而言,一定會更加傾向于士頌的楚侯幣。

    而且,孫權也已經從劉備那里知道了楚侯匯票的消息,這更加地讓他心慌。

    不論是周瑜也好,還是魯肅,張昭等人,都告訴了他,士頌這招十分高明。

    可以通過楚侯幣甚至是輕飄飄地一張紙,從他們這邊拿走各種物質,甚至是收買奸細,收買底層將領。

    掠奪物資,收買人心。

    听到這幾個字的孫權,再也坐不住了,但想要在揚州境內禁止楚侯幣的流通,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他能做得,不過是下令,不承認楚侯匯票的價值,禁止商販在揚州境內流通這種東西。

    而後,他再次派出使者前往武陵,求和的同時,也請求士頌能和他達成貨幣互認的可能。

    當然了,若是士頌能給自己技術支持,幫助自己也制作屬于東吳的金幣銀幣,乃至匯票那就最好了。

    但這個結果,是個人就知道士頌不可能同意。

    即便是這個時代,大家也都不傻,知道一個敵對的勢力,掌控了自家的鑄幣權,對于自己的打擊和影響有多麼的惡劣。

    更大的問題是,孫權現在不但是沒辦法和士頌翻臉,還得想盡辦法來彌補關系。

    這就讓他越發的縮手縮腳,不能采用激進的手段來壓制楚侯幣的流通。

    若是說孫權這邊還在想辦法,給士頌派出使者,希望能讓楚國境內也承認自己東吳的貨幣。那曹操這邊,就更加為難了。

    楚侯幣一出現在江夏,就被曹軍的探子掌握了情報。

    而後,一方面,曹操和孫權之間還沒有翻臉,雖然說孫權已經明顯和劉備媾和了,更有傳聞,孫權已經多次派出使者去找士頌求和了。

    但自從上次孫權倒戈,“歸順”朝廷後,直到現在,孫家依舊還是朝廷名義上的順臣。

    即便是大家都知道,下次曹操南下的時候,孫權肯定是會反的。但目前,江東和中原,依舊是明面上的和睦關系。

    所以,楚侯幣流入江東後,又順著江東的商賈們,北上進入了中原地區。

    同樣的,益州的商人們向西進入涼州貿易,也是能用金幣和銀幣換回戰馬的。

    而這些金幣和銀幣,也慢慢的從西涼流入了關中,而後進入曹操統治下的中原。

    對于楚侯幣,曹操自然關注。

    士頌自南征返回荊南後,似乎就一門心思在推行他的新貨幣之上。

    開始的時候,曹操還不知道士頌為何會推出這樣的貨幣體制,難道說是南中和南疆地區的金銀礦產較多?

    等到後面,士頌推出了他的楚侯匯票後,聰明如曹操,自然一眼就看出了士頌的真正目的。

    那就是士頌這小子,想要靠楚侯匯票這種紙張來當銀錢,來為他的楚國積蓄物質。

    曹操可不是孫權,只能派出使者一遍遍地找士頌,一面進行完全沒有必要的“和談”,一面求士頌認可揚州這邊發行的貨幣。

    對于曹操而言,中原地區,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找一些工匠對于他而言,輕而易舉。

    而中原地區的財富,即便是幾經戰亂,依舊有大批的財富集中在世家門閥的手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曹操這位講究實用的主,立刻就推出了屬于自己這邊的金幣,銀幣。

    雖然說是臨時趕制的,雖然說沒有楚侯幣做得那麼的精致,但財大氣粗的曹操下令,每一枚貨幣都要足斤足兩。而且不論是金幣還是銀幣,都比楚侯貨幣要重上一成。

    還別說,曹操的這種行為,還真就穩住了中原地區的貨幣體系,加上天然的統治地位,中原地區的百姓自然會更加傾向于有自家地區官方統治者認證的貨幣。

    只是曹操的這種舉動,對士頌的影響其實沒什麼。

    不管民間如何兌換和定義,士頌這邊,官方明面上是直接宣布,不認曹操那邊的“假幣”。

    同時,他暗中收購流入自家統治區內的曹家貨幣,按照一比一的兌換比例換回來,而後是直接把這些錢給回爐重鑄了。

    但是孫權那邊就更加為難了,不管是曹操的錢,還是士頌的錢,他都不敢不認。

    就算是他不想認,底下的百姓也都認,而且大家反而不怎麼承認他孫權發行的貨幣,弄得他自己,不得不大量的囤積金幣和銀幣。

    只是再如何補救,他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這邊的物資,被士頌和曹操用他們的貨幣換走。

    至于楚侯匯票,曹操和孫權,甚至包括西涼馬騰韓遂這些人,都是統一的不承認。

    但實際情況卻是,不少的商賈之家,或者世家門閥中,都會接受一定量的楚侯匯票,方便他們的貿易往來。

    怎麼來算,士頌都用他的這些紙張,從各路軍閥那里,給弄了不少的物資回去。

    在剛開始的時候,曹操還想要找人來仿制一些楚侯匯票,讓商隊帶去楚國境內,不論是換回來真金白銀,還是換回來物資都行。

    或者最差最差,也能攪亂士頌那邊的貨幣體系和貨幣市場。

    只是在荀攸拿著楚侯匯票給曹操解釋一番之後,曹操終是認識到自己想法的無奈,士頌那邊的技術能力,遠在自己的理解力之上。

    “他日若是平定士楚,其境內工匠,不論軍中還是民間,一律不可妄殺。”

    曹操最後發出一聲嘆息,按下了自己做偽鈔的想法。

    畢竟,士頌的這楚侯匯票上用到的防偽措施,對于他們而言,根本無法破解。

    喜歡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請大家收藏︰()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方便以後閱讀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第527章 各方對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第527章 各方對策並對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