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陽光炙烤著直隸大地,林喬蹲在一片貧瘠的山坡上,手指捻著干燥的土塊。土塊在他指間輕易碎裂,揚起一陣細小的塵埃。
"大人,這地方種不了莊稼。"跟在身後的老農趙五搖頭嘆氣,"石頭比土多,存不住水,種啥死啥。"
林喬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放眼望去,這片位于京城西南的荒山坡連綿數里,只有零星幾叢頑強的野草點綴其間。而山腳下,肥沃的平原則被整齊的田壟分割,金黃的麥浪翻滾——那是慶王府的莊園。
"趙老伯,這山地有人耕種嗎?"林喬問道。
"偶爾有人來放放羊,種地?白費力氣!"趙五咧開缺了門牙的嘴,"好地都在王爺、大人們手里,我們這些沒地的,要麼租他們的田,要麼去城里賣苦力。"
這是林喬擔任"勸農使"半個月來听到最多的抱怨。直隸地區七成以上的良田集中在宗室權貴手中,普通農民要麼忍受高額地租,要麼淪為流民。他原計劃推廣的輪作制、新農具等技術改良,在這些大莊園里根本推不動——莊頭們只听主子的,而主子們對任何改變都充滿敵意。
"007,分析這片山地的土壤成分和坡度。"林喬在腦海中命令。
"掃描中土壤ph值68,含石量32,坡度15101novel.com度,年降水量"007的系統音有條不紊地匯報著,"建議適合開發梯田,種植耐旱作物如谷子、高粱、甘薯等。"
林喬眼楮一亮。是啊,既然良田被壟斷,何不開發這些被忽視的荒山?若能成功,不僅能避開權貴阻撓,還能為無地農民開闢生路。
"趙老伯,如果我在這里開幾畝試驗田,您願意幫忙照看嗎?工錢按市價給。"林喬指著山坡問道。
趙五瞪大眼楮"大人,您不是開玩笑吧?這破地方"
"不試怎麼知道不行?"林喬笑道,"我在南邊見過山地種得好的,收成不比平地差。"
老農將信將疑,但看在工錢的份上還是答應了。林喬當即畫了梯田的設計圖,又派人去采購甘薯苗和耐旱谷種。第二天,十幾個無地農民被雇來開工,按照林喬的指導,一層層修整山坡,壘石為埂,平整田面。
正當工程熱火朝天時,一隊人馬從官道上疾馳而來,為首的正是慶王府的長史周汝昌。
"林大人!"周汝昌勒住馬,居高臨下地喊道,"您這是唱的哪出啊?好好的官不做,跑來挖山玩?"
林喬拍了拍手上的土,不卑不亢"周長史,本官奉旨勸農,自當因地制宜,開發荒地。怎麼,這荒山也是慶王府的產業?"
"那倒不是"周汝昌語塞,隨即冷笑,"不過大人還是省省力氣吧。這破山要能種出糧食,我周字倒著寫!"
"那周長史不妨拭目以待。"林喬不再理會他,轉身繼續指導農民壘埂。
周汝昌悻悻離去,但林喬知道,這只是開始。慶王作為直隸最大的地主,絕不會坐視他動搖現有的土地秩序。
十天後,一片梯田奇跡般出現在荒山坡上。整齊的田埂像一條條等高線纏繞山體,最高處挖了蓄水池,收集雨水用于灌溉。林喬親自示範如何栽種甘薯,又教農民使用他設計的一種簡易施肥方法——將雜草、糞肥和石灰分層堆積,制成改良土壤的堆肥。
"大人,這甘薯真能在這麼薄的土里長?"趙五蹲在田埂上,小心翼翼地看著剛栽下的薯苗。
"能。"林喬信心十足,"而且產量不低。等秋收時,一畝地能收上千斤。"
周圍農民發出驚嘆聲。在糧食緊缺的年代,這個數字太誘人了。
"那要是真成了,我們也能學著種嗎?"一個瘦骨嶙峋的年輕農民怯生生地問。
"當然!"林喬提高聲音,"本官來此,就是要教大家如何在不毛之地種出糧食。誰願意學,我都教!"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呼。林喬看著這些面黃肌瘦的農民,心中既酸楚又充滿希望。若能讓這些人吃上飽飯,再大的阻力也值得面對。
回京路上,林柏忍不住問"大人,您真覺得那山地能種出東西來?萬一不成"
"會成的。"林喬胸有成竹。007系統的農業技術已經過驗證,加上他精心挑選的耐旱作物,至少有七成把握。更重要的是,這給了無地農民一個希望——不依賴權貴的良田,也能自食其力。
剛回到吏舍,小樹就興沖沖地迎上來"爹!我今天背完了《論語》第一篇,夫子夸我了!"
