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

第420章 籌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狂野烏鴉 本章︰第420章 籌劃

    蕭雲驤一行清早出發,至夜間九時許,便已抵達柴桑府。

    火輪船的速度,果然遠非舊式帆船可比。

    若在以往,木船免不得要在江中晃蕩三兩日,方能靠岸。而今朝發夜至,不過一日工夫。

    當日恰逢農歷冬月十五,天青雲淡,一輪滿月懸于蒼穹,清輝灑落,照亮四野,也為夜行之人添了幾分便利。

    眾人剛從柴桑碼頭下船,戰爭氣息,就撲面而來。

    清冷月光之下,數百名水師官兵正忙碌不休,將一箱箱炮彈、一袋袋糧草搬運至泊在江面的運輸船上。

    號令聲、腳步聲、貨物落艙聲雜沓交織,一片熱烈景象。

    在碼頭負責調度指揮的,正是水師軍師鐘禮芳。

    這位年過五旬的老同志,見蕭雲驤突然到來,雖略顯意外,卻更多是驚喜,忙上前肅立敬禮。

    蕭雲驤還禮後,卻微皺眉頭,直言相問︰“老鐘,前方的物資還沒齊備?怎麼這時還在運送炮彈?”

    鐘禮芳習慣性地捋了把長須,從容應答︰“大王放心,前方炮台彈藥充足。這批軍資,是預備運往馬當鎮作儲備的。”

    “這兩日天氣晴好,夜里月明,正好催同志們多趕幾趟。”

    蕭雲驤聞言神色稍緩,又問起左靖西的去向。

    得知左並未駐于柴桑城內,而是親赴鄱陽湖東側的湖口縣,設置大營,便不再耽擱,率眾上馬,馳往湖口。

    雖只短短數里路途,戰爭迫近的氣息,卻已無處不在。

    月光下,可見一隊隊斥候輕騎馳騁往來,馬蹄聲碎,濺起塵泥;

    遠處丘陵上,臨時壘起的烽火台靜靜矗立,如巨獸蟄伏;

    更不時遇上幾騎傳令兵,自不同方向馳來,皆神色凝重、衣袍帶風,朝著湖口大營疾奔而去,顯然軍情緊急、通訊頻繁。

    一行人未作停頓,直入軍營深處。

    中軍大帳內燈火通明,卻只見左靖西的幕僚劉蓉與幾名參謀仍在值守。

    數幅軍用地圖懸于帳中,一旁沙盤堆出山川形勢,插滿各色小旗及行軍箭頭。

    參謀們接收,抄寫,並往各部派發軍情。

    腳步聲、低語聲與紙張翻動聲不絕。

    角落火盆燒得正旺,不僅驅散著冬夜寒意,也烤著不知哪位參謀晾在一旁的濕衣。

    蒸騰出的水汽,混雜著墨汁與帳內人多特有的氣息,彌漫空中,沉悶而緊繃。

    劉蓉听到衛兵報告蕭雲驤到來,先是一怔,隨即蒼白的臉上露出笑容。

    剛要出帳相迎,蕭雲驤已掀帳而入,他趕忙上前行禮。

    他身形瘦弱,加之連日勞碌,更顯憔悴,往日明亮的眼楮,也透著疲憊。

    蕭雲驤看見他的模樣,率先開口問道︰

    “孟容,你身子本來就不結實,這麼勞累,撐得住嗎?”

    劉蓉聞言,臉上微微一熱,心中卻是一暖。

    此番青軍和嚶弗人聯合來犯,氣勢洶洶。

    左靖西南下布置防務,留他在此居中協調。

    這是他歸順西軍後,正式參與的第一場大戰,不免提起十二分精神,生怕被人看輕。

    連熬數日,確實有些吃不消。

    此時見蕭雲驤深夜趕來,剛一見面,卻言笑從容,舉止輕松,反倒先關心他的身體。

    仿佛即將到來的大戰,于他而言,並不多麼緊張。

    劉蓉不由暗自松了口氣,也微笑著回應︰

    “讓大王見笑了。左軍師不在,我留在這兒,不敢懈怠啊。”

    蕭雲驤走進帳中,接過參謀遞來的熱水喝了一口,問道︰“左先生去哪了?”

    經劉蓉稟報,蕭雲驤才知,因戰場南北相隔有千里之遙,傳訊不便。

    左靖西便先往南部的撫州府,對第六軍葉芸來面授機宜。預計三日後返回柴桑,再親率第七軍與水師,迎擊北線之敵。

    蕭雲驤听罷,並不覺意外,自己也就是為此而來。

    左靖西用兵,素來謹慎,戰前準備,務必周全,只是辛苦他來回奔波了。

    于是他詢問道︰“孟容,將你們這一戰的布置,仔細說給我听。”

    劉蓉輕咳一聲,引蕭雲驤至地圖前,持竹鞭介紹起來︰

    “大王請看,此番清妖勾結洋人四路來犯,看似洶洶,實則各路人馬強弱有別,用心不一。”

    他先指向贛粵交界之處︰“贛南一帶,嶺嶂重疊——大庾嶺、九連山、大帽山迤邐連綿,行軍艱難。”

