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輅,字公明,生于東漢靈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是三國時期曹魏平原郡今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小管莊)人。
其家族雖世代為官,但官職低微,父親管彥僅擔任縣令,在東漢末年動蕩不安的局勢下,管氏一族既無顯赫門第,也無雄厚財力,卻孕育出這位驚世駭俗的術數奇才。
陳壽在《三國志》中將他與華佗、杜夔、朱建平及周宣並列立傳,稱他們“皆以顯名,致位卿相,而原、輅各有精微神妙之殊巧,非常之絕技矣”,北宋時,管輅更被追封為“平原子”,成為中國古代卜卦觀相的祖師,與郭璞一同被尊為風水學祖師。
幼年時期的管輅,便展現出與眾不同的特質。
當同齡孩童還在嬉戲玩鬧時,八九歲的他常獨自一人仰頭凝視夜空,專注地觀察閃爍的星辰。
每當遇到不認識的星星,他便會拉住路過的大人刨根問底,甚至到了夜晚,依然不願入睡,沉浸在對浩瀚星空的遐想之中。
父母擔心他的身體,多次強行禁止他深夜觀星,他卻固執地說︰“我雖年幼,卻喜愛觀察天文,家雞野鳥都知曉天時,何況是人呢?”
白天,他常常蹲在地上,用樹枝認真描繪日月星辰的形狀,口中還念念有詞,講述著自己對天文現象的理解,其見解之獨到,常常令周圍學識淵博的人驚嘆不已,大家紛紛稱他為“大異之才”。
這些早期經歷,如同種子深深埋入土壤,為他日後精通術數奠定了堅實基礎。
成年之後的管輅,在術數領域的造詣已經達到了非凡的境界。
然而,與他卓越的才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的外貌卻顯得極為普通,甚至可以說是有些丑陋。
管輅的身材矮小,給人一種不起眼的感覺。
他的面相也頗為粗陋,毫無威武之態,與人們心目中那種仙風道骨、氣質高雅的術數大師形象相去甚遠。
這樣的外表使得他在人群中很容易被忽視,很難讓人將他與高深的術數技藝聯系起來。
不僅如此,管輅還有一個特別的嗜好——飲酒。
他對酒的喜愛簡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常常會在酒後與人談笑風生,妙語連珠。
而且,他特別喜歡開玩笑,無論是與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交流,他都能以一種輕松幽默的方式與人相處,從不擺架子,也不會因為對方的身份地位而有所區別對待。
這種隨性灑脫的為人處世方式,讓當地的百姓對他產生了復雜的情感。
一方面,他們喜歡管輅的親和友善,覺得他是一個容易親近的人;但另一方面,由于他過于隨意的作風,人們往往不太尊重他的學識和能力。
在百姓們的眼中,管輅不過是一個能說會道、精通卜卦的普通人罷了,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管輅的卜筮之術出神入化,在當時可謂名震一方,諸多神奇故事流傳至今。
郭恩兄弟三人皆患足疾,多年來四處求醫問藥,卻始終不見好轉,听聞管輅大名後,便將他請到家中算卦。
管輅凝神起卦,仔細推演後,神情嚴肅地說道︰“你家祖墳之中,有一冤死的女鬼,此女乃你叔母。當年,她因幾升米被人推入井中,為防止她呼救,那人又找來大石砸向她的頭部,致使她含冤而死。她的孤魂在陰間冤痛不已,故而向上天控訴,這才導致你們兄弟患病。”
郭恩听完,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隨即痛哭流涕,承認了此事。
原來,當年確有此事,只是一直隱瞞未說,沒想到竟被管輅通過卦象知曉。
廣平劉奉林的妻子身患重病,家人已為她備好棺材,在正月時,劉奉林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請管輅為妻子算卦。。
管輅經過一番推算,平靜地說道︰“尊夫人將在八月辛卯日中午去世。”
