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

第528章 扶南異動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招財的小白貓 本章︰第528章 扶南異動

    或許,是因為官渡一戰,和士頌北伐的一系列戰爭,把中原大地給打疲乏了。

    去年一段時間,在中原之地,還真就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

    時間就這麼來到了公元二零六年,也就是建安十一年。

    不論是曹操橫掃北方,還是士頌開拓南疆,都好像是這兩個大勢力,在安定著自己的後方。

    至于孫權和劉備議和,劉備和駐軍襄陽的曹仁之間,長期保持著小打小鬧的局面,在天下大勢面前,似乎也顯得不值一提了。

    尤其是對于曹操而言,去年死郭嘉後,安定河北四州,出兵蕩平塞外的謀劃,終究還是被推遲延後了。

    沒有郭嘉在身邊出奇謀,曹操的心中,似乎少了一些依仗,過去那種大膽到極限地軍事行動,在所有人都覺得不妥的情況下,沒有一個絕對的重臣支持和謀劃,他自己心里,也是有疑慮的。

    反正現在袁紹死了,袁譚死了,袁尚兄弟二人北逃,去了塞外投奔烏桓人。

    至于並州的高干,這個袁紹的外甥,陳留高氏的代表人物。已經成為了曹操短期內重點關注的對象了。

    歷史上,袁家大敗之後,佔據並州的高干,立刻選擇了“歸順”曹操。

    只是他的歸順和投降,和孫權的歸順,頗為相似,只是名義上的歸順,並州這塊地盤,依舊在他高干的手上。

    不論文武官員的任命,還是軍隊統領,又或者地方財務稅收,都是他高干自家來處理。和曹操以及曹操背後的大漢朝廷,沒有任何的關系。

    高干之所以投降曹操,不過是不希望他自己,被袁家那兩個表兄弟所牽連罷了。

    對于曹操,他的內心肯定是不服的,他的眼中,曹操不過是另外一方諸侯罷了,實力比自己強一些,但天下大亂,自己又不是沒有機會。

    歷史上,也正是這建安十一年,本來在北方鎮壓烏桓叛亂的曹操,听聞高干反叛,準備偷襲鄴城的時,親自率領大軍南歸,在壺口關和樂進匯合,強攻高干。

    高干自知自己不是曹操的對手,便棄城而走,率軍投奔南匈奴王呼廚泉。

    呼廚泉不接納,他便進入河東地區。

    當時的關中,名義上是鐘繇治理地方,但是潼關以西,早就被西涼群雄割據,混亂得很。

    高干到了這里,聯合河東郡地區的軍閥衛固、範先等人,想要攻略關中地區。

    結果,被鐘繇聯合西涼群雄大敗,最後,高干不得不南下投奔劉表,在路上被曹軍所殺。

    但在這個時空,因為郭嘉之死。曹操在去年並沒有率軍北征烏桓,而是任由幽州的趙犢、霍奴等人,聯合三郡烏桓勢力在幽州北方叛亂。

    他讓整個幽州做出防守的態勢,不與這些人硬踫的同時,派出使者,開始分化這些人。

    而曹操之所以不出兵,就是為了想要把並州真正的吞下,準備解除高干這個後顧之患後,再大大方方,安安心心地北上出幽州,平定烏桓叛亂。

    這一年的南方,士頌也遇到了屬于自己的煩心事。

    曹操在北面要對付草原上的烏桓人,自己的南面,其實也有一個不小的勢力的,那就是扶南國。

