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末三國那個英雄輩出、風雲激蕩的時代,劉備,無疑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與獨特魅力的人物。
他以一介織席販履之身,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寬厚仁德的品性以及遠大的志向,在亂世中崛起,最終建立蜀漢政權,與曹魏、東吳三分天下,成為一代開國之君。
他的一生,是一部充滿坎坷與奮斗、理想與堅持的壯麗史詩。
東漢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劉備出生在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市)一個沒落的漢室宗親家庭。
他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然而歷經數百年的傳承,到劉備父親劉弘這一代時,家族早已衰敗。
劉弘早逝,年幼的劉備便與母親相依為命,靠編織草席、販賣草鞋維持生計。
盡管生活艱苦,但劉備從小就展現出非凡的氣質和遠大的抱負。
他家的東南方向有一棵高達五丈多的桑樹,枝葉繁茂,從遠處望去就像皇帝出行時車上的華蓋。
劉備小時候與同宗的孩子們在樹下玩耍時,曾指著桑樹說︰“我將來一定要乘坐這樣的羽葆蓋車。”
他的叔父劉子敬听到後,驚訝不已,趕忙告誡他︰“你不要亂說話,這可是要滅門的!”
但從這番話中,已能看出劉備內心深處隱藏的不凡志向。
十五歲時,在母親的支持下,劉備與同宗劉德然、遼西郡人公孫瓚一起拜入九江郡太守盧植門下學習。
盧植是當時的大儒,學識淵博,品德高尚。
在盧植的門下,劉備不僅學習到了經史子集等知識,還結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和胸懷。
公孫瓚年長,劉備以兄長之禮對待他,兩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劉備並不熱衷于死記硬背書本知識,反而喜歡結交豪杰俠士,他為人豪爽大氣,真誠待人,身邊逐漸聚集起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他們都被劉備的人格魅力所吸引,願意追隨他。
中山國富商張世平、甦雙等人家財萬貫,因販賣馬匹而往來于涿郡。
他們見到劉備後,被他的不凡氣質和遠大志向所打動,認為他日後必成大器,于是資助給他大量錢財。
劉備憑借這些資助,得以召集一批追隨者,組建起自己的一支小隊伍,開始在亂世中嶄露頭角。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一場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爆發,東漢王朝陷入了巨大的危機之中。
各州郡紛紛舉兵討伐黃巾軍,劉備也抓住這個機會,率領手下人馬跟隨校尉鄒靖鎮壓黃巾軍。
在戰場上,劉備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軍事才能。
他與關羽、張飛桃園結義,三人情同手足,在戰斗中相互扶持,屢立戰功。
憑借著在鎮壓黃巾軍過程中的出色表現,劉備因功被朝廷任命為安熹縣縣尉。
然而,官場的黑暗和腐敗讓劉備深感失望。
郡府督郵到縣里辦理公務時,故意刁難劉備,對他傲慢無禮。
劉備登門拜見,卻遭到督郵的輕慢。
劉備心中的怒火終于爆發,他帶人徑直闖入督郵的住處,將督郵捆起來打了兩百刑杖,然後棄官逃亡。
這一事件展現出劉備性格中剛直不阿、不願與腐敗勢力同流合污的一面。
不久,大將軍何進派遣都尉毋丘毅到丹楊郡去招兵,劉備與毋丘毅一起前往。
在下邳,他們遇到賊寇,劉備奮力作戰,再次立下戰功,被朝廷委任為下密縣縣丞。
但劉備依然無法適應官場的種種潛規則,不久後又再次拋棄官職。
後來,劉備出任高唐縣縣尉,因能力出眾,升任縣令。
然而,高唐縣被賊寇攻佔,劉備無奈棄城而走,前往投奔中郎將公孫瓚。
公孫瓚與劉備曾是同窗好友,他對劉備的到來表示歡迎,並表奏他為別部司馬,派他去幫助青州刺史田楷抵御冀州牧袁紹。