林喬疲憊一掃而空,抱起兒子轉了個圈"真棒!今晚爹親自下廚,給你做最愛吃的紅燒肉!"
"還有那個"小樹突然扭捏起來,"明天旬假,我能請同窗來家玩嗎?"
林喬有些意外。自從上次被欺負後,小樹一直對結交同窗心存畏懼。"當然可以。是哪家的孩子?"
"張文遠和李明。"小樹眼楮亮晶晶的,"他們和別人不一樣,從不笑話我的口音,還幫我抄筆記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林喬摸摸兒子的頭,心中欣慰。看來小樹終于交到了真朋友。"爹明天讓人準備些點心,好好招待你的朋友。"
第二天上午,兩個與小樹年齡相仿的男孩如約而至。張文遠舉止穩重,談吐有禮;李明則活潑好動,不時逗得小樹咯咯笑。林喬在一旁觀察,發現這兩個孩子確實心地純善,對小樹真誠相待。
閑談中,林喬得知張文遠竟是都察院張御史之子,而李明的父親則是工部營繕司的李主事。這讓他心中一動——張御史以剛正不阿著稱,李主事則是技術型官員,或許能成為他未來推行改革的助力。
孩子們在後院玩耍時,林松匆匆進來"大人,不好了!山地試驗田被人毀了!"
林喬手中的茶盞差點跌落。他匆忙告罪離開,騎馬直奔試驗田。眼前的景象讓他心如刀割——精心修築的梯田被扒開多處,薯苗被連根拔起扔得到處都是,蓄水池也被搗毀,泥水流得滿山都是。
趙五和幾個農民蹲在田邊,臉上帶著傷。"大人"老農顫巍巍地站起來,"昨晚來了一伙蒙面人,見東西就砸,見人就打我們攔不住啊"
林喬強壓怒火,檢查損失。幸好破壞並不徹底,大部分薯苗還能搶救。他卷起袖子,親自下田扶正倒伏的薯苗"大家別灰心,咱們重新修整,還能趕上季節。"
"可是大人"一個年輕農民憤憤地說,"那些人說了,要是我們再跟您搞這些"邪門歪道",下次就燒了我們的房子!"
林喬的手頓住了。他早料到會有人阻撓,但沒想到如此卑劣,直接威脅無辜百姓。
"007,能追蹤破壞者的身份嗎?"他在心中問。
"根據目擊描述和行為模式分析,90概率為慶王府指使。"007冷靜回答,"建議加強證據收集,以備日後反擊。"
林喬點點頭,轉身對農民們說"大家別怕。從今天起,我會派衙役在此巡邏。另外,誰願意繼續干,工錢加倍!"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很快,試驗田恢復了施工,林喬還特意從青山縣調來幾個有經驗的農民協助指導。為防再遭破壞,他命人在田邊搭建了窩棚,派人日夜看守。
一個月過去,梯田里的甘薯苗茁壯成長,綠油油的葉子覆蓋了曾經光禿禿的山坡。路過的行商農人無不駐足驚嘆,詢問這"神仙法術"從何學來。林喬來者不拒,耐心講解梯田原理和甘薯種植技巧,還編成簡易口訣方便記憶。
"林大人,您看!"趙五突然興奮地喊道,從土里挖出一串雞蛋大小的甘薯,"才一個多月,就結薯了!"