    扶南國,是東南半島上的一個古老王國,其國家控制區域,大概是現在越南南部及老撾南部,以及柬埔寨全境,甚至包括泰國東南地區的一分部。

    扶南國建國起,便和東漢有往來,準確的說是和交州有往來。

    直到中國南北朝時期,扶南國被其自己原本的附屬國真臘所滅。

    後面,真臘也成為了大唐的附屬國家之一,此處也就不提了。

    只說現在,在這個時空中,扶南國在支持日南郡佔族叛亂被士頌擊敗後,倒是老實了幾年。

    後來听說交州士家在中國發展得特別的順利,佔據了交州,荊州,益州,乃至揚州,豫州的一部分地盤後,國土廣大,勢力強盛。他自然是更加老實。

    更加上,最近士頌南下平亂後,建立了南疆都護府,總領東南半島,扶南國更是安分了不少。

    對于士頌在南洋地區圈推行楚侯幣和楚侯匯票,都是恭恭敬敬地服從。

    對士頌把他們國家,當楚國的後備糧倉,每年從他們這邊大肆收購糧食,也都是做好各項配合。

    只是在這年春耕後,南疆都護府的鄧方和日南郡太守士瀚,都給士頌傳來了新的情報,那就是扶南國今年開春後,有整理軍備的跡象。

    即便是沒有侵犯邊疆的打算,似乎也是在準備防守,做好了迎戰楚軍南下的準備。

    這就讓士頌很是奇怪了。

    東南半島,這些年來都十分安生,怎麼突然就開始鬧騰了起來。

    自己還在看曹操的熱鬧,心說你曹操還要對著北方游牧頭疼,結果自己這邊,後方也出現了問題。

    “查,一定要查出來是怎麼回事!”士頌看完兩封軍報,多少有些生氣,對著被自己喊過來的伊籍就吼起來了。

    按道理說,暗組名義上的管事是伊籍和蔣干不假,而且兩人目前的分工也十分的明確。那就是蔣干對外,伊籍對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畢竟自從上次北伐大敗,士頌的清遠派系心腹蔡峰,就已經不在了。

    伊籍即便是內心再如何抗拒這個位置,他都不得不被士頌扶正,成為了楚侯府的這個監察內使。

    但士頌因為這個事情對他伊籍發火,其實是有些不公平的。

    別的不說,扶南國再怎麼說也是外邦,向扶南國派出探子也好,派出暗組也好,絕對是算不到他伊籍的頭上。怎麼看都是蔣干那個監察外使的工作。

    只是轉念一想,在士頌的內心,只是楚國境內乃至楚國西南地區的所有地盤,都算是自家的“內事”。

    在士頌心里,所謂的東南半島,所謂的南疆都護府管轄諸國,不過是個名義的說法和交代而已。那些地盤,在士頌看來,就是自家的地盤,是暗組內部,需要監控的位置。

    “喏。”伊籍領命而去,他這邊有兩個準備,一個是去接觸暗組外務組那邊的人,收集扶南國的消息。

    二是自己這邊要開始組織暗組內事組的人,開始進入南疆都護府各邦國,建立自己的情報收集網絡了。

    不論蔣干那邊什麼態度,自己這邊必定要有準備,否則士頌下次找到自己,或許就不是訓斥一番這麼簡單了。

    沒兩天,伊籍便弄清楚了是怎麼回事。

    他找到蔣干把這事情一說,蔣干心里也是一驚,畢竟士頌對他的敲打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他和所有人一樣,把重點都放在北面曹操的身上,然後把輔助用的探子丟到了江東和西涼地區。