劉奉林听後,心中很是不悅,認為管輅在胡說八道,妻子都病成這樣了,哪里還能等到八月。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妻子的病情竟逐漸好轉,劉奉林心中暗自慶幸,早已將管輅的預言拋諸腦後。
可到了秋天,妻子的病情突然惡化,最終真的在八月辛卯日中午離世,這一精準預言,讓眾人對管輅的卜筮之術驚嘆不已。
管輅拜訪安平太守王基時,王基听聞他的名聲,便請他算卦。
管輅起卦後,神色凝重地對王基說︰“大人,您家中近期將有三件怪事發生。其一,一卑賤女人生下能行走的男孩,可這孩子落地後便走入鍋灶中自死;其二,床上會出現大蛇叼筆的奇景,眾人觀看後,大蛇很快就會離開;其三,有鳥飛入屋內與燕子爭斗,最終燕子死而鳥飛去。”
王基听後大驚失色,急忙詢問這些怪事是何吉凶。
管輅解釋道︰“這是因為您的住所年代久遠,有鬼怪作祟。不過大人不必擔憂,從卦象來看,雖有怪異現象出現,但並無凶事發生,一切自會平安度過。”
後來,果然如管輅所言,王基家中雖出現了這些怪事,但並未遭遇任何災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信都縣令家的女眷們無故常常感到恐懼,並且相繼得病,縣令束手無策,只好請管輅前來相助。
管輅算卦後說道︰“在北屋西頭,埋有兩個死男人,一個手拿長矛,一個手持弓箭,他們的頭在壁內,腳在壁外。拿矛的刺中了女眷們的頭,所以她們會頭痛;拿弓箭的射中了女眷們的胸腹,導致她們肚痛心痛。這兩個鬼魂白天在屋內游蕩,晚上則出來搗亂。”
縣令半信半疑,但還是按照管輅所說,派人去挖掘,果然挖出兩具尸骨。
神奇的是,自從挖出尸骨後,女眷們的病很快就好了。
清河王經離職回家後,管輅前去拜訪他。
見面後,管輅通過觀察和推算,對王經說︰“大人,您家中曾有流光如燕飛入懷中的怪事發生吧?此乃升官之征兆,不久後您必將得到升遷。”
王經听後十分驚訝,因為確實有過這樣的事情,只是從未對外人說起。
沒過多久,王經果然被遷為江夏太守,管輅的預言再次應驗。
管輅不僅卜筮如神,還能听懂鳥語,並且擅長射覆之術,他的這些能力,同樣留下了許多令人稱奇的故事。
一次,管輅到郭恩家做客,剛到門口,就听到飛鳩發出悲鳴之聲。
他當即對郭恩說︰“明日會有一位老人從東方而來,他將帶著豬和酒。主人雖然會很高興地招待他,但隨後會發生小事故。”
郭恩听後並未在意。
第二天,果然有一位老人從東方來,帶著豬和酒,郭恩熱情地招待了他。
飯後,郭恩帶著眾人去射野鳩,不料箭頭反彈回來,傷到了小孩的手,這一切正如管輅所預言的那樣。
還有一次,管輅前往安德縣令劉長仁家。
剛到院中,他便听到喜鵲急鳴不止,于是對劉長仁說︰“東北邊有女人殺夫,此事會牽連到西鄰,傍晚時分就會有人來告狀。”
劉長仁听後覺得不可思議,認為管輅是在說大話。
然而,到了傍晚,真的有人前來告狀,事情的經過與管輅所說分毫不差。
館陶縣令諸葛原遷為新興太守時,管輅前往送行。
宴會上,諸葛原為了見識管輅的本領,將燕子蛋、蜂窩和蜘蛛分別放在三個容器中,讓前來送行的客人猜射里面是什麼。
管輅通過卦象,不慌不忙地說道︰“第一容器中,含氣須變,依乎宇堂,雄雌以形,羽翼舒張,此為燕子蛋;第二容器中,家室倒縣,門戶眾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為蜂窩;第三容器中,觳觫長足,吐絲成羅,尋網求食,利在昏夜,此為蜘蛛。”
打開容器一看,里面的東西果然如管輅所料,眾人無不驚嘆他的神奇本領。
管輅對人的生死災禍預測極為精準,族兄管孝國家中的一件事,更是讓眾人對他的這一能力佩服得五體投地。
有一天,管孝國家中來了兩個客人,客人離開後,管輅對管孝國說︰“這兩人天庭和口耳間有凶氣環繞,不久將有變故發生,他們的魂靈不得安寧,會流泊海外,最後尸骨才能還家。”
管孝國听後,心中很是擔憂,便提醒那兩個客人要小心行事。
然而,那兩個客人並未在意,不久後,兩人醉酒後乘坐牛車出行。
途中,牛突然受驚,狂奔起來,沖入了漳河之中,兩人不幸淹死。
後來,他們的尸骨被人從遠方帶回,一切都如管輅所預言的那樣。
正始九年248年),管輅被推舉為秀才。
這一年,吏部尚書何晏久聞管輅大名,便請他到家中算卦,當時鄧 也在場。
何晏詢問管輅︰“我能否官至三公?另外,我連續多次夢見十幾只蒼蠅落在鼻子上,怎麼趕都趕不走,這是何征兆?”