劉備在戰場上表現出色,多次立下戰功,暫代平原縣令,後來又兼任平原相。
在平原期間,劉備禮賢下士,關愛百姓,深得當地百姓的愛戴。
有一次,一個名叫劉平的人對劉備心懷不滿,雇佣刺客前去刺殺他。
刺客來到劉備府上,劉備不知其來意,熱情地招待他。
刺客被劉備的真誠和寬厚所感動,不忍心下手,最終將實情相告後離去。
此事傳開後,劉備的仁德之名更加遠揚。
袁紹進攻公孫瓚時,劉備與田楷向東轉移駐扎在齊國。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東征徐州,徐州牧陶謙派人向田楷求救,田楷與劉備前往救援。
當時劉備只有士兵千余人,以及一些幽州的烏丸等胡人騎兵,又招募了逃饑荒的百姓數千人。
劉備率領這些人來到徐州,陶謙見劉備為人忠義,且頗具才能,又給劉備補充了四千丹楊兵,劉備于是離開田楷投奔陶謙。
陶謙表奏劉備為豫州刺史,率部駐扎在小沛今江甦沛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十二月,陶謙病重,他深知自己的兒子才能平庸,無法在這亂世中守住徐州,而劉備仁德之名遠揚,又有一定的軍事才能和威望,于是在臨終前,他囑咐別駕從事麋竺率領其部眾迎接劉備入主徐州。
劉備起初謙讓推辭,他認為自己無功無德,難以擔當此重任。
下邳郡人陳登勸諫劉備說︰“當今漢室衰微,天下大亂,要建立功業,就應該以徐州作為基礎。如今能得到徐州士族百姓的擁戴,這是上天賜予的機會,如果不接受,將來一定會後悔莫及。”
北海相孔融也勸劉備道︰“我認為您不必謙讓,陶謙先生把徐州托付給您,這是民心所向,您應該順應民意。”
在眾人的勸說下,劉備最終听從勸告,兼任徐州牧,正式成為一方諸侯。
次年,呂布被曹操擊敗,東奔投奔劉備。
劉備念及呂布也是英雄豪杰,且此時自己剛剛入主徐州,需要各方勢力的支持,于是對他甚為尊敬,將他安置在小沛。
然而,呂布野心勃勃,並非甘居人下之輩。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表奏劉備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
袁術進攻劉備,爭奪徐州,劉備派司馬張飛留守下邳,自己率軍在盱眙、淮陰一帶抵御袁術。
兩軍相持一個多月,互有勝負。
袁術見難以取勝,便致書勾連呂布,勸他襲取下邳今江甦徐州睢寧縣古邳鎮),並許諾資助糧草。
呂布貪圖徐州之地,不顧劉備的收留之恩,率軍東下。
下邳守將曹豹與張飛發生矛盾,趁機反叛,迎接呂布入城。
張飛敗走,呂布攻佔下邳,俘虜了劉備的妻子兒女。
劉備得知後,急忙回軍救援,但此時軍心大亂,已無力與呂布抗衡,只得被迫轉移到海西縣。
劉備在海西縣陷入了困境,人困馬乏,糧草斷絕,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無奈之下,他打算回到小沛駐扎,于是派人向呂布求和。
呂布此時也擔心袁術勢力過大,難以控制,便同意了劉備的求和請求,將劉備的妻子兒女送還,並讓他回到小沛。
劉備回到小沛後,又招集士兵萬余人,勢力逐漸恢復。
然而,呂布對劉備勢力的壯大深感不安,他擔心劉備會對自己構成威脅,于是親自率兵進攻劉備。
劉備再次兵敗逃走,無奈之下,前往投奔曹操。
曹操對劉備的到來表示歡迎,他深知劉備是一位英雄豪杰,具有非凡的才能和遠大的志向。
曹操對劉備厚加優待,委任他為豫州牧,並供給他軍糧和軍隊,讓他向東進攻呂布。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呂布派部將高順反擊劉備,曹操令部將夏侯𠴱@叭М仍 br />
然而,劉備與夏侯𠴱@急宦啦薊靼埽 咚郴狗 擦肆醣傅鈉拮佣 徒宦啦肌 br />
同年九月,曹操親自率軍東征呂布,劉備也跟隨曹操一同出征。
在曹操和劉備的聯合進攻下,呂布最終在下邳被生擒處死,劉備救回了妻子兒女,隨從曹操回到許縣。
曹操表奏劉備為左將軍,對他更加厚待禮遇,出則同車,坐則同席。
曹操對劉備的才能和志向十分賞識,但同時也對他有所忌憚。
有一次,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問劉備︰“當今天下,誰可稱為英雄?”