    “據探,兩廣總督葉名琛所部不過萬人。若敢越嶺北犯,第六軍第十八師便足以憑險扼守,斷其糧道,將其困死于贛南群山中,一舉殲滅。”

    竹鞭繼而移向贛省中部,仍由青庭控制的繞州府與廣信府︰

    “這一路是贛省巡撫陳啟邁殘部。此人自南昌敗逃後,便龜縮此二地,且素好內斗,與兩江總督駱秉彰、閩浙王懿德皆不相容。”

    “故而兵員糧餉兩缺。據軍情局所探,其部僅五六千之眾,裝備陳舊,士氣低迷。”

    “加之若試圖反撲南昌、撫州,必跨鄱陽湖及錦江、汝河等多條水系,而我水師雄踞江河,此一路實不足慮。”

    說到此處,劉蓉細眉微蹙,語氣轉沉︰

    “此番攻防要害,實在北線二路︰其一陸路,為駱秉彰自皖省徽州發兵,經祁門直撲馬當,意圖與洋人水陸合擊,撕開我軍江防。”

    “其人一向知兵善戰,麾下兩萬余眾。自八月敗退皖南後,一直厲兵秣馬,又得洋人軍火支援,復仇心切,戰意最盛。”

    他正待繼續講解聯合艦隊情況,蕭雲驤卻抬手止住︰“艦隊情形我已清楚。只說你們打算如何迎敵?”

    劉蓉定了定神,持鞭再指地圖︰“葉芸來之第六軍分駐贛州、南安、寧都、建昌四府,專防粵閩之敵;”

    “劉昌林之第七軍,留第二十師駐守南昌、撫州,應對陳啟邁;第十九師駐防馬當鎮,正面迎擊駱秉彰;”

    “第二十一師暫駐湖口,充作預備隊。”

    “水師方面,除王定邦率二十余艘戰船,留守鄱陽湖,清剿清妖水師。”

    “主力六千余人、戰艦五十余艘,皆已集結馬當江面,和岸防炮台配合,與洋鬼子決一死戰。”

    蕭雲驤注視地圖良久,方問︰“各路清妖,目前動向如何?”

    劉蓉嘿嘿一笑︰“戰場遼闊,通訊不暢,于我不便,于清妖亦然。”

    “他們四路齊發,實則難以協同。十日前探報,粵省葉名琛部正朝嘉應州移動,預計半月後,可能經平遠縣越山來襲;”

    “饒州陳啟邁,仍在城中躊躇,毫無出城跡象;唯獨徽州駱秉彰與青庭欽差桂良,已于十二月二十三日,也即是昨日誓師出征。”

    蕭雲驤追問︰“徽州消息,傳回此處需幾天?”

    “探子須潛行穿過敵控區,迂回隱蔽,最快也需三日。”

    劉蓉繼續解釋︰“但從徽州至馬當,須先穿越皖南山區的徽杭古道,自祁門以下,又是河網密布。”

    “即便駱秉彰求戰心切,至少也需十五至二十日,才能抵近馬當。”

    “正因如此,左軍師才敢先南後北。預計三日後,他就能返回北線主持。”

    蕭雲驤思索片刻,忽以手指在地圖上,從徽州劃出一道彎曲的路線。

    “若駱秉彰不走祁門,改由休寧,經婺源斜插景德鎮,再自西南繞擊馬當側背。這條路較為平坦,行軍方便,你們如何應對?”

    劉蓉成竹在胸,微笑道︰“大王所慮極是。第二十一師從柴桑城出來,屯兵于此,正為防他這一手。”

    “一旦敵軍繞道景德鎮,我部即可東出截擊,斷其迂回之路,護住馬當側翼。”

    蕭雲驤見左、劉部署周詳,各路預案俱已齊備,心下稍安。

    此時,第二十一師師長唐訓方及眾軍官聞訊,趕至中軍大帳。來參見蕭雲驤,帳前一時人聲熙攘。

    眾人見禮完畢,唐訓方忙吩咐炊事備飯,給蕭雲驤及其衛隊用飯。

    蕭雲驤在帳中端著一碗米飯,邊吃邊吩咐︰

    “如今通訊遲滯,易誤戰機。明日我親赴馬當鎮,指揮水師與第十九師,為你們守住北線。”

    “你們須全力協助左先生,把中、南兩線戰事穩妥應對。”

    諸將想起如今情報往來,動輒數日,確實易誤事。而蕭雲驤親臨前線,更能鼓舞軍心士氣,自然無人反對。

    身形高大的唐訓方還嘆道︰“唉!若那電報線能早日鋪通,何必如此奔波往來,軍情瞬息即達!”

    蕭雲驤深有同感︰“技術人員培訓、物料生產、工程施工,都不是短期能成的。”

    “眼下渝州至江城一段,電報線尚在鋪設。前幾日我查看工期,還需一年才可完工。”

    “這事急不得,有什麼條件,就打什麼仗吧。”

    注1、古今地名對照︰嘉應州,即現在的廣東梅州。

    注2、本書日期統一采用陽歷,農歷會特別注明哈。)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方便以後閱讀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第420章 籌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第420章 籌劃並對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