這個消息像長了翅膀,很快傳遍周邊村落。越來越多的無地農民來到試驗田參觀學習,有些膽大的已經開始在自家附近的山坡上模仿開墾。
就在林喬的事業初見成效時,一封燙金請柬送到了吏舍——慶王設宴,特邀"勸農使"林大人過府一敘。
"鴻門宴啊"林喬摩挲著請柬,嘴角泛起冷笑。但他知道,這個面子不能不給。慶王是今上叔父,在宗室中影響力極大,公開得罪他對改革不利。
慶王府富麗堂皇,遠超林喬想象。漢白玉台階,金絲楠木柱,連廊下掛的鳥籠都是純金打造。宴席設在花園水榭,陪客除了周汝昌,還有幾位林喬的"老熟人"——曾彈劾他的馬御史,以及幾位明顯屬于保守派的部院官員。
"林愛卿來了!"慶王四十出頭,白白胖胖,一副和善模樣,但眼楮里透著精明,"久聞愛卿年輕有為,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林喬恭敬行禮"下官參見王爺。蒙王爺厚愛,不勝惶恐。"
"哎,不必多禮!"慶王親熱地拉著他的手入席,"听說愛卿在西南山坡上搞了個什麼梯田?種的都是稀罕物?"
"回王爺,只是些耐旱作物,適合山地種植。"林喬謹慎回答。
"有意思,有意思!"慶王撫掌大笑,"本王最愛這些新鮮玩意兒。來,嘗嘗這酒,江南新貢的梨花春!"
酒過三巡,慶王突然話鋒一轉"林愛卿啊,本王听說你勸農辛苦,特地準備了一份薄禮。"他一揮手,僕人捧上一個錦盒,里面竟是一張地契!
"這是"林喬假裝不解。
"城南五百畝良田的地契。"慶王眯著眼笑,"只要愛卿別再折騰那些荒山野嶺,這地就歸你所有。你愛怎麼試驗就怎麼試驗,如何?"
席間眾人紛紛投來艷羨的目光。五百畝良田在京城附近,價值不下萬兩白銀,對一個五品官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
林喬心中冷笑。這是赤裸裸的收買,要他放棄為無地農民尋找出路,只在小圈子里搞改良。
"王爺厚賜,下官愧不敢當。"林喬起身拱手,"下官奉旨勸農,自當以廣大農戶利益為重。這山地改良若成功,可使萬千無地百姓受益,比五百畝良田價值更大。"
席間氣氛驟然凝固。慶王臉上的笑容僵住了,眼中閃過一絲陰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馬御史立刻幫腔"林大人,王爺一片好意,你可別不識抬舉!那些流民懶漢,值得你如此費心?"
"馬大人此言差矣。"林喬不卑不亢,"百姓無地可種,淪為流民,非其本願。若能使荒地生金,百姓安居樂業,朝廷賦稅有增,豈非一舉多得?"
"好個牙尖嘴利的林大人!"慶王突然大笑,但笑意不達眼底,"既然你執意如此,本王也不勉強。只是"他壓低聲音,"這京城地界,天災人禍難料,愛卿可要小心行事啊。"
赤裸裸的威脅。林喬面不改色"多謝王爺關懷。下官行事,但求無愧于心。至于天災人禍自有朝廷法度在。"
宴席不歡而散。回府路上,林柏憂心忡忡"大人,得罪了慶王,以後"
"無妨。"林喬冷笑,"他越是這樣,越說明我們做對了。明日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農民看到山地種植的好處!"
第二天,林喬親自撰寫了一份《山地耕作要術》,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梯田建造和耐旱作物種植技術,命人抄寫數百份,在各村落張貼宣講。他還挑選了十幾個聰明好學的農民,組成"勸農隊",到各處示範指導。
慶王府的反應來得很快。一周後,縣衙突然貼出告示,稱西南山地為"官山",禁止私人開墾,違者重罰。同時,幾個參與勸農隊的農民家里莫名遭了賊,剛收獲的甘薯被洗劫一空。
農民們敢怒不敢言,剛剛燃起的希望又被恐懼澆滅。林喬明白,必須找到突破口,否則所有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007,檢索慶王府的經濟來源。"深夜,林喬在書房冥思苦想。
"慶王府收入主要來源地租、京城商鋪租金、漕運干股"007列出詳細清單,"發現異常王府近年支出遠超賬面收入,疑有非法經營。"
林喬眼楮一亮"詳細說說。"
"根據市井傳聞和零星證據推測,慶王府很可能暗中經營高利貸和私鹽,但缺乏確鑿證據。"
私鹽!這可是殺頭的大罪。若能找到證據,不僅能讓慶王收斂,還能為改革掃清障礙。
"建立任務秘密收集慶王府違法證據。"林喬命令道,"同時,繼續擴大山地種植示範,這次換個地方——選那些無主荒地,我看他還能把全直隸的荒山都圈成"官山"不成!"