劉備列舉了袁術、袁紹、劉表、孫策等人,曹操都一一否定,然後指著劉備和自己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劉備听到曹操的話,心中一驚,手中的筷子不覺掉落地上。
恰好此時天空響起一聲驚雷,劉備機智地說︰“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巧妙地掩飾了自己的失態。
通過這件事,曹操更加確定劉備絕非池中之物,對他的防備也更加嚴密。
劉備在許昌期間,表面上對曹操恭敬順從,暗中卻在尋找機會擺脫曹操的控制。
他深知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野心勃勃,自己與曹操並非一路人。
此時,車騎將軍董承等人奉漢獻帝“衣帶詔”,密謀誅殺曹操。
劉備認為這是一個擺脫曹操、興復漢室的好機會,于是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然而,“衣帶詔”事件最終還是敗露了,董承等人被曹操誅殺。
劉備擔心自己受到牽連,于是趁機向曹操請求率兵前往阻擊打算經過徐州投奔其兄袁紹的袁術。
曹操同意了劉備的請求,劉備率領軍隊離開許昌後,立即與曹操決裂。
他殺死徐州刺史車冑,佔據下邳,重新組建自己的勢力。
為了防備曹操進攻,劉備派部將關羽留守下邳,自己率軍駐扎小沛,並派孫乾去和袁紹結成聯盟。
曹操得知劉備反叛後,大怒,派劉岱、王忠率兵進攻劉備,但未能取勝。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親自率軍東征劉備。
劉備此時實力尚弱,難以抵擋曹操的大軍,最終被曹操擊敗,部眾被曹操盡收,妻子兒女再次被俘虜,關羽也被曹操生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備無奈之下,逃往青州。袁紹長子袁譚時任青州刺史,與劉備有舊交,他親自率步騎前來迎接劉備。
劉備隨袁譚來到平原縣,袁譚快馬馳報袁紹。
袁紹得知劉備前來投奔,十分高興,他深知劉備的才能和威望,認為劉備的到來將對自己對抗曹操有所幫助,于是親自出城二百里趕去和劉備相見。
劉備在袁紹處待了一段時間,但他發現袁紹雖兵多將廣,卻剛愎自用,心胸狹隘,難成大事。
此時,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峙,袁紹派劉備領兵襲擊曹操後方。
關羽在這時從曹操處逃走,回到劉備身邊。
曹操派部將曹仁領兵進攻劉備,劉備戰敗,返回袁紹大營。
劉備意識到袁紹並非可以依靠之人,于是暗中想離開袁紹。
他勸說袁紹去聯絡荊州牧劉表,袁紹同意了他的建議,派劉備率領本部人馬前往汝南郡,與當地盜賊首領龔都等人聯合。
曹操派部將蔡陽進攻劉備,劉備設伏兵,將蔡陽殺死。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九月,曹操親自率軍進攻劉備。
劉備自知無法抵擋曹操的大軍,于是敗走,南下投奔荊州牧劉表。
劉表親自出城去迎接劉備,以上賓之禮接待他。
劉表深知劉備的才能和威望,他希望借助劉備的力量來抵御曹操的威脅,同時也對劉備有所防備。
劉表給劉備補充兵力,讓他駐扎在新野。
在荊州期間,劉備雖然暫時得到了喘息之機,但他心中始終沒有忘記自己興復漢室的大業。
他深知自己目前實力不足,需要廣納人才,積蓄力量。
于是,他在荊州招賢納士,荊州豪杰紛紛歸附于他。
潁川郡人徐庶前來投奔劉備,劉備對他十分器重,徐庶又向劉備推薦瑯邪郡人諸葛亮。
當時諸葛亮隱居隆中,劉備求賢若渴,于是親自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終于被劉備的誠意所打動,決定出山輔佐劉備。
諸葛亮為劉備剖析天下大勢,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他認為天下大亂,曹操平定北方,兵強馬壯;孫權割據江東,根基深厚,兩人都難以匹敵。
為今之計,首先佔據荊州,再進圖益州;然後以荊州、益州作為基礎,與孫權結盟共同抗擊曹操,等待時機,成就霸業。
劉備听後,茅塞頓開,對諸葛亮更加敬重,從此,諸葛亮成為劉備的重要謀士,為他出謀劃策,輔佐他成就大業。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後,開始南征荊州,企圖一舉統一天下。
八月,荊州牧劉表病逝,幼子劉琮繼承職位。
劉琮懦弱無能,在曹操大軍壓境的情況下,他听從了蒯越、傅巽等人的建議,派人向曹操請降。
當時劉備駐扎在樊城,對劉琮的投降計劃毫不知情,直到曹軍抵達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他才得知消息。
劉備大驚失色,緊急向南撤退。
經過襄陽時,諸葛亮勸諫劉備趁機進攻劉琮,奪取荊州。
劉備不忍對同宗下手,他說︰“我不忍心做這種背信棄義的事情,否則死後有何面目去見劉表!”