管輅看著何晏,以卦理為引,嚴肅地勸誡道︰“大人,您位高權重,更應遵循正道,多行仁義之事。鼻子在卦象中屬艮,艮為山,山需安穩厚重,才能守得住富貴。如今青蠅聚集,乃是不祥之兆,若不修身養德,位高必危啊。”
鄧 在一旁听後,不屑地說︰“這些都是老生常談的話,沒什麼新奇的。”
管輅毫不客氣地回應道︰“老書生看見不讀書的人,常談的人看見不談的人。”
管輅回家後,將此事告訴了舅舅,舅舅听後責怪他說話太直,容易得罪人。
管輅卻平靜地說︰“我這是在和‘死人’說話,有什麼可畏懼的?”
舅舅不解,管輅也未多做解釋。
不久後,高平陵之變爆發,何晏、鄧 因參與政治斗爭失敗,被司馬懿誅殺,舅舅這才明白管輅早已預見了他們的結局,對他的能力更加信服。
管輅一生雖短暫,但著述頗豐。他所著的《周易通靈訣》一卷、《周易通靈要訣》一卷、《破躁經》一卷、《佔箕》一卷等,在術數領域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這些著作詳細闡述了他對《周易》的理解和應用,以及在卜筮、相術等方面的理論和實踐經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雖然部分著作因年代久遠已失傳,但他的思想和術數理論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托名他所作的《管氏地理指蒙》更是成為風水學界的必讀書籍,書中對風水理論和實踐進行了系統闡述,為後世風水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管輅對自己的命運也早有預見。他深知自己壽命有限,曾對弟弟管辰說︰“我額上無生骨,眼中無守精,鼻無梁柱,腳無天根,背無三甲,腹無三壬,這些皆是不壽之相。加之我本命在寅,又在月食之夜出生,恐怕活不過48歲。”
正元二年255年),47歲的管輅擔任少府丞,正式步入仕途。
然而,他並未因官職而欣喜,因為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
甘露元年256年)二月,管輅與世長辭,終年48歲,死後葬于今平原城西南周寨村西、尚廟附近。
管輅以其超凡的術數才能,在三國亂世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的故事不僅是一個個令人稱奇的傳奇軼事,更反映出古代術數文化的神秘與魅力。
在悠悠歲月長河中,歷經千百年的時光流轉,人們對于他的研究和傳頌卻從未有過片刻停歇。
他的智慧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散發著無盡的光芒,而他那令人驚嘆的預言能力更是如同一道神秘的面紗,吸引著無數後人去揭開其中隱藏的奧秘。
無論是他那精準無比的卜筮預言,還是他對天文、相術等領域的深刻理解,都使得他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成為中國古代術數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他的名字仿佛已經成為了一個傳奇,被人們口口相傳,代代銘記。
他的影響力不僅僅局限于古代,即使在當今時代,他的思想和學說依然在術數、風水等領域持續發揮著重要作用。
他的智慧如同明燈,照亮了後人前行的道路,引領著人們不斷探索未知的領域,解開那些隱藏在宇宙間的謎題。
喜歡中國古代名人傳請大家收藏︰()中國古代名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