第二天,林喬改變策略,不再集中在一處示範,而是分散到直隸各州縣,同時在十處荒山開展梯田試驗。他還上書皇帝,奏請將"官山"開放給無地農民墾種,前三年免租。這是一著險棋——若皇帝支持,慶王的禁令將成一紙空文;若皇帝顧及宗室情面,他則可能被指責挑撥天家關系。
奏折遞上去後,便是漫長的等待。林喬表面平靜,內心卻如繃緊的弓弦。這步棋走錯,不僅前程盡毀,還可能連累家人。
十天後,聖旨終于下達準林喬所奏,開放直隸境內無主荒山給流民墾種,免租三年!更令林喬驚喜的是,皇帝還特別嘉獎山地種植法,命各地仿效推行。
消息傳來,無地農民歡呼雀躍,紛紛扛起鋤頭走向荒山。而慶王府則大門緊閉,據說慶王"偶感風寒",閉門謝客。
小樹最近開朗了許多,常與張文遠、李明一起溫習功課。這天晚上,他突然問"爹,什麼叫"為民請命"啊?"
林喬一愣"怎麼想起問這個?"
"今天夫子講到包拯的故事,說他是為民請命的好官。"小樹眼楮亮晶晶的,"張兄說,爹也是這樣的好官,所以才會得罪權貴"
林喬心中一暖。看來兒子的小伙伴們在家中沒少听大人議論。"爹不敢比包公,只是盡本分而已。"他摸摸兒子的頭,"記住,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若只知趨炎附勢,與行尸走肉何異?"
小樹似懂非懂,但鄭重地點了點頭。
秋收時節,西南山坡的試驗田迎來了豐收。甘薯畝產達八百斤,耐旱谷子也有兩石之多,雖不及良田產量,但對荒山來說已是奇跡。更可喜的是,直隸各地上報的新墾山地超過十萬畝,預計可養活數萬流民。
皇帝龍顏大悅,下旨嘉獎林喬,並命戶部擬訂全國荒山開墾章程。慶王雖然恨得牙癢癢,卻也不敢公開違抗聖旨,只能暗中使絆子。
這天,林喬正在衙門整理各地上報的墾荒數據,張御史突然來訪。這位素以剛直著稱的言官開門見山"林大人,听聞你收集了一些慶王府的不法證據?"
林喬心頭一跳,但面上不顯"張大人何出此言?"
"明人不說暗話。"張御史壓低聲音,"我查慶王府多時,苦于證據不足。若大人手上有料,我們或可聯手"
林喬沉思片刻,決定冒險一搏"確有蛛絲馬跡,但尚缺關鍵證據。張大人若有興趣,下官願詳陳"
兩個時辰後,一份聯名彈劾慶王"違制經商、縱容家奴欺壓百姓"的奏折秘密完成。林喬的數據和案例,加上張御史的文筆和聲望,這份奏折堪稱一擊必殺的利劍。
奏折遞上的第三天,宮中傳出消息皇帝震怒,責令宗人府徹查慶王府!雖然以慶王的地位不至于倒台,但足以讓他自顧不暇,無力再阻撓農業改革。
深秋的夜晚,林喬站在吏舍院中,仰望滿天星斗。一年前,他還是個剛中進士的愣頭青;如今,他已是皇帝倚重的能臣,手握改革大權。但肩上的擔子也更重了——無數農民的希望,朝中同僚的期待,還有兒子的未來
"爹,看!"小樹突然跑過來,手里舉著一片金黃的葉子,"李兄說這是銀杏葉,能入藥呢!"
林喬接過葉子,在月光下細細端詳。這片葉子紋理清晰,邊緣略有殘缺,卻依然美麗。就像他所選擇的這條路,雖有坎坷,卻充滿意義。
"是啊,能入藥。"他將葉子輕輕放回兒子手心,"就像我們的山地種植,能讓貧瘠的土地生出希望來。"
小樹小心地捧著葉子,突然說"爹,我長大了也想當官,像你一樣幫老百姓!"
林喬眼眶一熱,將兒子摟入懷中。在這險惡的官場中,這或許是他得到的最珍貴的肯定。
喜歡快穿局女員工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快穿局女員工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