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局女員工

第344章 戶部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不一樣的煙火2046 本章︰第344章 戶部

    臘月里的第一場雪悄然而至,將京城裝點得銀裝素裹。林喬站在戶部衙門的廊下,望著漫天飛舞的雪花,思緒飄回了青山縣。這個時節,青山村的鄉親們應該已經收完最後一茬紅薯,圍著火爐講述古老的故事了吧?

    "林大人,尚書大人請您過去。"一名書吏恭敬地打斷了他的思緒。

    林喬整了整官服,穿過積雪的庭院。自農業改革初見成效後,他在戶部的地位悄然變化。那些曾經對他冷眼旁觀的同僚,如今見面都是滿臉堆笑,就連一向倨傲的右侍郎孫大人,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年輕人的能力。

    趙尚書的公房里炭火燒得正旺,驅散了冬日的寒意。老尚書正在批閱文書,見林喬進來,放下毛筆,罕見地露出了笑容"林勸農使,坐。"

    "謝大人。"林喬拱手行禮,在客座坐下。他注意到尚書案頭放著一份明黃綾面的奏折——那是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顏色。

    "看看這個。"趙尚書將奏折推過來,"陛下對你很是賞識啊。"

    林喬雙手接過,展開細讀。這是皇帝批閱的直隸農業改革總結報告,朱筆御批洋洋灑灑數百字,不僅全面肯定了他的成績,還提出要"推廣全國,著戶部擬章程"。最令他心跳加速的是最後一句"林喬才堪大用,著吏部議升賞。"

    "這下官愧不敢當。"林喬合上奏折,雙手微微發顫。雖然早有預感這次改革成功會帶來升遷,但皇帝的直白贊賞還是讓他受寵若驚。

    趙尚書捋須微笑"不必過謙。你在直隸的作為,朝野有目共睹。不過"老人突然壓低聲音,"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你可知這半年來,彈劾你的奏章有多少?"

    林喬苦笑"下官沒數過,但想必不少。"

    "二十七封!"趙尚書伸出兩根手指,"從你"擅改祖制"到"收買民心",什麼罪名都有。若非陛下聖明,早被這些唾沫星子淹死了。"

    林喬背脊一涼。他知道朝中反對聲不斷,卻沒想到如此密集。看來慶王一派從未放棄將他拉下馬的企圖。

    "下官謹記大人教誨。"林喬深深一揖,"今後必當更加謹慎行事。"

    "謹慎?不,你誤會了。"趙尚書突然目光炯炯,"老夫不是要你畏首畏尾。大丈夫立世,當做則做!只是提醒你,既入此局,當知局中之險。去吧,明日大朝,當有佳音。"

    回到吏舍,林喬發現小樹正和幾個同窗在書房熱烈討論著什麼。見他回來,孩子們立刻起身行禮。除了熟悉的張文遠和李明,還多了兩個面生的少年。

    "爹!"小樹興奮地跑過來,"我們在辯論"義利之辨"呢!張兄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但我覺得若無利民生,空談義理何用?"

    林喬驚訝于兒子的見解,笑著摸了摸他的頭"你們繼續,我不打擾。"離開時,他听到那個陌生少年說"林小弟此言,頗有令尊之風啊!"

    晚飯後,小樹主動說起那幾個新朋友"穿藍衫的是陳侍郎的公子,白臉的那個是國子監周祭酒的佷子。他們都佩服爹的作為呢!"

    林喬若有所思。不知不覺間,小樹已經為他搭建了一個小小的關系網。這些年輕人背後,是朝中一批務實開明的官員。或許,改革的希望就在這些下一代身上?

    次日大朝,林喬早早來到午門外候著。雪後的紫禁城巍峨壯麗,漢白玉台階上積雪已被清掃干淨,露出精美的浮雕。五更鼓響,百官依次入宮,文東武西,排列整齊。

    "宣——戶部浙江清吏司員外郎林喬覲見!"

    听到傳喚,林喬整肅衣冠,邁步進入金鑾殿。這是他第一次在正式朝會上被單獨召見,足見事非尋常。

    "臣林喬,叩見陛下。"他行大禮參拜。

    "平身。"皇帝的聲音比半年前更加沉穩有力,"林卿,直隸勸農有功,朕心甚慰。今戶部右侍郎出缺,朕欲破格擢升,卿可敢接此重任?"

    殿中頓時響起一片低低的驚嘆聲。從五品員外郎直升三品侍郎,這是本朝罕見的越級提拔!林喬感到無數道目光刺在背上,有羨慕的,有嫉妒的,更有充滿敵意的。

    他深吸一口氣,伏地叩首"臣才疏學淺,恐負聖恩。然既蒙陛下信重,敢不竭盡駑鈍,以報天恩!"