于是,劉備率部離去。
荊州士人及百姓對劉備的仁德十分敬仰,紛紛前來歸附劉備。
等到了當陽縣,劉備的部眾已有十多萬人,由于百姓拖家帶口,行軍速度緩慢。
有人建議劉備緊急行軍,南下佔據江陵,否則被曹軍追上後果不堪設想。
但劉備卻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他堅決不肯舍棄百姓,繼續緩慢前行。
曹操得知劉備逃走後,擔心劉備搶先佔據江陵,獲取大量物資,于是立即率領五千精騎追趕,晝夜行軍三百里。
在當陽長阪坡,曹操的大軍追上了劉備。
劉備在混亂中拋妻棄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幾十人騎馬逃走,其余人馬輜重都被曹操俘獲。張飛率領二十名騎兵斷後,他據水斷橋, 目橫矛,大聲怒吼︰“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曹軍見張飛勇猛,無人敢上前,劉備等人這才得以逃脫。
劉備率部逃往漢津,正好與關羽的船隊會合,得以渡過漢水。
又遇上劉表長子劉琦,時任江夏郡太守,率領萬余人馬前來接應,一起抵達夏口。
此時,劉備的勢力遭受重創,但他並未氣餒。
他深知僅憑自己目前的力量,無法與曹操抗衡,于是接受了諸葛亮的建議,派遣諸葛亮出使江東,與孫權結為聯盟,共同抗擊曹操。
諸葛亮來到江東後,憑借著卓越的口才和智慧,成功說服孫權與劉備聯合。
孫權任命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率領三萬吳軍,並與劉備軍一起組成孫劉聯軍,在赤壁迎戰曹操。
曹操的軍隊由于不熟悉水戰,且士兵多染疾病,戰斗力大打折扣。
周瑜采用部將黃蓋的火攻之計,火燒曹軍戰船,一時間,曹營火光沖天,曹軍大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孫劉聯軍趁勢出擊,大破曹軍。
曹操率領殘余人馬退回北方,從此無力短期內再次大規模南征。
赤壁之戰是劉備人生的重要轉折點,這場戰役不僅使劉備轉危為安,還為他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戰後,劉備表奏劉琦為荊州刺史,又出兵進攻荊南四郡。
武陵郡太守金旋、長沙郡太守韓玄、桂陽郡太守趙範、零陵郡太守劉度全部投降。
劉備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督領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征調賦稅以充軍用;又任命關羽為蕩寇將軍,兼任襄陽太守;張飛為征虜將軍,兼任宜都太守;偏將軍趙雲兼任桂陽郡太守。
不久,劉琦病逝,部屬推舉劉備為荊州牧,治所設在公安。
孫權為了鞏固孫劉聯盟,將妹妹嫁給劉備。
赤壁之戰後,劉備的勢力逐漸壯大,但他深知荊州地處四戰之地,難以作為長久的根據地。
此時,益州牧劉璋派軍議校尉法正前來荊州,邀請劉備入川,共同抵御張魯。
法正暗中向劉備獻計,勸他以張松作為內應攻佔益州。
劉備認為這是一個奪取益州、建立穩固根據地的好機會,于是留下諸葛亮、關羽等人鎮守荊州,自己率領數萬人西進益州。
劉備率軍抵達涪城今四川綿陽市),劉璋親自率領部眾前往迎接。
劉璋對劉備十分信任,不僅資助他大量糧草、兵器和士兵,還表奏他為大司馬、司隸校尉。
然而,劉備與劉璋的目的不同,他的心中始終想著奪取益州。
在龐統的建議下,劉備在葭萌關屯兵,厚樹恩德,以收民心,等待時機。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進攻孫權,孫權向劉備求救。
劉備以此為借口,向劉璋請求增兵一萬及軍資,以便東下救援孫權。
劉璋只答應給劉備四千士兵,軍資也只給了一半。
劉備借此激怒將士,與劉璋決裂。他揮軍南下,進攻劉璋。
劉璋派劉 、泠苞、張任、鄧賢等人在涪水關抵抗劉備,但都被劉備擊敗。
張任在雒城戰死,劉璋的兒子劉循堅守雒城,劉備圍攻雒城一年有余,龐統在攻城時中流矢身亡。
劉備悲痛萬分,但他並未放棄。
他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率軍入川支援,自己則繼續圍攻雒城。
在諸葛亮等人的支援下,劉備終于攻破雒城,隨後,大軍直逼成都。
此時,馬超歸降劉備,馬超在涼州素有威望,他的到來使成都城內人心惶惶。
劉璋見大勢已去,最終開城投降。劉備成功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成功入主成都後,對益州的治理展現出卓越的政治智慧。
他首先廢除了劉璋時期繁瑣嚴苛的法令,任用諸葛亮制定《蜀科》,以法治蜀,穩定社會秩序;同時,他寬待劉璋舊部,許靖、法正、李嚴等人才皆被委以重任,使得益州士族與劉備集團迅速融合。
在經濟上,劉備采納劉巴的建議,鑄造直百五銖錢,統一貨幣,穩定物價,鼓勵農商,短短數年間,益州經濟得以恢復,百姓安居樂業。
此時,曹操也在積極擴張勢力,他西征張魯,佔據漢中。
漢中作為益州的北方門戶,若落入曹操手中,益州將永無寧日。
