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名人傳

第189章 小喬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軒轅風雪 本章︰第189章 小喬

    建安三年的春末,皖城籠罩在一片朦朧的煙雨中。

    柳絲低垂,嫩綠的枝條輕輕拂過青石板路,沾著晨露的葉片在微風中搖曳生姿,宛如一幅水墨畫卷。

    喬府朱漆大門緊閉,後院卻傳來陣陣清脆的劍鳴聲。

    十歲的小喬踮著腳尖趴在窗欞上,一雙靈動的杏眼緊緊盯著後院梅樹下舞劍的姐姐大喬。

    大喬身著淡粉色襦裙,青絲高高挽起,隨著劍勢上下翻飛,衣袂飄飄,宛若仙子下凡。

    小喬看得入神,粉白的襦裙被風掀起一角,像只將飛未飛的蝶。

    "阿婉又在偷懶!"侍女阿桃端著青瓷茶盞走進來,見她走神,故意板起臉,"先生晌午就要來考《詩經》了。"

    小喬吐了吐舌頭,伸手接過茶盞輕抿一口,又抓起案上竹簡,有一搭沒一搭地翻著。

    可她的心思全然不在竹簡上,窗外不時傳來的喧鬧聲,又將她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

    "听說廬江太守換了人!"

    "新太守姓孫,是討董名將孫堅的兒子!"

    小喬好奇心大起,悄悄放下竹簡,躡手躡腳地溜出後門。

    皖城街頭此時熱鬧非凡,人群熙熙攘攘,都在翹首以盼新任太守的到來。

    不一會兒,遠處傳來陣陣馬蹄聲,夾雜著百姓的議論聲。

    小喬擠過人群,好不容易尋了個高處站定。

    只見一隊人馬緩緩而來,為首的青年身著玄色錦袍,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姿挺拔如松。

    他劍眉星目,眼神中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英氣,腰間長劍折射著日光,寒光閃閃。

    他身後跟著位白衣公子,眉目如畫,嘴角含笑掃視著街巷,舉手投足間盡顯儒雅風範。

    小喬正看得出神,忽覺發間一沉,回頭見姐姐大喬不知何時站在身後,正用木梳輕輕敲她的腦袋。

    "偷看生人,像什麼樣子?"大喬嗔怪道,臉頰卻微微泛紅,目光也不自覺地落在那隊人馬身上。

    兩日後,喬公設宴款待新任廬江太守孫策與他的謀士周瑜。

    小喬得知消息後,滿心歡喜又有些害羞,躲在屏風後偷看。

    只見孫策談笑間氣度不凡,舉手投足間盡顯豪杰本色;周瑜撫琴時指節修長如玉,琴聲悠揚動听,不覺紅了臉。

    晚宴散後,小喬纏著姐姐︰"他們會常來皖城嗎?"

    大喬低頭整理衣袖,耳尖泛紅︰"不過是萍水相逢罷了。"

    話音未落,管家匆匆來報,孫策與周瑜求見喬公,說是有要事相商。

    小喬和大喬對視一眼,心中都涌起一絲好奇與期待,卻不知這一次相見,將徹底改變她們的命運。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建安四年的夏夜。

    皖城荷花盛開,香氣四溢,喬府後花園的蓮池里,一株並蒂蓮悄然綻放。

    十六歲的小喬倚在九曲橋欄桿上,看月光在水面碎成銀鱗,清風吹過,帶來陣陣荷花的清香。

    腳步聲由遠及近,小喬不用回頭也知道是周瑜——那人身上總帶著松墨與沉香混合的氣息,讓人聞之難忘。

    "在想什麼?"周瑜將披風輕輕搭在她肩頭,聲音溫柔,"今晚的月色倒像極了去年在柴桑觀星時。"

    小喬莞爾一笑,想起自那日相識後,孫策與周瑜常來喬府,或談兵法,或論詩書。

    周瑜尤愛教她撫琴,指尖相觸時,琴弦總會發出異樣的震顫,仿佛心跳都隨著琴聲加快。

    遠處傳來更鼓聲,小喬正要回房,忽听前院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孫策面色凝重,手中握著一卷密報︰"袁術僭號,我已奉詔討逆。"

    周瑜的手不自覺攥緊腰間劍柄,小喬望著兩人緊繃的神色,突然意識到,這場亂世不會放過任何人。

    出征前夜,周瑜在蓮池邊為她彈奏《流水》。

    琴聲激昂處,似有千軍萬馬奔騰;舒緩時,又如潺潺溪流。

    小喬將貼身玉佩塞到他手中︰"此去保重。"

    月光下,周瑜的眼眸比皖城的湖水更深邃︰"待天下平定,我定來迎你。"