    "好!"皇帝滿意地點頭,"即日起,林喬擢升戶部右侍郎,主管全國錢糧度支。另賜麒麟服一襲,玉帶一條,以彰其功。"

    退朝後,同僚們紛紛上前道賀,就連那些曾經暗中使絆子的官員也擠出一副笑臉。林喬一一還禮,心中卻如明鏡——這些笑容背後,不知藏著多少刀劍。

    "林大人留步。"一個清朗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林喬回頭,見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張大人——正是張文遠的父親。

    "張大人。"林喬恭敬行禮。

    "恭喜高升。"張御史微微頷首,壓低聲音,"今晚戌時,寒舍小聚,有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想與大人一敘,不知可否賞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林喬心領神會"下官榮幸之至。"

    回到戶部交接公務時,林喬明顯感覺到一些微妙的變化。那些曾經對他愛答不理的司官們突然變得殷勤備至,而原本的頂頭上司——浙江清吏司郎中,現在反倒要向他行禮匯報了。

    最耐人尋味的是左侍郎孫大人的態度。這位五十多歲的老官僚表面熱情,眼中卻閃爍著冷光"林大人年輕有為,今後同衙為官,還望多多指教啊!"

    "孫大人言重了,下官初來乍到,正要多向您請教呢。"林喬謙遜地回答,心中卻警鈴大作。孫侍郎是出了名的守舊派,與慶王府關系密切,今後必是勁敵。

    傍晚,林喬換上便服,只帶林柏一人,悄悄來到張御史府上。讓他意外的是,除了幾位清流言官,工部營繕司李主事(李明的父親)也在座,還有兩位不太熟悉的中級官員。

    "林大人來了!"張御史親自迎入書房,"諸位,我們的小聚可以開始了。"

    原來這是一次非正式的政治聚會,參與者都是朝中主張改革的官員。他們討論當前朝政,交流各部信息,偶爾也會協調行動。林喬這個"新人"的加入,標志著這個松散聯盟的擴大。

    "林大人可知為何陛下突然提拔你?"張御史開門見山。

    林喬搖頭"下官也覺意外。"

    "因為國庫空虛,已到危急關頭!"張御史語出驚人,"去歲各地欠餉已達二百余萬兩,今冬西北又報旱災,若再遇邊釁,朝廷將無錢可用!"

    李主事補充道"工部修繕河工的款項拖了半年,也是因為戶部沒錢。孫侍郎主管度支,卻一味敷衍,不知是何居心。"

    林喬恍然大悟。皇帝這是要他臨危受命,解決財政危機啊!難怪破格提拔,這是要借他的手整頓戶部積弊。

    聚會結束已近子時。林喬踏雪而歸,腦海中回響著張御史最後的忠告"戶部水深,賬目混亂非一日之寒。孫侍郎經營多年,黨羽遍布各司。林大人初到,當以摸清底細為先,切莫貿然行事。"

    次日清晨,林喬換上嶄新的三品孔雀補服,系上御賜玉帶,前往戶部上任。右侍郎主管全國財政收支,責任重大。按照慣例,他要先接收印信、賬冊,並听取各司匯報。

    戶部大堂內,各司郎中、主事整齊站立。林喬注意到,不少人眼中帶著審視和懷疑——一個毫無背景的年輕人突然成為他們的上司,確實難以服眾。

    "請林大人驗看印信。"孫侍郎皮笑肉不笑地遞上一個錦盒。

    交接儀式結束後,林喬立即調閱了近五年的財政賬冊。隨著翻閱,他的眉頭越皺越緊。賬目混亂不堪,有的項目只有總數沒有細目,有的支出理由含糊其辭,更有多處明顯的前後矛盾。

    "007,分析這些賬目。"他在心中命令。

    "檢測到系統性賬目造假。"007很快回應,"初步估算,過去五年至少有三百五十萬兩白銀去向不明,主要隱藏在軍費、河工和皇室開支項目中。"

    三百五十萬兩!這相當于全國一年賦稅的三分之一。林喬倒吸一口冷氣,難怪國庫空虛,原來有這麼大一個窟窿!

    他正準備深入調查,一個緊急軍報打破了戶部的平靜——西北韃靼部大舉犯邊,連破三堡,邊關告急!兵部立即奏請調撥五十萬兩餉銀,用于增兵備戰。

    軍情如火,皇帝當即準奏,命戶部三日之內籌措完畢。這道聖旨如同一塊巨石,壓在了剛剛上任的林喬肩上。

    "林大人,這"度支司郎中一臉為難,"庫銀僅剩三十余萬兩,還要支付百官俸祿和各地常例開支,實在難以湊足五十萬啊!"

    林喬冷笑"那歷年積存的鹽課、關稅都到哪去了?"

    "這下官也不甚清楚。"度支司郎中眼神閃爍,"都是孫大人親自經手的"

    林喬心知肚明,這是孫侍郎給他的下馬威。若湊不齊軍餉,邊關失守的罪名就會落在他頭上;若強行抽調其他款項,又會得罪各方利益集團。

    回到值房,林喬閉目沉思。突然,他想起了007系統曾經提到的一個信息——慶王府經營私鹽和高利貸。若能查實此事,不僅能為國庫追回大筆贓款,還能打擊政敵,一舉兩得。

    "007,重新分析慶王府財務線索,我需要確鑿證據。"他暗中下令。

    "建議調查方向京城"永昌號"錢莊。"007回應,"該錢莊實際控制人為慶王府長史周汝昌,資金流動異常,疑為洗錢渠道。"

    林喬眼前一亮,立即密令林柏帶人暗中調查永昌號。同時,他決定雙管齊下——一方面嚴查戶部各司小金庫,追回被截留的稅款;另一方面上書皇帝,建議暫時削減宗室俸祿和各地不必要的工程開支,以解燃眉之急。

    奏折遞上去不到兩個時辰,宮中就來人傳口諭皇帝準其所請,並賜尚方寶劍,許他徹查戶部積弊!