法正敏銳地察覺到局勢的緊迫性,向劉備進諫︰“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合屯守,身遽北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逼故耳。今策淵、合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
劉備采納法正的建議,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發動漢中之戰。
在這場持續近兩年的戰役中,劉備與曹操展開了激烈的角逐。
初期,劉備派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將領進攻下辨,卻遭遇曹洪、曹休的頑強抵抗,吳蘭戰死,張飛、馬超被迫撤軍。
但劉備並未氣餒,他親自率軍,在定軍山與夏侯淵對峙。
法正獻上奇謀,利用山勢居高臨下,命黃忠趁夏侯淵修補鹿角之時,居高臨下突襲,黃忠一戰斬殺夏侯淵,曹軍軍心大亂。
曹操听聞夏侯淵戰死,親自率軍前來爭奪漢中。
劉備據險而守,堅決不與曹操正面交鋒,他對將士們說︰“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
最終,曹操因糧草不濟,士卒疲憊,無奈撤軍。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成功佔據漢中,進位漢中王,分封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為四方將軍,魏延為漢中太守,蜀漢政權的架構初具規模。
然而,就在劉備事業蒸蒸日上之時,荊州局勢卻急轉直下。
關羽奉命鎮守荊州,他發動襄樊之戰,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
但關羽性格孤傲,輕視東吳,孫權派使者為兒子求娶關羽之女,卻遭到關羽的羞辱︰“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徹底激怒了孫權,他與曹操暗中勾結,派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
關羽腹背受敵,敗走麥城,最終被東吳將領潘璋的部將馬忠擒獲,父子二人遇害。
荊州的丟失,對劉備集團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不僅戰略要地盡失,更讓劉備痛失義弟關羽。
劉備悲憤交加,不顧諸葛亮、趙雲等群臣的勸阻,于章武元年公元221年)稱帝後,親率五萬大軍東征東吳,企圖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
孫權派遣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朱然、潘璋、韓當等將領抵御蜀軍。
陸遜采取避其鋒芒、堅守不戰的策略,蜀軍在夷陵地區與吳軍對峙數月,始終無法突破防線。
時值盛夏,天氣炎熱,蜀軍將士疲憊不堪,劉備無奈之下,將水軍撤往陸地,在山林中安營扎寨,連綿七百里。
陸遜抓住戰機,采用火攻之計,一時間,蜀軍營寨大火沖天,蜀軍大亂。
陸遜乘勢發起總攻,蜀軍全線潰敗,劉備僅率少數殘軍逃回白帝城。
夷陵之戰的慘敗,讓劉備心力交瘁,他一生征戰,從未遭受如此重創。
劉備深感無顏面對蜀中父老,于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在白帝城永安宮病重。
他將諸葛亮召至榻前,托孤于他︰“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諸葛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劉備又敕令兒子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隨後,劉備病逝,享年六十三歲,謚號昭烈皇帝,葬于惠陵。
劉備的一生,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奮斗史。
他以“興復漢室”為己任,從織席販履的平民,成長為開創蜀漢政權的一代帝王。
他的成功,源于堅韌不拔的毅力,即便屢戰屢敗,也從未放棄;源于寬厚仁德的品性,始終以百姓為本,贏得民心;源于善于用人的智慧,麾下匯聚了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盡管劉備最終未能實現興復漢室的理想,但他的精神卻激勵著無數後人。
他所建立的蜀漢政權,在西南地區推行文教,促進民族融合,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劉備的故事,也成為了中國文化中忠義、堅韌、仁德的象征,在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始終閃耀著獨特的光芒,為後人所敬仰與傳頌。
喜歡中國古代名人傳請大家收藏︰()中國古代名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