    小喬點點頭,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卻強忍著不讓它落下。

    她知道,自己深愛的這個男人,心懷天下,此刻有更重要的使命要去完成。

    建安五年,官渡之戰的消息如狂風般席卷而來,傳到皖城時,小喬正在精心縫制嫁衣。

    周瑜的書信半月前就到了,字里行間滿是喜悅︰"待戰事稍定,便來迎娶。"

    小喬捧著書信,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憧憬。

    然而,孫策遇刺的噩耗,如驚雷般擊碎了所有期盼。

    靈堂里,白幡低垂,哀樂聲聲。

    大喬素衣白裳,跪在蒲團上為亡夫焚香,淚水止不住地流淌。

    小喬抱著姐姐顫抖的肩膀,自己也早已哭紅了雙眼。

    她看著周瑜跪在孫策靈柩前,發間已添了幾縷銀絲,神情悲痛欲絕。

    孫權繼位那日,周瑜握著小喬的手,聲音低沉而沙啞︰"仲謀年幼,江東危在旦夕,婚期...恐怕要推遲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小喬強忍著心中的失落,點點頭︰"我等你。"

    戰火很快燒到皖城。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八十三萬大軍南下,黑雲壓城般的船隊遮蔽了長江。

    消息傳來,整個皖城人心惶惶。

    小喬站在周瑜的帥帳外,听著里面激烈的爭論聲。

    黃蓋的怒吼、魯肅的勸說、諸葛亮的分析,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

    最終,周瑜擲地有聲的"決戰"二字,讓帳內瞬間安靜下來。

    赤壁的火光映紅天際那晚,小喬徹夜未眠。

    她守在祭壇旁,看著周瑜身披鶴氅,在東南風中指揮若定。

    火光照亮他的側臉,恍惚間仍是初見時那個白衣公子,卻又多了幾分讓人心疼的疲憊。

    小喬在心中默默祈禱,願這場戰爭早日結束,願她深愛的人能平安歸來。

    建安十五年,巴丘的秋雨來得格外早,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仿佛也在為這亂世而悲泣。

    小喬跪在病榻前,握著周瑜冰涼的手,淚水不停地滴落在他的手背上。

    周瑜的面色蒼白如紙,呼吸微弱,斷斷續續地說︰"既生瑜...何生亮..."

    窗外的梧桐葉被風吹得簌簌作響,案上的焦尾琴蒙著薄灰,自赤壁之戰後,便再未響起過。

    小喬感覺自己的心在一點點破碎,她多麼希望這只是一場噩夢,夢醒之後,周瑜又會像往常一樣,笑著教她撫琴,與她談詩論畫。

    可現實如此殘酷,無論她怎樣呼喊,周瑜的手還是漸漸變得僵硬,再也沒有了溫度。

    孫權親至巴丘吊唁那日,小喬捧著周瑜留下的兵書,在靈前長跪不起。

    她的眼神空洞,仿佛靈魂也隨著周瑜的離去而消散。

    回吳郡的馬車上,大喬攬著她消瘦的肩膀,輕聲道︰"阿婉,你還有我。"

    可小喬知道,那個會在她撫琴出錯時溫柔指正、會在月下與她對詩的人,永遠留在了巴丘的青山里。

    此後歲月,小喬將自己封閉起來,全身心地投入到整理周瑜的兵法中。

    她把周瑜的兵書仔細謄抄,分類成冊,希望能將他的智慧傳承下去。

    她還親自教導周循、周胤讀書習武,將對周瑜的愛,都傾注在這兩個孩子身上。

    每當夜深人靜,小喬便獨坐蓮池畔,對著一輪明月彈奏《長河吟》。

    琴聲悠揚,卻帶著無盡的哀傷。

    琴弦有時會突然崩斷,正如她破碎的半生——原以為能與良人共賞江南煙雨,卻不料只等來半生孤影。

    黃龍元年,孫權稱帝那日,小喬在周瑜墓前獻上一束白菊。

    皖城的柳絲又綠了二十載,當年那個活潑靈動的少女早已鬢染霜華。

    她撫摸著墓碑上斑駁的字跡,恍惚听見熟悉的腳步聲,回頭卻只有滿園落花,紛紛揚揚落了滿身。

    小喬閉上眼,任淚水滑落,在心中輕聲說道︰"公瑾,這天下...你可還滿意?"

    風過處,似有琴音裊裊,帶著往昔的溫柔,消散在江南的煙雨中。

    喜歡中國古代名人傳請大家收藏︰()中國古代名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國古代名人傳》,方便以後閱讀中國古代名人傳第189章 小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國古代名人傳第189章 小喬並對中國古代名人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