    對于南疆都護府那邊,還真就沒有那麼的注意。

    但是既然現在出了這樣的問題,蔣干自然不能馬虎,他是趕忙收集了大量東南半島的信息,然後和伊籍一起整理清楚,呈交給了士頌。

    士頌拿到報告,還真有些意外。

    可以說,一切的源頭,依舊還在孫權這邊。

    真是和後世網友說得一樣,蜀漢有蜀漢的浪漫,曹魏有曹魏的風流,而東吳只有東吳的鼠輩。

    由于在南面的暗組本就不多,而且很多都是外圍情報人員,提交信息也慢。

    事情發生了許久之後,暗組這邊才得到信息,知道發生了什麼。

    原來就在孫權數次求和不得的時候,孫權派出了從事郎中朱應為使者,裝扮為客商模樣,從台灣出發,帶著一批江東的商品,一路老老實實地交商業稅,進入了扶南國。

    到了扶南國後,他又暗中拜見了扶南國的相國余贊,這位祖籍長沙的文人。

    這人,不論是士頌南下會盟諸部,還是建立南疆都護府,都作為扶南國代表前來參會的一國之執宰。

    而出生于江東四大家族的朱家的朱應,即便不是朱家嫡傳正家,也是旁系中數得上的人物。他的本領可不弱。

    在見過余贊之後,他很快就得到了見扶南國國主,也就是扶南王範金生的機會。

    也就是在朱應見過了範金生之後,扶南國的局面,開始發生了這個微妙的變化。

    扶南國依舊還是和楚國保持著正常的通商,但是扶南國的軍隊,卻開始了調動,做出了防備楚國的南下,同時似乎也可以順勢出兵北上,攻略日南郡乃至泰族各部地盤的架勢。

    而暗組的人反應其實也很快,就在扶南國發生了異動後,暗組的情報人員立刻開始多方打听消息。

    終于是打听到了一個比較靠譜的消息,那就是東吳使者朱應到了扶南國朝堂之上,把士頌五十萬大軍北伐而後慘敗而歸的事情,事無巨細地,給扶南國君臣進行了講述。

    並且,很可能對士頌和楚國的大敗,和如今楚國在中原的窘迫處境,進行了夸張的描述。

    在朱應的口中,士頌如今正處于困境中,而且只待曹操南下,很可能便會失去中原之地,也就是益州和荊南,甚至交州北面的諸州郡,也是守不住的。

    士頌若是再次大敗,其結果就是逃到南疆都護府來,當一個中原外邦楚國的國主。

    那時候,其實力估計是和扶南國的國力不相上下。

    而現在,別看士頌掌控的地盤疆域遠在扶南國之上,但是士頌真正能用到南面的軍隊,並不多。

    說是楚國二三十萬大軍,絕大多數的力量,都得布置在北面。

    楚軍精銳,既然一定是要防著北方的,若是真和南面這邊起了齷齪和沖突,絕不可能全部調集過來。

    而且更加關鍵的是,在朱應的口中,中原正統朝廷,也就是曹操的大軍要不了多久就會南下,那時候,士頌自保都困難,說不定都需要調集南面部隊北上,怎麼可能會分心南面的地盤呢?

    在朱應的鼓動下,版圖不小,國內也能湊齊十萬常備部隊,再加上壯丁民夫,能湊到近二十萬兵力的扶南國,起了和士頌分庭抗禮的心思。

    不說別的,他也不用率先冒頭來反抗士頌的楚國和南疆都護府。他們這邊的心思,是擺出自己的實力,爭取一個和士頌平等相處的地位,而不是作為低人一頭的附屬國存在。

    而最基礎的,便是外貿的平等,而不是如現在這般,諸多外貿貨物的價格,都由士頌來制定。

    其實說句實話,士頌確實在欺負別人,別人這邊確實是適合生產大米,也方便出海捕魚,在海邊也設置了諸多的海鹽鹽場,然後可以弄出許多腌制品食物。

    但是士頌用益州的絲綢,荊南的茶葉和銅制品,甚至是陶瓷制品換取糧食的物價,確實高得離譜了。

    更別說整個扶南國,為了支持糧食的生產,其他方面,不論是工匠還是制鐵技術,都大大的落後了。

    仿佛整個國家都變成了農民和漁夫,就是為他士頌囤積軍糧用的,百姓雖然基本生活無虞,但也就只有基本生活了,哪里如楚國的百姓過得那麼的滋潤。

    最後,蔣干和伊籍商議之後,也向士頌說出了他們倆關于東吳此舉動的看法。

    伊籍的個性更加內斂,蔣干這個輕佻的人卻很直接。

    “主公,那孫權此舉,看似是在和我們作對,鼓動扶南國鬧事,其實本質上,還是想要逼著我們同意他和談的舉動。”

    士頌鼻子輕哼一聲,顯然是不滿的。

    不過他轉念一想,很快就明白了蔣干的意思,又微微地點頭,算是認可了蔣干的說法。

    喜歡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請大家收藏︰()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方便以後閱讀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第528章 扶南異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第528章 扶南異動並對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