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吳岩峒忽听身後炮聲轟鳴,十來發炮彈如流星劃過頭頂,狠狠砸向山上清妖營地。
吳岩峒心中一驚,震驚于火炮數量之多。
緊接著,身後又響起更密集的炮聲,這回炮彈愈發精準。
大鐵彈帶著呼嘯風聲砸在石牆上,石牆應聲而塌。榴彈如死神使者落入清妖營地,爆炸開來,吞噬周圍生命。
起初,還能听見清妖士兵在營地里鬼哭狼嚎。
但在密集炮彈攻擊下,很快只剩火炮轟鳴和炮彈爆炸聲。
清妖陣地硝煙彌漫,什麼也看不清,宛如死亡之城,不見活物。
直到這時,吳岩峒才驚覺自己早已冷汗直冒。
原來正規軍打仗如此激烈殘酷,若自己身處山上營寨,只怕性命早已不保。
火炮持續轟擊,山頂原本堅固的石牆倒塌一片,仿佛被巨人踩過。
突然,炮聲戛然而止。緊接著,徐雨順連長吹響哨子。
“上山!大家成散兵陣型,交替掩護。看到清妖露頭就開槍!”
徐連長高聲下令,率先向山上爬去。
吳岩峒、楊班長和班里兄弟,迅速跟上徐連長。
他在黔省腹部長大,這座山對他來說,果真像座小土坡,攀爬輕松,不一會就跑到了最前面。
他們向前爬了一兩百米,快接近清妖營寨,卻不見清妖身影,也沒听到聲響。
距離清妖營寨只剩二三十米時,徐連長果斷下令︰“上刺刀,沖上去!”
吳岩峒迅速抽出腰間刺刀,“ 嗒”一聲卡在槍管上。
隨著徐連長沖鋒的哨子聲響起,他大吼一聲,如猛虎般率先沖上山。
他翻過被炸崩裂的石牆,進入清妖營地。
只見營地里橫七豎八躺著百十具清妖士兵尸體,還有數十名被炮彈炸殘的傷兵,奄奄一息,但不見清妖大隊。
他心中頗不痛快,便和幾個西軍戰士繼續搜尋。
搜到清妖營寨東牆,他爬上牆頭。
只見前方數里地外的山下,數千名清妖士兵陣型散亂,正向東面平原亡命逃去。
原本準備痛快大戰一場的吳岩峒,看了半晌,然後氣急敗壞地對著剛追上來、氣喘吁吁的楊愛西班長懊惱大叫︰“班長,清妖跑了!我們沒仗打啦!”
楊愛西也爬上石牆,用手捶了下吳岩峒肩膀,責怪道︰“你小子,跑得跟兔子似的,追都追不上。我還擔心你被清妖包圍呢。”
說罷,他順著吳岩峒手指看去,果見山下狼狽奔逃的清妖士兵,忍不住用家鄉話罵道︰“一窩哈寶,躥得飛快的喃!”
話說左靖西見青軍一觸即潰,略感失望,當即率軍繼續前行。
三日後,來到萍鄉城下,城中守軍聞風而逃,連裝模作樣的抵抗都沒有。
西軍繼續前進,9月10日,順利攻陷袁州府治宜春。
青軍依舊望風而逃,怯戰程度遠超左靖西預想。
但用兵謹慎的左靖西,還是在宜春停留下來。他給留在湘省的葉芸來的第六軍下令,讓其進入贛省,護住第七軍後勤補給線。
這段時間,他收到軍情局傳來的兩條關鍵消息。
其一,第一軍已攻克贛北柴桑城,駱秉彰率部退入皖省徽州府,贛省內,青庭已無能戰之軍;
其二,贛省綠營軍缺額、欠餉嚴重屬實,又被西軍連失數州,人心惶惶。
當下洪都城內,青庭贛省巡撫陳啟邁身邊只有四五千綠營兵,且毫無戰意。
左靖西當機立斷,命第六軍向袁州府周邊攻擊,擴大西王府控制區。
他則帶著第七軍,經臨江,順著袁水、贛水,直撲贛省省府洪都城。
正如軍情局情報所示,一路上西軍沒遇大的阻擋,勢如破竹。二十日後,抵達洪都城下。
此時,第一軍第一師,在師長吉文元率領下,與水師配合從北面而來,準備和第七軍夾攻洪都城。
陳啟邁見數萬西軍兵臨城下,往日與同僚相互拆台的聰明勁消失了,直接棄城,向東面饒州府跑去。
自此,洪都城被西軍佔領。
隨後,左靖西收到蕭雲驤通過探馬發來的消息,邀他去柴桑城,商議要事。
左靖西令劉昌林留在洪都,繼續攻打周邊州府。
他坐上水師戰船,順贛江進入鄱陽湖,兩日之後,于10月2日傍晚抵達柴桑城。
到了府衙書房,只見蕭雲驤在書桌上奮筆疾書,趙烈文在旁邊書架整理文檔。
見左靖西進門,蕭雲驤抬起頭,抱歉道︰
“先生辛苦,請坐邊上稍等,我一會就好。惠甫,你先拿那幾份軍報給先生看看。”
左靖西在房子椅子上坐定,趙烈文從書架上拿出一紙匣遞給他,又給他倒了杯茶。
左靖西打開紙匣,見里面全是近期軍報。
第一份是第二軍李開方、張景平、範承志從黔省西部水城廳發來的。
信中說,已掃平黔省清妖勢力。
但黔省山高谷深,行軍常需攀爬險隘,輜重運輸效率低;沿途河流多卻缺橋梁,渡河靠臨時木筏或船只,還易受洪水、激流阻礙;
當地天氣潮濕多雨,道路泥濘,山體滑坡頻發;
土地貧瘠,產出有限,大軍後勤糧草難以在當地籌集,嚴重依賴後方輸送。
左靖西看到信中“上則摩于九天,下則墜于重淵,人皆覆澀,馬皆釘掌”的描述,不禁搖頭感嘆︰“唉,他們真不容易。”
接著往下看,三人鑒于實際情況,建議林啟榮的第五軍留在黔省,不用跟著第二軍進入滇省。
他們列出的理由如下︰
其一,黔滇作戰的關鍵在于後勤,而非兵力。
當下,黔滇兩省的青軍主力已被第二軍擊潰,此時增加兵力不僅毫無必要,還會徒增後勤負擔。
其二,雖然目前黔省的青庭勢力已被剿滅,但省內仍存在大量土司殘余勢力。
倘若西王府推行“均田畝”制度,損害到他們的利益,必然會引發反抗,因此需要武力來保障政策的順利推行。
其三,第五軍可分兵,從黔省南部的都勻府出發,沿著都柳江融江走廊攻入桂省。
此路線可借助都柳江融江作為後勤運輸補給線,且順流而下,能夠途經桂省融縣,抵達柳州盆地。
信的末尾,三人特意提醒蕭雲驤,黔省已發現有大量的yp種植,鏟除yp需要找到合適的替代產品。
經調查,黔省除了常規種植水稻、玉米外,其他作物尚未廣泛普及。
比如高粱僅有少量種植,且僅用于釀酒;辣椒只是局部種植,尚未推廣;土豆、番茄等作物,由于保存和加工技術有限,僅零星種植。
他們建議委派科學院的農業專家,前往黔省傳授種植技術,推廣上述農作物,以改善當地百姓的生存環境。
而且黔省氣候濕潤多雨,適合種植茶樹,茶葉也可作為yp的替代產品。
整個報告洋洋灑灑一萬余字,與其說是一份軍報,倒更像是一份黔省治理指南。
注︰水城廳,即今六盤水市)