    這柄裝飾華麗的寶劍被恭敬地供在戶部大堂,寒光凜凜,震懾著每一個心懷鬼胎的官吏。林喬知道,皇帝這是給了他極大的信任和支持,但同時也將他推到了風口浪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查賬工作進行得異常艱難。各司官吏表面配合,實則百般拖延。關鍵賬冊常常"不翼而飛",熟悉業務的書吏突然"染病告假"。更惱人的是,孫侍郎處處設障,以"祖制慣例"為由阻撓改革措施。

    "林大人,各省稅銀都有定例,突然增加,恐引起民變啊!"孫侍郎一臉憂國憂民。

    "孫大人,下官查閱舊檔,發現三年前江南織造局有一筆二十萬兩的"特別開支",用途不明,您當時簽批的,可否解釋一下?"林喬反將一軍。

    孫侍郎頓時臉色煞白,支吾幾句就借口離開了。林喬冷笑,這些貪官污吏,哪個經得起細查?

    第三天清晨,林柏帶回了好消息永昌號錢莊確為慶王府白手套,不僅經營高利貸,還暗中販運私鹽。更妙的是,他們拿到了賬本抄本,上面清楚記錄了流向慶王府的巨額資金!

    "干得好!"林喬拍案而起,"備轎,我要面見張御史!"

    當天下午,一份彈劾慶王"違制經商、貪贓枉法"的聯名奏折直達天听。林喬的證據確鑿,連每筆贓款的來龍去脈都清清楚楚。皇帝震怒,當即下令徹查。

    消息傳出,慶王府亂作一團。孫侍郎也突然"病倒",閉門不出。戶部那些原本陽奉陰違的官吏頓時乖巧如雞,配合度大增。

    不到兩天,林喬就湊齊了五十萬兩軍餉,甚至還額外追回了二十萬兩被貪污的稅款。邊關將士及時得到補給,士氣大振,接連打了幾場勝仗,暫時穩住了局勢。

    慶王被迫交出多年貪墨所得,罰俸三年,閉門思過。孫侍郎雖然沒有被直接牽連,但在朝中已然失勢,再不敢明目張膽阻撓林喬的工作。

    這場風波讓林喬在朝中聲名鵲起。年輕官員視他為楷模,百姓稱頌他為"林青天",就連那些曾經敵視他的權貴,也不得不暫時收斂鋒芒。

    一個月後,皇帝在乾清宮單獨召見林喬。年輕的君主比半年前更加沉穩威嚴,但看林喬的眼神卻多了幾分親切。

    "林卿,這次戶部整頓,你做得很好。"皇帝親手賜茶,"朕沒看錯人。"

    "臣愧不敢當,全賴陛下信重。"林喬恭敬回答。

    "朕有意全面整頓財政,你看當從何處著手?"皇帝突然問道。

    林喬早有準備"臣以為當從三方面入手一是統一賦稅征收,杜絕中間盤剝;二是改革鹽鐵專賣,引入商股競爭;三是精簡機構,減少冗費。"

    這些大膽的建議若在平時提出,必遭強烈反對。但此刻皇帝剛剛見識了林喬的能力,竟全部采納,並命他擬訂詳細方案。

    離開皇宮時,雪已停歇,夕陽的余暉為紫禁城的琉璃瓦鍍上一層金邊。林喬知道,自己正站在仕途的關鍵轉折點上。財政改革比農業改革牽涉的利益更廣,阻力更大,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

    但他別無選擇。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只能一往無前。

    回到吏舍,小樹正在院中堆雪人,見他回來,興奮地招手"爹!看我堆的"林青天"!"

    林喬失笑。雪人戴著不知從哪找來的小紗帽,手持一根木棍當作尚方寶劍,倒真有幾分威嚴。

    "爹,同窗們都說,您是最厲害的好官!"小樹眼中閃著崇拜的光芒,"陳兄說,他爹夸您"有古大臣之風"呢!"

    林喬心中一暖,抱起兒子轉了個圈"爹只是盡了本分。走,進屋吃飯,然後檢查你的功課!"

    書房里,小樹的《論語》注解寫得工工整整,有些見解甚至讓林喬感到驚喜。孩子長大了,開始有自己的思想了。或許有一天,這個孩子真能繼承他的志向,成為造福百姓的好官。

    夜深人靜,林喬獨坐書房,提筆起草財政改革方案。窗外,一輪明月高懸,清冷的月光灑在雪地上,映出一片銀白。這光芒雖然微弱,卻能照亮黑暗。

    喜歡快穿局女員工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快穿局女員工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快穿局女員工》,方便以後閱讀快穿局女員工第344章 戶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快穿局女員工第344章 戶部並對快穿局女員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